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9 22:08:38

文档简介

六年级(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含答案)
游长城
星期天,爸爸妈妈带我去游长城。
我们沿着石阶(jiē)登上长城。啊!城墙真高,比两层楼房还高;城墙上面很宽,能并排跑五六匹马。我高兴地跑哇,跑哇,一边跑一边冲着爸爸大喊:“咱们到长城的那头去玩说吧!”
爸爸笑着说:“傻孩子,那头离北京可远啦!长城的西头在嘉
(jiā)峪(yù)关,东头在山海关,它有一万二千多里长呢!”
我不禁说:“好大的工程(chéng)啊!修长城的时候,一定开来
好多大吊(diào)车吧?”
爸爸又笑了,他用手抚(fǔ)摸着一块块大城砖(zhuān),说:“古时候可没有吊车,是劳动人民用双手,经过很多年,才完成了这
项伟大的工程。”
“那为什么要修长城呢?”我不解地问。
妈妈说:“古时候总有战争,修长城为的是用它来做屏(píng)障(zhàng)啊!”
说着说着,我们登上了最高的烽火台。远远望去,长城像一条
巨龙卧在青山之上。一群群中外游客来往不断,人们五颜六色的
服装,把长城点缀(zhuì)得像一条绚(xuàn)丽的彩带。
1.读了短文,我知道长城的城墙很_____,城墙上面很_________。长城的西头在嘉峪关,东头在山海关,它很________。远远望去,长城就像_________卧在青山之上。游客们五颜六色的衣服,把长城点缀得像________。
2.读短文,选一选。(填序号)
“古时候总有战争,修长城为的是用它来做屏障啊!
”“屏障”指的是(
)。
A.好看的屏风
B.像屏风一样,挡住敌人入侵(qīn)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3.作者是按(
)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A.从近到远
B.从远到近
C.从上到下
D.从下到上
4.根据选文内容,写出江面的变化。
风平浪静→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____________
5.由“人声鼎沸”和“人群又沸腾起来”可以体会到潮来时人们怎样的心情?
周总理的故事
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作马路?”周总理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
这个美国记者仍不死心,继续出难题:“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都是低着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周总理笑着说:“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记者又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道:“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
6.根据意思,从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语言、文章、艺术品等充满了美妙的意趣。
(________)
(2)没有根据的说法。
(________)
7.短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8.美国记者一共问了总理________个问题。用“
”画出周总理回答第2个问题的语句。
9.在场的中国人听了周总理应答美国记者的话会怎样夸奖他?
汉斯骑着公鸡到了第一个国王的王宫前,士兵们举起刀枪向他冲来。原来国王已经下令,只要看到长得像刺猬、骑着公鸡的人,就把他挡在王宫外面。汉斯用脚磕了一下公鸡,公鸡“噌”的一下飞了起来,越过宫墙,落在了国王的窗前。国王非常害怕,央求女儿跟汉斯走。公主没有办法,只好草草打扮了一下,带着国王送给她的金银财宝,坐着一辆六匹马拉的马车,哭哭啼啼地跟着汉斯走。
刚走出王宫不远,汉斯就停下了马车,不屑一顾地对公主说:“你回去吧,把你的马车和金银财宝全部带回去。你们言而无信,将一辈子被人看不起。”
10.汉斯来到第一个国王的王宫前时,士兵们却“举起刀枪向他冲来”,为什么会这样?这又说明了什么?
11.文中画“________”的句子说明(
)。
A.公主想要跟汉斯走
B.公主迫于压力不得不跟汉斯走
12.“不屑一顾”的意思是什么?说明了汉斯怎样的态度?
________________
①五月里的一个早晨,我们从西宁乘车向青海湖的鸟岛进发。汽车沿着青藏公路向前飞驰,翻过日月山穿过倒淌河,来到碧波万顷(qǐng)的青海湖。我们驾起一叶轻舟驶向美丽的鸟岛。∥
②踏上鸟岛,眼前的景色令人眼花缭乱。抬头望,天空中是一群群的飞鸟,红的、蓝的、白的、花的,组成一幅幅色彩夺目的锦绣画卷。低头看,满岛都是各种各样的鸟、鸟巢和鸟蛋,几乎没有我们插足的空地。湖水里,那披着彩色花衫的是斑头雁,小巧玲珑(lóng)的是燕鸥,张着长长的嘴东张西望的是环嘴鹜(wù),还有洁白的天鹅,美丽的风头潜鸭,迈着长腿踱(duó)步觅食的黑颈鹤(hè)……我们大概数了一下,就有一百多种鸟呢!天上飞的是鸟,地上跑的是鸟,湖里游的是鸟,好一个鸟的乐园呐!∥
③这岛上生活着十万多只水鸟,它们相处得十分融洽。如果敌害来犯,岛上所有的鸟都能团结起来,共同时敌。我们刚上鸟岛不久,就亲眼看见了一场“鸟岛保卫战”。
④天空出现了两只黑鹰,企图掠(lüè)取岛上刚刚孵(fū)化出来的幼雏(chú)。两只放哨的大雁发现了,一边呱呱地报警,一边勇敢地迎着黑鹰冲了上去。接着岛上所有的鸟纷纷起飞迎敌。
⑤两只黑鹰高高地盘旋着,群鸟在下面低飞。忽地(hū
dì),一只黑鹰俯(fǔ)冲下来。只见斑头雁用自己的翅膀和身体组成一道铜墙铁壁,挡住了黑鹰。第二只黑鹰偷偷从另一边向地面冲击。这时,鸬鹳(lú
guàn)群奋起回击,迫使两只黑鹰向高空飞去。群鸟在鱼鸡的带领下,发起冲锋,围住了两只黑鹰,时而上,时而下,叫着,啄着,两只黑鹰被啄得遍体鳞伤,急忙向远方逃去……∥
13.给下列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眼花缭乱________
A.用花或花纹装饰的。
B.颜色或种类错杂的。
C.模糊迷乱。
14.读画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这句话描写景物的角度是________(平视、仰视、俯视),从________(形状、声音、颜色)这方面来进行描写,运用了________(拟人、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
15.第②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主要是写鸟________(大、多、美),句中的“________”一词突出了青海湖的鸟岛是鸟儿的快乐家园。
16.第③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A.引起下文
B.承上启下
C.总结全文
17.请你给这篇文章加一个恰当的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我是大自然的话语,大自然说出来,又收回去,藏在心间,然后又说一遍……
我是星星,从苍穹坠落在绿茵中。
我是诸元素之女:冬将我孕育,春使我
,夏让我
,秋令我昏昏睡去。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18.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19.这四句话都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依次把“我”比喻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冠冕、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20.对第一、二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花开花谢,就像大自然在说话、沉默;绿茵中花朵点点,就像星星从苍穹坠落在这里。
B.花的样子很美,像大自然在说话,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
21.将花比作“大白然的话语”和“诸元素之女”,共同暗示了(
)的自然现象。
A.花的纯洁神圣
B.花在自然界里完成个循环,然后再开始下一个循环
学写字不仅要动笔,还要用心,不但要观其形,而且要悟其神,心领神会,才能写好。
22.这句话给你什么启示?
23.解释“心领神会”的意思。
24.用“不但……而且”造句。
冬天过去了,微风悄悄地送来了春天。
麦苗醒来了,舒展着嫩绿的叶子。油菜花开了,田野里一片金黄。
柳树发芽了,柔献的根春在微风中轻轻地摆动。一只青蛙从洞里钻出来,在河边忙着捉虫。
春天来了。它来到教室里,静静地听我们读书、唱歌。它来到我们的校园里,和我们一起快乐地游戏。
25.给短文加个题目。
26.短文共有(___)个自然段。
27.春天来了,麦苗(
),油菜花(
),柳树(
),青蛙(
)。
28.“它来到教室里,静静地听我们读书、唱歌。”我知道句中的“它”是指(____)。
29.造句。
悄悄地:
轻轻地:
30.下面哪些花是在春天开放的?请在括号里打上“√”。
水仙花(
)玉兰花(
)菊花(
)桃花(

迎春花(
)栀子花(
)梨花(
)蜡梅(

能不能让机器人自己充电呢?科学家正在研究这样的机器人,它们只要“吃”树上掉下的水果就可以干活。这种机器人的肚子里,如果装了特殊的电池,就可以把吃进去的水果变成糖,再把糖变成电。在收获的季节里,这些机器人只要捡掉在地上的水果“吃”,就能不停地工作。
31.画线的句子中,“这样的机器人”指的是__________。
32.这一段话主要解答了____________的问题,方法是给机器人安装一个_________,让它把水果变成__,再变成电。
33.你能设想一个给机器人充电的好方法吗?
从租界回来以后,同学们常常看到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谁也不清楚他究竟在想什么。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
那天上修身课,魏校长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请问诸(zhū)生为什么而读书?”
同学们踊(yǒng)跃回答。有的说:“为明理而读书。”有的说:“为做官而读书。”也有的说“为挣钱而读书”“为吃饭而读书”……
周恩来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没有抢着发言。魏校长注意到了,打手势让大家静下来,点名让他回答。周恩来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魏校长听了为之一振!他怎么也没想到,一个十二三岁的孩子,竟有如此抱负和胸怀!他睁大眼睛又追问了一句:“你再说一遍,为什么而读书?”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铿(kēng)锵(qiāng)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xiào)周生啊!”
是的,少年周恩来在那时就已经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帝国主义欺凌(líng),就要振兴中华。读书,就要以此为目标。
3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坚定—________
清晰—________
崛起—________
欺凌—________
35.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喝彩:
铿锵有力:
36.第一自然段在文中是________段,起________作用。
37.画横线的句子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A.佩服感叹
B.惊讶疑惑
38.有什么话对周恩来说。
小花鹿
从一片美丽的森林里,
走出一只淘气的小花鹿。
它的两个小犄角,
好像两棵小松树。
“小树”摇一摇,
小鹿走一步;
“小树”摇两摇,
小鹿走两步。
活泼的小山羊,
告诉蹦蹦跳跳的小白兔;
“快看,快看,
快看会走路的小松树!”
39.诗中的“两棵小松树”指的是(
)
A.山里的两棵树。
B.鹿的两个犄角。
40.“‘小树’摇两摇”指的是(
)
A.小树被风吹了两下。
B.小鹿走了两步。
41.“会走路的小”指的是(
)
A.被风吹动的小松树。
B.在走路的小鹿的犄角。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4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吾盾之坚。(________)
(2)吾矛之利。(________)
(3)或曰(________)
(4)弗能应也。(________)
4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44.那个人采用了什么办法让楚人哑口无言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5.这个故事揭示了什么道理?
论语一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6.这里的“子”指的是________。
4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是________
48.这三个句子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谈了学习方法,谈了________谈了与人沟通的气度。
参考答案
1.高


一条巨龙
一条绚丽的彩带
2.B
3.B
4.
出现了一条白线
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5.可以体会到人们观潮时惊喜的心情。
6.
妙趣横生
无稽之谈
7.写了周恩来总理巧妙应答美国记者提问的事情。
8.3
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入走的是上坡路,当然是低着头走了。
9.周总理的回答真是精彩,使中国人在美国记者面前扬眉吐气。
10.第一个国王早已经下令,只要看到长得像刺猬、骑着公鸡的人,就要把他挡在王宫外面。
说明了第一个国王是个忘恩负义、言而无信的人。
11.
B
12.认为不值得一看,形容极端轻视。
说明了汉斯不看重金钱,鄙视不讲信用的人。
13.C
14.仰视
颜色
比喻
15.多
乐园
16.B
17.神奇的鸟岛
18.开放
成长
19.
比喻
大自然的话语
星星
诸元素之女
20.A
21.B
22.这句话告诉我们:写字、学习、做事,我们要用眼去观察,用脑去思考,用心去领悟,这样才能有较快的进步,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23.心领神会——不用对方明说,心理领悟其中的意思,指深刻的体会。
24.他不但绘画有名,而且书法也很有造诣。
25.春天来了
26.4
27.醒来了
开了
发芽了
钻出来
28.春天
29.我悄悄地打开门。
妈妈轻轻地关上门。
30.桃花
迎春花
梨花
31.能自己充电的机器人。
32.能不能让机器人自己充电的问题
特殊的电池

33.给机器人安装一个太阳能发电设备,让机器人利用太阳能充电。
34.坚决
清楚
兴起
欺负
35.大声叫好
形容声音响亮而有劲
36.
过渡段
承上启下
37.B
38.周总理,您对工作是多么严肃认真和一丝不苟呀!您这种对每一份文件都亲自过目,认真批阅,这种鞠躬尽瘁的精神,深深感动了我.您想的是国家,
做的是人民,惟独没有想自己.我虽是一名小学生,读了此文使我懂得了这样一个道理:要想将来为人民做点事就必须以周总理为榜样.从现在起,学习上必须刻苦,生活上必须简朴,珍惜时间,决不能“老大徒伤悲”.
39.B40.B41.B
42.坚硬
锋利
有人
回答
43.有一个楚国人,卖盾又卖矛。他夸耀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坚固无比,任何锋利的东西都穿不透它。”
44.那个人让楚人用自己的矛刺自己的盾,来比较是盾坚硬还是矛锋利。
45.世上没有牢不可破的盾,也没有无坚不摧的矛,这个楚国人片面夸大了矛与盾的作用,结果出现难以自圆其说的局面。告诉我们说话做事不要因前后抵触而不能自圆其说。
46.孔子
47.别人不了解(我)但是(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48.排比;反问;与朋友切磋学问六年级(小升初)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含答案)
演奏中,小泽征尔突然听到乐曲中出现了一处不和谐的地方。他以为是乐队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但是,他仍觉得不自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都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大师,小泽征尔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喊声刚落,评判台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1.联系选文内容理解“考虑再三”的意思。
2.哪些语句具体写出了小泽征尔在演奏中发现乐谱有问题?请用“________”画下来。
3.为什么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都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
4.当权威的国际音乐大师否认了小泽征尔的说法后,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5.“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写出了小泽征尔复杂而自信的心理,充分体现了小泽征尔不但有高超的________________,而且敢于挑战________,有坚定的________________。
音乐医院
老山羊年纪大了,身体不好,经常失眠。小山羊们可着急了,为他想了很多办法,却没有什么效果。于是,大家商量着把他送进了“音乐医院”。老山羊很不情愿地躺在病床上。他离开了小山羊们,很孤独,一天到晚总是闷闷不乐的。
这时,百灵鸟护士来了,劝老山羊说:“老人家,您既然来了,就安心地在这儿住几天吧。我们这家音乐医院不用打针吃药就能治好您的失眠。”
老山羊半信半疑。突然,病房里响起了轻柔的音乐,老山羊听着听着,就进入了梦乡。
一觉醒来,老山羊高兴地说:“好长时间没有美美地睡上一觉了,你们给我施了什么魔法?”百灵鸟护士“扑哧”笑了,说:“哪有什么魔法呀!还记得我们给您听的优美动听的音乐吗?我们放音乐让您听,您精神放松了,心情愉快了,自然就能踏实睡觉了。我们的音乐疗法,( ??)能改善您的睡眠,(??
)对很多疾病都有辅助的疗效呢!”
老山羊听了,赞不绝口:“你们这音乐医院太神奇了!看来我得多住几天啦!”
6.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________)
(2)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_____)
7.短文第4自然段中应填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但是……
B.因为……所以……
C.不但……而且……
8.用“
”画出老山羊“一天到晚总是闷闷不乐”的原因。
9.为什么听音乐有助于老山羊的睡眠?
忆读书(节选)
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此后,我决定咬了牙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
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久必合”的结局。
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
10.写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
期待——(________)居然——(________)
尤其——(________)着力——(________)
11.当舅父讲了半个钟头的《三国演义》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时,“我”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此后,“我”决定____________。
12.选文第三自然段中,“我”为什么哭?
13.在作者眼里,《水浒传》有什么优缺点?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很依赖自然,生活在一个慢吞吞、静悄悄、一到夜里就黑暗无光的世界。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他们的那么多幻想在现代纷纷变成了现实。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4.联系生活实际连一连。
千里眼    顺风耳    腾云驾雾的神仙
飞机、火箭
 望远镜
 收音机、电话
15.若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换个说法,改为“那时没有电灯、电视、收音机和汽车”好不好?为什么?
1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原本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盛开,文中引用这句诗的作用是(  )
A.表明科学给世界带来了美丽的自然景色。
B.表明科学成果像梨花一样开满枝头。
C.表明现代科学技术成就变化很快、变化很大,给人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17.请针对这一自然段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提出一个问题。
我从小就(
),①更不愿自己的陀螺像金兵见到岳家军,(
)。于是四处寻找木头,为削出(
)的陀螺,就差没把椅子腿拿来“(
)”了。为此不知挨了多少责骂,可仍然不肯住手。然而一个金兵若遇上岳家军,必败无疑。“我”不愿意失败。孩子无论如何是削不出高质量的陀螺的,因此,②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的世界堆满乌云,快乐像过冬的燕子一般,飞到一个谁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
18.把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恰当的位置,将选文补充完整。
不甘人后   得心应手   废物利用   一战即败
19.读句子①,把批注1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读句子②,把批注2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仿照句②写一个句子。
22.选段第1、2句话用语幽默诙谐,请你也用幽默诙谐的表达方式来重新描述下面的内容。
我的尾骨不小心受伤了,因此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只能直愣愣地躺在床上。
华罗庚小时候做数学入迷的故事
华罗庚琢磨起数学题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柜台上,他做数学题,顾客来问笔的价钱,他却误报了演算出的巨大数字;油灯下,他做数学题,鼻涕流下来,他却浑然不知;寒冬里,他做数学题,手冻得发僵还继续演算;酷暑中,他做数学题,写得汗流浃背都全然不顾。
23.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4.短文的第一句和下文是什么关系?
25.用线画出文中的排比句。
无忧是重庆人民小学四年级的一名男生,他写了一篇作文,在妈妈的朋友圈里引起了轰动,特别是作文的最后一句“所以妈妈有我一个,就顶俩了!”让人印象深刻。这篇作文的题目叫“假如妈妈生二胎”。
新闻链接2015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26.对第一则新闻的评价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无忧不想妈妈生二胎,这个想法是正确的,因为他可以“一个顶俩”。
B.无忧高估了自己的实际能力,他并不能“一个顶俩”。
C.无忧不想让妈妈生二胎。虽然这个想法是不对的,但是“一个顶俩”的勇气与担当还是非常值得钦佩的。
27.国家全面实施二孩政策,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联系相关新闻,以及你家里的具体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
)地环绕(
)着村庄。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
)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
)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28.在括号内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29.句子练习。
①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终年潺潺地环绕着村庄。
缩写句子:
②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
仿写句子: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
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啊!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30.《北京的春节》一文中的语言不仅口语化,而且多样化。请在选文的第1自然段中找出“一律”的三个同义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从选文可以看出元宵节的习俗不包括(

A.观花灯
B.放花炮
C.吃元宵
D.走亲戚
32.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真有意思!还有很多描写中国传统佳节的诗句,其中我会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请你用“
”画出选文中的排比句。
34.选文详写了______,作者从两个方面来写灯,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
鸭式摇步舞
摇摇是谁呢?摇摇是一只小鸭子。他才生下来不久,刚学会走路。他走路摇摇摆摆的,所以大伙儿叫他摇摇。
摇摇的走路是和笑声连在一起的。他每走一步,大家都会在后面笑话他。他的姿势是如此奇怪,如此笨拙。‖
小摇摇很苦恼。怎么办呢?躲在家里别出来丢人现眼吧。可是,这样会让人笑话一辈子的——小摇摇想。
小摇摇开始不怕别人笑话了。他每天在没人的地方练习走路,尽可能使自己走路摇得有规律些,摇得好看一点。而且,每天还要到热闹的地方去走一圈,看看人们的反应。
后来他发现,如果自己挺胸昂首,旁若无人地阔步前进,就会有一种特殊的风度_____________这是鸭子独有的风度。
他就这样经常改进自己的走路方式。
有一天,他又来到热闹的地方。一只小松鼠像发现了什么奥秘似的说:“瞧,一只多么神气的小鸭子!”
“是啊,他走得真好看。”小刺猬也说。
人们开始用赞赏的眼光而不是用嘲笑,来看小鸭子摇摇走路了。‖
后来呢,动物界盛行一种摇摇步的走法,就是模仿小鸭子摇摇走路的一种时髦风尚。
在动物们跳舞的时候,还专门有一种舞步,叫做“鸭式摇步舞”。这是一种很难学,但很好看的舞步。
我不说,你们也知道,这种舞步的创始人也是_____________小鸭子摇摇。‖
35.这篇文章的体裁是(

A.寓言
B.童话
C.诗歌
D.散文
36.这篇文章按(
)顺序来叙述的。
A.事情的发展
B.时间的先后
C.空间方位的变换
37.“摇摇走路是和笑声连在一起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A.摇摇边走路边说笑,很快乐。
B.摇摇走路时,大家都嘲笑他。
C.摇摇走路会发出和欢笑相似的声音。
D.摇摇走路时很喜欢听笑声。
38.这篇文章主要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读了这篇文章,你从摇摇的身上学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消防栓的使用方法
1.打开消防栓箱外盖。
2.用快速接头连接出水枪与水带。
3.取出水带,向火场方向展开。
4.开启出水阀,水枪对准火源喷射。
5.使用消防栓灭火器需注意确定火场电源已切断。
管理规定
一、管理责任人每月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维护。
二、确保消防设施功能完好、干净、整洁、标识清楚。
三、严禁消防设施前堆放物品。
40.上面的材料重点介绍了消防栓的哪些知识?(

A.消防栓
B.使用方法
C.管理规定
D.使用方法和管理规定
41.对消防栓使用方法的概括,下面正确的一项是(

A.开盖——展开——连接——对准喷射
B.开盖——连接——展开——对准喷射
C.连接——开盖——展开——对准喷射
D.展开——开盖——连接——对准喷射
42.按规定,对消防栓的检查、维护时间,正确的一项是(

A.每日
B.每周
C.每月
D.每年
43.判断题:
(1)小明发现家里厨房着火了,赶快拨打119。(______)
(2)消防栓在使用时首先要开启出水阀,再把水枪对准火源喷射。(______)
难忘的两分
期中考试,我数学得了98分,排列全班第一名。放学后,我拿着试卷(juàn
qùan)兴高采烈地跑回家。一进门,就眉飞色舞地对妈妈说:“妈,我又拿了个
‘冠军’!”
妈妈接过试卷
看了一眼
高兴得两眼眯(mī
mǐ)成了一条缝
赶紧围上围裙说
妈妈给你煮两个大鸡蛋
慰劳慰劳你
那顿饭吃得特别香
饭后,我要妈妈在试卷上签字。妈妈有个习惯,凡是她签字的卷子,她都要认真检查一遍。
妈妈检查完我的试卷,意外地发现一道小题答错了,老师却没有发现。诚实的妈妈没有隐瞒我的错误,在我的试卷上写了如下一段话:“发现一处差错,应扣两分,请老师验证。”落款是妈妈的名字。我看了妈妈写给老师的话,沉不住气了,向妈妈提出了“抗议”。妈妈说:“那好,是对是错,咱们再算一遍吧!”算的结果,还是我错了,把7.89写成了78.9。妈妈说:“服气了吧?拿去让老师重新给你判分吧!”重判,重判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要减去两分,意味着我的第一名不翼而飞!我觉得还是作为一种“特殊”情况来处理好,反正我自己已经知道错了,这次就维持原判分数得了,然而妈妈不同意。妈妈透过这应该减去的两分,似乎看到了更重要的东西。妈妈说:“数学成绩可以用分数来计算,而诚实--是一个人最可贵的美德,却是用分数难以计算的。把实情告诉老师,你失去的是不应该得到的两分,而得到的却是无论多少个两分也换不来的诚实呀!孩子,你是要虚假的两分呢,还是要可贵的诚实呢?”
妈妈的一番话,使我深受教育,我自然要可贵的诚实。透过这难忘的两分,我看到了妈妈的良苦用心,看到了自己思想上的差距……
44.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诚实-(_____)
得到-(_____)
抗议-(_____)
45.给第二自然段空缺标点的地方加上标点。
46.划去文中括号内不正确的读音。
47.在文中找出四字词语来。
_____
_、_____
_、___
___、____
__
48.看看下面点的词语,再仿照下面的例子造句。
妈妈有个习惯,凡是她签字的卷子,她都要认真检查一遍。
凡是……都……
49.“妈妈透过这应该减去的两分,似乎看到了更重要的东西”。这“更重要的东西”指的是什么?
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满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
50.用“√”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取之满握
  “之”的意思是(_____)(A.代词,指手
 B.代词,指果)
(2)母曰
“曰”的意思是(_____)(A.说,告诉
B.日子)
(3)汝勿贪多
“汝”的意思是(_____)(A.你
B.女孩)
51.这篇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
A.文中的小孩愚蠢无知,软弱爱哭。
B.做人不能太贪婪,要学会取舍。
C.小孩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D.我们做事要善于动脑筋。
自相矛盾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     。
52.把文言文补充完整。
53.解释加点的词。
(1)誉之曰(_____)
     (2)于物无不陷也(_____)
(3)吾矛之利(_____)
(4)弗能应也(_____)
54.“其人弗能应也”的原因是什么?
55.假如你是楚国商人,你会怎样来推销你的“矛”和“盾”?
56.学习这则寓言后,你得到什么启示?(  )
A.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想好之后再夸大其词。
B.说话、做事都要考虑周到,不要相互抵触,产生矛盾。
C.做生意不能同时卖两种东西。
参考答案
1.小泽征尔经过了反复思考。
2.演奏中,小泽征尔突然听到乐曲中出现了一处不和谐的地方。他以为是乐队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
3.因为他们要试探指挥家是否能够坚信自己的判断。
4.他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结果是他获得了此次比赛的冠军。
5.考虑再三
坚信
指挥技艺
权威
自信心
6.赞不绝口
半信半疑
7.C
8.他离开了小山羊们,很孤独,
9.放音乐让您听,您精神放松了,心情愉快了,自然就能踏实睡觉了。
10.期望
竟然
特别
下力
11.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
自己看《三国演义》
12.因为“我”读得非常投入动情,为故事中人物的命运流泪。
13.优点: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缺点: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
14.
15.不好,画横线的句子反复运用“没有”,比改后的句子更能突显出那时什么也没有,十分落后。
16.C
17.祖先的哪些幻想在现代变成了现实呢?
18.不甘人后
一战即败
得心应手
废物利用
19.不愿意自己的陀螺像“金兵见到岳家军”的原因是岳家军作战勇猛,从未打过败仗。
20.“我”此时的心情是郁闷、难过,从中可体会出“我”对陀螺的喜爱以及想削出高质量陀螺的急切。
21.下课了,同学们像一只只快乐的小鸟,飞出教室,飞向宽阔的操场。
22.我的尾骨“光荣负伤”了,因此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只能像根“木棍”一样,直愣愣地躺在床上。
23.华罗庚琢磨起数学题来不免显得“呆头呆脑”。
24.总——分
25.油灯下,他做数学题,鼻涕流下来,他却浑然不知;寒冬里,他做数学题,手冻得发僵还继续演算;酷暑中,他做数学题,写得汗流浃背都全然不顾。
26.C
27.全面二孩政策,顺应了我国国情发展,是经济和发展基础上建立的,解决了我国低生育,老龄化严重等问题。
28.chán
rào
nuó

29.小溪环绕着村庄。
春天是那么生机勃勃,那么多姿多彩。
30.清一色
都是
通通
31.D
32.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33.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
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
34.北京人过元宵节的盛况
街上灯的数量多
家里灯的种类多
35.B36.A37.B
38.摇摇不要别人的嘲笑,在没人的地方练习走路,还要看着人们的反映。最后成为了一只有风度的鸭子。
39.在困难面前不要害怕、退缩,滴水终能穿石。
40.D41.B42.C
43.


44.虚伪
失去
赞同
45.,


:“

!”

46.qùan

47.兴高采烈
眉飞色舞
难以计算
良苦用心
48.爸爸有个习惯,凡是一吃完饭,他都要美美地抽上一支烟。
49.可贵的诚实。
50.
B
A
A
51.B
52.物莫能陷也;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不可同世而立
53.称赞
刺破
锋利,锐利

54.因为他把自己的“矛”和“盾”的功能都夸大到绝对化程度,使自己不能自圆其说,处于尴尬局面,无法回答。
55.卖矛的时候,可用一个质量不如自己的矛的产品加以比较,卖盾的时候用同样的方法加以比较,这样既可以试出自己矛的锐利,也能比较出自己盾的质量。
56.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