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下科学期末提高训练--压强计算练习
1.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
A.木桶的粗细
B.木桶的轻重
C.最短的一块木板
D.最长的一块木板
2.2020年6月1日1起,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要求骑电动车等必须戴头盔(外部材料坚硬。内部材料松软),开车必须系安全带。戴头盔、系安全带能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发生碰撞时,头盔可增大头部的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
B.发生碰撞时,头盔可减小头部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
C.系安全带可减小人体的惯性,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D.系安全带可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导致的伤害
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②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②和④
4.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4:1
B.4:3
C.1:2
D.8:1
5.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ρ水>ρ油),A,B两点到液面的距离相等,A,C两点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等,则有( )
A.两个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不相等
B.A,B两点的液体压强相等
C.A点的液体压强大于C点的液体压强
D.A点的液体压强小于C点的液体压强
第5题图
第6题图
6.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 )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pA=pB,FA<FB
7.某小组同学用水、盐水,两种不同形状的容器和指针式压强计(零刻度线在左侧)验证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四个容器底面积的大小关系为Sa<Sb=Sc=Sd,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四个压强计示数中有一个明显不符合事实
B.a、b、d中,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大小关系为
Fa<Fb<Fd
C.比较b、c,可得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D.比较b、d,可得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8.如图,甲、乙、丙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A.丙最大
B.乙最大
C.甲最大
D.一样大
9.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比例,则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和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第9题图
第10题图
10.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重物A、B,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底面积分别为SA和SB,且SA>SB,将它们放在水平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水平割去上半部分(如图中虚线所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下列物理量大小比较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
B.pA>pB
C.ρA>ρB
D.切割前后
A、B
对地面的压强均不变
11.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可以判定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无法判断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第13题图
12.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A
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A
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
D.A
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
13.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台形容器重为G,以不同方式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深度相同的水,如图所示。某物理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压力和压强知识后提出了如下三个观点:①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一定小于Fb;②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a′一定小于Fb′;③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一定大于pb.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14.如图所示,该装置是某医院内给病人输液的部分装置示意图,乙瓶内液体不断通过Q管输入病人体内,刚开始输液时,甲、乙两瓶内药液量相等,液面相平。过了一会儿,观察两个输液瓶时会发现(此时两个输液瓶内还有大量的溶液)( )
A.甲瓶中的液面高
B.乙瓶中的液面高
C.甲、乙两瓶中的液面一样高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5.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和p3,把甲、乙、丙按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则丙对桌面的压强为( )
A.p1+p2+p3
B.
C.
D.
16.如图A、B、C是三个柱状容器,分别装有水和酒精,容器中液体质量mA>mB>mC,液体深度如图所示(B、C液体深度相同)。关于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pA、pB、p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C一定大于pB
B.pB一定大于pA
C.pB一定等于pC
D.pA一定大于pB
17.如图所示,三个等高的不同形状均匀实心铁制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为圆柱,乙为圆锥,丙为长方体),它们的底面积S甲=S乙<S丙.关于它们对地面压强的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压强大于乙压强
B.乙压强大于丙压强
C.甲压强大于丙压强
D.甲乙丙压强都一样
第17题图
第18题图
第19题图
18.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由于疫情,我们外出时都需佩戴口罩,久戴口罩会勒红耳朵,使人在
中产生疼痛感。如图,一位同学为了降低口罩绳对耳朵的伤害,用纸巾卷住口罩绳,垫在耳朵上,使耳朵不会被勒得那么疼,这是利用了
的原理。
19.小金同学在学习了液体压强影响因素后,回到家自制了一个简易的液体压强计:在开口的空矿泉水瓶侧壁扎了a、b两个小孔用橡皮塞塞住,并在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至两孔上方,如图甲所示。H表示矿水瓶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忽略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1)甲图小金拔出橡皮塞,水从a、b两孔射出的距离,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
的关系。
(2)他又提起矿泉水瓶,发现矿水瓶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H增加后,水从a、b孔射出的速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将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穿过矿泉水瓶盖后,旋紧矿泉水瓶,玻璃管上端与大气连通,下端浸没在液体中,管内液面如图乙所示,则拔出橡皮塞后会有水射出的是
(选填“a”、“b”或“a和b”)。
20.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金把一个或几个相同的木块放在海绵上,进行如图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也适用于以下
实验中。
A.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研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B.用悬挂的乒乓球靠近振动的音叉,用乒乓球的运动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C.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磁铁磁性的强弱
(2)对比甲、丁两图,海绵凹陷程度相同,小金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请你写出小金错误的理由
;
(3)对比
两图可得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1.在大型体育比赛中,记者们常使用遥控航拍飞行器在高空中进行拍摄,飞行器上搭载了高清相机,利用螺旋桨升至高空,可以随时进行悬停拍摄,智能返航。如图所示,质量为1.2kg的飞行器,其四个支脚总底面积为4×10﹣4m2,起飞前安装上0.06kg的相机,取g=10N/kg,通过计算回答:
(1)航拍起飞前,飞行器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
(2)航拍起飞前,飞行器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22.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容器装有某种液体。液体的体积为2.0×10﹣3m3,液体的深为0.5m,若容器重为20N、底面积为2.0×10﹣3m2,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为5.0×103pa.(g取10N/kg),求:
(1)液体的密度。
(2)距容器底高为0.2m处A点的液体压强。
(3)这个装着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4)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著名的“木桶理论”,是指用木桶来装水,若制作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水的容量,不是由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来决定的,而是由最短的木板来决定,所以它又被称为“短板效应”。那么决定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大小的是( )
A.木桶的粗细
B.木桶的轻重
C.最短的一块木板
D.最长的一块木板
【解答】解:根据p=ρgh可知,在液体密度不变时,液体压强的大小取决于液体的深度,而木桶里水的深度是由短木板的长度决定的。故选:C
2.2020年6月1日1起,公安部交管局在全国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要求骑电动车等必须戴头盔(外部材料坚硬。内部材料松软),开车必须系安全带。戴头盔、系安全带能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发生碰撞时,头盔可增大头部的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压强
B.发生碰撞时,头盔可减小头部的惯性,从而减小撞击力
C.系安全带可减小人体的惯性,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D.系安全带可防止汽车紧急刹车时由于惯性导致的伤害
【解答】解:A、头盔的作用是在人的头部受到撞击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对头部的压强,对驾驶员起一个保护作用,故A错误;BC、惯性大小只与质量有关,质量不变,惯性不变,所以头盔和安全带只能减少人受到的伤害,不能减小惯性,故BC错误;D、汽车在紧急刹车时,人由于惯性会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向前运动,容易撞上挡风玻璃而飞出车外,系安全带可以避免人由于惯性飞出车外,故D正确。故选:D
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相同、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②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
③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甲=F乙
④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
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①和④
C.只有②和③
D.只有②和④
【解答】解:①因为容器底面积相同,液体同高,乙中液体的体积大于甲中液体的体积,因为质量相同,所以ρ甲>ρ乙,故①错误;②由图知,两容器中液体的深度相同,由①知ρ甲>ρ乙,根据p=ρgh知,液体对杯底的压强p甲>p乙,故②正确;③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容器中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甲容器为直臂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等于自身重力;乙容器上宽下窄,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自身重力;所以甲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大于乙容器中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即F甲>F乙,故③错误;④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容器中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则重力相等,容器底面积和质量相同,故对桌面的压力F甲′=F乙′,由p=得,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p乙′,故④正确;综上所述,①③错误,②④正确。故选:D
4.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图象,若用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分别制成实心正方体A、B,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正方体A、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为( )
A.4:1
B.4:3
C.1:2
D.8:1
【解答】解:由图可知,当m甲=8g时V甲=1cm3,当m乙=4g时V乙=4cm3,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ρ甲===8g/cm3,ρ乙===1g/cm3,则==,
质量相等的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体积之比:===,
由V=L3可得,两正方体的边长之比:====,
A、B两正方体的底面积之比:==()2=()2=,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故选:A
5.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ρ水>ρ油),A,B两点到液面的距离相等,A,C两点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等,则有( )
A.两个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强不相等
B.A,B两点的液体压强相等
C.A点的液体压强大于C点的液体压强
D.A点的液体压强小于C点的液体压强
【解答】解:(1)两个完全相同的量筒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所以两个容器底面受到的液体压力相等且等于液体的重力,所以压强相等,故A不符合题意;(2)A、B两点到液面的距离相等即同深度,利用压强计算公式p=ρgh可知,由于水的密度大于煤油的密度,所以,A点的压强大于B点的压强,故B不符合题意;(3)因为水和煤油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而A、C到容器底的距离相等,则A点的压强小于C点的压强,故C不符合题意;(4)A、C两点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等,煤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根据公式p=ρgh可知,A、C点以下部分的液体产生的压强是水中的压强大,煤油中的压强小。又因为两只量筒中液体对底面的压强相等,总压强减去A、C点以下部分的压强就等于A、C点以上部分产生的压强,因此可得出,A点的压强小于C点的压强。故选:D
6.将未装满水且密闭的矿泉水瓶,先正立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再倒立放置,如图所示,两次放置时,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水对瓶底和瓶盖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则( )
A.pA>pB,FA>FB
B.pA<pB,FA=FB
C.pA<pB,FA>FB
D.pA=pB,FA<FB
【解答】解:(1)由图可知,倒放时瓶中水的深度较大,根据p=ρgh可知,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强较大,即pA<pB,故A、D错误。(2)正放时,瓶子中的水柱是粗细相同的,瓶子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瓶中水的重力;倒放时,瓶子中的水柱上面粗,下面细,一部分水压的是瓶子的侧壁,瓶盖受到的压力小于瓶中水的重力;瓶中水的重力是一定的,所以正放时水对瓶底的压力大于倒放时水对瓶盖的压力,即FA>FB;故B错误,C正确。故选:C
7.某小组同学用水、盐水,两种不同形状的容器和指针式压强计(零刻度线在左侧)验证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四个容器底面积的大小关系为Sa<Sb=Sc=Sd,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四个压强计示数中有一个明显不符合事实
B.a、b、d中,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大小关系为
Fa<Fb<Fd
C.比较b、c,可得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
D.比较b、d,可得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有关
【解答】解:A、根据压强计指针顺时针偏转的角度越大表示液体压强越大,液体的深度越深压强计指针顺时针偏转的角度就越大,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四个压强计示数中都正确,故A错误;B、a、b、d中,a、b是同种液体,深度相同压强相等,根据F=pS可知,a、b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Fa<Fb;b、d中,不同种液体,深度相同,密度大的,压强大,d的压强大,根据F=pS可知,Sb=Sd,b、d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Fb<Fd;故a、b、d中,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力大小关系为
Fa<Fb<Fd,故B正确;C、观察分析(b)、(c)可知,两种液体的种类相同、液体的深度不同,结果压强计指针顺时针偏转的角度也不同,根据压强计指针顺时针偏转的角度越大表示液体压强越大,液体的深度越深压强计指针顺时针偏转的角度就越大,因此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故C正确;D、根据图(b)、(d)可知,这两种液体的种类不同,但液体的深度相同,并且盐水中压强计指针顺时针偏转的角度比水中的大,因此可得出结论:当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故D正确;故选:A
8.如图,甲、乙、丙三个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装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
A.丙最大
B.乙最大
C.甲最大
D.一样大
【解答】解:如图三容器装入相同质量的水,因容器的底面积相等,所以,三容器内水的深度关系为h甲>h乙>h丙,由p=ρgh可知,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关系为p甲>p乙>p丙。故选:C
9.如图所示,质量相同的实心均匀正方体甲、乙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若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比例,则此时甲、乙对地面的压力F甲、F乙和压强p甲、p乙的关系是( )
A.F甲=F乙,p甲>p乙
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
D.F甲=F乙,p甲<p乙
【解答】解: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实心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力相等,即甲乙的质量相等,根据图可知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由ρ=可知,甲的密度小于乙的密度;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实心正方体对地面的压强p====ρhg;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相同的比例,又原先的质量是相同的,所以剩余部分的质量相等,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就是相同的,即F甲=F乙;由图可以看出甲物体的底面积大于乙物体底面积,根据p=,可得,p甲<p乙。故选:D
10.如图,质量分布均匀的长方体重物A、B,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底面积分别为SA和SB,且SA>SB,将它们放在水平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水平割去上半部分(如图中虚线所示),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和p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A和FB,下列物理量大小比较的关系正确的是( )
A.FA<FB
B.pA>pB
C.ρA>ρB
D.切割前后
A、B
对地面的压强均不变
【解答】解:(1)设A的边长为hA,B的边长为hB,对于柱状实心物体,则根据p=ρgh可得A、B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0=ρAghA,pB0=ρBghB,已知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pA0=pB0,
所以,ρAghA=ρBghB。由图可知:hA<hB,所以,ρA>ρB,故C正确;
(2)长方体A、B沿水平割去上半部分(如图中虚线所示),则hA′=hA,hB′=hB,
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ρAghA′=ρAghA=ρAghA=pA0,
pB=ρBghB′=ρBghB=ρBghB=pB0,故D错误;已知pA0=pB0,则pA=pB,故B错误;
(3)由于SA>SB,根据F=pS可得: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FA>FB,故A错误。故选:C
11.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可以判定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
D.无法判断
【解答】解:由图可知,压强计的探头浸在甲、乙两种液体中,U形管中的液面高度差是相等的,这也就说明了液体压强是相等的;压强计的探头在甲液体浸入的深度比较大,根据p=ρgh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故选:A
12.一块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A放在水平桌面上,板A右端与桌边相齐(如图所示)。在板的右端施一水平力F使板A右端缓慢地离开桌边,在板A移动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
对桌面的压强不变
B.A
对桌面的压力不变
C.A
对桌面的压力不断变小
D.A
对桌面的压强不断变小
【解答】解: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用水平力F向右匀速推动木板时,木板对桌面的压力F不变,故B正确、C错误;因水平力F向右匀速推动木板时,木板与桌面的接触面积变小,受力面积变小,所以,由p=可知,长木板对桌面的压强变大,故AD错误。故选:B
13.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台形容器重为G,以不同方式放置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盛有深度相同的水,如图所示。某物理兴趣小组在学习了压力和压强知识后提出了如下三个观点:①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Fa一定小于Fb;②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a′一定小于Fb′;③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一定大于pb.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答】解:(1)因为容器内盛有深度相同的水,即h相同,所以根据ρgh可知,水对容器底压强pa=pb,(2)观察原图可知,b容器中的水体积较大,故b容器中的水质量较大,因为G=mg,所以Ga水<Gb水,如图所示,则水对容器底的压力:a容器,Fa<Ga水,
b容器,Fb>Gb水,又因为Ga水<Gb水,比较可得,Fa<Fb。
(3)设上图中两液柱的重力分别为Ga柱、Gb柱,
容器a对桌面的压强pa==+﹣﹣﹣①,其中>=ρgh﹣﹣②;
容器b对桌面的压强pb==+﹣﹣﹣③,其中<=ρgh﹣﹣④,
由②④可得>﹣﹣⑤;因Sa<Sb,所以>﹣﹣⑥,由①③⑤⑥可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a>pb。故选:D
14.如图所示,该装置是某医院内给病人输液的部分装置示意图,乙瓶内液体不断通过Q管输入病人体内,刚开始输液时,甲、乙两瓶内药液量相等,液面相平。过了一会儿,观察两个输液瓶时会发现(此时两个输液瓶内还有大量的溶液)( )
A.甲瓶中的液面高
B.乙瓶中的液面高
C.甲、乙两瓶中的液面一样高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解答】解:读图分析该装置的工作过程可知,药液从乙瓶中流下,乙瓶中被封闭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下降,甲瓶中空气将甲瓶中药液压入乙瓶补充,使乙瓶液面保持不变。药液从甲瓶中流至乙瓶后,甲瓶中空气部分的体积增大,压强下降,大气压将外界空气压入甲瓶,甲瓶中液面下降。液体如此流动,直到甲瓶中的药液全部流完,这时甲瓶中空气与外界直接连通,连接甲乙两瓶的管子相当于甲瓶当初的进气管。因此,在输液开始后不久,乙瓶中的液面便会始终高于甲瓶中的液面。故选:B
15.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和p3,把甲、乙、丙按如图所示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则丙对桌面的压强为( )
A.p1+p2+p3
B.
C.
D.
【解答】解: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ρgh;
设两正方体的密度为ρ,边长分别为L甲、L乙和L丙,则L甲=,L乙=,L丙=,
如果按图所示的方法放置,则丙对地面的压强:
p======。故选:B
16.如图A、B、C是三个柱状容器,分别装有水和酒精,容器中液体质量mA>mB>mC,液体深度如图所示(B、C液体深度相同)。关于容器底部所受液体压强pA、pB、p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pC一定大于pB
B.pB一定大于pA
C.pB一定等于pC
D.pA一定大于pB
【解答】解:A、比较B、C两图,由于ρ水>ρ酒精,而hB=hC,由p=ρgh可知pB一定大于pC,故A错误;BD、比较A、B两图,由于两容器里面都是都是水,因为hB>hA,由p=ρgh可知pB一定大于pA,故B正确,D错误;C、比较B、C两图,由于ρ水>ρ酒精,而hB=hC,由p=ρgh可知pB一定大于pC,故C错误。故选:B
17.如图所示,三个等高的不同形状均匀实心铁制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甲为圆柱,乙为圆锥,丙为长方体),它们的底面积S甲=S乙<S丙.关于它们对地面压强的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压强大于乙压强
B.乙压强大于丙压强
C.甲压强大于丙压强
D.甲乙丙压强都一样
【解答】解: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圆柱体甲和长方体丙对地面的压强:p======ρgh,由题知,甲、丙的密度相同且等高,则圆柱体甲和长方体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即p甲=p丙,因圆柱体甲和圆锥乙的高度相同,且S甲=S乙,所以,由数学知识可知圆柱体甲的体积大于圆锥乙的体积,由m=ρV可知,圆柱体甲的质量大于圆锥乙的质量,由p===可知,圆柱体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圆锥乙,即p甲>p乙,综上可知,p甲=p丙>p乙,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8.每年的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由于疫情,我们外出时都需佩戴口罩,久戴口罩会勒红耳朵,使人在 大脑皮层 中产生疼痛感。如图,一位同学为了降低口罩绳对耳朵的伤害,用纸巾卷住口罩绳,垫在耳朵上,使耳朵不会被勒得那么疼,这是利用了 在压力不变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的原理。
【解答】解:(1)久戴口罩会勒红耳朵,会使人在大脑皮层中产生疼痛感;(2)用纸巾卷住口罩绳,垫在耳朵上,是在压力不变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从而使耳朵不会被勒得那么疼。故答案为:大脑皮层;在压力不变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
19.小金同学在学习了液体压强影响因素后,回到家自制了一个简易的液体压强计:在开口的空矿泉水瓶侧壁扎了a、b两个小孔用橡皮塞塞住,并在瓶中倒入一定量的水至两孔上方,如图甲所示。H表示矿水瓶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忽略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1)甲图,小金拔出橡皮塞,观察中水从a、b两孔射出的距离,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
(2)他又提起矿泉水瓶,发现矿水瓶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H增加后,水从a、b孔射出的速度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将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穿过矿泉水瓶盖后,旋紧矿泉水瓶,玻璃管上端与大气连通,下端浸没在液体中,管内液面如图乙所示,则拔出橡皮塞后会有水射出的是
b
(选填“a”、“b”或“a和b”)。
【解答】解:(1)根据甲图可知,b孔的深度大,b孔的水射出的距离大,表明b处液体的压强大,故该实验是为了研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2)因为射程的远近由该点的压强决定,而该处的压强与水的密度和水面到容器底部的高度有关,与其它因素都无关,而H表示的是容器底部与地面的高度,因此水从a、b孔射出的速度与矿泉水瓶底部距离地面的高度H的大小无关,即水从a、b孔射出的速度不变;(3)设瓶内气压为p0,大气压为p大,由图乙知,管中的液面和下管口等高,高于b孔,低于a孔;管中的液面比a孔低,p0加上ha水深产生的压强小于大气压p大,拔去a孔木塞的瞬时,水不会流出瓶外;管中的液面比b孔高,p0加上hb水深产生的压强大于大气压p大,拔去b孔木塞的瞬时,水会流出瓶外;所以只有拔去b孔木塞的瞬时,水才会流出瓶外。故答案为:(1)液体深度;(2)不变;(3)b。
20.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金把一个或几个相同的木块放在海绵上,进行如图实验。
(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这种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也适用于以下 BC 实验中。
A.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研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B.用悬挂的乒乓球靠近振动的音叉,用乒乓球的运动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
C.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磁铁磁性的强弱
(2)对比甲、丁两图,海绵凹陷程度相同,小金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请你写出小金错误的理由 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 ;
(3)对比 甲、乙 两图可得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解答】解:(1)实验中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A.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研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采用了等效替代法,B.用悬挂的乒乓球靠近震动的音叉,用乒乓球的运动来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采用了转换法;C.用吸引大头针的多少来判断磁铁磁性的强弱,采用了转换法;选BC(2)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但实验中受力面积也发生了改变,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对比甲乙两图可得出,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答案为:(1)BC;(2)没有控制受力面积相同;(3)甲、乙。
21.在大型体育比赛中,记者们常使用遥控航拍飞行器在高空中进行拍摄,飞行器上搭载了高清相机,利用螺旋桨升至高空,可以随时进行悬停拍摄,智能返航。如图所示,质量为1.2kg的飞行器,其四个支脚总底面积为4×10﹣4m2,起飞前安装上0.06kg的相机,取g=10N/kg,通过计算回答:
(1)航拍起飞前,飞行器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
(2)航拍起飞前,飞行器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
【解答】解:(1)航拍起飞前,飞行器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
F=G总=m总g=(1.2kg+0.06kg)×10N/kg=12.6N;
(2)航拍起飞前,飞行器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p===3.15×104Pa。答:(1)航拍起飞前,飞行器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为12.6N;
(2)航拍起飞前,飞行器静置于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3.15×104Pa。
22.如图所示,置于水平桌面上的容器装有某种液体。液体的体积为2.0×10﹣3m3,液体的深为0.5m,若容器重为20N、底面积为2.0×10﹣3m2,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为5.0×103pa.求:
(1)液体的密度。
(2)距容器底高为0.2m处A点的液体压强。
(3)这个装着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4)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
【解答】解:(1)由p=ρgh得,液体的密度ρ===1000kg/m3。
答:液体的密度为1000kg/m3。
(2)A点距离液面的距离hA=0.5m﹣0.2m=0.3m,
A点的液体压强PA=ρghA=1000kg/m3×10N/kg×0.3m=3000Pa。
答:距容器底高为0.2m处A点的液体压强为3000Pa。
(3)液体的重力G=mg=ρVg=1000kg/m3×2.0×10﹣3m3×10N/kg=20N,
所以这个装着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1===2×104Pa。
答:这个装着液体的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2×104Pa。
(4)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PS=5.0×103pa×2.0×10﹣3m2=10N。
答: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为10N。7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