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通海三高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玉溪市通海三高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06-18 07:0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通海三高2020-2021学年下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 化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分卷I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0分,共60分)
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共价化合物中没有离子键 B. 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没有共价键
C. 共价化合物中可以有离子键 D. 离子键只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
2.在4 L密闭容器中充入6 mol A气体和5 mol B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3A(g)+B(g)2C(g)+xD(g),5 s达到平衡。达到平衡时,生成了2 mol C,经测定D的浓度为0.5 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x=1 B. B的转化率为20%
C. 平衡时A的浓度为1.50 mol·L-1 D. 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2 mol·L-1·s-1
3.已知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2NaOH+2H2O===2NaAlO2+3H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铝在反应中失去电子被氧化
B. 水和氢氧化钠中的氢元素得到电子被还原
C. 由水还原生成的氢气与氢氧化钠还原生成的氢气质量比为2∶1
D. 此反应说明铝具有两性,铝的活泼性比只具有金属性的金属弱
4.有机物在反应中常有原子间的共价键全部或部分断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钠反应乙醇分子断裂C—H键 B. 酯化反应中乙酸断裂O—H键
C. 与氢气加成乙烯断裂C===C 键 D. 催化氧化反应中乙醇断裂C—O键
5.现有下列四种因素:①温度和压强、②所含微粒数、③微粒本身大小、④微粒间的距离,其中对气体物质体积有显著影响的是(  )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6.乌头酸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乌头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分子式为C6H4O6 B. 乌头酸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C. 乌头酸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 含1 mol乌头酸的溶液最多可消耗3 mol NaOH
7.瓦斯爆炸往往与矿坑中的甲烷有关,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点燃甲烷不必事先进行验纯
B. 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所以是一种很好的气体燃料
C. 煤矿的矿井要注意通风并严禁烟火,以防爆炸事故的发生
D. 点燃混有空气的甲烷不一定会爆炸
8.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实验直接完成的是(  )
A. Al(OH)3―→Al2O3 B. Al2O3―→Al(OH)3
C. Al―→AlO D. Al3+―→Al(OH)3
9.某元素X最高价含氧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98,且X的氢化物的分子式不是H2X,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最高价含氧酸的分子式可表示为H3XO4
B. X是第二周期ⅤA族元素
C. X是第二周期ⅥA族元素
D. X的最高正化合价为+4
10.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
B. 化学反应涉及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而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 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性质
D. 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11.在一绝热(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s)C(g)+D(g),下列描述中能表现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个数为(  )
①容器内温度不变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⑤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⑥容器内A、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 ⑦某时刻v(A)=2v(C)且不等于零 ⑧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 D,同时生成2nmol A
A. 4 B. 5 C. 6 D. 7
12.Co是γ放射源,可用于农作物诱变育种,我国用该方法培养出了许多农作物新品种。下列对Co原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质量数是60 B. 质子数是60
C. 中子数是33 D. 电子数是27
13.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 石灰水与盐酸的反应 OH﹣+H+===H2O
B. 氧化铜与盐酸反应 O2﹣+2H+===H2O
C. 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Ag+===Cu2++Ag
D. 碳酸钙溶于醋酸中 CaCO3+2H+===Ca2++H2O+CO2↑
14.下列反应中,水作还原剂的是(  )
A. 2Na+2H2O===2NaOH+H2↑ B. CaO+H2O===Ca(OH)2
C. 3NO2+H2O===2HNO3+NO D. 2F2+2H2O===4HF+O2
15.关于氟、氯、溴、碘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它们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 B.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多
C.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D. 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依次减弱
16.下列关于硅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B. 在自然界中硅主要以氧化物和硅酸盐的形式存在
C. 硅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单质的形式存在
D. 硅元素是一种亲氧元素,易与氧元素形成化合物
17.某粒子用符号Mn+表示,下列关于该粒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所含质子数为A-n B. 所含中子数为A-Z
C. 所含电子数为Z+n D. 该粒子比M原子多n个电子
18.下列事实能说明碳酸的酸性比乙酸弱的是(  )
A. 乙酸能发生酯化反应,而碳酸不能
B. 碳酸和乙酸都能与碱反应
C. 乙酸易挥发,而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D. 乙酸和碳酸钠反应可放出二氧化碳
19.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N2(g)+3H2(g)2NH3(g),若将1 mol氮气和3 mol氢气充入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为a。保持相同条件,在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下列物质, 反应达平衡时,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可能为a的是(  )
A. 2 mol NH3
B. 1 mol N2、3 mol H2和2 mol NH3
C. 0.5 mol N2、1.5 mol H2和1 mol NH3
D. 0.1 mol N2、0.3 mol H2和1.8 mol NH3
20.人类的生活与生产离不开金属。下列对金属的利用不是由金属的活动性决定的是(  )
A. 用铁回收含银废液中的银
B. 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 用金银制作具有保存价值的物品
3228975254635D. 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
21.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且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22.对四种无色溶液进行离子检验,实验结果如下,其中明显错误的是(  )
A. K+、Na+、Cl-、NO B. K+、NO、OH-、HCO
C. Na+、OH-、Cl-、NO D. MnO、K+、S2-、Na+
23.敌敌畏是一种对人畜都有毒性的杀虫剂,其结构简式为:,施用后能迅速分解,无残留,植物收获前7天禁用,下列对敌敌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敌敌畏在酸性及碱性条件下都不稳定
B. 敌敌畏对人畜都有毒害,吃了刚打过敌敌畏农药的水果有中毒的风险
C. 敌敌畏能和H2发生加成反应
D. 敌敌畏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24.物质的分类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近年来发现,在金星大气层中存在三氧化二碳。下列物质与它属于同类的是(  )
A. H2、O3 B. H2SO4、H2CO3 C. SO2、NO D. Na2SO3、KClO3
25.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 KCl B. H2 C. H2SO4 D. Cl2
26.有关营养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营养素存在于不同的食物中
B. 同种营养素在不同食物中的含量不同
C. 不同个体每天需要的营养素的量是相同的
D. 选择食物的原则是含营养素种类多、营养素含量丰富、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
27.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Roger.D,Kormberg,他提示了真核生物体内细胞如何利用基因内存储的信息生产蛋白质.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醛溶液或硫酸铵溶液都能使蛋白质变性
B. 可以采用多次盐析或多次渗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C. 蛋白质都为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D. 人造丝和蚕丝的成分都是蛋白质,灼烧时均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28.已知糖元(C6H10O5)n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比淀粉更大的多糖,主要存在肝脏和肌肉中,所以又叫动物淀粉和肝糖。下列关于糖元说法正确的(  )
A. 糖元、淀粉、纤维素互为同分异构体
B. 糖元与淀粉、纤维素属于同系物
C. 糖元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D. 糖元具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
29.下列操作中最终可以得到氢氧化铝的是(  )
A. 氧化铝与水混合加热
B. 金属铝与水反应
C. 过量的烧碱溶液加入到氯化铝溶液中
D. 过量的氨气通入到氯化铝溶液中
214312540322530.将钠和碳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两个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开装置中的两个活塞,这时观察到(  )
A. 水进入左瓶
B. 水进入右瓶
C. 水同时进入两瓶
D. 水不进入任何一瓶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
31.有甲、乙两位学生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都使用镁片与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硫酸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如下图所示。
(1)写出甲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乙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乙池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甲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________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________活动性更强(填写元素符号)。
(5)由此实验,可得到如下哪些结论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
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
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顺序已过时,已没有实用价值
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上述实验也反过来证明了“直接利用金属活动顺序判断原电池中的正负极”这种做法________(“可靠”或“不可靠”)。如不可靠,请你提出另一个判断原电池正、负极的可行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如可靠,此空可不填)。

32.A、B、C为短周期元素,它们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已知B、C两元素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是A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的4倍。
(1)写出A、B、C的元素符号: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C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
(3)A的氢化物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B、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分子式分别为______、______。

33.观察下面几种烷烃的球棍模型:
(1)与C互为同系物的是________,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在烷烃的同系物中,随碳原子数增加,其熔、沸点依次________(其中碳原子数满足________条件的烷烃常温下呈气态),液态时密度依次____________。
34.从下列各组反应中,对比判断哪种粒子的氧化性最强,哪种粒子的还原性最强。
(1)铁钉浸入CuSO4溶液后,表面会附有红色物质;铜丝浸入AgNO3溶液后,表面会附有银白色物质,则Cu、Fe、Ag中,__________原子还原性最强;Cu2+、Fe2+、Ag+中,__________氧化性最强。
(2)铁钉在氯气中被锈蚀成棕黄色物质FeCl3,而在盐酸中生成淡绿色溶液(FeCl2)。则氯气分子、氯离子、氢离子中____________具有氧化性,____________氧化性最强。
答案
1.C 2.B 3.A 4.C 5.B 6.A 7.A 8.B 9.A 10.B 11.C 12.B 13.A 14.D 15.C 16.C 17.B 18.D 19.B 20.D 21.B 22.D 23.D 24.C 25.C 26.C 27.B 28.C 29.D 30.A
31.(1)2H++2e-===H2↑
(2)2Al+8OH--6e-===2AlO+4H2O
(3)2Al+2OH-+2H2O===2AlO+3H2↑
(4)Mg(或镁) Al(或铝) 
(5)AD  
(6)不可靠 将两种金属作电极连上电流表后插入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利用电流表测定电流的方向,从而判断电子流动方向,再确定原电池正、负极
32.(1)O P Cl
(2) 第三周期ⅤA族 
(3)H2O、H2O2 H3PO4 HClO4
33.(1)AB D (2)升高 小于或等于4 增大
34.(1)Fe Ag+ (2)H+、Cl2 Cl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