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章《正比例与反比例》考前押题卷(第三套)
一、单选题
1.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
)
A.?不成比例?????????????????????????????????????????B.?成正比例
2.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3.上操学生总人数一定,站的排数和每排站的人数(??
)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不成反比例
二、判断题
4.汽车的载重量一定,运货的次数与运货的总量成正比例。(???
)
5.判断对错.
王小丽带一定的钱去买书,已经用去的钱数和剩下的钱数不成比例.
6.两个相关联的量一定成比例关系。
7.圆的面积与半径成反比例。
三、填空题
8.如果x×y=16,那么x与y成________比例.
9.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________。
10.优质大米的重量和总价如下表。
质量(千克)
1
2
3
4
5
6
……
总价(元)
9.5
19
28.5
38
47.5
57
……
(1)表中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量。
(2)比值实际上表示________,用式子表示他们的关系,关系式为________。
(3)下结论:大米的________一定,________和________成正比例。
11.40千克小麦能磨面粉32千克,照这样计算,7吨小麦能磨面粉________千克。
四、解答题
12.一种药水是由药粉和水按照1:200的质量比配制而成的.
药粉/克
1
2
4
6
8
10
水/克
200
400
?
?
?
?
(1)补充表格.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下面的方格纸上描点连线.
(3)12克药粉需要加入多少克水?要把2.5千克水配成药水,需要药粉多少克?
13.下表记录的是一辆汽车从A城到B城的行驶速度和所需的时间.
请把上表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2)一辆汽车从A城到B城,行驶的速度是45千米/时.需要________时间?
(3)一辆汽车从A城到B城行驶的时间是5时多一点,你知道行驶的速度大约是________吗?
五、综合题
14.一房间铺地面积和用砖数如下表,根据要求填空.?
?
??铺地面积(平方米)
1
2
3
4
5
用砖块数
25
50
75
100
125
(1)表中( ??
)和( )是相关联的量,(??
)随着(??
)的变化而变化。
(2)铺地面积与用砖块数是否成正比例?
?
六、应用题
15.请你根据下表补充好统计图,并请你说说发现了什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章《正比例与反比例》考前押题卷(第三套)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解答】吃掉的与剩下的和一定,成正比例的两个量比值一定,所以吃掉的和剩下的不成比例。
【分析】考查正比例的意义。
2.【答案】
B
【解析】【解答】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底×高×=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当底与高的乘积一定时,底与高成反比例,据此解答.
3.【答案】
B
【解析】【解答】解:因为学生总人数(一定)=站的排数×每排站的人数,站的排数和每排站的人数的积一定,所以站的排数和每排站的人数成分比例。
故选:B。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因为每段长度与段数的积一定,所以每段长度与段数成反比例。
二、判断题
4.【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依据题意,运货总量与运货的次数的比值表示的是汽车的载重量,因为汽车的载重量一定,
所以运货的次数与运货的总量成正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两个量的比值一定,两个量是正比例关系。
5.【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解:因为已经用去的钱数+剩下的钱数=总钱数,由王小丽带一定的钱去买书,可知总钱数一定,即已经用去的钱数和剩下的钱数的和一定,所以已经用去的钱数和剩下的钱数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已经用去的钱数和剩下的钱数的和一定,所以已经用去的钱数和剩下的钱数不成比例。
6.【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两个相关联的量也有可能不成比例关系,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数量关系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的乘积一定还是商一定,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7.【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因为圆的面积=πr?
,
所以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
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即可判断。
三、填空题
8.【答案】
反
【解析】【解答】
如果x×y=16,那么x与y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反。
【分析】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y:x=k(一定);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关系式表示:xy=k(一定),据此判断。
9.【答案】
反比
【解析】【解答】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的乘积等于工作总量,是定值,所以成反比
【分析】考察了学生认识和辨别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能力
10.【答案】
(1)质量;总价
(2)单价;单价=总价÷质量
(3)单价;总价;质量
【解析】【解答】解:(1)表中有质量和总价两种量;
(2)比值实际上表示单价,用式子表示他们的关系,关系式为:单价=总价÷质量;
(3)大米的单价一定,总价和质量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质量,总价;单价,单价=总价÷质量;单价,总价,质量
【分析】先判断表格重量有哪种相关联的量,然后根据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确定关系式,最后确定总价与质量之间的比值一定,确定二者成正比例关系.
11.【答案】
5600
【解析】【解答】设7吨小麦能磨面粉x千克。40:32=7000:x
,
40x=224000,
x=5600
【分析】利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面粉的出粉率是一定的写出比例。本题考查利用比例的
意义和基本性质写方程。易错点是;忘记换算单位。
四、解答题
12.【答案】
(1)解:填表如下:
药粉/克
1
2
4
6
8
10
水/克
200
400
800
1200
1600
2000
(2)解:作图如下:
(3)解:200×12=2400(克)
2.5千克=2500克
2500×
=12.5(克)
答:12克药粉需要加水2400克,要把2.5千克水配成药水,需要药粉12.5克.
【解析】【分析】(1)根据条件“
一种药水是由药粉和水按照1:200的质量比配制而成的
”可知,用药粉:水=1:200,据此列比例解答,然后填表即可;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在统计图中先描点,然后再连线,图中的统计图纵轴每格代表200克,据此作图;
(3)根据条件可知,1克药粉要加入200克水,用药粉的质量×200=水的质量,据此用乘法计算;
要把2.5千克水配成药水,需要药粉多少克,先统一单位,1千克=1000克,然后用水的质量×药粉占水的分率=药粉的质量,据此列式解答。
13.【答案】
(1)解:速度×时间=路程(一定),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的乘积一定,速度和所需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2)8小时
(3)72千米
【解析】【解答】(1)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判断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2)设需要x小时,
45x=30×12
???
x=360÷45
???
x=8
(3)设大约是y千米,
5y=30×12
?
y=360÷5
?
y=72
故答案为:(1)反比例关系;(2)8小时;(3)72千米
【分析】两地的路程是不变的,这样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判断速度与时间的乘积一定还是商一定,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然后设出未知数根据比例关系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五、综合题
14.【答案】
(1)铺地面积???
用砖块数??
用砖块数??
铺地面积
(2)成正比例
【解析】【解答】根据正比例的基本意义,(1)很据相关联的量的概念可以知道铺地面积和用砖块数是相关联的量,用砖块数随着铺地面积的变化而变化。(2)成正比例。因为铺地面积和用砖块数是相关联的量,且通过计算铺地面积和用砖块数的比值为25,是定值,所以成正比例。
【分析】考察正比例的意义。
六、应用题
15.【答案】
蔬菜的数量和开饭的人数成正比例,他们的关系图像是一条直线。
【解析】【解答】因为蔬菜的数量和开饭的人数成正比例,所以图像会是一条直线
【分析】考察了学生认识和辨别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能力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章
《正比例与反比例》知识讲解及考前押题卷精讲
(第三套)
专题复习课件
知识讲解
01
第一部分:知识讲解
1、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互相依存的变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
2、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字母k表示它们的比值(一定),正比例关系可以表示为:y/x=k(一定)。
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有些相关联的量,虽然也是一种量随着另一种量的变化而变化,但它们相对应的数的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如被减数与差,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等。
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
3、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反比例的关系式可以表示为:x·y=k(一定)。
判断两个量是不是成反比例:要先想这两个量是不是相关联的量;再看这两个量的积是否一定;最后作出结论。反比例的图像是一条光滑曲线。
第一部分:知识讲解
考前押题卷精讲
(全解析)
02
第二部分:学习检测
05
01
02
03
04
选择题
填空题
判断题
解答题
应用题
05
讲解流程
一.选择题
1.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的和剩下(?????
)
A.?不成比例?????????????????????????????????????????B.?成正比例
A
【解析】【解答】吃掉的与剩下的和一定,成正比例的两个量比值一定,所以吃掉的和剩下的不成比例。
【分析】考查正比例的意义。
2.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
??)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
B
【解析】【解答】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和高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题意可得,底×高×=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当底与高的乘积一定时,底与高成反比例,据此解答.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3.上操学生总人数一定,站的排数和每排站的人数(
??
)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不成反比例
B
【解答】解:因为学生总人数(一定)=站的排数×每排站的人数,站的排数和每排站的人数的积一定,所以站的排数和每排站的人数成分比例。
故选:B。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因为每段长度与段数的积一定,所以每段长度与段数成反比例。
一.选择题
二.判断题
4.汽车的载重量一定,运货的次数与运货的总量成正比例。(
??
?
)
正确
【解析】【解答】依据题意,运货总量与运货的次数的比值表示的是汽车的载重量,因为汽车的载重量一定,
所以运货的次数与运货的总量成正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两个量的比值一定,两个量是正比例关系。
二.判断题
二.判断题
5.判断对错.
王小丽带一定的钱去买书,已经用去的钱数和剩下的钱数不成比例.(
)
正确
【解析】【解答】解:因为已经用去的钱数+剩下的钱数=总钱数,由王小丽带一定的钱去买书,可知总钱数一定,即已经用去的钱数和剩下的钱数的和一定,所以已经用去的钱数和剩下的钱数不成比例。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已经用去的钱数和剩下的钱数的和一定,所以已经用去的钱数和剩下的钱数不成比例。
二.判断题
二.判断题
6.两个相关联的量一定成比例关系。
(
)
错误
【解析】【解答】解:两个相关联的量也有可能不成比例关系,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根据数量关系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的乘积一定还是商一定,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否则不成比例.
7.圆的面积与半径成反比例。
(
)
错误
【解析】【解答】因为圆的面积=πr?
,
所以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
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即可判断。
二.判断题
三.填空题
8.如果x×y=16,那么x与y成________比例.
反
【解析】【解答】
如果x×y=16,那么x与y成反比例。
故答案为:反。
【分析】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以下关系式表示:y:x=k(一定);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积,反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关系式表示:xy=k(一定),据此判断。
9.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________。
反比
【解析】【解答】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的乘积等于工作总量,是定值,所以成反比
【分析】考察了学生认识和辨别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能力
三.判断题
三.填空题
10.优质大米的重量和总价如下表。
(1)表中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量。
(2)比值实际上表示________,用式子表示他们的关系,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
(3)下结论:大米的________一定,________和________成正比例。
质量
【解析】【解答】解:(1)表中有质量和总价两种量;
(2)比值实际上表示单价,用式子表示他们的关系,关系式为:单价=总价÷质量;
(3)大米的单价一定,总价和质量成正比例.
故答案为:质量,总价;单价,单价=总价÷质量;单价,总价,质量
【分析】先判断表格重量有哪种相关联的量,然后根据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确定关系式,最后确定总价与质量之间的比值一定,确定二者成正比例关系.
质量(千克)
1
2
3
4
5
6
……
总价(元)
9.5
19
28.5
38
47.5
57
……
单价
单价=总价/质量
单价
总价
质量
总价
三.判断题
三.填空题
11.40千克小麦能磨面粉32千克,照这样计算,7吨小麦能磨面粉________千克。
5600
【解析】【解答】设7吨小麦能磨面粉x千克。
40:32=7000:x
40x=224000,
x=5600
【分析】利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面粉的出粉率是一定的写出比例。本题考查利用比例的
意义和基本性质写方程。易错点是;忘记换算单位。
三.判断题
四.解答题
12.一种药水是由药粉和水按照1:200的质量比配制而成的.
(1)补充表格.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下面的方格纸上描点连线.
(3)12克药粉需要加入多少克水?要把2.5千克水配成药水,需要药粉多少克?
药粉/克
1
2
4
6
8
10
水/克
200
400
800
1200
1600
2000
四.解答题
四.解答题
12.【答案】
(1)解:填表如下:
(2)解:作图如下:
(3)解:200×12=2400(克)
2.5千克=2500克
2500×1/200
=12.5(克)
答:12克药粉需要加水2400克,要把2.5千克水配成药水,需要药粉12.5克.
药粉/克
1
2
4
6
8
10
水/克
200
400
800
1200
1600
2000
【解析】【分析】(1)根据条件“
一种药水是由药粉和水按照1:200的质量比配制而成的
”可知,用药粉:水=1:200,据此列比例解答,然后填表即可;
(2)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在统计图中先描点,然后再连线,图中的统计图纵轴每格代表200克,据此作图;
(3)根据条件可知,1克药粉要加入200克水,用药粉的质量×200=水的质量,据此用乘法计算;
要把2.5千克水配成药水,需要药粉多少克,先统一单位,1千克=1000克,然后用水的质量×药粉占水的分率=药粉的质量,据此列式解答。
四.解答题
13.下表记录的是一辆汽车从A城到B城的行驶速度和所需的时间.
请把上表补充完整,并回答下列问题.
(1)汽车行驶的速度和所需的时间有什么关系?请说明理由.
(2)一辆汽车从A城到B城,行驶的速度是45千米/时.需要________时间?
(3)一辆汽车从A城到B城行驶的时间是5时多一点,你知道行驶的速度大约是________吗?
四.解答题
8小时
72千米
四.解答题
四.解答题
【解析】【解答】(1)根据“速度×时间=路程”判断速度与时间成反比例关系;
(2)设需要x小时,
45x=30×12
???
x=360÷45
???
x=8
(3)设大约是y千米,
5y=30×12
?
y=360÷5
?
y=72
故答案为:(1)反比例关系;(2)8小时;(3)72千米
【分析】两地的路程是不变的,这样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判断速度与时间的乘积一定还是商一定,如果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然后设出未知数根据比例关系列出比例解答即可.
四.解答题
五.应用题
14.一房间铺地面积和用砖数如下表,根据要求填空.
(1)表中(
??
)和(
)是相关联的量,(
??
)随着(?
?
)的变化而变化。
(2)铺地面积与用砖块数是否成正比例?
? ?
铺底面积
【解析】【解答】根据正比例的基本意义,(1)很据相关联的量的概念可以知道铺地面积和用砖块数是相关联的量,用砖块数随着铺地面积的变化而变化。(2)成正比例。因为铺地面积和用砖块数是相关联的量,且通过计算铺地面积和用砖块数的比值为25,是定值,所以成正比例。
【分析】考察正比例的意义。
铺地面积(平方米)
1
2
3
4
5
用砖块数
25
50
75
100
125
用砖块数
铺底面积
用砖块数
五.应用题
五.应用题
15.请你根据下表补充好统计图,并请你说说发现了什么
【解答】因为蔬菜的数量和开饭的人数成正比例,所以图像会是一条直线
【分析】考察了学生认识和辨别正比例和反比例的能力
五.应用题
谢谢您的观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