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9《念奴娇·赤壁怀古》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9《念奴娇·赤壁怀古》学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8 21:52: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赤壁怀古》(上)
一、重点
1. 领略苏轼豪放雄健的词风,了解怀古词的特点。
2. 把握结构,理解含义,解读词中的景物描绘和人物刻画。
3. 体会作者含蓄深刻的情感,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二、难点
理解“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一句的思想感情,分析其到底是积极的情感,还是消极的情感。
整体感知
1. 关于作者:
三个词走近苏轼:旷世之才、济世之心、豁达之情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幼年时即极为出色,深得老师赏识。21岁,与弟弟苏辙一起随父离家进京,第二年兄弟二人皆中进士。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读了22岁的苏轼写的文章后说:“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人头地也。可喜!可喜!”并预言未来文坛将属于苏轼。
2. 关于背景:
这首词写于1082年(时值苏轼47岁),当时苏轼由于王安石变法,被新派官僚罗织罪名,贬到黄州当团练副使,心情苦闷,经常游山玩水聊以排遣。苏轼在7月和10月,曾两次游黄州附近的赤壁,写下了千古名篇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长江中游一带称赤壁者有四五处之多,而赤壁之战的赤壁应在湖北嘉鱼、蒲圻东北。有人认为苏轼游黄州赤壁而写《赤壁怀古》是搞错了史实。其实不然,“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这“人道是”三字就说明他不过是姑且借此地名而发思古之感慨。苏轼在《杂记》中曾明确说他并不相信此地为真赤壁,只是与朋友“因小舟载酒,饮于赤壁下,坐念孟德公瑾如昨耳!”这些明确地告诉我们苏轼写《赤壁怀古》词的背景及创作意图。
念奴娇:词牌名。后人还以《大江东去》《大江东》《酹江月》作为《念奴娇》的代名。
3. 关于怀古诗:
怀古诗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名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名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特点:
① 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的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情;
② 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
③ 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④ 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答题时间:30分钟)
1. 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樯橹(lǔ)   酹(lèi) 吟啸(xiào) 羽扇纶巾(guān)
B. 笺注(qiān) 赤鼻矶(jī) 蓑衣(suō) 料峭(qiāo)
C. 针砭(biǎn) 粗糙(cāo) 差别(chā) 创伤(chuāng)
D. 战栗(lì) 炽烈(chì) 对称(chèng) 万箭攒心(cuán)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萧瑟  桅杆  淘气  永葆生机
B. 已而  凭吊  纶巾  繁冗拖沓
C. 赤壁  风姿  樯橹  绘声绘色
D. 故垒  酒樽  罗网  安份守己
3. 下列句子中的“故”字,与其它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 垒西边       B.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C. 故国神游 D. 故人西辞黄鹤楼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与众不同的一句是(  )
A.大江东去,浪淘尽 B. 樯橹灰飞烟灭
C. 卷起千堆雪 D. 都门帐饮无绪
5. 从下列说法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  )
A. “大江东去”中的“大江”指长江。
B. “故国神游”一句中,“故国”指旧国,旧地,这里指当年赤壁战场。
C. “卷起千堆雪”和“樯橹灰飞烟灭”两句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D. “羽扇”“纶巾”都是古代儒将的装束。
6. 对开头三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是虚写。“大江东去”比喻千古历史,如同水里淘金一样,最后沉淀出历史人物。
B. 是实写。写出东去的长江,波涛冲刷,不见一丝旧迹,只有一些优秀人物还留在人间的传说中。
C. 从大处着笔,虚实结合,不仅给人以极佳的视听效果,写尽雄伟壮阔的长江气势,而且化空间为时间,从具体有形的长江,写到抽象的历史长河;从对自然伟力的惊叹转到对历史英雄的羡叹。
D. 概括写。概括长江的总体气象,用比喻概括整个人类历史。
7. 对“乱石穿空”三句理解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一个“穿”字,突现了山崖“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势。
B. “拍”不仅给人大浪撞击大石的视觉形象,还给人以撞击的听觉效果。
C. “卷”字用拟人手法,展现出波涛翻卷动荡之貌,写出浪花激溅之状。
D. 一个“惊”字既写出波涛之气势,更写出波涛给人的感觉。
8.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大部分词调分成两段,甚至三段、四段,分别称为“双调”“三叠”“四叠”。段在词中又叫“片”或“阕”。一首词的上下两段分别称上下片或上下阕。
B. 从晚唐五代到宋的温庭筠、晏殊、秦观、苏轼、李清照等一系列词坛名家的词风虽不无差别,各有擅长,但大体上可归诸婉约范畴。
C. 婉约词风,其内容主要是写男女情爱,离情别绪,伤春悲秋,光景流连;其形式大都婉丽柔美,含蓄蕴藉,情景交融,声调和谐。
D.苏轼,北宋文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其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9. 对《念奴娇·赤壁怀古》的理解欠妥的一项是(  )
A.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开头几句,写得气势磅礴。作者从眼前滚滚东去的长江写起,联想到历史就如一条流淌千古的长河,有多少风流人物,都被历史长河的波涛所淘尽。
B.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正面描写赤壁的景色,历来为人所称道。“穿”“拍”“卷”三个动词,非常富有表现力,形象地传达了赤壁两岸悬崖绝壁、直插云霄的形态,惊涛拍岸所发出的巨大涛声,以及像千堆雪一样汹涌的波涛的情状。寥寥13字,绘声、绘形、绘色,写出了赤壁壮丽的景色。
C.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中,“江山如画”是对前面写景的总结,“一时多少豪杰”既是对前面“千古风流人物”的照应,也为下阕写周瑜张本。
D. 词的下阕通过对周瑜的回想,表达了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感情。但在词的最后,诗人得出人生如梦的感慨,不如及时行乐,因而觉得前面的感想是多余的,是自寻烦恼。
10. 对《念奴娇·赤壁怀古》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苏轼善于以历史为词,拓宽了题材,扩大了词的表现范围,提高了词的意境,且一扫以前文人词的柔弱气息,为词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开创了豪放派的先河。这首词便是明证。
B. 苏轼素有抱负,却在激烈的竞争中屡遭贬斥,甚至险遭杀身之祸,其内心的苦闷可想而知,因而将夙志寄托在古代英雄身上,也是情理中的事。这首著名的词作正是如此,他借咏史,抒写出了郁积胸中的块垒。
C. 词人将写景、咏史、抒情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情、景、事的交织。且全词文脉相承,又各有重点:上阕由壮丽的赤壁,联想到古代英雄;下阕则抒发向往英雄与自己壮志未酬的感叹。
D. 本词为苏轼的代表作,其豪放风格,从两个侧面透射出来:一是着意对赤壁景物的描摹,将江山之胜与咏古之情融为一体;二是把酒祭江,直抒自己渴望能像周瑜那样为国建功立业的豪情。
阅读下面一段话,完成练习。
东坡在玉堂(官署名),有幕士善歌,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即柳永)?”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指苏轼)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笑得直不起身子)。
11. 对这段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位幕士给柳词和苏词选择了不同的歌者和不同的伴奏乐器,意味着他们的词有不同的艺术风格,适合于不同的审美要求和审美品位。柳词婉约,适于表达缠绵深婉之情,非女孩持红牙板不能;苏词豪放,适于表达豪放激越之情。两者交换就不协调。
B. 幕士用“杨柳岸晓风残月”“大江东去”分别代表柳词和苏词,很是恰当。因为,这两句都是各自所在的词里最能反映作者艺术风格的句子。“杨柳”句反映了作者的离情别绪,“大江”句表现了长江的雄浑气势,衬托了英雄人物。
C. “杨柳岸晓风残月”“大江东去”这两句都是经典的意象。“杨柳”句中,杨柳关乎送别,残月令人想起人间的不圆,清晨的风给人以清寒之感,使词人更加回味与情人在一起的温馨。三者在一起,构成了最能触动人离愁的凄清画面;“大江”句则以其亘古流淌的历史感和雄浑磅礴的气势,象征着英雄壮美的人生和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
D. 幕士的话含有两种风格中推崇豪放派的倾向,所以,苏轼才为之绝倒。豪放派词人在生活中也确实是具有英雄气质的人。
1. A 解析:B项,笺应读jiān;峭应读qiào。C项,砭应读biān。D项,称应读chèn。
2. D 解析:份——分。
3. B 解析:B项当“所以”讲,其它都当“旧”讲。
4. C 解析:C中是词的比喻用法,其它都是名作状。
5. C 解析:C项“樯橹”不是比喻。
6. C
7. C 解析:“卷”并非拟人手法。
8. B 解析:把“苏轼”去掉。苏轼属豪放派,其余属于婉约派。
9. D 解析:诗人最后的感慨,实质上是一种无可奈何,因而D项理解欠妥。
10. D 解析:本项的评价,不足以全部概括本词豪放风格的全貌,况且对“把酒祭江”情节的评价也错误。“把酒祭江”有两个含义:一则表达词人壮志难酬的郁闷;二则呼应开篇,表现对古代英雄的仰慕。
11. D 解析:恰恰相反,幕士的话中倒是多少带有对苏轼的揶揄,因为词是从脂粉中成长起来的,柳永那样的婉约词在当时倒是正宗,而苏轼的词在当时的声誉并不如后来,当时的李清照就对苏轼的词撇过嘴,认为不值得称赞。
《念奴娇?赤壁怀古》(下)
重点研读——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特色一:本词是豪放派的代表之作,请问本词“豪放”表现在哪里?
①描绘壮丽之景。
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势,而且融合概括了千古英雄的非凡业绩,将江山形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引发读者的历史联想。
②刻画豪迈之人。
上片将“周郎”与“赤壁”并称,肯定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作用,下片着力写他的才华和功勋,塑造一个指挥若定而从容闲雅的儒将形象,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③抒发壮志豪情。
全词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特色二:本词上片描写意象精准,请问哪些字用得巧妙?
炼字:哪个字妙?为什么?
诗词中原句呈现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穿、惊、卷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特色三:本词表达方式属于怀古伤今的诗词,请对比探究。
对比角度
羽扇纶巾——周瑜
故国神游——苏轼
年龄
34岁
47岁
生活
幸福美满
屡遭不幸
外貌
英俊儒雅
早生华发
际遇
功成名就
壮志未酬
苏东坡突围
余秋雨
我非常喜欢读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前后读过多少遍都记不清了,但每次总觉得语堂先生把苏东坡在黄州的境遇和心态写得太理想了。语堂先生酷爱苏东坡的黄州诗文,因此由诗文渲染开去,由酷爱渲染开去,渲染得通体风雅、圣洁。其实,就我所知,苏东坡在黄州还是很凄苦的,优美的诗文,是对凄苦的挣扎和超越。
苏东坡在黄州的生活状态,已被他自己写给李端叔的一封信描述得非常清楚。信中说:得罪以来,深自闭塞,扁舟草履,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辄自喜渐不为人识。平生亲友,无一字见及,有书与之亦不答,自幸庶几免矣。
我初读这段话时十分震动,因为谁都知道苏东坡这个乐呵呵的大名人是有很多很多朋友的。日复一日的应酬,连篇累牍的唱和,几乎成了他生活的基本内容,他一半是为朋友们活着。但是,一旦出事,朋友们不仅不来信,而且也不回信了。他们都知道苏东坡是被冤屈的,现在事情大体已经过去,却仍然不愿意写一两句哪怕是问候起居的安慰话。苏东坡那一封封用美妙绝伦、光照中国书法史的笔墨写成的信,千辛万苦地从黄州带出去,却换不回一丁点儿友谊的信息。我相信这些朋友都不是坏人,但正因为不是坏人,更让我深长地叹息。总而言之,原来的世界已在身边轰然消失,于是一代名人也就混迹于樵夫渔民间不被人认识。本来这很可能换来轻松,但他又觉得远处仍有无数双眼睛注视着自己,他暂时还感觉不到这个世界对自己的诗文仍有极温暖的回应,只能在寂寞中惶恐。即便这封无关宏旨的信,他也特别注明不要给别人看。日常生活,在家人接来之前,大多是白天睡觉,晚上一个人出去溜达,见到淡淡的土酒也喝一杯,但绝不喝多,怕醉后失言。
他真的害怕了吗?也是也不是。他怕的是麻烦,而绝不怕大义凛然地为道义、为百姓,甚至为朝廷、为皇帝捐躯。他经过“乌台诗案”已经明白,一个人蒙受了诬陷即便是死也死不出一个道理来,你找不到慷慨陈词的目标,你抓不住从容赴死的理由。你想做个义无反顾的英雄,不知怎么一来把你打扮成了小丑;你想做个坚贞不屈的烈士,闹来闹去却成了一个深深忏悔的俘虏。无法洗刷,无处辩解,更不知如何来提出自己的抗议,发表自己的宣言。这确实很接近有的学者提出的“酱缸文化”,一旦跳在里边,怎么也抹不干净。苏东坡怕的是这个,没有哪个高品位的文化人会不怕。但他的内心实在仍有无畏的一面,或者说灾难使他更无畏了。他给李常的信中说:
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虽怀坎壈于时,遇事有可遵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   
这么真诚的勇敢,这么洒脱的情怀,出自天真了大半辈子的苏东坡笔下,是完全可以相信的,但是,让他在何处作这篇人生道义的大文章呢?没有地方,没有机会,没有观看者也没有裁决者,只有一个把是非曲直忠奸善恶染成一色的大酱缸。于是,苏东坡刚刚写了上面这几句,支颐一想,又立即加一句:此信看后烧毁。
这是一种真正精神上的孤独无告,对于一个文化人,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那阕著名的“卜算子”,用极美的意境道尽了这种精神遭遇: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正是这种难言的孤独,使他彻底洗去了人生的喧闹,去寻找无言的山水,去寻找远逝的古人。在无法对话的地方寻找对话,于是对话也一定会变得异乎寻常。苏东坡这样的灵魂竟然寂然无声,那么,迟早总会突然冒出一种宏大的奇迹,让这个世界大吃一惊。
然而,现在他即便写诗作文,也不会追求社会轰动了。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缺少自知之明。一段树木靠着瘦瘤取悦于人,一块石头靠着晕纹取悦于人,其实能拿来取悦于人的地方恰恰正是它们的毛病所在,它们的正当用途绝不在这里。我苏东坡三十余年来想博得别人叫好的地方也大多是我的弱项所在,例如从小为考科举学写政论、策论,后来更是津津乐道于考论历史是非、直言陈谏曲直,做了官以为自己真的很懂得这一套了,洋洋自得地炫耀,其实我又何尝懂呢?直到一下子面临死亡才知道,我是在炫耀无知。三十多年来最大的弊病就在这里。现在终于明白了,到黄州的我是觉悟了的我,与以前的苏东坡是两个人。
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他在无情地剥除自己身上每一点异己的成分,哪怕这些成分曾为他带来过官职、荣誉和名声。他渐渐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静定。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成熟于穷乡僻壤,成熟于几乎没有人在他身边的时刻。幸好,他还不年老,他在黄州期间,是四十四岁至四十八岁,对一个男人来说,正是最重要的年月,今后还大有可为。中国历史上,许多人觉悟在过于苍老的暮年,换言之,成熟在过了季节的年岁,刚要享用成熟所带来的恩惠,脚步却已踉跄蹒跚;与他们相比,苏东坡真是好命。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颜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收住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湖,结果——引导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经鸣响,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黄州,《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前后《赤壁赋》马上就要产生。
(答题时间:30分钟)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定风波
(宋)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①。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②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① 这首词是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写的,小序中写了作此词的背景。 ②料峭:形容春风寒冷。
1. 在风雨中,“同行皆狼狈”,而词人却能“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
2. “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3. “也无风雨也无晴”中“风雨”“晴”的含义是什么?
4. 这首词与《念奴娇》“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的感情基调是否相同?为什么?

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 “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
6.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勾勒出了怎样的形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态?
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苏轼的意义???
李泽厚
①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中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正在于,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他把中晚唐开其端的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②苏轼一方面是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的人物。这点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甚至有时还带着似乎难以想象的正统迂腐气。但要注意的是,苏东坡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他的另一面。这后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退隐”心绪,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且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他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世上的纷纷扰扰究竟有何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
③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苏轼在美学上追求的是一种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一种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反对矫揉造作和装饰雕琢,并把这一切提到了某种透彻了悟的哲理高度。无怪乎在古今诗人中,就只有陶潜才是最合苏轼的标准,才是苏轼所愿顶礼膜拜的对象。苏轼发现了陶诗在极平淡朴质的形象意境中,所表达出来的美,把它看作是人生的真谛、艺术的极峰。千年以来,陶诗就一直以这种苏化的面目流传着。
④“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传达的就是这种携带某种禅意玄思的人生偶然的感喟。尽管苏轼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时时现出一副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但与陶渊明、白居易等人毕竟不同,其中总深深地埋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无怪乎同样具有敏锐眼光的朱熹最不满意苏轼了,他宁肯赞扬王安石,也决不喜欢苏东坡。他感受到苏轼这一套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苏东坡生得太早,他没法做封建社会的否定者,但他的这种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却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直到《红楼梦》中的“悲凉之雾,遍被华林”,更是这一因素在新时代条件下的成果。苏轼在后期传统美学上的深远的典型意义,其实就在这里。
(选自李泽厚《美的历程》,有删改)
7. 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苏轼在中国文艺史上的意义的一项是( )
A. 苏轼作为诗、文、书、画无所不能的文艺全才,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亲切喜爱的对象。
B. 苏轼的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悔悟、淡漠感,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
C. 苏轼在美学上追求朴质无华、平淡自然的情趣韵味和退避社会、厌弃世间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并把这一切提到了哲理高度。
D. 苏轼的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对从元画、元曲到明中叶以来的浪漫主义思潮,起了重要的先驱作用。
8.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段亮出全文观点:苏轼把进取与退隐的双重矛盾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他是地主士大夫矛盾心情最早的鲜明人格化身。
B. 第②段阐述了苏轼思想中入世和出世两方面的矛盾,重点分析了苏轼无法解脱而又要求解脱的对整个人生的厌倦和感伤。
C. 第③段提出了苏轼的美学追求、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然后详细地分析了陶诗平淡朴质的意境,阐述了苏轼的追求。
D. 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述了苏轼的美学理想和审美趣味在其死后的各个时代所产生的先驱作用和深远意义。
9.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苏轼文艺成就虽不如屈、陶、李、杜,然而在中国文艺史、美学史中却有巨大影响,是一个重要人物。
B. 苏轼一生并未退隐,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深刻沉重的人生空漠之感,是苏轼之所以为苏轼的关键所在。
C. 苏轼虽然不断地进行自我安慰,表现出随遇而安的“乐观”情绪,但在其心中仍深藏着某种要求彻底解脱的出世意念。
D. 相对于苏轼,朱熹更赞赏王安石,因为王安石的思想比较平和,不像苏轼那样对当时社会秩序具有潜在的破坏性。
1. 闲适、轻松、自如
2. 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表达了作者不避风雨,听任自然的生活态度。
3. 处境的好坏;官职的升降;地位的得失等。
4. 不同。前者表现词人豁达乐观、豪迈的性格,超脱荣辱的心态。后者则反映其怀才不遇、功业未就老大未成的忧愤之情,同时表现了作者关注历史和人生的旷达之心。
5. “狂”字是总起,且贯穿全篇。上片写出猎神情举止之“狂”;下片由实而虚写由打猎激发的壮志豪情(即“狂”)。
6. 勾勒出了挽弓劲射、英武豪迈的英雄形象,表达了作者希望带兵征讨西夏,为国立功的心志。
7. B 解析:答非所问。该项表述的是苏轼的个性和思想,不属于“文艺史上的意义”。
8. A 解析:B项概括不准确,文章并未阐述“入世和出世两方面的矛盾”。C项分析不严密,文章只是提及了陶诗平淡朴质的意境,并未“详细分析”。D项“各个时代”的表述不准确,在元以后,苏轼的美学理想才发挥了先驱作用。
9. D 解析:无中生有,原文未提及王安石的思想比较平和,没有破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