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下期末复习】湘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 高一下期末复习】湘教版(2019)必修 第二册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单元测试(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06-18 15:03: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2021学年
湘教版(2019)
必修II
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期末复习单元测试卷
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人类社会与环境关系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项目与图中A,B,C,D箭头表示意义组合正确的是(

①铁矿石、水产品???②煤渣、污水??③酸雨和光化学烟雾?
④植树造林、治理污染
A.
A①
B②
C③
D④
B.
A①
B②
C④
D③
C.
A②
B①
C③
D④
D.
A②
B①
C④
D③
2.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C箭头代表含义的是(
)
A.
东南沿海的台风
B.
关中地区夏秋多降水、冬春少降水
C.
西北内陆因过度放牧造成土地沙化
D.
贵阳地区的冬无三日晴
读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3.图中箭头表示环境反馈作用的是(???)
A.Ⅰ
??
B.Ⅱ???
C.Ⅲ????
D.Ⅳ
4.图中数字代表环境向人类社会提供的生存空
间、物质和能量的是(??)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5.根据右图中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环境具有提供无限地物质能量、消纳废气物的能力
B.如果人类向环境过度排放废弃物,将引发环境问题
C.如果过度索取物质能量,那么环境的反馈作用将不利于人类的生存
D.人类依赖并改造着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
6.要建立新型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必须形成的正确环境伦理观有( )
①尊重自然
?②善待自然
?③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
?④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
A.①④   ?
B.③④   ??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7.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存以后的发展机会和竞争实力,为此我们应该(
)
①全面封山育林,禁止当地居民入山
②停止一切商业活动,加大执法力度
③建设自然保护区
④开展生态旅游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下图为垃圾分类机处理流程及相关产业链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8.图示产业链最大的优点是(
)
A.加强了废弃物减害化和资源化
B.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
C.能源循环利用,自给有余
D.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9.垃圾分类处理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公平性原则
B.共同性原则
C.持续性原则
D.利益性原则
江苏兴化垛田传统生态系统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其创造性地将低洼沼泽地改造成岛状耕地,具有独特的水土利用特点。读下面垛田农业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0.垛田农业主要的生态效益是(
)
A.生物间互生互养,形成良性发展
B.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C.废弃物充分利用,有利于经济发展
D.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人
11.垛田农业生产可缓解当地的(
)
A.土地盐碱化
B.水土流失
c.旱涝灾害
D.土地污染
12.垛田农业为适应时代的需求,从环境,经济效益角度看,最适合(
)
A
发展休闲观光旅游
B.引进新的种植品种
C.发展鱼类深加工
D.发展水禽类养殖
草地退化是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小题。
13.我国草场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

①生产方式落后,靠天养畜②对草场利用多,建设少③划区管理、定期轮放、轮流打草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读下面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完成下列小题。
14.下列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B.图乙表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C.图甲模式有利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D.图乙模式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15.下列行为能获好体现循环经济的图(
)
①消费者选用具有环保标识的产品
②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集中填埋
③生产企业减少对商品的过度包装
④加强对产品生命用期的环境监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读下面我国某地生态工业园区的循环经济模式图,完成下列小题。
16.该循环系统中a、b、c、d依次为(
)
A.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棉纺织、创意产业
B.棉纺织、创意产业、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
C.创意产业、棉纺织、服装生产、污水处理厂
D.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
17.下列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处于工业发展的初步阶段
B.属于高科技产业园区
C.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生态功能
D.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得到循环利用
循环农业指运用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和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实现减少废弃物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农业生产方式。循环农业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农作方式,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下图为安徽省利辛县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8.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有(
)
①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大
②专业化程度高,有利于安排农事活动
③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④资金投入大,科技水平高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9.下列符合图示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局部流程的是(
)
沼渣→生产沼气→发电
B.畜禽业→蚯蚓养殖→养鱼
秸秆→畜禽业→市场
D.沼气→发电→市场
20.在安徽广大农村地区推广该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还需(

①外出务工人员返乡
②金融贷款助力
③公司农户对接
④政策引导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综合题:
下左图为“我国西北沙漠边缘某灌溉农业试验田周边1998年开始试验至2010年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变化示意图”,下右图为“该地土壤含盐量与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指出1998-2010年该灌溉农田周边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图中所反映生态问题的防治措施。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随着“互联网+”经济模式的不断推进,餐饮服务领域迎来了新的机遇。我国在线外卖市场发展迅速,营业额不断提升,2018年收入约4712亿元,占全国餐饮业收入的比重约为10.6%。与此同时,由外卖送餐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食品安全问题和交通隐患也日益突出。
(1)说明外卖送餐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2)就外卖送餐带来的环境问题为城市相关部门提出合理建议。
第五章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提升题
答案
选择题:
1.A
根据图中箭头的指向判断,A应是环境为人类提供的铁矿石、水产品等能源资源,B表示人类向环境中排放的污染物如煤渣、污水等,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如酸雨和光化学烟雾,D表示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应对措施如植树造林、治理污染等。A对,BCD错。故选A。
2.C
据图可知,C箭头代表自环境指向人类社会,是人类造成的环境问题反过来影响人类社会,西北内陆因过度放牧造成土地沙化属于C代表的含义,C对;东南沿海的台风、关中地区夏秋多降水、冬春少降水、贵阳地区的冬无三日晴等是自然原因造成的,ABD错。故选C。
3.C
环境的反馈作用是环境指向人类社会的箭头。
4.D
环境向人类社会提供生存空间、物质和能量的箭头也是由环境指向人类社会的。
5.A
环境提供资源和净化废弃物的能力是有限的。
6.D
正确的环境伦理观必须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
7.D
①②过于绝对,不符合实际。全面封山育林,禁止当地居民入山和停止一切商业活动并不现实,③④正确。
8.A
读图可知,垃圾分类处理后,垃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废弃物的排放量大大减少,实现了废弃物减害化和资源化,
A
项正确。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过于绝对,B
项错误。从图中信息判断不出能源循环利用的结余情况和经济效益的高低,C.D
两项错误。
9.C
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利用,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C项正确。
10.A
垛田农业主要的生态效益是生物间互生互养,形成良性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废弃物充分利用,有利于经济发展属于经济效益。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属于社会效益。
11.C
由材料“将低洼沼泽地改造成岛状耕地”可知,该地地势低洼,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多旱涝灾害,垛田农业可缓解旱涝灾害。该地位于湿润地区,出现土地盐碱化的可能性较小。水土流失一般出现在有一定坡度的地区,该地地势低洼,不会出现水土流失。垛田农业对土壤污染影响不大。
12.A
由材料“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评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可知,垛田农业历史文化价值高,最适合发展休闲观光旅游。
13.A我国草场资源利用中生产方式落后,靠天养畜。同时,对草场利用多,建设少,导致草场退化严重,①②正确;划区管理、定期轮放、轮流打草等措施有利于草场的保护,不是我国草场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③错。故选A。
14.D
图甲表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图乙表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D
项正确。
15.C
循环经济是以环境无害化技术为手段,以提高生态效益为核心,以环境友好方式利用经济资源和环境资源,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消费者选用具有环保标识的产品、生产企业减少对商品的过度包装、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管等行为能较好体现循环经济,而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集中填埋,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造成环境污染,不符合循环经济发展要
求。故选C项。
16.D
该循环系统中
a、b、c、d
的确定需要除②,B
项正确。根据流程图的提示来完成。生活污水必须进入污水处理厂广处理后才能进一步深度处理和循环利用,故
a
是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工业的产品是棉布,故b是棉纺织。创意产业可为服装设计提供图样,故c是创意产业。服装生产提供的是服装产品,故d是服装生产,D项正确。
17.C
该工业园区生产链较为复杂,工业发展应处于成长阶段。从工业部门来看,图中主要是服装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是高技术产业,不会属于高科技产业园,A、B
两项错误。生产过程中并非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D项错误。该工业园区实现了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及循环利用,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C项正确。
18.D
读图可知,该农业生产活动中,秸秆、粪便作为沼气池的原料,沼渣等有机肥又为种植业提供肥料,体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畜禽业、养鱼、蘑菇栽培等农产品直接面向市场,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大,
①③正确,D
项正确。
19.B
图中畜禽业产生的粪便用于蚯蚓、土元养殖,并为养鱼提供饲料,B
项正确。沼渣不能生产沼气,A
项错误。图中农作物秸秆并未供给畜禽业作为饲料,C
项错误。沼气发电并未供应市场,D
项错误。
20.B
在安徽广大农村地区推广该循环农业生产模式,需要政策层面引导支持;需要银行提供贷款,保障资金;需要公司农户对接,提供技术指导和产品销售渠道。有外出务工人员说明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并不需要全部返乡;外出务工后,土地承包权转让,有利于发展农业产业园,推广循环农业模式。B
项正确。
综合题:
21.(1)特点:生物多样性指数2004年前上升,2004年后下降。原因:2004年前,随着灌溉农业的发展,农田周边土壤水分条件改善。2004年后:随着试验田周边土壤表层盐分积累,出现次生盐碱化。
(2)加强监测等管理措施;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退耕还草,保护天然植被。
解析:
(1)通过读图可以看出该灌溉农田周边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先上升后下降。其原因与灌溉农业试验田有关,前期由于灌溉农田,使周围土壤水分条件改善,生物增多;但后期由于盐分积累,通过图形也可以看出含盐量在不断增加,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
(2)图中主要反应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的次生盐碱化等生态问题,所以我们的防治措施是发展节水农业、保护植被以及加强监测等。
22(1)西高东低·平原
(2)特点:污染程度轻;持续时间短。成因:位置偏南,受冬季风从邻省输人的污染物影响较小;受北部山地阻挡,减弱了同期北方带来的污染。
(3)利用太阳能等,加快清洁能源替代;优化用煤结构,增加二次能源使用;改进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集中供暖,改进能源利用方式。
解析:
(1)地势描述主要从地势起伏状况、地形倾斜方向和走势、区域极值(地势最高值、最低值)方面叙述。据图中等高线判断,河南西部海拔最高在1000米以上,西部多数地区海拔在500米以上,等高线比较密集;东部地区海拔多在200米以下且等高线稀疏,因此河南省地势是西高东低。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区域,图中海拔200米以下的区域等高线稀疏,应该是平原地区,因此从地貌类型看,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
(2)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安阳空气质量以中度污染、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为主,而南阳
11

30
日和
12

5日空气质量良好,其他日期以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为主,所以与安阳相比,南阳此次污染程度较轻而且持续时间短。南阳污染较轻的原因主要从其所在的地理位置及周边的地形地势特征等方面分析。
(3)从能源利用角度分析大气污染防治的有效措施,一方面可从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回答,另一方面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煤炭资源丰富,因此可从优化用煤结构,提高其利用效率等方面考虑。另外,表格中是
11

28
日至
12
月5
日的空气质量统计数据,说明是在冬季,河南主要位于北方地区,因此可考虑冬季集中供暖,这样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22.(1)外包装塑料袋、一次性餐盒等用量巨大,产生严重的固体废弃物污染;塑料制品难以降解,大量堆放占用土地,造成土地污染;通过径流、下渗等,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焚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大气。
(2)加强外卖包装的减量化管理,提倡使用可降解化包装,减少白色污染;加大宣传力度,鼓励人们到店就餐;监督落实垃圾分类回收、无害化处理。
解析:(1)外卖送餐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是送餐使用的外包装塑料袋、一次性餐盒等数量巨大,产生严重的固体废弃物污染。塑料制品难以降解,大量堆放占用土地,造成土地污染。通过雨水径流、下渗等,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包装盒焚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大气。
(2)针对外卖送餐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城市相关部门可从加强外卖包装的减量化管理、鼓励人们到店就餐、健全和监督落实垃圾分类回收等方面采取措施。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