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章《比例》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3:8=15:x,x=( )
A.30
B.40
C.50
2.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与直角的度数比是3:5,那么两个锐角的度数比是( )
A.2:5
B.5:3
C.3:2
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德州爱心企业纷纷向武汉伸出援助之手.其中一家馒头加工企业捐赠10万个山东大馒头发往武汉防控一线.在一幅标有的地图上,量的德州到武汉的距离是4.8厘米,一辆大货车载着这些大馒头于上午6时以每小时96千米的速度开往武汉,( )时就可以抵达武汉.
A.下午3
B.下午4
C.下午5
D.晚上6
4.在=中,a的值是( )
A.2
B.4
C.6
D.8
5.下面四个比中,( )与3:8不能组成比例.
A.6:16
B.0.3:0.8
C.:
D.1.5:4
6.一种手机零件的长是2毫米,画在一幅设计图上的长是20厘米,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是( )
A.1:10
B.10:1
C.100:1
D.1:100
7.把一块三角形的地画在比例尺是1:500的图纸上,量得图上三角形的底是12厘米,高8厘米,这块地实际面积是( )
A.480平方米
B.240平方米
C.1200平方米
D.2400
平方米
8.把一个图形按10:1放大后,周长( )
A.扩大到原来的5倍
B.不变
C.扩大到原来的10倍
D.扩大到原来的20倍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9.解比例:3.5:x=0.5:20%则x=
10.甲数与乙数的比例为5:3,甲数为60,乙数为
.
11.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1cm表示实际距离
km.
12.是
比例尺,把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13.一幅地图的比例尺如图所示,在这幅地图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
;实际500千米的距离,在地图上应画成
厘米.
14.若两个比的比值和互为倒数,则a、b、c、d这四个数组成的比例是
.
15.如果6是x和9的比例中项,那么x=
.
16.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它的长和宽的比是5:3,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如果在这个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厘米。
17.学校有一块长80米,宽50米的长方形小操场,绘制成平面图时,长画成了20厘米,宽就应画成
厘米.
18.把一个长为5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按3:1放大,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为
厘米,宽为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9.实际距离一定大于图上距离.
(判断对错)
20.一张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米.
(判断对错)
21.甲数的与乙数的相等,且甲、乙均不为零,则甲数大于乙数.
(判断对错)
22.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除以两个外项的积,商是1.
.(判断对错)
23.把一个三角形按2:1放大后,它的每个角的度数,每条边的长度都要扩大到原来的2倍.
(判断对错)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4.求未知数.
=
x:2.8=:
:=x:
五.应用题(共4小题)
25.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10厘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平均时速60千米,几小时能到达乙地?
26.把下面左边的平行四边形按比例缩小后得到右边的平行四边形,那么缩小后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多少?
27.李叔叔家去年秋天有两块地种了白菜,面积分别为12.5m2和18m2,去年秋天两块地分别产白菜81.25kg和117kg.两块白菜地的白菜产量与面积之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28.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6000000,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地到B地的距离是9.6cm。一辆汽车从A地开往B地,每时行80km,多少小时能到达?
六.操作题(共1小题)
29.将左图按2:1放大,将右图按1:3缩小.
(1)三角形放大后的斜边与放大前斜边的比是:
.
(2)如果把圆按100:1的比放大,那么放大后的面积与放大前面积的比是:
.
七.解答题(共2小题)
30.图中A,B两地相距75千米,则A,C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31.量一量小明家到少年宫、车站的图上距离,再根据图上比例尺算出它们的实际距离.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二章《比例》考前押题卷(第一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性质,把原式化为3x=15×8,然后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3,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3:8=15:x
3x=15×8
3x÷3=15×8÷3
x=4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解方程和解比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式的性质与比例的基本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2.【分析】根据“一个锐角与直角的度数比是3:5”,可以得出一个锐角是两个锐角和的,把一个锐角看做3份,那另一个锐角是(5﹣3)份,由此列式解答即可.
【解答】解:根据一个锐角与直角的度数比是3:5,
把一个锐角看做3份,
那另一个锐角是:5﹣3=2(份),
两个锐角的比是:3:2;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为90°,结合分数的意义列式解答即可.
3.【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是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千米,据此可以求出德州到武汉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根据时间=路程÷速度,求出行驶的时间,又知这辆大货车载着这些大馒头于上午6时出发,然后用出发的时刻加上行驶的时间就是达到武汉的时刻.据此列式解答.
【解答】解:200×4.8÷96
=960÷96
=10(小时)
6时+10时=16时
16时是下午4时.
答:下午4时就可以抵达武汉.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目的是理解掌握比例尺的意义及应用,以及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相互转化方法的应用.
4.【分析】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由此可求得a,进而选择正确答案.
【解答】解: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解得:a=4,
故选:B.
【点评】紧扣比例的基本性质即可解决此类问题.
5.【分析】根据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求出各选项的比值,找出与3:8比值不相等的选项;即可判断。
【解答】解:3:8=3÷8=
A、6:8=6÷16=,=,所以6:16与3:8能组成比例;
B、0.3:0.8=0.3÷0.8=,=,所以0.3:0.8与3:8能组成比例;
C、:==,≠,所以:与3:8不能组成比例;
D、1.5:4=1.5÷4=,=,所以1.5:4与3:8能组成比例;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比例的意义,只有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才可以组成比例。
6.【分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已知,依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即可求得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
【解答】解:因为2毫米=0.2厘米
则20厘米:0.2厘米=200:2=100:1;
所以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为100:1.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方法,解答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7.【分析】要求实际面积,必须知道实际的高和实际的底分别是多少,设实际的底是x厘米,实际的高是y厘米,根据比例尺不变,列出比例式,列式解答分别求出实际的底和高,进而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求出这块地的面积.
【解答】解:设实际的底是x厘米,实际的高是y厘米,
1:500=12:x
x=500×12
x=6000;
1:500=8:y
y=8×500
y=4000;
实际面积:6000×4000×=12000000(平方厘米);
12000000平方厘米=1200平方米;
答:这块地的实际面积是1200平方米.
故选:C.
【点评】关键要掌握比例尺的定义,即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根据此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即可.
8.【分析】一个图形按10:1放大后,就是把这个图形的各边长放大10倍,也就是各边乘10,周长扩大10倍.
【解答】解:把一个图形按10:1放大后,周长扩大到原来的10倍.
故选:C.
【点评】本题是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n倍,它的周长也将放大或缩小的n倍.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9.【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原式化成0.5x=3.5×20%,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5求解.
【解答】解:3.5:x=0.5:20%
0.5x=3.5×20%
0.5x÷0.5=0.7÷0.5
x=1.4;
故答案为:1.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等式的性质以及比例基本性质解方程的能力,解方程时注意对齐等号.
10.【分析】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即可求解,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解答】解:设乙数为x,
则5:3=60:x,
5x=180,
x=36.
故答案为:3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
11.【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作答,即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解答】解: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1cm表示实际距离4000000厘米,
4000000厘米=40千米
即
图上1cm表示实际距离40千米.
故答案为:4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
12.【分析】比例尺分为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两类,该题为线段比例尺。根据比例尺的意义,知道在图上是1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是80千米,求得比例尺即可。
【解答】解:是线段比例尺。
80千米=8000000厘米
数值比例尺是1:8000000
答:是线段比例尺,把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1:8000000。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懂比例尺的意义,找准对应量,特别注意对应量的单位名称,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即可。
13.【分析】因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5千米,于是即可求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进而即可求出实际距离500千米的图上距离.
【解答】解:因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5千米,
所以1厘米:25千米,
=1厘米:2500000厘米,
=1:2500000;
500÷25=20(厘米);
答: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1:2500000;实际500千米的距离,在地图上应画成20厘米.
故答案为:1:2500000;2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线段比例尺的意义,以及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
14.【分析】和互为倒数,即×=1,则=1,即ac=bd,根据比例的性质改写成比例即可的解。
【解答】解:因为和互为倒数,即×=1,
则=1,即ac=bd,
所以a:b=d:c,a:d=b:c,c:b=d:a,c:d=b:a。
故答案为:a:b=d:c,a:d=b:c,c:b=d:a,c:d=b:a。
【点评】此题考查了倒数和比例基本性质的灵活运用。
15.【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知道,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解答】解:因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所以,9x=6×6
9x÷9=36÷4
x=4
故答案为: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16.【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C=2(a+b)”,40÷2=20(厘米),把20厘米平均分成(5+3)份,先用除法求出1份是多少厘米,再用乘法分别求出5份(长方形长)、3份(长方形宽)各是多少厘米,然后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b”即可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在这个长方形内画的最大圆的直径是这个长方形的宽,根据圆周长计算公式“C=πd”即可求出这个圆的周长。
【解答】解:40÷2÷(5+3)
=40÷2÷8
=2.5(厘米)
(2.5×5)×(2.5×3)
=12.5×7.5
=93.75(平方厘米)
3.14×(2.5×3)
=3.14×7.5
=23.55(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93.75平方厘米,如果在这个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23.55厘米。
故答案为:93.75,23.55。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圆周长的计算、按比例分配问题等。
17.【分析】先把米数化成厘米数,根据实际的长和图上的长,求出比例尺,再根据实际的宽和比例尺求出图上的宽,即可解答.
【解答】解:80米=8000厘米,50米=5000厘米
20:8000=1:400
5000×=12.5(厘米)
答:宽就应画成12.5厘米.
故答案为:12.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意义及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注意单位的换算.
18.【分析】根据题意,把长、宽按3:1放大,先分别求出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解答】解:放大后长是:5×3=15(厘米)
放大后宽是:4×3=12(厘米)
放大后的面积是:15×12=180(平方厘米)
答: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为15厘米,宽为12厘米,面积是18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15,12,180。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求出放大后的长、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9.【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在科研和生产中,需要将一些精密的仪器或零件放大后画在图纸上,这时图上距离就大于实际距离;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因为在科研和生产中,需要将一些精密的仪器或零件放大后画在图纸上,
所以此时的图上距离就大于实际距离;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放大比例尺的意义.
20.【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它只是表示两个数的比,后面不能带单位,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根据分析比例尺后面不能带单位,所以“一张地图的数值比例尺是1:50000米.”这句话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比例尺的有关知识.
21.【分析】利用比例的性质,将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先改写成比例,再进一步化简比得解.
【解答】解:甲数×=乙数×,
则甲数:乙数=:=24:25,
因为24份的数<25份的数,
所以甲数<乙数.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比例的运用,关键是把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先改写成比例的形式.
22.【分析】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得:在比例里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
所以两内项的积除以两外项的积,商为1,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23.【分析】因为把一个三角形按2:1放大,只是把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扩大了;而角度的大小只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和边长无关,所以角度不变;据此判断.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把一个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
只是把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扩大了2倍,而角度不变.
所以“把一个三角形按2:1放大后,它每个角的度数、每条边的长都扩大了2倍”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只和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4.【分析】(1)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把比例转化成一般方程15x=21×8,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5即可得到原比例的解.
(2)同理,把比例转化成一般方程x=2.8×,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得到原比例的解.
(3)同理,把比例转化成一般方程x=×,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即可得到原比例的解.
【解答】解:(1)=
15x=21×8
15x÷15=21×8÷15
x=11.2;
(2)x:2.8=:
x=2.8×
x÷=2.8×÷
x=4.2;
(3):=x:
x=×
x÷=×÷
x=.
【点评】解比例时,先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把比例转化成一般方程,然后再根据解方程的方法解答.
五.应用题(共4小题)
25.【分析】此题应先求出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路程),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要求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几小时,就是用路程除以速度即可。
【解答】解:甲、乙两地的距离:
10÷=30000000(厘米)
30000000厘米=300千米;
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
300÷60=5(小时)。
答:5小时能到达乙地。
【点评】此题考查了比例尺的实际应用,以及对“时间=路程÷速度”这一关系式的掌握情况。
26.【分析】由题意可知:平行四边形各边缩小的倍数一定,则缩小后的边和高的长度与原来边与高的长度成正比,据此即可列比例求解.
【解答】解:设缩小后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是xcm,根据题意可得:
24:36=x:24
36x=24×24
36x÷36=24×24÷36
x=16
答:缩小后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6厘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平行四边形各边缩小的倍数一定,则缩小后的边和高的长度与原来边与高的长度成正比.
27.【分析】分别求出两块白菜的产量和面积的比值,比较它们是否相等即可判断;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12.5:18
=125÷180
=
81.25:117
=81.25÷117
=
所以两块白菜地的白菜产量与面积之比能组成比例,
答:两块白菜地的白菜产量与面积之比能组成比例.
【点评】本题也可以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即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判断能否组成比例.
28.【分析】首先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A、B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据此列式解答。
【解答】解:9.6
=9.6×6000000
=57600000(厘米)
57600000厘米=576千米
576÷80=7.2(小时)
答:7.2小时到达。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关系的灵活运用。
六.操作题(共1小题)
29.【分析】(1)根据图形放大或缩小的特征,把三角形按2:1放大,其放大后的各边与原来边的比都是2:1,所以,三角形放大后的斜边与放大前斜边的比是2:1.
(2)圆按100:1扩大,放大后的半径与放大前半径的比为100:1,放大后的面积与放大前面积的比1002:12=10000:1.
【解答】解:(1)把三角形按2:1放大,其放大后的各边与原来边的比都是2:1,所以,三角形放大后的斜边与放大前斜边的比是:2:1.
(2)圆按100:1扩大,放大后的半径与放大前半径的比为100:1,放大后的面积与放大前面积的比1002:12=10000:1.
故答案为:2:1;10000:1.
【点评】本题是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关键了解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对应边的关系及面积的关系.
七.解答题(共2小题)
30.【分析】先量得A、B两地的图上长度,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求得比例尺,再量得A、C两地的图上长度,由A、C两地的距离=A、C两地的图上长度÷比例尺求出即可.
【解答】解:AB=1.5厘米,
75千米=7500000厘米,
1.5:7500000=1:5000000
AC=2厘米,
A、C两地相距:
2÷
=10000000(厘米)
=100(千米).
答:A、C两地相距100千米.
【点评】考查了长度的测量方法和比例尺的实际应用,利用比例尺进行转化是解题的关键.
31.【分析】图上的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1cm代表实际距离500m,即比例尺1:50000,测量可得小明家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小明家到车站的图上距离是6.5厘米,然后利用“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解答即可.
【解答】解:测量可得小明家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小明家到车站的图上距离是6.5厘米.
4÷=200000(厘米)
200000厘米=2千米
6.5÷=325000(厘米)
325000厘米=3.25千米
答:小明家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是2千米,小明家到车站的实际距离是3.25千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解答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4张PPT)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
《比例》知识讲解及考前押题卷精讲
(第一套)
专题复习课件
知识讲解
01
第一部分:知识讲解
一、变化的量
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二、正比例
1.
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字母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k(一定)。
2.?应用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有些相关联的量,虽然也是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们相对应的数的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如被减数与差,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等。
三、画一画
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第一部分:知识讲解
四、反比例
1.
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反比例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x·y=k(一定)。
2.?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要先想这两个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再运用数量关系式进行判断,看这两个量的积是否一定;最后作出结论。
五、观察与探究
当两个变量成反比例关系时,所绘成的图像是一条光滑曲线。
六、图形的放缩
一幅图放大或缩小,只有按照相同的比来画,画的图才像。
第一部分:知识讲解
七、比例尺
1.?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2.?比例尺的分类:比例尺根据实际距离是缩小还是扩大,分为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比例尺还可分为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
3.?比例尺的应用:
(1)已知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实际距离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
第一部分:知识讲解
考前押题卷精讲
(全解析)
02
第二部分:学习检测
05
01
02
03
04
选择题
填空题
判断题
计算题
应用题
05
讲解流程
一.选择题
1.3:8=15:x,x=( )
A.30
B.40
C.50
B
【解答】解:3:8=15:x
3x=15×8
3x÷3=15×8÷3
x=40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解方程和解比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式的性质与比例的基本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的性质,把原式化为3x=15×8,然后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3,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2.一个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一个锐角与直角的度数比是3:5,那么两个锐角的度数比是( )
A.2:5
B.5:3
C.3:2
C
【解答】解:根据一个锐角与直角的度数比是3:5,
把一个锐角看做3份,
那另一个锐角是:5﹣3=2(份),
两个锐角的比是:3:2;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为90°,结合分数的意义列式解答即可.
【分析】根据“一个锐角与直角的度数比是3:5”,可以得出一个锐角是两个锐角和的3/5,把一个锐角看做3份,那另一个锐角是(5﹣3)份,由此列式解答即可.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德州爱心企业纷纷向武汉伸出援助之手.其中一家馒头加工企业捐赠10万个山东大馒头发往武汉防控一线.在一幅标有的地图上,量的德州到武汉的距离是4.8厘米,一辆大货车载着这些大馒头于上午6时以每小时96千米的速度开往武汉,( )时就可以抵达武汉.
A.下午3
B.下午4
C.下午5
D.晚上6
B
【解答】解:200×4.8÷96
=960÷96
=10(小时)
6时+10时=16时
16时是下午4时.
答:下午4时就可以抵达武汉.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目的是理解掌握比例尺的意义及应用,以及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相互转化方法的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这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是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千米,据此可以求出德州到武汉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根据时间=路程÷速度,求出行驶的时间,又知这辆大货车载着这些大馒头于上午6时出发,然后用出发的时刻加上行驶的时间就是达到武汉的时刻.据此列式解答.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4.在a/12=1/3中,a的值是( )
A.2
B.4
C.6
D.8
B
【解答】解:a/12=1/3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解得:a=4,
故选:B.
【点评】紧扣比例的基本性质即可解决此类问题.
【分析】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由此可求得a,进而选择正确答案.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5.下面四个比中,( )与3:8不能组成比例.
A.6:16
B.0.3:0.8
C.1/3:1/8
D.1.5:4
C
【解答】解:3:8=3÷8=3/8
A、6:8=6÷16=3/8,3/8=3/8,所以6:16与3:8能组成比例;
B、0.3:0.8=0.3÷0.8=3/8,3/8=3/8,所以0.3:0.8与3:8能组成比例;
C、1/3:1/8=1/3:1/8=8/3,3/8≠8/3,所以:与3:8不能组成比例;
D、1.5:4=1.5÷4=3/8,3/8=3/8,所以1.5:4与3:8能组成比例;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比例的意义,只有两个比的比值相等才可以组成比例。
【分析】根据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求出各选项的比值,找出与3:8比值不相等的选项;即可判断。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6.一种手机零件的长是2毫米,画在一幅设计图上的长是20厘米,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是( )
A.1:10
B.10:1
C.100:1
D.1:100
C
【解答】解:因为2毫米=0.2厘米
则20厘米:0.2厘米=200:2=100:1;
所以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为100:1.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计算方法,解答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分析】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已知,依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即可求得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7.把一块三角形的地画在比例尺是1:500的图纸上,量得图上三角形的底是12厘米,高8厘米,这块地实际面积是( )
A.480平方米
B.240平方米
C.1200平方米
D.2400
平方米
C
【解答】解:设实际的底是x厘米,实际的高是y厘米,
1:500=12:x
x=500×12
x=6000;
1:500=8:y
y=8×500
y=4000;
【点评】关键要掌握比例尺的定义,即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根据此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即可.
【分析】要求实际面积,必须知道实际的高和实际的底分别是多少,设实际的底是x厘米,实际的高是y厘米,根据比例尺不变,列出比例式,列式解答分别求出实际的底和高,进而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求出这块地的面积.
实际面积:6000×4000×1/2=12000000(平方厘米);
12000000平方厘米=1200平方米;
答:这块地的实际面积是1200平方米.
故选:C.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8.把一个图形按10:1放大后,周长( )
A.扩大到原来的5倍
B.不变
C.扩大到原来的10倍
D.扩大到原来的20倍
C
【解答】解:把一个图形按10:1放大后,周长扩大到原来的10倍.
故选:C.
【点评】本题是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n倍,它的周长也将放大或缩小的n倍.
【分析】一个图形按10:1放大后,就是把这个图形的各边长放大10倍,也就是各边乘10,周长扩大10倍.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9.解比例:3.5:x=0.5:20%则x=
1.4
【解答】解:3.5:x=0.5:20%
0.5x=3.5×20%
0.5x÷0.5=0.7÷0.5
x=1.4;
故答案为:1.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等式的性质以及比例基本性质解方程的能力,解方程时注意对齐等号.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原式化成0.5x=3.5×20%,再依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0.5求解.
二.填空题
二.填空题
10.甲数与乙数的比例为5:3,甲数为60,乙数为
.
36
【解答】解:设乙数为x,
则5:3=60:x,
5x=180,
x=36.
故答案为:36.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的基本性质.
【分析】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即可求解,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二.填空题
二.填空题
11.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1cm表示实际距离
km.
40
【解答】解: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1cm表示实际距离4000000厘米,
4000000厘米=40千米
即
图上1cm表示实际距离40千米.
故答案为:40.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
【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作答,即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二.填空题
二.填空题
12.是
比例尺,把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1:8000000
【解答】解:
是线段比例尺。
80千米=8000000厘米
数值比例尺是1:8000000
答:
是线段比例尺,把它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1:8000000。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懂比例尺的意义,找准对应量,特别注意对应量的单位名称,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即可。
【分析】比例尺分为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两类,该题为线段比例尺。根据比例尺的意义,知道在图上是1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是80千米,求得比例尺即可。
二.填空题
二.填空题
13.一幅地图的比例尺如图
所示,在这幅地图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
;实际500千米的距离,在地图上应画成
厘米.
1:2500000
【解答】解:因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5千米,
所以1厘米:25千米,
=1厘米:2500000厘米,
=1:2500000;
500÷25=20(厘米);
答: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是1:2500000;实际500千米的距离,在地图上应画成20厘米.
故答案为:1:2500000;2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线段比例尺的意义,以及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
【分析】因为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5千米,于是即可求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进而即可求出实际距离500千米的图上距离.
20
二.填空题
二.填空题
14.若两个比的比值a/b和c/d互为倒数,则a、b、c、d这四个数组成的比例是
.
a:b=d:c,a:d=b:c,c:b=d:a,c:d=b:a
【解答】解:因为和互为倒数,即×=1,
则=1,即ac=bd,
所以a:b=d:c,a:d=b:c,c:b=d:a,c:d=b:a。
故答案为:a:b=d:c,a:d=b:c,c:b=d:a,c:d=b:a。
【点评】此题考查了倒数和比例基本性质的灵活运用。
【分析】a/b和c/d互为倒数,即a/b×c/d=1,则ac/bd=1,即ac=bd,根据比例的性质改写成比例即可的解。
二.填空题
二.填空题
15.如果6是x和9的比例中项,那么x=
.
4
【解答】解:因为,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所以,9x=6×6
9x÷9=36÷4
x=4
故答案为:4.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知道,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二.填空题
二.填空题
16.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厘米,它的长和宽的比是5:3,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如果在这个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
厘米。
93.75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C=2(a+b)”,40÷2=20(厘米),把20厘米平均分成(5+3)份,先用除法求出1份是多少厘米,再用乘法分别求出5份(长方形长)、3份(长方形宽)各是多少厘米,然后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S=ab”即可求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在这个长方形内画的最大圆的直径是这个长方形的宽,根据圆周长计算公式“C=πd”即可求出这个圆的周长。
23.55
二.填空题
二.填空题
【解答】解:40÷2÷(5+3)
=40÷2÷8
=2.5(厘米)
(2.5×5)×(2.5×3)
=12.5×7.5
=93.75(平方厘米)
3.14×(2.5×3)
=3.14×7.5
=23.55(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93.75平方厘米,如果在这个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这个圆的周长是23.55厘米
故答案为:93.75,23.55。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圆周长的计算、按比例分配问题等。
二.填空题
二.填空题
17.学校有一块长80米,宽50米的长方形小操场,绘制成平面图时,长画成了20厘米,宽就应画成
厘米.
12.5
【解答】解:80米=8000厘米,50米=5000厘米
20:8000=1:400
5000×1/400=12.5(厘米)
答:宽就应画成12.5厘米.
故答案为:12.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的意义及已知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注意单位的换算.
【分析】先把米数化成厘米数,根据实际的长和图上的长,求出比例尺,再根据实际的宽和比例尺求出图上的宽,即可解答.
二.填空题
二.填空题
18.把一个长为5厘米,宽为4厘米的长方形按3:1放大,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为
厘米,宽为
厘米,面积是
平方厘米.
180
【解答】解:放大后长是:5×3=15(厘米)
放大后宽是:4×3=12(厘米)
放大后的面积是:15×12=180(平方厘米)
答:放大后的长方形的长为15厘米,宽为12厘米,面积是180平方厘米。
故答案为:15,12,180。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求出放大后的长、宽,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
【分析】根据题意,把长、宽按3:1放大,先分别求出放大后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
15
12
二.填空题
三.判断题
19.实际距离一定大于图上距离.
(判断对错)
×
【解答】解:因为在科研和生产中,需要将一些精密的仪器或零件放大后画在图纸上,
所以此时的图上距离就大于实际距离;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放大比例尺的意义.
【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在科研和生产中,需要将一些精密的仪器或零件放大后画在图纸上,这时图上距离就大于实际距离;据此判断即可.
三.判断题
三.判断题
20.一张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米.
(判断对错)
【解答】解:根据分析比例尺后面不能带单位,所以“一张地图的数值比例尺是1:50000米.”这句话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比例尺的有关知识.
【分析】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上实际距离,它只是表示两个数的比,后面不能带单位,据此判断即可.
×
三.判断题
三.判断题
21.甲数的5/6与乙数的4/5相等,且甲、乙均不为零,则甲数大于乙数.
(判断对错)
【解答】解:甲数×5/6=乙数×4/5,
则甲数:乙数=4/5:5/6=24:25,
因为24份的数<25份的数,
所以甲数<乙数.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比例的运用,关键是把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先改写成比例的形式.
【分析】利用比例的性质,将两个内项积等于两个外项积先改写成比例,再进一步化简比得解.
×
三.判断题
三.判断题
22.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除以两个外项的积,商是1.
.(判断对错)
√
【解答】解: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可得:在比例里两内项的积等于两外项的积,
所以两内项的积除以两外项的积,商为1,
所以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的应用.
【分析】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三.判断题
三.判断题
3.把一个三角形按2:1放大后,它的每个角的度数,每条边的长度都要扩大到原来的2倍.
(判断对错)
×
【解答】解:由分析可知:把一个三角形按2:1的比放大后,
只是把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扩大了2倍,而角度不变.
所以“把一个三角形按2:1放大后,它每个角的度数、每条边的长都扩大了2倍”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只和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分析】因为把一个三角形按2:1放大,只是把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扩大了;而角度的大小只和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和边长无关,所以角度不变;据此判断.
三.判断题
四.计算题
24.求未知数.
21/x=15/8
x:2.6=9/4:3/2
3/8:5/12=x:2/5
【分析】(1)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把比例转化成一般方程15x=21×8,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15即可得到原比例的解.
(2)同理,把比例转化成一般方程3/2x=2.8×9/4,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3/2即可得到原比例的解.
(3)同理,把比例转化成一般方程5/12x=3/8×2/5,再根据等式的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5/12即可得到原比例的解.
四.计算题
四.计算题
【点评】解比例时,先根据比例的性质,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把比例转化成一般方程,然后再根据解方程的方法解答.
【解答】解:(1)21/x=15/8
15x=21×8
15x÷15
=21×8÷15
x=11.2;
(3)3/8:5/12=x:2/5
5/12
x=3/8×2/5
5/12x÷5/12=3/8×2/5÷5/12
x=9/25.
(2)x:2.8=9/4:3/2
3/2x=2.8×9/4
3/2x÷3/2=2.8×÷9/4
x=4.2;
四.计算题
五.应用题
25.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公路长10厘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平均时速60千米,几小时能到达乙地?
【解答】解:甲、乙两地的距离:
10÷1/30000000=30000000(厘米)
30000000厘米=300千米;
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
300÷60=5(小时)。
答:5小时能到达乙地。
【点评】此题考查了比例尺的实际应用,以及对“时间=路程÷速度”这一关系式的掌握情况。
【分析】此题应先求出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路程),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即可求出;要求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几小时,就是用路程除以速度即可。
五.应用题
五.应用题
26.把下面左边的平行四边形按比例缩小后得到右边的平行四边形,那么缩小后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多少?
【解答】解:设缩小后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是xcm,根据题意可得:
24:36=x:24
36x=24×24
36x÷36=24×24÷36
x=16
答:缩小后的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6厘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平行四边形各边缩小的倍数一定,则缩小后的边和高的长度与原来边与高的长度成正比.
【分析】由题意可知:平行四边形各边缩小的倍数一定,则缩小后的边和高的长度与原来边与高的长度成正比,据此即可列比例求解.
五.应用题
五.应用题
27.李叔叔家去年秋天有两块地种了白菜,面积分别为12.5m2和18m2,去年秋天两块地分别产白菜81.25kg和117kg.两块白菜地的白菜产量与面积之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解答】解:12.5:18
=125÷180
=25/36
81.25:117
=81.25÷117
=25/36
所以两块白菜地的白菜产量与面积之比能组成比例,
答:两块白菜地的白菜产量与面积之比能组成比例.
【点评】本题也可以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即在比例里,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判断能否组成比例.
【分析】分别求出两块白菜的产量和面积的比值,比较它们是否相等即可判断;据此进行解答.
五.应用题
五.应用题
28.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6000000,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地到B地的距离是9.6cm。一辆汽车从A地开往B地,每时行80km,多少小时能到达?
【解答】解:9.6÷1/6000000
=9.6×6000000
=57600000(厘米)
57600000厘米=576千米
576÷80=7.2(小时)
答:7.2小时到达。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关系的灵活运用。
【分析】首先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A、B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再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据此列式解答。
五.应用题
五.应用题
29.将左图按2:1放大,将右图按1:3缩小.
(1)三角形放大后的斜边与放大前斜边的比是:
.
(2)如果把圆按100:1的比放大,那么放大后的面积与放大前面积的比是
【分析】(1)根据图形放大或缩小的特征,把三角形按2:1放大,其放大后的各边与原来边的比都是2:1,所以,三角形放大后的斜边与放大前斜边的比是2:1.
(2)圆按100:1扩大,放大后的半径与放大前半径的比为100:1,放大后的面积与放大前面积的比100?:1?=10000:1.
2:1
1000:1
五.应用题
五.应用题
【解答】解:(1)把三角形按2:1放大,其放大后的各边与原来边的比都是2:1,所以,三角形放大后的斜边与放大前斜边的比是:2:1.
(2)圆按100:1扩大,放大后的半径与放大前半径的比为100:1,放大后的面积与放大前面积的比100?:1?=10000:1.
故答案为:2:1;10000:1.
【点评】本题是考查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关键了解放大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对应边的关系及面积的关系.
五.应用题
五.应用题
30.图中A,B两地相距75千米,则A,C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是:
.
100
【解答】解:AB=1.5厘米,
75千米=7500000厘米,
1.5:7500000=1:5000000
AC=2厘米,
A、C两地相距:
2÷1/50000
=10000000(厘米)
=100(千米).
答:A、C两地相距100千米.
【点评】考查了长度的测量方法和比例尺的实际应用,利用比例尺进行转化是解题的关键.
【分析】先量得A、B两地的图上长度,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求得比例尺,再量得A、C两地的图上长度,由A、C两地的距离=A、C两地的图上长度÷比例尺求出即可.
五.应用题
五.应用题
31.量一量小明家到少年宫、车站的图上距离,再根据图上比例尺算出它们的实际距离.
【分析】图上的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1cm代表实际距离500m,即比例尺1:50000,测量可得小明家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小明家到车站的图上距离是6.5厘米,然后利用“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解答即可.
【解答】解:测量可得小明家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小明家到车站的图上距离是6.5厘米.
4÷=200000(厘米)
200000厘米=2千米
6.5÷=325000(厘米)
325000厘米=3.25千米
答:小明家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是2千米,小明家到车站的实际距离是3.25千米.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的关系,解答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五.应用题
谢谢您的观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