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学年度潍坊市诸城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请将所选答案的序号填在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50分)
1.人吃饭狼吞虎咽,是一种非常不好的饮食习惯。因为这会影响食物的消化,主要影响的营养物质是
A.蛋白质 B.淀粉 C.脂肪 D.维生素
2.膳食纤维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下列食物中含有丰富膳食纤维的是
A.鱼、虾 B.鸡蛋、猪肉 C.菠菜、芹菜 D.牛奶、牛肉
3.对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的病人,应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的方法为其提供营养,那么全营养液的组成成分不应含有
A.麦芽糖 B.葡萄糖 C.无机盐和维生素 D.氨基酸
4.“补钙新观念,吸收是关键”。小丽的妈妈一直给她吃钙片,医生却说小丽缺钙,建议给小丽加服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
5.下列饮食习惯中,合理的是
A.因贪睡而经常不吃早餐 B.用喝果汁、可乐等饮料来代替饮水
C.只吃自己喜欢的食物 D.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6.世界卫生组织(WHO)在1989年把“世界无烟日”定在每年的
A.4月7日 B.5月31日 C.3月12日 D.6月5日
7.AA级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
A.允许使用少量的化学合成物质 B.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质
C.允许添加增味剂 D.允许使用防腐剂
8.实验证明,维生素B1在140℃时还不至于被分解破坏。有人做馒头时喜欢加过量的碱,长期以往,容易患脚气病。原因是
A.高温会破坏维生素B1 B.碱能破坏维生素B1
C.面粉中缺乏维生素B1 D.患者吸收维生素B1的能力比较差
9.深呼吸时,完成吸气动作的一瞬间,肺内气压
A.高于大气压 B.低于大气压 C.等于大气压 D.气压为零
10.若一个人的肋间肌和膈肌皆因病患而不能收缩,则此患者
A.呼吸运动减慢减弱 B.呼吸运动将停止
C.呼吸运动正常进行 D.呼吸运动加快加强
11.人体吸收的氧最终去向是
A.用来构成组织细胞 B.用来与血红蛋白结合
C.用来交换二氧化碳 D.用来氧化分解有机物
12.甲状腺具有很强的吸碘能力,用放射性碘注入肱静脉后,首先测到放射性碘的是
A.主动脉 B.肺动脉 C.肺静脉 D.甲状腺静脉
13.肺循环的起点和体循环的终点分别是
A.右心室 右心房 B.左心室 左心房
C.右心室 左心房 D.左心室 右心房
14.下列属于代谢废物的是。
A.皮脂 B.唾液 C.粪便 D.尿素
15.住宅装修完毕,室内空气含有较多的苯、甲醛等有害气体。除去这些气体的根本方法是
A.关闭门窗,放大量的茶叶 B.关闭门窗,放大量的醋
C.打开门窗,通风透气 D.喷空气清新剂
16.甲血管与心房相连流动脉血,乙血管与心室相连流静脉血。这两条血管分别是
A.肺静脉和肺动脉 B.主动脉和上腔静脉
C.下腔静脉和肺动脉 D.肺动脉和主动脉
17.血液流经肾脏后,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A.养料增加 B.尿素减少 C.氧气增加 D.尿素增加
18.新鲜血液凝固成块后,马上切开,切面颜色的变化是
A.暗红→鲜红 B.鲜红→暗红 C.始终暗红 D.始终鲜红
19.在新鲜的血液中加入柠檬酸钠,静止一段时间后,血液将会分成三层。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上层为血清 B.上层为血浆
C.下层为血细胞 D.中层为血小板和白细胞
2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对心血管的影响是
A.能减缓血液循环 B.增强心脏输送血液的功能
C.输送血液的能力减弱 D.增加心脏的负担,引发心脏病
21.下列生理现象与排泄有关的是
A.排出粪便 B.呼吸 C.流鼻涕 D.吐痰
22.燃烧等量下列物质,释放热量最多的是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无机盐
23.在试管内盛有一定的植物油,要使植物油消失,选用的消化液可能是
A.唾液、胃液、肠液 B.胃液、胆汁、唾液
C.胆汁、胰液、肠液 D.胰液、肠液、胃液
24.生活在高原上的民族,他们的肤色应该是
A.黑色素少,皮肤颜色浅 B.夏天肤色深,冬天肤色浅
C.黑色素多,皮肤颜色深 D.无一定规律
25.皮肤内能调节体温的结构有
A.真皮内的血管和汗腺 B.真皮内的血管和皮脂腺
C.表皮内的血管和汗腺 D.表皮内的血管和皮脂腺
二、非选择题(45分)
26.(4分)请根据图回答问题:下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化学性消化的程度,字母代表组成消化道的各器官及排列顺序。
(1)图中丙曲线表示______的消化过程。
(2)丙曲线表示的营养成分最终被分解为______
(3)甲曲线表示的营养成分需要经肝脏分泌的______乳化后才能被消化。
(4)食物在图中的______ (填字母)处,最终都分解成能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27.(8分)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人能嗅到各种气味,是因为[ ] ______上部黏膜内有接受气味刺激的嗅觉细胞。
(2)既是气体的通道,也是食物的通道的是[ ] ______
(3)图中[ ] ______以软骨为支架,是发声的主要器官。
(4)完成气体交换的重要场所是[ ] ______。
28.(13分)据下图所示结构,回答:
(1)用图中数字、字母、文字和箭头写出体循环的途径__________________
(2)流动着动脉血的血管有____,容纳着静脉血的心脏结构有___。(只填字母或序号)
(3)保证血液只能向一个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的结构是动脉瓣、______和______。
(4)氧气从外界到达组织细胞需依次经过____________(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四个过程。
(5)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县发生了7.1级地震。在这场自然灾害面前,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为保证灾区人民的身体健康,医生需给人们测量血压和脉搏。其测量部位依次是______、______,若血压超过______则为高血压。
(6)在地震灾害发生后,救援队员们救出的某伤员下肢受伤,血液喷射而出,应在他下肢的 ______(填“近”或“远”)心端用止血带止血;若该伤员失血过多,需立即输血,应以输______型血为原则。若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______会凝聚成团,阻碍血液循环。
(7)被子植物的叶脉中也有在功能上类似血管的结构,请写出这些结构的名称______
29.(10分)下图为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表中的液体A、B、C分别取自图示结构的不同部位,经过化验得到如下数据(单位:克/100毫升),分析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成分 液体A 液体B 液体C
蛋白质 8.00 0.00 0.00
葡萄糖 0.10 0.10 0.00
无机盐 0.72 0.72 1.10
尿素 0.03 0.03 1.80
(1)图中[2][4][5]合称为______。图[1]中流动的是______血,与结构[3]中流动的血液比较,成分含量发生明显变化的是______。
(2)分析表中各成分的含量变化,你认为液体B应是______,取自于图中的[ ] ______部位,是经过肾的______作用形成的。若[2]肾小球有炎症,尿液中会出现______和大分子______。
(3)人体的排泄器官除肾外,还有______和______等器官。
30.(10分)下图是人体内部分代谢过程示意图。图中a、b、c、d、e、f分别代表不同的物质。请据图分析回答。
(1)淀粉被彻底消化后形成的a是______。在口腔内部分淀粉被分解为______
(2)c是______,验证c的方法是______。
(3)d、f分别是______和______。二者所含成分在种类上主要不同的是______。
(4)在组织细胞中,a在______ (写字母)的参与下被分解,产生水和____________,并且释放出能量。能量用于______。
2009-2010学年度潍坊市诸城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
生物试卷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u 9 10』u 11 12︿o 13
答案1 B C A D D B B B C B D B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C A B A A B B C C C A
二、非选择题(共45分)每空均1分
26.(4分)
(1)蛋白质 (2)氨基酸 (3)胆汁 D
27.(8分)
(1)[1]鼻腔 (2)[2]咽 (3)[3]喉 (4)[5]肺
28.(13分)
(1)④→D→组织周围毛细血管→B→①
(2)A、D ①、③
(3)静脉瓣 房室瓣 (顺序可颠倒)
(4)肺的通气
(5)(上臂)肱动脉 桡动脉 18.7/12千帕
(6)近 同 红细胞
(7)导管、筛管
29.(10分)
(1)肾单位 动脉血 尿素、葡萄糖
(2)原尿 [4]肾小囊(腔) 滤过 血细胞 蛋白质
(3)肺 皮肤(顺序可换)
30.(10分)
(1)葡萄糖 麦芽糖
(2)二氧化碳 能否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原尿 尿液 f(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4)b c(二氧化碳) 进行各项生理活动和保持体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