《“重复”的奥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发现给定事物中的排列“重复”现象,并运用自己的发现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交流的活动中,经历发现生活中有规律排列现象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和欣赏生活中有规律的美。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能够找出所列举事物的规律。
教学难点:
发现事物中的排列规律,体会数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平面图形、学具。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我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中有一个民族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这个民族就是蒙古族。蒙古族有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叫那达慕节,看一年一度的那达慕节又到了,人们穿上传统的服装在蒙古包前载歌载舞的庆祝节日。
二.探究新知
(一)表示规律
(课件出示情境图)
1.仔细观察图中都有什么?谁来说说。
强调:如果按照一定的顺序,就能把图上的信息,不遗漏,不重复的说全了。
2.说说你都看到了什么?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
(1)课件显示一排小朋友
小朋友唱歌跳舞是不是乱站的呢?
(一个女生一个男生,一个女生一个男生……女孩男孩重复出现)
(2)课件显示学校布置图
学校布置的怎么样?漂亮吗,为什么漂亮?
这些彩旗、花、灯笼、气球是不是乱放的呢?请你把规律表示出来。
彩旗规律:
花盆规律:
√ √ × × √ √ × × √ √ × × ……
柱子上的气球规律:
112 112 ……
灯笼的排列规律:
大 小 大 小 大 小 大 小 ……
3.你能看懂这些表示方法吗?
让学生议一议,说一说。
(二)想一想,说一说
1.这些规律的共同点是什么?
引导学生回答:它们都是重复出现的。
2.你能把图中的规律在继续说一说吗?
(1)箱上面这样再挂一些灯笼,下一盏应该是什么样的灯笼?为什么?
(2)接着插一些小旗,下一个应该插什么样的小旗?为什么?
(3)如果继续摆一些花,下一盆应该是什么样的花,再下一盆呢?
(4)请你在提出一些简单问题,小组内回答。
(三)动手实践,找规律
刚才同学们找到了彩灯,彩旗和小盆友站队等的规律,那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摆规律呢?
请你们拿出学具按照老师的要求,一起摆规律好吗?
(1)先摆一个三角形,再摆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
下一个应该是摆什么图形呢?你是怎么知道的,给大家说说好吗?
(2)先摆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再摆一个正方形,一个三角形,一个圆形;接着摆一个正方形,摆好了吗?下一个应该摆什么图形呢?给大家说一说。
(3)这次不给你们提要求,自己随意摆出有规律的图形。
学生动手摆,师指导。
三.律动
课间休息,多么欢快的音乐。孩子们,来,跟老师一起随着音乐活动活动吧。
活动中,师教授动作,学生跟做,然后让学生自己跳。
师生共舞:左拍一下,右拍一下,上拍一下,下拍一下有规律的动作。
孩子们,你们怎么这么快就把老师的动作学会了?谁能说出老师跳舞时动作的规律?
四.生活中的规律
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重复”现象,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1.课件出示教材第85页下面的例子,让学生说说“重复”现象。
2.看来“重复”现象就在我们身边,那谁能说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的排列是有规律的。
(白天黑夜、星期、月亮太阳的出现,数的规律……)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发现了“重复”的奥妙,认识了图形的排列规律,整十因为有了规律,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丰富多彩。只要同学们多观察、多动脑筋,也一定会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规律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板书设计:
“重复”的奥妙 一个女生一个男生,一个女生一个男生……女孩男孩重复出现
彩旗规律:
花盆规律:√ √ × × √ √ × × √ √ × × …
气球规律:112 112 112 ……
灯笼的排列规律:大 小 大 小 大 小 大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