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6.3余角和补角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4.6.3余角和补角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19 12:3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6.3余角和补角
备课人:
教材分析:
学生对角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将学习余角和补角以及性质的应用。本节课的学习为接下来几何的学习奠下了基础,我将通过两角和的习题引入本课,进而和学生一起探讨和是90度或180度的角的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理解互为余角和补角的概念;
2.掌握余角与补角的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求出一个角的余角和补角
难点:余角和补角性质的应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如图1,已知∠1=149°,∠2=31°,那么∠1+∠2= .
2.如图2,已知∠COD=90°,那么∠1+∠2= .
【教学说明】与本节相关知识有联系的并不多,主要还只是角的和差,所以应简单对角的和、差计算进行适当的复习.
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互为余角和补角的概念;
2.明白余角与补角的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三、合作探究,探索新知
1.计算.
(1)如图3,已知∠1=28°,∠2=62°,那么∠1+∠2= .
(2)如图4,已知∠1=62°,∠2=118°,那么 ∠1+∠2= .
(3)如图5,A、O、B在同一直线上,∠1+∠2= .
2.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现∠1与∠2的和各满足什么条件?
小结:互为余角的定义: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
互为补角的定义: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
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
3.思考:
问题1:以上定义中的“互为”是什么意思?
问题2:若∠1+∠2 +∠3 =180° ,那么∠1、∠2、∠3互为补角吗?
【教学说明】两个问题环环相扣,让学生逐一回答,教师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对于“互为”的含义要讲解清楚.另外有关余角、补角的学习就看成一个整体,运用类比的方法来对待而不能单纯分开来讲解.
4.余角、补角的性质
(1)如图∠1 与∠2互余,∠3与∠4互余,∠1= ∠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
余角性质:同角或等角的 相等.
(2)如图∠1 与∠2互补,∠3与∠4互补,∠1= ∠3,那么∠2与∠4相等吗?为什么?
补角性质:同角或等角的 相等.
【教学说明】让学生通过计算得出结论,然后进行总结归纳.性质的学习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内容,可适当补充例子讲解,使学生理解更深刻.
四、示例讲解,掌握新知
例1已知∠α=50°17′,求∠α的余角和补角.
【教学说明】学生自主完成,要注意角度进制是60,教师予以强调.
五、练习反馈,巩固提高
1.已知∠1=20°,∠2=30°,∠3=60°,∠4=150°,则∠2是 的余角, 是∠4的补角.
2.如果∠α=39°31′,∠α的余角∠β = ,∠α的补角∠γ= ,∠γ-∠β= .
3.若∠1+∠2=90°,∠3+∠2=90°,∠1=40°,则∠3= , 依据是 .
4.一个角的补角比它少40°,求这个角的度数.
【教学说明】学生独立完成,对于第4题,可提示学生结合方程来进行解答.
六、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两个角的和等于90°(直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余角,简称互余;
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平角),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简称互补;
2.余角性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补角性质: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教学说明】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重点强调互为余角、互为补角的理解和性质的应用,对相关的方法进行总结,加强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
布置作业:
完成本课时对应的练习.
板书设计:

教后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