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3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18 10:1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计算、交流、总结等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的过程。
2.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式,并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3.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体验算法多化,获得成功的感受。
教学重点:会利用公式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会利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师:(出示幻灯片)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2幅美丽的风景图,大家观察这两幅图是什么形状?
生:长方形和正方形。
师:我们要把它们挂在墙上,首先要给这两幅画镶上边框,如图所示,那么需要多少边框用料呢?
同学们想一想要求边框用料多少就是求什么?
生:风景图面的周长。
师:那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板书: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
二、引导探究,自主建构
1.长方形:宽为3厘米,长为7厘米。
师:这是一个长方形,各边长度已给,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看你有几种方法。(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板书:长方形)
师:大家都算完了,下面是小组交流时间,首先我对小组合作提出三点要求。
小组合作要求:
(1)组内交流计算方法;
(2)汇总计算方法;
(3)比较哪种方法最简单,并说明理由。
师:好,大家都激烈的交流出结论了,请一个小组派一个代表来前面与大家分享你们的合作成果。
全班汇报展示。(一个小组上台前展示,并说出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补充质疑。评价学生的交流成果)
生:(7+3)×2=20(厘米)最简单,计算过程简单。
师:其它小组还有补充和质疑吗?
师:(评论学生)这位同学表现的非常好,方法多样,还是个虚心学习的好孩子。
大家都认为这个算式最简单,我们一起看。
师:7是长方形的什么?3是长方形的什么?20(厘米)是长方形的什么?
生:7是长,3是宽,20(厘米)是周长。(演示文字代替数字)
师:这就是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板书: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师:长方形的周长等于长与宽的和的2倍。
(正确读法)(学生齐读公式)
提问:那么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就需要知道哪些条件呢?
(板书:在周长下面画?)
2.正方形:边长为5厘米。
师:我们已经知道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那么能不能利用同样的方法探究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呢?
同学们用自己的方法求这个正方形的周长。(学生独立思考计算)
全班汇报展示。(一个人台前展示,其他同学补充质疑,找到最简单的算式。)
生:5×4=20(厘米)最简单,计算过程简单。
师:5是正方形的什么? 20(厘米)是正方形的什么?
生:5是边长,20(厘米)是周长。(演示文字代替数字)
师:这就是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板书: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学生齐读公式)
提问:如果我们知道了正方形的周长,能不能求它的边长呢?
生:能
师:说说是怎么算的,可以举个例子。
(评论学生:说的很棒)
师: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现在我们能不能求出两幅风景画边框需要多少材料?
生:能
师:那大家动笔算一算。
三、强化训练,应用拓展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根据今天所学,我们来做个闯关测验。
师:首先第一关:找到对应的周长。
1.信鸽送信。
师:第一关完成的不错,继续闯第二关。
2.选择题:王伯伯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0米,宽6米,如果要围上篱笆,需要多少米篱笆?
A. 10+6×2 B.10×6 C.(10+6)×2
选择C
师:强调一点,长方形的周长公式是:长和宽的和的2倍,一定不可以把括号丢了。
师:这题有出错的了,下面的关卡要继续努力,来看第三关。
3.一块长方形木板,长80厘米,宽50厘米。木匠师傅如图锯下一块最大的正方形木板。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
(1)锯下的正方形木板的周长是多少?(50×4=200(厘米))
师:那剩下的是什么图形呢?(长方形)
(2)剩下的长方形木板的周长是多少?((30+50)×2=160(厘米))
师:关卡越来越难,大家要再接再厉。
4.有一根32厘米长的铁丝。
用它能折成一个正方形吗?如果能,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师:用它能不能折成一个长方形呢?如果能,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大家课下思考。
四、自主反思,深化体验。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说一说你都学会了什么?是怎么学的,对自己今天的表现做一个评价?
五、板书设计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