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五线谱) 二年级上册音乐 5 《跳圆舞曲的小猫》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 (五线谱) 二年级上册音乐 5 《跳圆舞曲的小猫》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06-19 15:32: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跳圆舞曲的小猫
小学二年级
跳圆舞曲的小猫
教材来源:小学二年级《音乐》
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单元

题:童趣
授课对象:

年级学生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程标准相关要求
领域一:感受与欣赏——音乐表现要素
标准:能够感受并描述音乐中力度、速度的变化,并对二拍子、三拍子的音乐做出相应的体态反应。
领域一:
感受与欣赏——音乐情绪与情感
标准:
体验并说出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
领域一:感受与欣赏——音乐体裁与形式
标准:1、聆听儿童歌曲,聆听音乐形象鲜明、结构较为短小的进行曲、舞曲及其他体裁的音乐段落。
2、能够通过模唱、打击乐器对所听音乐做出反应。能够随着进行曲、舞曲音乐走步、跳舞。
2.教材分析
《跳圆舞曲的小猫》是一首专为孩子们写的管弦乐曲。由美国作曲家安德森作曲。曲调诙谐幽默,以管弦乐器丰富的音色和表现力,描绘了一只可爱的小猫在音乐声中跳起了优美的圆舞曲。乐曲具有写实与拟人化的特点,总长为2分27秒,降A大调,四三拍。音乐中小提琴模拟出小猫的叫声,形象生动,增添了乐曲的趣味性,适合低年级学生欣赏。
3.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他们善于利用自身的多种感官来欣赏音乐和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带给他们的感受。在本课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音乐实践活动师生一起跳舞曲,加入随音乐拍击节奏,歌词模唱主题旋律,图形谱的运用等带领学生在唱,听,奏,演中去充分感受音乐,记住音乐主题
二、学习目标
1、在聆听小提琴模拟小猫叫声中及哼唱的过程中,逐步熟悉音乐,记住主题音乐。
2、能准确的随着音乐拍击出三拍子的强拍位置。
3、能体验出乐曲中速度、情绪的变化,并能通过身体律动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
在聆听乐曲中记住a主题
教学难点
准确地随音乐拍击出三拍子的强拍位置
三、评价任务
1、集体、个别随音乐表演、演唱——检测学习目标1
标准:表情、动作符合乐曲的特点,表演大方、自然,演唱音准、节奏正确,富有表现力。
2、小组展示、集体展示——检测学习目标2
标准:拍击准确,力度符合音乐的特点。
2、回答、律动表现——检测学习目标3
标准:语言准确,回答清晰;动作符合乐曲的速度、情绪,表现大方自然,富有表现力。
教学用具
钢琴、多媒体课件、木鱼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聆听主题a
1、律动导入
师:今天老师邀请大家参加一场特别的舞会,听法国号响起来了,让我们随着音乐做一下热身运动吧。(学生随老师做律动)
我们精彩的表演吸引来了舞会的主角,它是……?(师模仿小猫动作)生答。
师:原来舞会的主角是一只可爱的小猫。
2、模仿猫叫
师:你听,在舞会的音乐声中还能听到它愉快的叫声呢?(播放第一乐段音乐)
师:你听出小猫的叫声了吗?你能模仿一下小猫的叫声?(学生模仿,
(温柔)
师:音乐中小猫的叫声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小提琴滑奏技巧形象的模仿了小猫的声音。(播放音乐小猫叫声部分,出示图片小提琴)
2、出示课题
师:音乐中的小猫在做什么呢?你是怎么听出来的?(好像转圆圈、旋律优美抒情。想象力可真丰富啊)
3、简介圆舞曲及创作背景
原来这还不是一只普通的小猫,它是只会跳圆舞曲的小猫呢。简介圆舞曲及创作背景。
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这首管弦乐合奏曲《跳圆舞曲的小猫》(出示课题《跳圆舞曲的小猫》)
环节目标:初听主题A,感受乐曲所表现的音乐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乐曲欣赏《跳圆舞曲的小猫》
1、完整聆听全曲
让我们来一起感受小猫跳的圆舞曲吧,同时也在音乐中去寻找小猫的叫声吧!(播放全曲,师随音乐画图形谱,小猫的叫声用红色标记)
师:这只小猫藏在音乐的什么地方?谁来指一指?
2、随音乐画图形谱
师:这个符号表现了小猫的(叫声)让我们伸出小手,随音乐一起来画一画图形谱,准确地找出小猫的叫声吧。
环节目标:完整聆听全曲,运用图形谱使学生对乐曲的结构有个初步的认识。
三、聆听第一乐段音乐
1、初次聆听主题旋律
(1)师:小猫迈着自信的步伐走进了舞会,让我们用动作来模仿小猫的叫声吧。(播放主题a,老师在图形谱旁引导学生,听到猫叫声做动作)
(2)挑学生到前面展示。
师:小猫在这悠扬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时不时还传来优美的歌声呢!
2、演唱a主题
1、师范唱
2、加入词随琴唱。
师:让我们跟着琴来试试吧!
3、情绪处理
师:
你们在高兴的时候表情是什么样的?做给老师看一看。你们的表情可真丰富啊,就让我们带着快乐的心情,也加入到小猫的歌声中吧。
4、速度处理
小猫迈着自信的步伐翩翩起舞,它的舞步优雅,请你们优美地唱一唱(师慢速弹奏,生跟琴唱);小猫越跳越兴奋,它快速地迈起了舞步(师稍快速弹奏,生跟琴唱);小猫又恢复了优雅、轻盈的舞步(师慢速弹奏,生跟琴唱)
5、让我们随着音乐唱起来、跳起来吧。(播放a主题)
6、感知音乐情绪的变化。
师: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小猫的舞姿也越来越优美。你们听,在这段音乐中,小猫的歌声一共唱了几次?(播放A段)
生:两次
师:这两次歌声在音乐情绪上有什么不同?
师:当小猫第二次唱起歌时,舞会进行的更加热烈,欢快了(完成评价任务1)
环节目标:通过演唱和表演记住a音乐主题,并感受圆舞曲三拍子韵律感,感知乐曲情绪的变化。
四、聆听第二段音乐B
1、初听
师:小猫们的舞步轻盈可人,越来越兴奋,接下来的音乐,小猫舞步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我们接着听
师:在这段音乐中出现了一件打击乐器的声音,它是谁?
生:
师:它是“木鱼”,你们听(播放音乐,师用木鱼伴奏)
2、节奏听辨
师:出示节奏
师:老师用敲木鱼敲第一小节的节奏,你们拍手来打2、3、4小节的节奏。
(1)老师示范节奏,
(2)师生合作练习
(3)师生分组合作练习
3、随音乐表现
师:让我们用节奏来为小猫的音乐伴奏吧
教师行为:播放b段,师敲木鱼和学生合奏,让学生感受三拍子
师:有了我们的伴奏,小猫的舞步变得怎样了?
师:有了节奏的加入音乐更加富有节奏感,更加欢快了。(完成评价任务2)
环节目标:木鱼的运用感受体验三拍子并能随着音乐拍出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五、聆听第三段音乐A′
1、初听第三乐段音乐
师:小猫的舞会渐渐进入尾声,音乐的旋律再次放生了变化。(播放A′;画图形谱)
师:这段音乐熟悉吗?跟哪段音乐相似?
生:(略)
2、尾声表演
师:和第一段音乐是相似的,但是音乐结束的时候又出现了其他的小动物,它给我们的音乐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播放尾声)
师:小狗的出现,故事会怎样发展?
师:所以舞会到这就结束了。
学生进行尾声的表演。
3、完整表演第三乐段
环节目标:对比聆听,提高音乐听辨能力和想象能力,理解该乐段表达的生动情景。
六、完整聆听并表演
1、完整聆听,感知情绪的变化。
师:孩子们,乐曲就是由这三个乐段构成的,第一段用字母A表示,第二段我们用字母B表示,第三段是A段的再现,但又不是完全再现,所以我们用字母A;表示。请伸出你的小手,我们再次画一画图形谱,想一想这三个乐段的音乐情绪一样吗?(挑学生说出情绪的变化。)
2、让我们加入舞会跟着音乐动起来吧。(跟音乐表演)(完成评价任务3)
环节目标:了解曲式结构。引导学生在听、唱、动等音乐活动中,记忆、熟悉主题,积累音乐审美的体验。
三、总结下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欣赏了一首三拍子的《跳圆舞曲的小猫》,在舞会上人们经常会用这样的圆舞曲,最后我们在这优美的圆舞曲音乐中跟大家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