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潍坊市奎文区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09-2010学年度潍坊市奎文区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有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济南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2-04-11 20:50: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09-2010学年度潍坊市奎文区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单选题(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下表,每题2分共50分)
1.四位同学在体育测试时,各准备了一些补充能量的食物。甲准备的是一些糖,乙准备的是一些牛肉,丙准备的是一些水果,丁准备的是一些蛋糕。这四位同学谁准备的食物能更快补充能量
A.甲 B.乙 C.丙 D.丁
2.朋朋最近经常感到疲劳、头晕、精神不振,经检查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为2.0×1012个/L。朋朋应多吃一些什么样的食物有助于治疗此病
A.含维生素A丰富的食物 B.含维生素C丰富的食物
C.含蛋白质和铁丰富的食物 D.含葡萄糖丰富的食物
3.人体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中,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①蛋白质 ②糖类 ③脂肪 ④维生素 ⑤水分 ⑥无机盐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②④ D.②③⑥
4.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
A.允许使用少量的化学合成物质 B.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
C.允许添加增味剂 D.允许使用防腐剂
5.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病人,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组成成分不能含有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无机盐和维生素 D.氨基酸
6.下列叙述中,与肺的气体交换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A.肺泡数目很多
B.肺泡位于细支气管的末端
C.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
D.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7.在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都是: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8.某人体内有较重的炎症,因此引起的生理变化是
①血液中白细胞含量升高 ②病人的消化能力增强
③病人的体温升高 ④病人的心率有所增强
⑤病人血液中红细胞含量升高,血小板含量降低
⑥病人的消化能力降低
A.①③④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⑤⑥
9.在心脏的跳动过程中,从房室瓣开始关闭到动脉瓣开始关闭,这段时间内心脏的活动是
A.心房收缩 B.心房舒张 C.心室收缩 D.心室舒张
10.如果跟踪检查通过静脉滴注到人体内的某种药物,那么在心脏中首先发现这种药物的部位是
A.左心房 B.右心房 C.左心室 D.右心室
11.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养料增加 B.尿素增加 C.氧气增加 D.尿素减少
12.在盛有不同溶液的A、B、C、D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植物油。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再检验,结果发现某试管中剩下的植物油最少,该试管内的溶液是
A.唾液、胰液、胃液 B.肠液、胰液
C.胆汁、胰液 D.胃液、肠液
13.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易患
A.夜盲症 B.坏血症 C.贫血 D.脚气病
14.人喝了牛奶以后,牛奶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开始进行化学消化的部位分别是
A.小肠和胃 B.胃和小肠 C.口腔和小肠 D.小肠和小肠
15.下列有关小肠的结构特点与其吸收功能相适应的是
①绒毛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②小肠内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
③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④肠腺是黏膜上皮凹陷而成
A.①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16.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原尿和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有
A.大分子蛋白质 B.葡萄糖 C.无机盐 D.尿素
17.在进行器官移植时,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异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移入器官的细胞相当于
A.抗原 B.抗体 C.一种酶 D.生长激素
18.药物使用说明中,哪些项目对于安全用药十分重要
A.作用与用途 B.用法和用量 C.注意事项 D.以上三者都是
19.若正常人体内血糖浓度达到或超过0.16%时,会暂时出现尿糖现象。这是因为
A.胰岛素分泌过少 B.肾小球发生病变,过滤作用过强
C.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有限 D.肾小管发生病变并失去重吸收能力
20.正常人的眼睛看近物时,晶状体和瞳孔的调节是
A.晶状体曲度变大,瞳孔缩小 B.晶状体曲度变大,瞳孔增大
C.晶状体曲度变小,瞳孔缩小 D.晶状体曲度变小,瞳孔增大
21.人产生听觉的部位是
A.外耳 B.耳蜗内的感受器
C.鼓膜 D.大脑的一定区域
22.切除胰腺的狗,所排出的尿液常会招来许多的蚂蚁,原因是
A.尿中含有营养物质 B.尿中有糖
C.蚂蚁的一种嗜好 D.蚂蚁需要水分
23.人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会患
A.甲亢 B.侏儒症 C.巨人症 D.肢端肥大症
24.皮肤的屏障作用和体液杀菌作用属于
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特异性免疫 D.细胞免疫
25.给幼儿服用脊髓灰质炎疫苗,预防小儿麻痹症,这属于
A.免疫监视 B.自然免疫 C.非特导性免疫 D.计划免疫
二、非选择题:(共50分,每空1分)
26.(3分)分析回答:1921年,加拿大青年医生班丁和医学院学生拜斯在多伦多大学成功地给几只狗作了结扎胰导管的手术,狗的血糖含量急剧上升,尿中出现了葡萄糖。后来,他们给其中一只狗注射了5毫升的胰腺提取液,结果这只狗尿中的葡萄糖消失。
(1)结扎胰导管,使__________产生的胰岛素不能进入肝脏等器官,不能把血糖合成糖元,所以狗尿液中出现了葡萄糖。
(2)注射了胰腺提取液使狗恢复了常态,证明了提取液中有调节__________正常代谢的物质,班丁的实验第一次证实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27.(15分)结合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及下表中的M、N、K三种液体的数值,分析回答:
M液% N液% K液%
蛋白质 微量 8 0
P 0.1 0.1 0
无机盐 0.75 0.72 1.25
Q 0.03 0.03 1.8
尿酸 0.004 0.004 0.05
(1)表中P、Q两种物质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
(2)M、N、K三种液体,分别取自[ ]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_。
(3)P物质在M液体中的浓度是0.1克/100毫升,而在K液体中浓度为0,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人肾功能正常,但在[D]中发现有P物质的存在,则此人可能患__________病,可采取的治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Q物质的排出,除此途径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以_________的形式排出体外。
(6)肾单位的组成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8.(15分)据人脑及反射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高级活动中枢聚集在[ ] __________。
(2)在大脑和身体各部分之间起桥梁作用的是[ ] __________。
(3)某同学不小心被针刺了一下,他感到痛。用图中的数码、字母及箭头表示出这一反射的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电脑打字员熟练的打字动作,是由[ ] __________的发动和[ ] __________的协调共同完成。
(5)人在睡梦中拍打蚊子,此反射经过的途径是:________。(用数码字母及箭头表示)
(6)某人因车祸导致其成为一名“植物人”,则此人没有受到损伤的部位[ ]_____。
(7)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是____________________。
(8)盲人完成阅读盲文的学习主要依靠__________中枢和__________中枢。
29.(8分)观察下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②]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该过程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③]过程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
(2)血液中运输氧的血细胞是__________,氧气由这种血细胞携带经过[④]过程运输到身体各部分,再经过气体交换进入组织细胞内,供组织细胞进行__________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3)人体内消耗氧和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图中的[ ]__________。
(4)若某人的N中出现了部分蛋白质和较多的红细胞,则说明发生病变的部位是______。
(5)图中显示的排泄途径有条__________。
30.(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9)报道,2009年,中国地表水污染依然较重,七大水系总体为轻度污染,湖泊富营养化问题突出,近岸海域总体为轻度污染。我国不少河流和湖泊由于遭到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而导致水生物大量减少或消失。
材料二:在我国的某海岸,对某些特殊品种的鱼类适时、适量地捕捞成鱼。
材料三:古巴比伦王国曾经经济繁荣,显赫一时,该国森林繁茂,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十分优越。但由于人口剧增,毁林开荒,结果造成了水土流失,河道阻塞,连年洪水成灾,终于使土壤沙漠化,盐渍化,后来终于使该国成为一片废墟。
(1)材料一中,水生生物大量减少或丧失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中,对某些成鱼,适时、适量地进行捕捞,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中,古巴比伦王国成为废墟的事实证明了什么
31.(6分)资料分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蚊子是传播的主要媒介。被带有病毒的蚊子叮咬后,大多数人只产生隐性感染,而获得免疫力。少数人经蚊子叮咬后,约10-15天后发病,症状轻重不一。一般起病急,突然发热、恶心、呕吐、嗜睡、头痛。2-3天后病情加重,常出现昏迷、烦躁不安、抽痉、颈项发硬等表现。流行性乙型脑炎目前尚无特效治疗的方法,应早发现、早诊断、住医院治疗,以减少病死率和后遗症。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重要措施是灭蚊、防蚊。注射乙型脑炎的预防针,对预防有良好效果。
(1)流行性乙型脑炎是一种传染病,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2)该病属于__________传染病,病原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上所述的“早发现、早诊断、住院治疗”采用的是传染病预防中的__________措施;“灭蚊、防蚊”采用的是传染病预防中的__________措施;“注射乙型脑炎的预防针”采用的是传染病预防中的__________措施。
2009-2010学年度潍坊市奎文区第二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
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下表,每题2分共50分)
1-5 ACABA 6-10 BBACB 11-15 DCABD 16-20 AADCA
21-25 DBBAD
二、非选择题:(共50分,每空1分)
26.(3分)
(1)胰岛 (2)糖类 胰岛素
27.(15分)
(1)葡萄糖 尿素
(2)[B]肾小囊(腔) [G]肾小球(或[E]入球小动脉或[F]出球小动脉) [I]肾小管
(3)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作用
(4)糖尿病 注射胰岛素
(5)皮肤 汗液
(6)肾小体 肾小管
28.(15分)
(1)[A]大脑(皮层)
(2)[D]脊髓
(3) ①→②→③→D→C→A
(4)[A]大脑 [B]小脑
(5) ①→②→③→④→⑤
(6)[C]脑干
(7)语言中枢
(8)躯体感觉中枢 语言中枢
29.(8分)
(1)呼吸运动 气体的扩散作用
(2)红细胞 呼吸(异化)
(3)(⑦)组织细胞
(4)肾小球 2条
30.(3分)
(1)由于河流和湖泊遭到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污染。
(2)强调保护野生生物资源,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而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或合理利用生物圈中的资源) (答得合理即可得分)。
(3)由于人口剧增,毁林开荒,引起生态环境恶化,造成生态平衡失调(或人类对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利用,导致生态破坏) (答得合理即可得分)。
31.(6分)
(1)传染性和流行性
(2)血液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3)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