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3)2.3.2《范德华力和氢键》课时训练试题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融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
B.随着卤素原子电子层数的增加,卤化物CX4(X为卤素原子)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所以它们的熔沸点也逐渐升高
C.由于H—O键比H—S键牢固,所以水的熔沸点比H2S的高
D.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该物质越稳定
【答案】B
【解析】冰融化时发生物理变化,只破坏H2O分子间的分子间作用力而不破坏化学键,A项错误;结构相似的分子中,物质的熔沸点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所以随着卤素原子电子层数的增加,卤化物CX4的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所以它们相应的熔沸点也逐渐升高,B项正确;物质的熔沸点与化学键无关,水的熔沸点比H2S的高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C项错误;物质的稳定性与化学键有关,与范德华力无关,D项错误。
2.干冰汽化时,下列所述内容发生变化的是(
)
A.分子内共价键
B.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
C.分子间的距离
D.分子内共价键的键长
【答案】C
【解析】汽化是液态变气态的过程,是物理变化,二氧化碳分子没有改变,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因此分子内的共价键没有任何变化、共价键的键长自然而然也不变,由于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被减弱,C符合题意。故选:C。
3.关于氢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在水蒸气、水和冰中都含有氢键
C.分子间形成氢键能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D.HF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答案】C
【解析】氢键属于分子间作用力,它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水分子内只有共价键而无氢键,A中说法不对;B中水蒸气分子间距离太大,不能形成氢键;D中HF稳定性很强与氢键无关。
4.下列事实,不能用氢键知识解释的是
( )
A.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
B.水和乙醇可以完全互溶
C.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
D.液态氟化氢的化学式有时可以写成(HF)n的形式
【答案】A
【解析】水分子的稳定性由分子内共价键决定,而与氢键无关。
5.电影《泰坦尼克号》讲述了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导致这一爱情悲剧的罪魁祸首就是冰山。以下对冰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冰形成后,密度小于水,故冰山浮在水面上,导致游轮被撞沉
B.在冰中存在分子间氢键,导致冰山硬度大,能撞沉游轮
C.在冰中每个水分子能形成四个氢键
D.在冰中含有的作用力只有共价键和氢键
【答案】D
【解析】水在形成冰时,由于氢键的存在,使得密度减小,故冰浮在水面上;在冰中每个水分子形成四个氢键,它们分别为水分子中每个O原子能与两个氢原子形成两个氢键,而分子中的两个氢原子分别与另外的水分子中的氧原子形成氢键;在水分子内含有O—H共价键,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同时也存在范德华力等分子间作用力。
6.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的是( )
A.在相同条件下,N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O2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C.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D.CH3CH3、CH3CH2CH3、(CH3)2CHCH3、CH3CH2CH2CH3的沸点逐渐升高
【答案】B
【解析】A项,N2和O2都是非极性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都不大,但在相同条件下,O2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比N2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大,故O2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N2。B项,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与其分子中的极性键的强弱有关,而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C项,F2、Cl2、Br2、I2的组成和结构相似,分子间作用力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故其熔、沸点逐渐升高。D项,烷烃分子之间的作用力随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增大,故乙烷、丙烷、丁烷的沸点逐渐升高,在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多,分子间作用力越小,熔、沸点越低,故异丁烷的沸点低于正丁烷。
7.下图中每条折线表示ⅣA~ⅦA族中的某族元素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情况。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除N、O、F三种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分子间存在氢键,从而使其沸点为同主族中最高或较高外,其余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的简单氢化物,相对分子质量大范德华力越大,分子的熔、沸点越高。图中a点所在曲线简单氢化物沸点呈上升趋势,故为第ⅣA族元素。
A.S属于第ⅥA族元素,其简单氢化物沸点小于,故A错误;B.Cl属于第ⅦA族元素,其简单氢化物沸点小于,故B错误;C.P属于第VA族元素,其简单氢化物沸点小于,故C错误;D.Si属于第ⅣA族元素,该族元素的简单氢化物分子间不能形成氢键,故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简单氢化物沸点升高,故D正确;故选D。
8.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可用范德华力的大小来解释的是(
)
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F2、Cl2、Br2、I2的熔、沸点依次升高
C.、H—O—H、C2H5OH中—OH上氢原子的活泼性依次减弱
D.CH3—O—CH3、C2H5OH的沸点逐渐升高
【答案】B
【解析】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是由于(X为卤素原子)键的键能依次减小,故A错误;B.F2、Cl2、Br2、I2的相对分子质量依次增大,分子间的范德华力依次增强,所以其熔、沸点也依次升高,故B正确;C.、H—O—H、C2H5OH中—OH上氢原子的活泼性依次减弱,与O—H键的极性有关,与范德华力无关,故C错误;D.CH3—O—CH3的沸点比C2H5OH的低是由于C2H5OH分子间形成氢键而增大了分子间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B。
9.下列物质的性质或数据与氢键无关的是( )
A.氨气极易溶于水
B.邻羟基苯甲酸的熔点为159
℃,对羟基苯甲酸的熔点为213
℃
C.乙醚微溶于水,而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D.HF分解时吸收的热量比HCl分解时吸收的热量多
【答案】D
【解析】NH3与H2O分子之间可以形成氢键,增大了NH3在水中的溶解度;邻羟基苯甲酸形成分子内氢键,而对羟基苯甲酸形成分子间氢键,分子间氢键增大了分子间作用力,使对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邻羟基苯甲酸的高;乙醇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可以与水分子形成分子间氢键,从而增大了乙醇在水中的溶解度,使其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而乙醚分子结构中无羟基,不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在水中的溶解度比乙醇小得多;HF分解时吸收的热量比HCl分解时吸收的热量多的原因是H—F键的键能比H—Cl键的大,与氢键无关。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硫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说明分子极性:H2O>C2H5OH>CS2
B.CCl2F2无同分异构体,说明其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
C.H2CO3与H3PO4的非羟基氧原子数均为1,二者的酸性强度非常相近
D.由第ⅠA族和第Ⅵ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答案】C
【解析】A.硫是非极性分子,由相似相溶原理可知,硫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说明分子极性:H2O>C2H5OH>CS2,故A正确;B.CCl2F2无同分异构体说明分子的空间结构为四面体形,分子中碳原子为单键碳原子,杂化方式为sp3杂化,故B正确;C.碳酸属于弱酸,磷酸属于中强酸,两者的酸性强度不同,故C错误;D.由第ⅠA族和第Ⅵ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是过氧化钠,过氧化钠是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C。
11.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原子核外电子s能级电子数是p能级电子数的4倍,中电子总数为10,Z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Z>W
B.YZ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C.Y2W4中Y的杂化类型为sp2杂化
D.YW3溶于水后,分子间存在氢键
【答案】C
【解析】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原子核外电子s能级电子数是p能级电子数的4倍,则X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1,则X为B,Z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则Z为F,中电子总数为10,则Y为N,W为H。A.根据层多径大,同电子层结构核多径小原则,原子半径:,故A正确;B.NF3分子价层电子对数为,因此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故B正确;C.N2H4的结构简式,分子中N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N原子杂化类型为杂化,故C错误;D.NH3溶于水后,氨气和水之间,氨气和氨气之间,水分子和水分子之间都存在分子间氢键,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
12.下列选项不能用学过的氢键知识进行解释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醇与水互溶,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醇则不溶于水
B.氨气易液化,而氮气不容易液化
C.甲烷可以形成甲烷水合物,是因为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形成了氢键
D.邻羟基苯甲酸的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沸点低
【答案】C
【解析】相对分子质量小的醇中羟基所占的质量分数大,所以与水形成的氢键多,二者互溶,A项不符合题意;氨气压缩时,可以形成同种分子之间的氢键,所以容易液化,而氮气分子之间则没有氢键,所以难被液化,B项不符合题意;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不是靠氢键结合的,C项符合题意;邻羟基苯甲酸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所以分子与分子之间氢键的数量变少,而对羟基苯甲酸分子内由于氢原子与氧原子的距离较远,所以只能形成分子间氢键,从而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大,沸点升高,D项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体包括4小题,共40分。
13.(8分)水分子间存在一种叫“氢键”的作用(介于范德华力与化学键之间)彼此结合而形成(H2O)n。在冰中每个水分子被4个水分子包围形成变形的四面体,通过“氢键”相互连接成庞大的分子晶体。
(1)1
mol冰中有________mol“氢键”。
(2)水分子可电离生成两种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微粒,其电离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在相同条件下双氧水的沸点明显高于水的沸点,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气极易溶于水的原因之一也与氢键有关。请判断NH3溶于水后,形成的NH3·H2O的合理结构是下图的(a)还是(b)?________。
【答案】(1)2 (2)H2O+H2OH3O++OH- 双氧水分子之间存在更强烈的氢键
(3)b
【解析】(1)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故每个水分子形成的氢键数为4/2=2
(3)从一水合氨的电离特点确定。
14.(12分)数10亿年来,地球上的物质不断地发生变化,大气的成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表是原始大气和目前空气的成分:
空气的成分
N2、O2、CO2、水蒸气及稀有气体He、Ne等
原始大气的成分
CH4、NH3、CO、CO2等
用上表所涉及的分子填写下列空白。
(1)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有(填化学式,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有______________。
(3)与H+可直接形成配位键的分子有____________。
(4)沸点最高的物质是________,用所学知识解释其沸点最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子中不含孤电子对的分子(除稀有气体外)有__________,它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
(6)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的物质的分子是___________,它之所以极易溶于水是因为它的分子和水分子之间可形成______________。
【答案】(1)H2O、Ne、CH4、NH3
(2)CH4、CO2
(3)NH3、H2O
(4)H2O 液态水中存在氢键,使分子间作用力增强,沸点升高
(5)CH4 正四面体形
(6)NH3 氢键
【解析】(3)H+有空轨道,与它形成配位键的分子应有孤电子对,据H??H和H??H知,NH3和H2O可以和H+以配位键结合分别形成NH和H3O+。
(5)甲烷电子式为H??H,不存在孤电子对,且中心碳原子为sp3杂化,故为正四面体构型。
15.(8分)按要求填空:
地球上的物质不断变化,数10亿年来大气的成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表是原始大气和目前空气的主要成分:
目前空气的成分
N2、O2、CO2、水蒸气及稀有气体(如He、Ne等)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
CH4、NH3、CO、CO2等
分析上表所涉及的分子,填写下列空白。
(1)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的分子有(填化学式,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沸点最高的物质是H2O,1mol水最多可形成_____________mol氢键;
(4)CO的结构可表示为OC,与CO结构最相似的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
(5)以上分子有多种含有氧原子,请写出基态氧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达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H2O、CH4,NH3
(2)
CH4,CO2
(3)
2
(4)
N2
(5)
【解析】(1)CO2的价层电子对数为,H2O的价层电子对数为,CH4的价层电子对数为,NH3的价层电子对数为,故H2O、CH4、NH3的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2)CH4中碳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是非极性分子;CO2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存在极性键,二氧化碳是直线形结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是非极性分子,则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有CH4,CO2;(3)H2O中氧原子有两对孤对电子,可以与其他水分子的氢原子形成2mol氢键,又H2O有两个氢原子,可以与其他水分子的氧原子形成2mol氢键,根据均摊法得,1mol水最多可形成2mol氢键;(4)CO的结构可表示为OC,CO与N2互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与CO结构最相似的分子是N2;(5)氧原子为6号元素,最外层有6个电子,基态氧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达式。
16.(12分)氮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
⑵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种氮的氢化物.
①请用价电子层对互斥理论推测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中H—N—H的键角为___________________,请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解释其键角小于109°28′的原因:_______。
②肼可用作火箭燃料,燃烧时发生的反应是:
N2O4(l)
+2N2H4(l)═3N2(g)+4H2O(g)
△H=-1038.7kJ·mol﹣1
若该反应中有4mol
N—H
键断裂,则形成π
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
⑶比较氮的简单氢化物与同族第三、四周期元素所形成氢化物的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2s22p3;
⑵①三角锥形
107°18′
NH3分子含有1个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影响键角
②
3NA
⑶
NH3>AsH3>PH3,NH3可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最高,AsH3相对分子质量比PH3大,分子间作用力大,因而AsH3比PH3沸点高。
【解析】⑴N基态氮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基态氮原子价电子排布式是2s22p3;故答案为:2s22p3。⑵①先计算NH3分子中氮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根据孤电子对影响键角进行分析;②有4mol
N—H键断裂即1mol
N2H4反应,生成1.5mol氮气进行分析。⑶NH3、AsH3、PH3是分子晶体,NH3可形成分子间氢键,AsH3、PH3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进行分析。⑴N核外有7个电子,其基态氮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3,基态氮原子价电子排布式是2s22p3;故答案为:2s22p3。⑵①NH3分子中氮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推测出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其中H—N—H的键角为107°18′,请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解释其键角小于109°28′的原因是NH3分子含有1个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影响键角;故答案为:三角锥形;NH3分子含有1个孤电子对,孤电子对影响键角。②若该反应中有4mol
N—H
键断裂即1mol
N2H4反应,生成1.5mol氮气,因此形成π
键的数目为3NA;故答案为:3NA。⑶比较氮的简单氢化物与同族第三、四周期元素所形成氢化物的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NH3可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最高,AsH3、PH3是分子晶体,根据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范德华力越大,熔沸点越高分析得到AsH3相对分子质量比PH3大,分子间作用力大,因而AsH3比PH3沸点高;故答案为:NH3>AsH3>PH3,NH3可形成分子间氢键,沸点最高,AsH3相对分子质量比PH3大,分子间作用力大,因而AsH3比PH3沸点高。(人教版选修3)2.3.2《范德华力和氢键》课时训练试题
(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融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
B.随着卤素原子电子层数的增加,卤化物CX4(X为卤素原子)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所以它们的熔沸点也逐渐升高
C.由于H—O键比H—S键牢固,所以水的熔沸点比H2S的高
D.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该物质越稳定
2.干冰汽化时,下列所述内容发生变化的是(
)
A.分子内共价键
B.分子间的作用力增大
C.分子间的距离
D.分子内共价键的键长
3.关于氢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在水蒸气、水和冰中都含有氢键
C.分子间形成氢键能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D.HF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4.下列事实,不能用氢键知识解释的是
( )
A.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
B.水和乙醇可以完全互溶
C.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
D.液态氟化氢的化学式有时可以写成(HF)n的形式
5.电影《泰坦尼克号》讲述了一个凄婉的爱情故事,导致这一爱情悲剧的罪魁祸首就是冰山。以下对冰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冰形成后,密度小于水,故冰山浮在水面上,导致游轮被撞沉
B.在冰中存在分子间氢键,导致冰山硬度大,能撞沉游轮
C.在冰中每个水分子能形成四个氢键
D.在冰中含有的作用力只有共价键和氢键
6.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分子间作用力无关的是( )
A.在相同条件下,N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O2
B.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C.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D.CH3CH3、CH3CH2CH3、(CH3)2CHCH3、CH3CH2CH2CH3的沸点逐渐升高
7.下图中每条折线表示ⅣA~ⅦA族中的某族元素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情况。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
)
A.
B.
C.
D.
8.下列关于物质性质的叙述可用范德华力的大小来解释的是(
)
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
B.F2、Cl2、Br2、I2的熔、沸点依次升高
C.、H—O—H、C2H5OH中—OH上氢原子的活泼性依次减弱
D.CH3—O—CH3、C2H5OH的沸点逐渐升高
9.下列物质的性质或数据与氢键无关的是( )
A.氨气极易溶于水
B.邻羟基苯甲酸的熔点为159
℃,对羟基苯甲酸的熔点为213
℃
C.乙醚微溶于水,而乙醇可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D.HF分解时吸收的热量比HCl分解时吸收的热量多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硫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CS2,说明分子极性:H2O>C2H5OH>CS2
B.CCl2F2无同分异构体,说明其中碳原子采取sp3杂化
C.H2CO3与H3PO4的非羟基氧原子数均为1,二者的酸性强度非常相近
D.由第ⅠA族和第ⅥA族元素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电子总数为38的化合物,是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
11.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基态X原子核外电子s能级电子数是p能级电子数的4倍,中电子总数为10,Z是电负性最大的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Z>W
B.YZ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C.Y2W4中Y的杂化类型为sp2杂化
D.YW3溶于水后,分子间存在氢键
12.下列选项不能用学过的氢键知识进行解释的是( )
A.相对分子质量小的醇与水互溶,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醇则不溶于水
B.氨气易液化,而氮气不容易液化
C.甲烷可以形成甲烷水合物,是因为甲烷分子与水分子之间形成了氢键
D.邻羟基苯甲酸的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沸点低
二、非选择题:本体包括4小题,共40分。
13.(8分)水分子间存在一种叫“氢键”的作用(介于范德华力与化学键之间)彼此结合而形成(H2O)n。在冰中每个水分子被4个水分子包围形成变形的四面体,通过“氢键”相互连接成庞大的分子晶体。
(1)1
mol冰中有________mol“氢键”。
(2)水分子可电离生成两种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微粒,其电离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在相同条件下双氧水的沸点明显高于水的沸点,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氨气极易溶于水的原因之一也与氢键有关。请判断NH3溶于水后,形成的NH3·H2O的合理结构是下图的(a)还是(b)?________。
14.(12分)数10亿年来,地球上的物质不断地发生变化,大气的成分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下表是原始大气和目前空气的成分:
空气的成分
N2、O2、CO2、水蒸气及稀有气体He、Ne等
原始大气的成分
CH4、NH3、CO、CO2等
用上表所涉及的分子填写下列空白。
(1)含有10个电子的分子有(填化学式,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有______________。
(3)与H+可直接形成配位键的分子有____________。
(4)沸点最高的物质是________,用所学知识解释其沸点最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子中不含孤电子对的分子(除稀有气体外)有__________,它的立体构型为________。
(6)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的物质的分子是___________,它之所以极易溶于水是因为它的分子和水分子之间可形成______________。
15.(8分)按要求填空:
地球上的物质不断变化,数10亿年来大气的成分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下表是原始大气和目前空气的主要成分:
目前空气的成分
N2、O2、CO2、水蒸气及稀有气体(如He、Ne等)
原始大气的主要成分
CH4、NH3、CO、CO2等
分析上表所涉及的分子,填写下列空白。
(1)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的分子有(填化学式,下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沸点最高的物质是H2O,1mol水最多可形成_____________mol氢键;
(4)CO的结构可表示为OC,与CO结构最相似的分子是________________;
(5)以上分子有多种含有氧原子,请写出基态氧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达式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2分)氮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请回答以下问题:
⑴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
⑵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种氮的氢化物.
①请用价电子层对互斥理论推测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其中H—N—H的键角为___________________,请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解释其键角小于109°28′的原因:_______。
②肼可用作火箭燃料,燃烧时发生的反应是:
N2O4(l)
+2N2H4(l)═3N2(g)+4H2O(g)
△H=-1038.7kJ·mol﹣1
若该反应中有4mol
N—H
键断裂,则形成π
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
⑶比较氮的简单氢化物与同族第三、四周期元素所形成氢化物的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