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1课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19 19:0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19810012230100第七单元 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运用唯物史观的阶级斗争、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及辩证分析看待历史的有关理论,评价五四运动、国民革命,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时空观念】
通过《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教科书和配套课件,认识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民革命时期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史料实证】
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解读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及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过程、特点及影响,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
引导学生运用本课教材中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五四运动促使了中国人民的新觉醒,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起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
通过教学让学生认识五四运动的抗争、国民大革命蕴含了反抗外来侵略,反对封建压迫争取民族独立富强的民族精神,培养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背景与影响;国共合作的原因和大革命失败的标志。
【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比较;大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
教学方法
【教法】讲述法、讲授法、概述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发。
四、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通过相关图片,导入本课学习。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两幅图片,左图是巴黎和会;右图是五四运动中北京学生在天安门的游行示威。大家思考一下,两幅图片有何关系?除了五四运动之外,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诞生的?中国革命又有哪些新发展?这些正是我们这节课所要探讨的主题。
【讲授新课】
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问题情境
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内容及所学知识,再结合老师给出的材料分析,指出五四运动为何爆发?
生:自主学习后,结合材料回答老师的问题。
教师展示出ppt上相关内容,并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史料的分析,课件展示五四运动爆发的背景。
背景:国内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文化新思想的传播、以及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准备,1919 年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国人要求中国政府坚持国家主权,这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索。
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五四运动的过程。并展示五四运动两个阶段的表格。
过程:(见课件表格)
并展示运动时期学生游行的场景照片和上海工人运动的部分史料。
师:通过学习,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它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呢?请同学用30秒时间浏览一下课本内容,并结合史料分析一下。
学生自主学习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上的内容
(3)意义: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学生和工人是这场运动的主力军,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走上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马克思主义发展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问题情境
五四运动的其中一个意义就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内容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如何在中国传播的?
自主学习
老师根据课件讲授李大钊等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中所做的活动。
1、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北京与上海成为宣传中心。在《新青年》上,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2、1920 年李大钊又发起中国最早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马克思学说研究会,陈独秀在上海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李达、陈望道、李汉俊等人,投身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翻译和宣传。
3、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意义: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科学理论作指导;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图片情境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问题情境
师:中国共产党的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现在请同学们根据教材121页分析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是什么?等会儿我请几位同学概括一下。
学生自主学习后进行概括总结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再根据课本内容,结合ppt讲解中共成立的条件,并进行总结。
1、条件:
(1)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2)中国工人运动的持续发展。
(3)陈独秀和李大钊最早提出并推动。
(4)共产国际派代表来到中国共商建党事宜。
(5)上海、北京、广州、武汉等地相继建立共产党的早期组织。
师: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条件已经成熟了,中共一大也在上海嘉兴南湖顺利举行,中国共产党也在这次会议中诞生了,这次会议的内容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展示表格

合作探究
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123页“历史纵横”的内容,同桌之间相互讨论,比较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的奋斗目标有何不同。
讨论结束后,教师总结:
中共“一大”“二大”的奋斗目标比较:
中共“一大”提出党的奋斗目标之一是“推翻资产阶级”,这表明中共当时尚未充分认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
中共“二大”准确分析了中国社会性质,修改了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的结合。
师:我们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开天辟地的大事,它的成立到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生:自主学习,根据课本内容归纳总结。
意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合作探究
师: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在哪些地方??
1、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它不仅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中国革命有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科学指导思想,为中国人民指明斗争的目标和走向胜利的道路;
3、中国革命进入了以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4、中国革命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同时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师:中共成立后,推动了一系列罢工运动的展开,在民间大力开展工人运动,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号召工人“为自由而战、为人权而战”,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但罢工运动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的残酷镇压。中国共产党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通过了关于国共合作问题的决议,国共合作的事宜也被正式提到日程上来。
问题情境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指出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如何正式形成的?
自主学习
形成:1924年在共产党人的参加与帮助下,孙中山在广州主持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图片情境

问题情境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指出国民革命是如何兴起的?有何成果?最终结果如何?
自主学习
(1)兴起和成果:
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建立,以“打倒列强,除军阀”为目标的国民革命兴起。1925 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消灭了陈炯明的势力,广东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统一。1926 年,北伐战争,使革命势力从珠江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图片情境


自主学习
(老师展示ppt“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的内容)
失败:国民党右派篡夺领导权。1927 年4 月12 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7 月15 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分共”。至此,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由国共合作发动的大革命宣告失败。
师:为什么这次国共合作最终失败了呢?给同学们两分钟,四人一组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合作探究
(教师展示ppt内容)
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1)客观原因:
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的联合力量大大超过刚刚兴起的革命联合力量;
革命统一战线内部出现剧烈分化,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分裂统一战线;
共产国际的错误指导,对酿成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有直接影响。  
(2)主观原因
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领导机关在大革命后期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教师总结:总体上讲,中国共产党处于幼年时期,缺乏对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深刻认识,缺乏革命经验尤其是处理同资产阶级的复杂关系的经验,还不善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结合起来。
【课堂小结】由老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五、板书设计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五四运动
1.背景
2.过程
3.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条件
2.标志
3.意义
三、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一)国共合作
(二)国民革命
1.兴起
2.高潮: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3.结果:失败,1927年7月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