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2)3.4.1《糖类》课时训练试题
考试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题5分个,共60分。
1.
以下食品化学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B.新鲜蔬菜做熟后,所含维生素C会有损失
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做人类的营养物质
D.葡萄糖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
【答案】C
【解析】我们每天吃的菜里都放了食盐来调味,浓度高的食盐水可腌制食品,杀死细胞,防止食品腐败,A项正确;新鲜蔬菜里面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高温煮熟,会破坏维生素C的结构,而使其损失,B项正确;人体内没有纤维素水解酶,不能使在体内水解,C项错误;花青素遇碱变蓝,而Na2CO3溶液由于CO32-的水解而显碱性,假红酒中无花青素,遇苏打就不会变蓝,进而鉴别其真伪。
2.关于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是一种多羟基醛,因而具有醛和醇的性质
B.葡萄糖是碳水化合物,因为它的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水分子组成的
C.葡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D.葡萄糖是单糖
【答案】B
【解析】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单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因此C、D选项正确;糖类也叫做碳水化合物,但是这个名称并不能反映葡萄糖的分子结构,它不是碳的水化物,而是多羟基醛。根据有机物的结构决定性质的事实,可知葡萄糖应该具有醇和醛的性质,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
3.鉴别蔗糖和葡萄糖溶液,最好的试剂是( )
A.金属钠
B.新制Cu(OH)2悬浊液
C.单质碘
D.稀硫酸
【答案】B
【解析】蔗糖中无—CHO,而葡萄糖分子中含—CHO。
4.下列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
A.葡萄糖和蔗糖
B.蔗糖和麦芽糖
C.乙酸和丙酸(CH3CH2COOH)
D.乙醇和甘油
【答案】C
【解析】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葡萄糖和蔗糖的通式不同,结构不相似,不属于同系物。蔗糖和麦芽糖分子式相同(C12H22O11),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而非同系物。乙酸和丙酸(CH3CH2COOH)含有相同的官能团(羧基,即—COOH),且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CH2原子团,故二者是同系物。乙醇和甘油中所含官能团个数不同,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系物。
5.关于淀粉和纤维素两种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者都能水解,但水解的最终产物不同
B.两者含C、H、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互为同分异构体
C.都可用(C6H10O5)n表示,但淀粉能发生银镜反应
D.它们都属于糖类,且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D
【解析】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均可用(C6H10O5)n表示,C、H、O的质量分数都相同,但因n值不同,二者不属于同分异构体;淀粉和纤维素均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6.能证明淀粉已经完全水解的试剂是( )
A.碘化钾溶液
B.银氨溶液
C.碘水
D.酚酞试剂
【答案】C
【解析】①淀粉遇碘变蓝色,在已经水解的淀粉溶液中滴加几滴碘液,溶液显蓝色,则证明淀粉没有完全水解;溶液若不显色,则证明淀粉完全水解。②若用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发生银镜反应,证明淀粉已水解,不能证明淀粉已完全水解,故选C。
7.对于淀粉和纤维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组成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B.都能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且产物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C.化学性质相同
D.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也都是纯净物
【答案】B
【解析】淀粉和纤维素都属于多糖,均可以用通式(C6H10O5)n来表示,故碳、氢、氧的质量比相同,均为36∶5∶40,但它们的结构不同,n值不同,均是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相对分子质量,化学性质也不相同,A、C错误,D正确;它们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水解产物都是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B正确。
8.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
A.取纤维素水解液少许,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证明水解产物为葡萄糖
B.利用溴水鉴别苯和己烯
C.利用能否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来鉴别乙酸和硝酸
D.向经唾液充分作用后的苹果中滴入碘水鉴别淀粉的存在
【答案】:B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有机物的检验。纤维素水解时以浓硫酸为催化剂,在与氢氧化铜反应前,应先加入强碱中和硫酸,才能在碱性条件下检验葡萄糖是否存在;乙醇与酸发生酯化反应,酸可以是羧酸,也可以是无机含氧酸,因此,通过酯化反应无法区别乙酸和硝酸;苹果肉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充分作用下,可迅速水解完全,加碘水时不会出现蓝色。苯与溴水发生萃取,水层几乎无色,苯层呈红棕色;己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后液体分层,上下层都无色。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往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充分反应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可见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B.要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可以选用苯、CCl4或酒精作萃取剂
C.冰醋酸、淀粉、纤维素都是纯净物
D.用试管取出少量淀粉水解液,加入碘水,若不显蓝色,说明淀粉水解完全
【答案】D
【解析】A项,未用NaOH溶液将水解液中和至碱性;B项,酒精与水互溶,不能用来萃取溴水中的Br2;C项,淀粉和纤维素均为混合物;D项,淀粉遇I2变蓝色,若溶液不变蓝色,则说明淀粉已完全水解。
10.下列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氮气体与空气接触,出现红棕色气体
B.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C.往氯化钠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出现蓝色沉淀
【答案】A
【解析】A.
一氧化氮气体与空气接触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故A正确;B.
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故B错误;C.
往氯化钠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故C错误;D.
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出现红色沉淀,故D错误;故选A。
11.化学与科技、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95口罩的原材料聚丙烯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中国自主研发的首个5G微基站射频芯片YD9601的主要材料是
C.利用酒精的强氧化性可以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D.白砂糖是“黑芝麻糊”的配料之一,它的主要成分是麦芽糖
【答案】B
【解析】A.聚丙烯是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不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A项错误;B.芯片的主要材料是Si
,B项正确;C.酒精可以使蛋白质变性,但不具有强氧化性,C项错误;D.白砂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D项错误;故选B。
12.通过实验来验证纤维素水解后生成葡萄糖,其实验包括下列一些操作过程,这些操作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
①取一团棉花或几小片滤纸 ②小火微热,变成亮棕色溶液 ③加入几滴90%的浓硫酸,用玻璃棒把棉花或滤纸团搅成糊状 ④稍冷,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并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中和至出现氢氧化铜沉淀 ⑤加热煮沸
A.①③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②⑤④
D.①②③⑤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纤维素水解实验的理解。纤维素水解要在酸性条件下加热进行,水解后验证葡萄糖,用氢氧化铜,实验必须在碱性条件下完成。根据题示四个选项,只有A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13.(10分)有两位同学同时进行蔗糖的性质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操作如下:取少量蔗糖加适量水配成溶液;在蔗糖溶液中加入3~5滴稀硫酸;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实验结果没有银镜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蔗糖尚未水解
B.加热时间不够
C.煮沸后的溶液中没有加碱中和作催化剂的酸
D.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
(2)乙的操作是:将蔗糖溶液与稀H2SO4共沸后,向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一直未见红色沉淀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蔗糖无还原性但水解产物有还原性,应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
A.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稀硫酸
B.银氨溶液、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C.银氨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D.新制的氯氧化铜悬浊液、氢氧化钠溶液
(4)两个同学都没有将实验做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你认为甲同学应该如何操作才能获得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2)未加NaOH溶液中和酸,酸溶解了Cu(OH)2悬浊液
(3)B (4)待煮沸后的溶液冷却后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至溶液呈现弱碱性,再加入新配制的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就可观察到银镜的生成
【解析】:蔗糖在稀硫酸中加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中含有醛基可发生银镜反应,但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水解反应中稀硫酸是催化剂,加入的Cu(OH)2悬浊液被H2SO4溶解生成CuSO4,无法发生Cu(OH)2与醛基的反应。检验蔗糖及其水解产物(葡萄糖和果糖)有无还原性,既可选用银氨溶液,又可选用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由于上述检验糖类还原性的两种试剂均为碱性试剂,易被酸破坏,故水解产物中加入上述碱性试剂前,应先中和掉促使蔗糖水解过程中使用的稀硫酸。
14.(11分)糖类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能量来源。人体中糖类物质的代谢失去平衡将导致血糖含量过高或过低而呈病态。高血糖病患者排出的尿液中含葡萄糖,即糖尿。
(1)选用下列何种试剂检测某人的尿液,可确定他是否患了糖尿病
( )
A.硝酸银溶液
B.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C.硫酸铜
D.乙醇
(2)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中,由糖类提供的约占
( )
A.50%
B.75%
C.85%
D.90%
(3)某广告称某种品牌的八宝粥(含桂圆、红豆、糯米等)中不含糖,但比加糖还甜,适合糖尿病人食用。你认为下列关于糖尿病人能否食用此八宝粥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糖尿病人应少吃含糖的食品,该八宝粥未加糖,可以放心地食用
B.这个广告有误导喜爱甜食消费者的嫌疑,不甜不等于没有糖
C.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糖尿病人食用要慎重
D.不能听从厂商或广告商的宣传,应询问医生
(4)下表为某人的尿液、原尿、血浆经化验后得到的主要数据。
A液/%
B液/%
C液/%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5
0.72
1.25
尿素
0.03
0.03
1.8
尿酸
0.004
0.004
0.005
蛋白质
微量
8
0
①表中表示尿液的序号为________。由于C液中尿素、尿酸含量高于A、B液,说明肾小管还有________作用。
②某人胰岛素分泌不足,A、B液中________浓度升高,可导致C中出现________,即患________病.
【答案】(1)B (2)B (3)A (4)①C 分泌 ②葡萄糖 葡萄糖 糖尿
【解析】葡萄糖能还原新制氢氧化铜,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故用新制氢氧化铜检测尿液。八宝粥中所含的桂圆等含糖量高,八宝粥虽未加糖,但仍是含糖量高的食品,故糖尿病人不能食用此八宝粥。正常尿液中一般无葡萄糖和蛋白质,C液中也无葡萄糖和蛋白质,故为尿液。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将导致人体中糖类物质的代谢失去平衡,血糖含量升高,排出的尿液中将会含有葡萄糖,人即患有糖尿病。
15.(11分)分别取1
mol葡萄糖进行下列实验:
(1)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L。
(2)与醋酸反应生成酯,从理论上讲完全酯化需________g醋酸。
(3)若使之全部转化为CO2和H2O,所需氧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_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56
(2)
300
(3)
134.4
C6H12O6+6O26CO2+6H2O
(4)
生成红色沉淀
【解析】(1)1mol-OH与金属钠发生反应:-OH→1/2H2,1
mol葡萄糖中含有5
mol羟基,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2.5
mol氢气,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56
L;(2)1
mol葡萄糖中含有5
mol羟基,可以与5
mol醋酸发生酯化反应,完全酯化所需醋酸的质量为5
mol×60
g·mol-1=300
g;(3)葡萄糖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6H12O6+6O26CO2+6H2O,1
mol葡萄糖完全燃烧所需氧气为6
mol,标准状况下体积为6mol×22.4L·mol-1=134.4
L;
(4)葡萄糖中含有醛基,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红色的Cu2O沉淀。
16.(8分)某学校化学探究小组将地瓜干制成粉末,加入水、稀硫酸进行发酵水解实验:
(1)经过一段时间后,为了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该小组的同学取出水解产物的溶液少许,放入试管中,加水进行稀释,在稀释液中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结果没有红色沉淀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A.水解还没有开始
B.水解进行的不完全
C.水解液没有加碱中和其酸性
D.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
(2)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通过查阅资料,他们知道发酵液中含有A、B、C、D等多种化合物。并通过资料,他们知道了以下实验事实:
①A和C均可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金属银,A是一种常见的单糖;
②B是单官能团化合物,其碳原子数和D相同。B在浓硫酸作用下经加热可得到E,E可以使溴水褪色;
③B经催化氧化可生成C;
④B和D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反应可以得到F;
⑤D的组成为C:40%,H:6.7%;O:53.3%。D含有一个羧基,450
mg
D与0.2
mol·L-1的NaOH溶液25
mL完全反应,D也可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请你根据上述事实,写出产物中A、D、F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
【解析】:(1)检验淀粉水解产物葡萄糖时,必须在水解液中加碱中和其酸性,然后再加新制Cu(OH)2悬浊液才可以。
(2)据①知A为一种还原性单糖,故A为葡萄糖,据⑤知D分子中原子个数比:N(C)∶N(H)∶N(O)=∶∶=1∶2∶1,其最简式为CH2O,设其分子式为(CH2O)n,其摩尔质量M==90
g·mol-1,所以n=3,分子式为C3H6O3,再结合其性质及由淀粉水解所得,知D为,再据②③④知B为CH3CH2CH2OH,C为CH3CH2CHO,F为。(人教版必修2)3.4.1《糖类》课时训练试题
考试时间:4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题5分个,共60分。
1.
以下食品化学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B.新鲜蔬菜做熟后,所含维生素C会有损失
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做人类的营养物质
D.葡萄糖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
2.关于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是一种多羟基醛,因而具有醛和醇的性质
B.葡萄糖是碳水化合物,因为它的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水分子组成的
C.葡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D.葡萄糖是单糖
3.鉴别蔗糖和葡萄糖溶液,最好的试剂是( )
A.金属钠
B.新制Cu(OH)2悬浊液
C.单质碘
D.稀硫酸
4.下列物质中互为同系物的是(
)
A.葡萄糖和蔗糖
B.蔗糖和麦芽糖
C.乙酸和丙酸(CH3CH2COOH)
D.乙醇和甘油
5.关于淀粉和纤维素两种物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者都能水解,但水解的最终产物不同
B.两者含C、H、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相同,且互为同分异构体
C.都可用(C6H10O5)n表示,但淀粉能发生银镜反应
D.它们都属于糖类,且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6.能证明淀粉已经完全水解的试剂是( )
A.碘化钾溶液
B.银氨溶液
C.碘水
D.酚酞试剂
7.对于淀粉和纤维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组成相同,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B.都能水解,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且产物都能发生银镜反应
C.化学性质相同
D.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也都是纯净物
8.
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
A.取纤维素水解液少许,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证明水解产物为葡萄糖
B.利用溴水鉴别苯和己烯
C.利用能否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来鉴别乙酸和硝酸
D.向经唾液充分作用后的苹果中滴入碘水鉴别淀粉的存在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往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充分反应后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可见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B.要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可以选用苯、CCl4或酒精作萃取剂
C.冰醋酸、淀粉、纤维素都是纯净物
D.用试管取出少量淀粉水解液,加入碘水,若不显蓝色,说明淀粉水解完全
10.下列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一氧化氮气体与空气接触,出现红棕色气体
B.往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
C.往氯化钠溶液滴加硝酸银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D.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出现蓝色沉淀
11.化学与科技、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95口罩的原材料聚丙烯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中国自主研发的首个5G微基站射频芯片YD9601的主要材料是
C.利用酒精的强氧化性可以灭活新型冠状病毒
D.白砂糖是“黑芝麻糊”的配料之一,它的主要成分是麦芽糖
12.通过实验来验证纤维素水解后生成葡萄糖,其实验包括下列一些操作过程,这些操作的正确排列顺序是
( )
①取一团棉花或几小片滤纸 ②小火微热,变成亮棕色溶液 ③加入几滴90%的浓硫酸,用玻璃棒把棉花或滤纸团搅成糊状 ④稍冷,滴入几滴硫酸铜溶液,并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溶液中和至出现氢氧化铜沉淀 ⑤加热煮沸
A.①③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②⑤④
D.①②③⑤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0分。
13.(10分)有两位同学同时进行蔗糖的性质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的操作如下:取少量蔗糖加适量水配成溶液;在蔗糖溶液中加入3~5滴稀硫酸;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实验结果没有银镜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蔗糖尚未水解
B.加热时间不够
C.煮沸后的溶液中没有加碱中和作催化剂的酸
D.蔗糖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
(2)乙的操作是:将蔗糖溶液与稀H2SO4共沸后,向溶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一直未见红色沉淀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蔗糖无还原性但水解产物有还原性,应选用的物质是________。
A.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稀硫酸
B.银氨溶液、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C.银氨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D.新制的氯氧化铜悬浊液、氢氧化钠溶液
(4)两个同学都没有将实验做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你认为甲同学应该如何操作才能获得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11分)糖类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能量来源。人体中糖类物质的代谢失去平衡将导致血糖含量过高或过低而呈病态。高血糖病患者排出的尿液中含葡萄糖,即糖尿。
(1)选用下列何种试剂检测某人的尿液,可确定他是否患了糖尿病
( )
A.硝酸银溶液
B.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C.硫酸铜
D.乙醇
(2)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中,由糖类提供的约占
( )
A.50%
B.75%
C.85%
D.90%
(3)某广告称某种品牌的八宝粥(含桂圆、红豆、糯米等)中不含糖,但比加糖还甜,适合糖尿病人食用。你认为下列关于糖尿病人能否食用此八宝粥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糖尿病人应少吃含糖的食品,该八宝粥未加糖,可以放心地食用
B.这个广告有误导喜爱甜食消费者的嫌疑,不甜不等于没有糖
C.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糖尿病人食用要慎重
D.不能听从厂商或广告商的宣传,应询问医生
(4)下表为某人的尿液、原尿、血浆经化验后得到的主要数据。
A液/%
B液/%
C液/%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5
0.72
1.25
尿素
0.03
0.03
1.8
尿酸
0.004
0.004
0.005
蛋白质
微量
8
0
①表中表示尿液的序号为________。由于C液中尿素、尿酸含量高于A、B液,说明肾小管还有________作用。
②某人胰岛素分泌不足,A、B液中________浓度升高,可导致C中出现________,即患________病.
15.(11分)分别取1
mol葡萄糖进行下列实验:
(1)与足量的金属钠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__L。
(2)与醋酸反应生成酯,从理论上讲完全酯化需________g醋酸。
(3)若使之全部转化为CO2和H2O,所需氧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________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热条件下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8分)某学校化学探究小组将地瓜干制成粉末,加入水、稀硫酸进行发酵水解实验:
(1)经过一段时间后,为了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该小组的同学取出水解产物的溶液少许,放入试管中,加水进行稀释,在稀释液中滴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煮沸,结果没有红色沉淀产生,其原因是________(填序号)。
A.水解还没有开始
B.水解进行的不完全
C.水解液没有加碱中和其酸性
D.水解的产物中没有葡萄糖
(2)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通过查阅资料,他们知道发酵液中含有A、B、C、D等多种化合物。并通过资料,他们知道了以下实验事实:
①A和C均可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金属银,A是一种常见的单糖;
②B是单官能团化合物,其碳原子数和D相同。B在浓硫酸作用下经加热可得到E,E可以使溴水褪色;
③B经催化氧化可生成C;
④B和D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反应可以得到F;
⑤D的组成为C:40%,H:6.7%;O:53.3%。D含有一个羧基,450
mg
D与0.2
mol·L-1的NaOH溶液25
mL完全反应,D也可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请你根据上述事实,写出产物中A、D、F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简式。
A: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