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8课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一、课前预习
1.1894年,孙中山提出 等改革建议,遭到拒绝。他开始认识到,只有推翻 的专制统治,才能拯救中国。
2.1894年11月,孙中山在 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号召“ ,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3.中国同盟会成立:①条件:思想基础: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组织基础:各种革命团体纷纷成立,影响较大的有华兴会和光复会。②成立时间:1905年8月;成立人: ;地点:日本东京。③大会内容:A、确定了“驱除鞑虏,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B、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建立领导机构;C、决定创办《 》,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④性质: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 政党。⑤意义: 的成立,使全国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4.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 ”“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5.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有章炳麟的《 》、邹容的《 》、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
二、易错易混
1.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主义。
2.1894年,孙中山在美国檀香山组织的革命团体兴中会,是中国资产阶级第一个革命团体。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
3.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孙中山。
三、基础闯关
1.(2020 湘潭 5.)1905 年,某人在加入某革命组织时郑重宣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 国,平均地权。”他加入的是( )
A.保国会 B.兴中会 C.同盟会 D.国民党
2.(2018?张家界)近代,中国人民为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其中为孙中山领导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3.(2018?峨山县校级模拟)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后来把它阐发为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 )
①民族 ②民主③民权 ④民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_________,为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他屡败屡起,百折不挠。他先后建立了兴中会和同盟会,并提出了三民主义,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_________。
(3)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_________。
(4)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
5.“三民主义就是针对着当时中国所面临急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提出了革命主张,这三个问题,第一个是民族独立问题,第二个是政治民主共和的问题,第三个,人民的生活和社会进步的问题。
问题:三民主义是孙中山对同盟会革命纲领的阐发,请写出同盟会的十六字革命纲领。
四、拓展提高
1.(2018?覃塘区一模)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在遗嘱中告诫后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 )
A.清朝封建统治势力依然强大
B.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得到发展
C.没有真正建立革命革命根据地
D.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2018?房山区一模)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面的史实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①1894年上书李鸿章支持改良。
②1894年11月在檀香山建立第一个革命组织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立合众政府”
③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④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18?亭湖区一模)这次革命“它的最大影响当属推翻君主政体,建立民主共和政治。它的意义不同于中国历史上常见的改朝换代,也不仅仅限于赶跑了一个皇帝,而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材料中的“这次革命”( )
A.为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变法图强遭到了镇压
C.高举自由平等的大旗 D.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孙中山在起草兴中会会章时就曾大声疾呼:“方今列强环列,虎视鹰瞵,久垂涎于中华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
(1)请结合材料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分析20世纪初的中国形势。
(2)面对当时中国局势,孙中山提出什么革命纲领?请写出具体内容。
五、核心素养培养
1.(2018?马龙县校级二模)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的最突出贡献是( )
A.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思想,主张改革封建制度
B.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猛烈抨击封建思想
D.颁布一系列法令制度,促进社会习俗的进步
2._???2018??????è°·???????¨????_如图是一位同学整理的孙中山革命活动示意图,对此概括最全面的是( )
A.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
B.孙中山发动并领导了武昌起义
C.孙中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孙中山反对北洋军阀政府统治
3._???2018???????§?????¨???????_近代以来,莘莘学子求新知于世界,学成归来,报效祖国。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从1872年到1875年,大清王朝先后派出120名官费留学生,踏上美国的土地。耶鲁大学校长波特致清廷的亲笔信中称:“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各门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他们的道德,也无不优美高尚,足以为贵国增光。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祖国荣誉,因此谨言慎行。”
--钱钢、胡劲草《大清留美幼童记》
材料二: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把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与解决中国遭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侵略压迫的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新的学说。
--王介南《近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三 观察下列示意图
(1)概括材料一中,波特校长赞赏中国留学生的理由。
(2)材料二中所说的“新的学说”是指什么?该学说有什么价值?
(3)有学者认为,20世纪历代留学生回国后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都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根据材料三,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理解。
答案:
一、课前预习
1.变法自强;清政府。
2.檀香山;驱除鞑虏。
3.孙中山;恢复中华;民报;资产阶级革命;中国同盟会。
4.民族;三民主义。
5.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革命军。
二、易错易混
三、基础闯关
1.C
2.C【解析】题干给出近代,中国人民为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进行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设问考查孙中山领导事件。孙中山先后组织成立了兴中会、中国同盟会,提出了“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故选C。
3.B【解析】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首次提出“三民主义”学说,即“民族、民权、民生”。故选B。
4.(1)孙中山;(2)中国同盟会;(3)兴中会;(4)三民主义。
5.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四、拓展提高
1.D【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辛亥革命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只是赶跑了一个皇帝,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以,“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指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表述错误。故选D。
2.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孙中山的历史功绩。依据课本知识,1894年11月在檀香山建立第一个革命组织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立合众政府”。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孙中山先生领导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1912年元旦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所以②③④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根据“推翻君主政体,建立民主共和政治”“不仅仅限于赶跑了一个皇帝,而是从根本上动摇了大多数中国人的信仰…”可知这次革命是指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君主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故选D。
4.【解析】(1)依据材料中的信息:“蚕食鲸吞,已效尤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结合课本所学,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刮分中国的狂潮:划分势力范围,八国联军侵华.由此得出:政治上列强瓜分、控制中国;《马关条约》帝国主义开矿设厂、兴办银行、修建铁路等,开始对中国进行资本输出的经济侵略,得出:经济上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掠夺;1898年戊戌变法后,出现了邹容、陈天华和孙中山等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由此得出:思想文化领域中国出现了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2)依据课本所学,面对西方列强的刮分,民族危机,国内出现了许多革命团体。1905年孙中山团结革命力量,成立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权、民生、民族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最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答案】(1)政治上列强瓜分、控制中国;经济上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掠夺;思想文化领域中国出现了西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回答有理适当给分)
(2)三民主义 民权、民生、民族三大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五、核心素养培养
1.【核心解读】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事件、人物、现象的相互关联。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解题关键是知道孙中山最大的历史功绩是领导了辛亥革命。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故孙中山先生在20世纪初的最突出贡献是领导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故选B。
2.【核心解读】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历史功绩的相关史实。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后来孙中山在《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担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题干中对孙中山革命活动示意图概括最全面的是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故选A。
3.【核心解读】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名师点睛】(1)据“贵国派遣的青年学生,各门学科都有极佳的成绩…他们的道德,也无不优美高尚,足以为贵国增光。他们虽然年少,却都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关系祖国荣誉,因此谨言慎行。”可知,波特校长赞赏中国留学生的理由是成绩优秀、道德高尚、谨言慎行、心系国家等。
(2)据材料二“孙中山先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杰出代表之一。他把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论与解决中国遭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侵略压迫的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新的学说。”可知,材料二中所说的“新的学说”是指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据材料三“中国共产党成立大会出席代表”“归国留学生8人(占67%)、其他4人”可知,留学生是创立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力量;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政府委员”“留学生或国外工作过42人(占67%)、其他21人”可知,留学生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重大贡献,据材料三“中国科学院首届学部委员(1955年数据)”“归国学者158人(占92%)、其他14人”可知,留学生对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发展贡献巨大。
【答案】(1)理由:成绩优秀、道德高尚、谨言慎行、心系国家等。(任选其二、意思接近即可)
(2)学说:三民主义;价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3)理解:留学生是创立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力量;留学生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重大贡献;留学生对新中国的科技事业发展贡献巨大(三选其二,意思接近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