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乘法计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一些特殊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规律的过程,能应用发现的规律进行一些简单运算,进一步加深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归纳、类推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探索和发现规律的一般过程,培养初步的分析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在发现规律和应用规律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挑战性,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相关规律。
难点:综合并归纳出相应的规律。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动机
师:同学们,知道今天我们要上什么课吗?你们怎么知道的?
生:有趣的乘法计算。屏幕上有。(揭示课题:有趣的乘法计算)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我们今天就要学习有趣的乘法计算。那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个游戏,好不好?
生:好。
师:看到黑板上的这三个乘法算式了吗?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每个人心里随便想一个两位数,注意是两位数哦,填在算式的横线上,老师就能快速口算出这个乘法算式的答案。好,现在每个人心里想一个两位数,老师找三位同学。
生:45(教师板书)
师:45×11=495
生:18(教师板书)
师:18×11=198
生:22(教师板书)
师:22×11=242(学生一片惊讶)
师:老师算的快不快?(生:快)那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能算得这么快?
那是因为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中,有很多有趣的规律。
二、探索新知,体会趣味
1、两位数×11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几道题有什么特点?
生:它们都是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板书:两位数×11)
师: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的得数存在一种有趣的规律,你能通过计算和比较发现这一规律吗?(生:能。)
下面第一组计算第一个算式,第二组计算第二个算式,三四两组计算第三个算式。(请三位学生板演)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
交流板书,校对答案。
师:那一个两位数与11相乘的得数有什么特点呢? 我们可以分别把积的每一位上的数和原来的两位数比较。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一下,把你观察到的结果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引导:我们可以先观察每题积的个位和百位上的数,在观察每题积的十位上的数,并把它们与原来的两位数分别进行比较,观察、比较之后,你有什么发现?
生:积个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一样。(教师引导学生用书本上的语言完整地表述)
生:积百位上的数,与原来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一样。(教师引导学生用书本上的语言完整地表述)
生:积十位上的数,等于原来两位数个位与十位上数的和。(教师引导学生用书本上的语言完整地表述)
师:根据你的发现试着完成下面的填空(出示三个算式)
生独立完成填空。直接校对第一题答案。
师:我们在做第二、三两题时,遇到了什么问题?
生:个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
师:那你们是怎么做的呢?
生:十位满十,向百位进一。
师生校对第二、三题答案。
师:我们在用竖式计算来验证一下,我们的发现对不对。
学生验证,指名板演。
师:我们的发现是正确的。老师给我们的发现编了句顺口溜“两头一拉,中间相加”。(板书:两头一拉,中间相加)
2、同头尾合十
师:有趣的乘法计算怎么可能只有这一种规律呢,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组有趣的乘法。看着黑板上的这三组乘法算式,你能找出下面每题中乘数的特点吗?(板书好算式)可以同桌之间交流讨论一下。
教师巡视,引导学生思考。
生: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教师引导学生用书本上的语言来完整地描述)
师:还有什么特点呢?
生: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加都等于10。(教师引导学生用书本上的语言来完整地描述)
师:乘数具有这种特点的乘法算式,它的乘积会有什么特点呢?先算一算、填一填,再和同学交流一下。
学生笔算,然后填空。
引导:先观察一下每题积的末两位各是多少?再想一想积的末两位各是由哪两个数相乘得到的?
那积末两位前面的数呢?
学生四人一组,交流讨论。教师巡视,适时指导。
师:好了,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现在能不能向老师展示一下你们讨论的成果?
先来说说看积的末两位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积的末两位等于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乘。(教师引导学生用书本上的语言来完整地描述)
师:那积里末两位前面的数呢?有什么规律?
生:积的末两位前面的数等于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乘一个比它大1的数。(教师引导学生用书本上的语言来完整地描述)
师:同学们都很棒,这么快就把规律找出来了。
下面我们来看这一组算式,这组算式的乘数有什么特点?
生:两个乘数十位上的数相同。两个乘数个位上的数相加等于10。
师:那你能直接写出它们的得数吗?
生:能。
师:那快速的在书上把他们的得数写出来,在用竖式计算验证一下。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一组验证一个,教师巡视。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三位同学竖式计算,计算的对吗?
生:对。
师:那竖式计算的结果和你们口算的结果一样吗?
生:第三题不一样。
师:怎么会不一样的?竖式计算对不对?(对)
那就是口算时出错了。我么一起来看一下呢。
积的末两位等于9×1=9(学生跟着一起说)老师发现问题了,你们发现了没有?
生:少了一个0。
师:哦~我们说积的末两位,告诉我几位(两位),但是9×1=9,9是几位?(一位)
我们只要把9变成两位数就好了,怎么变?
生:在9前面添一个0。
师:这下就对了。
师:所以,我们发现的规律对不对?(对)
既然是对的,那我们赶紧用起来。
(出示三组算式)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并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和同学交流。
四人一小组交流发现。
指名说说发现。
三、回顾总结
师:好了,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趣的乘法计算,你们觉得有趣吗?(有趣)那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我们从不知道规律到发现规律,都做了哪些事情?
(观察、比较、计算、验证)
四、板书设计
有趣的乘法计算
两位数×11 同头尾合十 观察
×11= 22×28= 15×15= 比较
×11= 35×35= 43×47= 计算
×11= 56×54= 69×61= 验证
2 2 3 5 5 6
×1 1 ×1 1 ×1 1 × 2 8 ×3 5 ×5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