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弓之鸟
学习目标:
1.会写7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更”,借助拼音读准“更羸”正确理解“能手、大吃一惊、孤单失群”等词语的意思,并懂得“惊弓之鸟”这一成语的意思。(重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积累和运用先果后因的表达方式,并练习复述课文。(重点)
3.了解更羸不用射箭只拉弓就能射下大雁的原因,懂得对事物要仔细观察,并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判断,只有这样,才能把事做好的道理。(难点)
教学过程:
课前背诵国学经典
一、检查助学稿完成的情况(课前将课题板书在黑板上)
师:孩子们,昨天大家回去预习了惊弓之鸟这课,助学稿完成了吗?
生:完成了
师:那老师就来检查大家助学稿的学习情况,看我们哪个同学回家预习的最好。投影出一份助学稿:
师:会认吗?一个同学教拼正音。
师:会认了,可是会写吗?敢接受老师的检查吗?听写词语:射箭 翅膀 孤单失群
师:我们来当小老师,批改自己的听写。注意:“射”字的写法,左右结构的字就像小朋友一样,要互相谦让,左边的“身”要这样写: 。
师:词语会理解吗?
能手:意思?在文中谁是能手?是一个——(射箭能手)。连起来说:更羸是一个射箭能手。
大吃一惊:意思?做一个大吃一惊的表情。(出示文中这句话: “啊!”魏王大吃一惊。。。。。。。)
你能带上表情读好这句话吗?谁再读?
孤单失群:意思?(出示图片)大雁喜欢成群结队地生活,文中的大雁就是———(孤单失群)
师:通过检查,老师发现孩子们的字词掌握得真不错。老师还要看看你们读了课文会不会思考?
师:这篇课文讲了谁做了一件什么事?
生:这篇课文讲了更羸不用箭,只拉弦就射下了一只大雁。
师:相继板书更羸两个字。羸,这个字看起来很难,我们怎么才能记住它呢?哪个聪明的同学来帮帮老师记住这个字?(亡 口 月 羊 凡),孩子们要注意哦,“更“是多音字,一个读音是( ),另一个读音是( ),组词,再读。
二、课内探究,自主学习。
师:老师读了课文,感觉到更羸的本事特别大,那更羸的本事到底是什么?板书(在“更羸”的后面加上“的本事?”)
生:更羸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就能把大雁射下来。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课文哪个地方告诉你的?
生:读原句: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师:听了你的回答,老师知道了,这话是更羸对魏王说的,那从这句话就一定能看出他的本事大呢,万一更羸是个吹牛大王呢?他有没有吹牛?你从课文哪个地方看出来的?
生: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师: 那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更羸的本事是什么吗?
生:更羸的本事是只拉弓,不用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
师评价:真是一个会概括的孩子。请孩子们看着图,边看边听老师读,体会体会更羸的本事有多大。师范读句子: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只听得嘣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师:(出示那段话),刚才老师在读的时候,不知道孩子们注意到没有,这段话里有一个字置大雁于死地?找找看,看哪个同学先找到,注意!把让大雁送命的字圈出来!(教师巡视,给学生以肯定或否定的表示,对圈错的同学示意再想想。)
生:嘣 (板书“嘣”)
师:我们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读到这里你有疑惑吗?生提问,师归纳问题:为什么大雁“听到嘣的一声响,就要直往上飞呢?那它为什么又会掉下来呢?副板书:直飞?直掉?
师:这两个问题很有研究的价值,你们既然能提出问题,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解决问题。老师把这两个问题交给你们小组合作来解决,好吗?
出示温馨提示:
各小组讨论。
各小组中心发言人发言,教师注意要关注学生发言,(不一定每组都要发言,一个主要发言完后,其他中心发言人可以进行补充或评价)教师总结并相应的进行板书。
师:那你跟魏王去打猎,如果你也拉得动这张弓,也会“嘣”的一响,这只大雁会掉下来吗?
生:会,因为大雁怕的是“嘣的一声响”,不管是谁拉的弓它都会掉下来。
师:那更羸有什么了不起,这只大雁又不是他射下来的,而是——(吓)下来的。拉弓吓大雁的本事谁都有。板书:射(吓)
生:更羸有本事的,有本事的。
师:那你能准确地说说更羸的本事是什么吗?
生:更羸观察非常仔细,课文中写到:“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
(出示这段话)
师:通过这位同学的发言,我们知道了更羸观察非常仔细。他观察到了什么?(板书观察)。
师:更羸不仅仔细地观察了,他还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了认真地分析。
师:板书:分析。他是怎样分析地?
生:更羸观察到大雁飞得慢,就想到它受过箭伤。
出示句子:飞得慢,因为 。
师:这段话是先说飞得慢,再说飞得慢的原因。我们能换一种说法,先说原因,再说结果吗?用(因为。。。。。。所以。。。。。。)来答。
师:那更羸听到大雁的叫声很悲惨又是怎样分析的呢?(同上)
师:更羸经过观察、分析、最后判断(板书:判断)这只大雁只要一听到弦响,心里。。。。。由此看出,这是一只———惊弓之鸟
师:惊弓之鸟是什么意思?(被弓箭惊吓的鸟)
师:说得对。“惊”就是惊吓;“弓”就是弓箭;“之”就是“的”。一起读最后一段。
师:通过再次朗读,你们能告诉老师,更羸的本事是什么吗?请用不是( ),而是( )的句式来回答。
生:更羸的本事不是会拉弓吓大雁,而是看出这是一只惊弓之鸟(会观察)。
师:你还能用不但()而且()的句式来回答吗?
生:更羸不但善于观察,而且能分析。
生:更羸不但善于观察、分析,而且能准确判断。
师:更羸的本事可真大呀,所以他在看到一只大雁从远处飞来,边飞边鸣的时候,才敢自信地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射下来)。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是射下来的吗?(吓下来)
师:学完了课文,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究竟是谁害死这只惊弓之鸟的?为什么?小组讨论(方法同前)
生:是更羸,是更羸“嘣”的一声害死它的。
生:是魏王,如果魏王不叫更羸去打猎,更羸就不会发现这只大雁受伤,也就不会。。。。
生:是以前的猎人,如果以前的猎人不射伤大雁的话,更羸哪怕“嘣”的一声,这只大雁不会直往上飞,它。。。。。
生:是这只大雁的同伴,因为
生:是这只大雁自己害死自己的,因为
师:孩子们的发言真的很精彩,我也觉得这只大雁是自己吓自己的,因为它第一次受到了箭的伤害,第二次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其实只要它不害怕,不拼命往高处飞,伤口就。。。。。。惊弓之鸟这个成语后来就比喻受过惊吓的人遇到类似的情况就害怕得不得了。
师:那我们学了这个故事从大雁身上明白了什么?从更羸身上又学到了什么?
生:从大雁身上,我明白了不要做惊弓之鸟,遇到事情要冷静。。。。。
生:从更羸身上,我学到了对事物要仔细观察,并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判断,只有这样,才能把事做好的道理。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惊弓之鸟的例子吗?举例说明。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