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分数除法》考前押题卷(第四套)(PPT版+Word版)(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分数除法》考前押题卷(第四套)(PPT版+Word版)(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7-03 08:21:0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分数除法》考前押题卷(第四套)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把 千克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千克。
A. B. C. D.
2.把一根长2米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 米占全长的( )。
A. B. C. D.
3.贝贝正在读一本科普书,第一周读了48页,还剩下这本书的 没有读。这本科普书一共( )页。
A. 18 B. 80 C. 112
4.一堆货物,运走了 ,刚好是2吨。这堆货物原来共( )吨。
A. 9 B. 6 C. 18
5.一个图形的 是 ,这个图形是( )
A. B. C. D.
6.一个数的倒数比它本身大,那么这个数( )。
A. 大于1 B. 小于1 C. 等于1 D. 无法确定
7.把 米长的铁丝剪成相等的3段,每段是全长的( )。
A. 米 B. C.
8.水果店运进一批苹果,卖了两天后,还剩这批苹果的 ,已知卖出的比剩下的多60千克,这批苹果原来重( )千克。
A. 210 B. 140 C. 84 D. 100
9.从1里面每次减去 ,减( )次得0.
A. 100 B. 9 C. 10 D. 11
10.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如果一个外项是1.6,那么另一个外项是( )。
A. 6.1 B. 1.6 C. 135 D.
二、判断题(共6题;共12分)
11.1kg苹果4天吃完,每天吃 kg。( )
12.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
13.因为1的倒数是1,所以0的倒数是0。( )
14.把一个蛋糕分成7份,爸爸吃了2份,那么爸爸吃了这个蛋糕的 。( )
15.所有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
16.一个数(0除外)和它的倒数成反比例.( )
三、填空题(共7题;共10分)
17.超市里有一种书包的单价为120元,比篮球单价的 少6元,一个篮球要________元。
18.比30多 的数是________;1.5的倒数是________。
19.一桶水,当冰化成水时,它的体积减少了 ;那么当水结成冰时,它的体积增加了________。
20.的倒数是________, 时的 是________时。
21.一台收割机 小时收割小麦 公顷,这台收割机平均每小时收割小麦________公顷,收割1公顷小麦需要________小时。
22.B与C互为倒数,则B÷ =________。
2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2.5,另一个外项是________.
四、计算题(共1题;共5分)
24.直接写得数。
286+19= 0.72-0.58= 0.2÷0.01= 7.7a+3.3a=
4.8×12.5%= 0.8×1.2×1.25=
五、解答题(共4题;共25分)
25.一条公路已经修了它的 ,再修800米正好修完,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26.小朋友们开展“爱护环境”小行动, “蜜蜂”小组7人,共收集了5千克废纸; “啄木鸟”小组5人,共收集了3千克废纸。哪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的废纸多?
27.五(1)班期中考试成绩达到优秀的学生有52人,其中男生有28人。
(1)女生达到优秀的人数占男生达到优秀的人数的几分之几?
(2)女生达到优秀的人数占全班达到优秀的人数的几分之几?
28.王老师家装修,有75平方米的墙面需要贴墙纸,甲工人单独贴需要6小时完成,乙工人单独贴需要8小时完成。如果两人合作,几小时能贴完全部的 ?
六、作图题(共1题;共5分)
29.在下图中用阴影表示出 公顷。
七、综合题(共2题;共8分)
30.画一画,涂一涂,填一填。
(1)的一半是________。
________
(2)把 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的________,也就是________。
________
31.找出各题错误的原因,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除数没有变成它的倒数
②被除数变成了它的倒数
③计算分数乘法时,把两个因数的分子与分子、分母与分母分别相加的和作积的分子和分母了
(1) ________
(2) ________
(3) ________
八、应用题(共3题;共15分)
32.看图列算式求x值.
甲里面有几个乙?
33.一辆汽车行9千米耗油 千克.照这样计算,每行驶1千米,需要汽油多少千克?1千克汽油可行驶多少千米?
34.应用题
①从甲地到乙地共400千米,已行了全程的 ,已行了多少千米?
②从甲地到乙地,行了全程的 ,正好是150千米.这条路全长多少千米?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分数除法》考前押题卷(第四套)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解答】解:÷3=, 所以每份是千克。
故答案为:B。
【分析】每份的质量=糖的总质量÷平均分成的份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2.【答案】 A
【解析】【解答】2÷5=(米),所以米是全长的.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平均分的概念解答即可。
3.【答案】 B
【解析】【解答】解:48÷(1-)=80(页)。
故答案为:B。
【分析】这本书的总页数=第一周读的页数÷(1-剩下页数所占的分数),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做单位“1”,据此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4.【答案】 A
【解析】【解答】解:2÷=2×=9(吨)。
故答案为:A。
【分析】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5.【答案】 A
【解析】【解答】解:2÷=6(个)
故这个图形是有6个正方形。
故答案为:A。
【分析】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已知数,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先求出这个图形有几个正方形,再判断各个选项即可。
6.【答案】 B
【解析】【解答】 的倒数是2,2> , 所以 一个数的倒数比它本身大,那么这个数小于1。
故答案为:B。
【分析】大于1的数,倒数小于它本身;等于1的数,倒数等于它本身;小于1的数,倒数大于它本身;0没有倒数。
7.【答案】 B
【解析】【解答】解:把米长的铁丝剪成相等的3段,每段是全长的。
故答案为:B。
【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 此题中把铁丝的长度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段,表示其中1段的数即可解答。
8.【答案】 B
【解析】【解答】解:
=
=140(千克)
故答案为:B。
【分析】以总重量为单位“1”,用1减去还剩的分率即可求出卖出的分率,用卖出的分率减去还剩的分率即可求出卖出的比剩下的多的占总重量的分率,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这批苹果的总重量即可。
9.【答案】 C
【解析】【解答】1÷=10.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求从1里面每次减去,减几次得0,用除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
10.【答案】 D
【解析】【解答】解:1÷1.6=。
故答案为:D。
【分析】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是1,所以用1除以一个外项即可求出另一个外项。
二、判断题
11.【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 1kg苹果4天吃完,应该是平均每天吃kg。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因在本题中,没有说每天吃的同样多,每天不一定就吃 kg,即可做出判断。
12.【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忽略了应该是平均分才对。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把1平均分成n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是, 表示其中的几份,是n分之几,它们都是分数。
13.【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所以“0的倒数是0”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1的倒数还是1,0没有倒数。
14.【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无法判断爸爸吃了几分之几。
故答案为:错误 。
【分析】题中没有将这块蛋糕平均分,所以无法判断爸爸吃了几分之几。
15.【答案】 错误
【解析】【解答】解:当四则混合运算中,加减法在括号里面,乘除法在括号外面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加减法,后算括号外面的,所以“所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法后算加减”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16.【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根据倒数的定义可知,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一个数(0除外)和它的倒数成反比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据此判断.
三、填空题
17.【答案】 105
【解析】【解答】(120+6)÷
=126÷
=126×
=105(元)
故答案为:105.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一个篮球的单价看作单位“1”,已知比单位“1”的少6元的数是书包的单价,要求单位“1”,用(书包的单价+6)÷=一个篮球的单价,据此列式解答。
18.【答案】 35;
【解析】【解答】解:30×(1+)=35,所以比30多的数是35;1×1.5=, 所以1.5的倒数是。
故答案为:35;。
【分析】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这个数=另一个数×(1+几分之几);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9.【答案】
【解析】【解答】解:当水结成冰时,它的体积增加了÷(1-)=。
故答案为:。
【分析】当冰化成水时,它的体积减少了, 此时将冰的体积看成“1”,那么水的体积就是1×(1-)=, 那么当水结成冰时,它的体积增加了(1-)÷=。
20.【答案】 ;
【解析】【解答】1÷=, (时)。
故答案为:;。
【分析】1除以一个数,就等于这个数的倒数;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21.【答案】 ;2
【解析】【解答】解:这台收割机平均每小时收割小麦÷=公顷,收割1公顷小麦需要÷=小时。
故答案为:;。
【分析】这台收割机平均每小时收割小麦的公顷数=这台收割机小时收割小麦的公顷数÷;收割1公顷小麦需要的时间=÷这台收割机小时收割小麦的公顷数。
22.【答案】
【解析】【解答】解:B与C互为倒数,则B=, 则B÷=×=。
故答案为:。
【分析】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这两个数的乘积是1,也可以利用等量代换将B写成C的形式。
23.【答案】
【解析】【解答】1÷2.5=.
故答案为:.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用两个内项的积÷一个外项=另一个外项,据此列式解答.
四、计算题
24.【答案】 286+19=305;0.72-0.58=0.14;0.2÷0.01=20;7.7a+3.3a=11a;
=;72×()=1; 4.8×12.5%=0.6;0.8×1.2×1.25=1.2 。
【解析】【分析】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然后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据此解答;
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据此解答;
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据此解答;
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据此解答.
五、解答题
25.【答案】 800÷(1-)
=800÷
=2000(米)
答:这条公路全长2000米。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这条公路的全长看作单位“1”,用剩下需要修的长度÷(1-已经修的占全长的分率)=这条公路的全长,据此列式解答。
26.【答案】 解:5÷7= (千克)
3÷5= (千克)
= = >
>
答:蜜蜂”小组平均每人收集的废纸多。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小组收集的废纸总质量÷小组人数=平均每人收集的废纸质量,然后通分比较分数大小即可.
27.【答案】 (1)解:52-28=24(人)
24÷28=
答:女生达到优秀的人数占男生达到优秀的人数的 。
(2)解:24÷52=
答:女生达到优秀的人数占全班达到优秀的人数的 。
【解析】【分析】(1)先根据女生优秀人数=五(1)班优秀学生人数-男生优秀人数,求出这个班女生优秀人数,然后用女生优秀人数÷男生优秀人数,即可求出女生达到优秀的人数占男生达到优秀的人数的几分之几 。
(2)用女生优秀人数÷五(1)班优秀学生人数,即可求出女生达到优秀的人数占全班达到优秀的人数的几分之几 。
28.【答案】 解:÷(+)=÷=3(小时)
答:3小时能贴完全部的。
【解析】【分析】将这项任务看成单位“1”,完全部的需要的小时数=÷(甲每小时完成几分之几+乙每小时完成几分之几),其中甲每小时完成几分之几=1÷甲完成这项任务需要的时间,乙每小时完成几分之几=1÷乙完成这项任务需要的时间,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六、作图题
29.【答案】
【解析】【分析】, 占总面积的, 也就是把总面积平均分成7份,阴影部分表示2份。
七、综合题
30.【答案】 (1);
(2);;
【解析】【解答】解:(1)的一半是;
(2)把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的, 也就是。
故答案为:(1);;
(2);;
【分析】(1)把图形平均分成7份,先把其中的6份涂灰色,涂灰色部分的一半就是3份,也就是占总面积的;
(2)先涂灰色表示, 平均分成5份,直接根据分数的意义判断每份占的几分之几;然后判断每份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即可。
31.【答案】 (1)③
(2)①
(3)②
【解析】【解答】解:(1)问题是:计算分数乘法时,把两个因数的分子与分子、分母与分母分别相加的和作积的分子和分母了;(2)问题是:除数没有变成它的倒数;(3)问题是:被除数。变成了它的倒数。
故答案为:(1)③;(2)①;(3)②。
【分析】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八、应用题
32.【答案】 解:40个
【解析】【解答】15=40(个)
故答案为:40
【分析】线段图可知,本题把甲15米看作单位“1”,求甲里面有几个乙,是包含除法类型,直接用除法计算即可解答。
33.【答案】 解: (千克), (千米)
【解析】【分析】(1)照这样计算,就是每行驶1千米耗油量不变,已知汽车行9千米耗油千克,要求行1千米耗油千克数,就是把千克平均分成9份,每一份就是汽车行1千米的耗油量,是平均除法类型。
(2)由千克可行驶9千米可知,1千克油的可行驶9千米,即耗1千克油可行驶路程=9千米,因此用除法即可解答。
34.【答案】 解:① (千米)
② (千米)
【解析】【分析】 题意可知,本题把全程看作单位“1”,全程=已经行了路程。
(1)单位“1”(从甲地到乙地全长400千米)已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解答。
(2) 单位“1”未知,已行了150千米已知,根据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即可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5张PPT)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
《分数除法》知识讲解及考前押题卷精讲
(第四套)
专题复习课件
知识讲解
01
第一部分:知识讲解
1、倒数的意义: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强调:互为倒数,即倒数是两个数的关系,它们互相依存,倒数不能单独存在。 (要说清谁是谁的倒数)。
2、求倒数的方法:
(1)、求分数的倒数: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2)、求整数的倒数:把整数看做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
(3)、求带分数的倒数: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再求倒数。
(4)、求小数的倒数: 把小数化为分数,再求倒数。
3、 1的倒数是1; 因为1×1=1;0没有倒数,因为0乘任何数都得0,(分母不能为0)
4、真分数的倒数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小于或等于1;带分数的倒数小于1。
5、运用,a×2/3=b×1/4求a和b是多少。把a×2/3=b×1/4看成等于1,也就是求2/3的倒数和求1/4的倒数。
第一部分:知识讲解
1、分数除法的意义:
乘法: 因数 × 因数 = 积
除法: 积 ÷ 一个因数 = 另一个因数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例如:1/2÷3/5意义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是1/2与其中一个因数3/5,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2、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3、分数除法比较大小时的规律:
(1)当除数大于1,商小于被除数;
(2)当除数小于1(不等于0),商大于被除数;
(3)当除数等于1,商等于被除数。
“[ ]”叫做中括号。一个算式里,如果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第一部分:知识讲解
二、分数除法解决问题
1,解法:(1)方程: 根据数量关系式设未知量为X,用方程解答。
解:设未知量为X (一定要解设),再列方程 用 X×分率=具体量
例如:公鸡有20只,是母鸡只数的1/3,母鸡有多少只。(单位一是母鸡只数,单位一未知.)解:设母鸡有X只。列方程为:X×1/3=20
(2)算术(用除法):单位“1”的量未知用除法:
即已知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单位“1”的量。
分率对应量÷对应分率 = 单位“1”的量
例如:公鸡有20只,是母鸡只数的1/3,母鸡有多少只。(单位一是母鸡只数,单位一未知,)用除法,列式是:20÷1/3
第一部分:知识讲解
2、看分率前有没有比多或比少的问题;
分率前是“多或少”的关系式:
(比少):具体量÷ (1-分率)= 单位“1”的量;
例如:桃树有50棵,比苹果树少1/6,苹果树有多少棵。
列式是:50÷(1-1/6)
(比多):具体量 ÷ (1+分率)= 单位“1”的量
例如:一种商品现在是80元,比原价增加了1/7,原价多少?
列式是:80÷(1+1/7)
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用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结果写为分数形式。
例如:男生有20人,女生有15人,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列式是:15÷20=15/20=3/4 
第一部分:知识讲解
考前押题卷精讲
(全解析)
02
第二部分:学习检测
05
01
02
03
04
选择题
填空题
判断题
计算题
综合题
05
讲解流程
一.选择题
1.把 千克糖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千克。
【解析】【解答】解: , 所以每份是 千克。
故答案为:B。
【分析】每份的质量=糖的总质量÷平均分成的份数,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B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2.把一根长2米的铁丝平均分成5段, 米占全长的( )。
【解析】【解答】2÷5= (米),所以 米是全长的 .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平均分的概念解答即可。
A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3.贝贝正在读一本科普书,第一周读了48页,还剩下这本书的 没有读。这本科普书一共( )页。
A. 18 B. 80 C. 112
【解析】【解答】解:48÷(1- )=80(页)。
故答案为:B。
【分析】这本书的总页数=第一周读的页数÷(1-剩下页数所占的分数),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做单位“1”,据此代入数据解答即可。
B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4.一堆货物,运走了 ,刚好是2吨。这堆货物原来共( )吨。
A. 9 B. 6 C. 18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A。
【分析】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
A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5.一个图形的 是 ,这个图形是( )
A. B. C. D.
【解析】【解答】解:2÷ =6(个)
故这个图形是有6个正方形。
故答案为:A。
【分析】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已知数,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先求出这个图形有几个正方形,再判断各个选项即可。
A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6.一个数的倒数比它本身大,那么这个数( )。
A. 大于1 B. 小于1 C. 等于1 D. 无法确定
【解析】【解答】 的倒数是2,2> , 所以 一个数的倒数比它本身大,那么这个数小于1。
故答案为:B。
【分析】大于1的数,倒数小于它本身;等于1的数,倒数等于它本身;小于1的数,倒数大于它本身;0没有倒数。
B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7.把 米长的铁丝剪成相等的3段,每段是全长的( )。
【解析】【解答】解:把 米长的铁丝剪成相等的3段,每段是全长的 。
故答案为:B。
【分析】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作分数, 此题中把铁丝的长度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3段,表示其中1段的数即可解答。
B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8.水果店运进一批苹果,卖了两天后,还剩这批苹果的 ,已知卖出的比剩下的多60千克,这批苹果原来重( )千克。
A. 210 B. 140 C. 84 D. 100
【解析】【解答】解:
故答案为:B。
【分析】以总重量为单位“1”,用1减去还剩的分率即可求出卖出的分率,用卖出的分率减去还剩的分率即可求出卖出的比剩下的多的占总重量的分率,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这批苹果的总重量即可.
B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9.从1里面每次减去 ,减( )次得0.
A. 100 B. 9 C. 10 D. 11
【解析】【解答】1÷ =10.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求从1里面每次减去 ,减几次得0,用除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
C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10.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如果一个外项是1.6,那么另一个外项是( )。
A. 6.1 B. 1.6 C. 135 D.
【解析】【解答】解:1÷1.6= 。
故答案为:D。
【分析】互为倒数的两个数的积是1,所以用1除以一个外项即可求出另一个外项。
D
一.选择题
二.判断题
11.1kg苹果4天吃完,每天吃 kg。( )
【解析】【解答】 1kg苹果4天吃完,应该是平均每天吃 kg。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因在本题中,没有说每天吃的同样多,每天不一定就吃 kg,即可做出判断。
错误
二.判断题
二.判断题
12.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
【解析】【解答】忽略了应该是平均分才对。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把1平均分成n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是 ,表示其中的几份,是n分之几,它们都是分数。
错误
二.判断题
二.判断题
13.因为1的倒数是1,所以0的倒数是0。( )
【解析】【解答】解: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所以“0的倒数是0”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1的倒数还是1,0没有倒数。
错误
二.判断题
二.判断题
14.把一个蛋糕分成7份,爸爸吃了2份,那么爸爸吃了这个蛋糕的 。( )
【解析】【解答】解:无法判断爸爸吃了几分之几。
故答案为:错误 。
【分析】题中没有将这块蛋糕平均分,所以无法判断爸爸吃了几分之几。
错误
二.判断题
二.判断题
15.所有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
【解析】【解答】解:当四则混合运算中,加减法在括号里面,乘除法在括号外面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加减法,后算括号外面的,所以“所以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乘法后算加减”这个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同级运算时,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有多层括号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错误
二.判断题
二.判断题
16.一个数(0除外)和它的倒数成反比例.( )
【解析】【解答】根据倒数的定义可知,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一个数(0除外)和它的倒数成反比例,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据此判断.
正确
二.判断题
三.填空题
17.超市里有一种书包的单价为120元,比篮球单价的 少6元,一个篮球要______元。
【解析】【解答】(120+6)÷
=126÷
=126×
=105(元)
故答案为:105.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一个篮球的单价看作单位“1”,已知比单位“1”的 少6元的数是书包的单价,要求单位“1”,用(书包的单价+6)÷ =一个篮球的单价,据此列式解答。
105
三.填空题
三.填空题
18.比30多 的数是________;1.5的倒数是________。
【解析】【解答】解:30×(1+ )=35,所以比30多 的数是35;1×1.5= , 所以1.5的倒数是 。
故答案为:35; 。
【分析】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这个数=另一个数×(1+几分之几);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5
三.填空题
三.填空题
19.一桶水,当冰化成水时,它的体积减少了 ;那么当水结成冰时,它的体积增加了________。
【解析】【解答】解:当水结成冰时,它的体积增加了 。
故答案为: 。
【分析】当冰化成水时,它的体积减少了 , 此时将冰的体积看成“1”,那么水的体积就是 , 那么当水结成冰时,它的体积增加了 。
三.填空题
三.填空题
20. 的倒数是________, 时的 是________时。
【解析】【解答】
故答案为:
【分析】1除以一个数,就等于这个数的倒数;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三.填空题
三.填空题
21.一台收割机 小时收割小麦 公顷,这台收割机平均每小时收割小麦________公顷,收割1公顷小麦需要________小时。
【解析】【解答】解:这台收割机平均每小时收割小麦 公顷,收割1公顷小麦需要 小时。
故答案为:
【分析】这台收割机平均每小时收割小麦的公顷数=这台收割机 小时收割小麦的公顷数÷ ;收割1公顷小麦需要的时间= ÷这台收割机 小时收割小麦的公顷数。
三.填空题
三.填空题
22.B与C互为倒数,则B÷ =________。
【解析】【解答】解:B与C互为倒数,则B= , 则 。
故答案为: 。
【分析】两个数互为倒数,所以这两个数的乘积是1,也可以利用等量代换将B写成C的形式。
三.填空题
三.填空题
2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2.5,另一个外项是________.
【解析】【解答】1÷2.5= .
故答案为: .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用两个内项的积÷一个外项=另一个外项,据此列式解答.
三.填空题
四.计算题
24.直接写得数。
286+19= 0.72-0.58= 0.2÷0.01= 7.7a+3.3a=
4.8×12.5%= 0.8×1.2×1.25=
【答案】 286+19=305 0.72-0.58=0.14 0.2÷0.01=20 7.7a+3.3a=11a
4.8×12.5%=0.6 0.8×1.2×1.25=1.2
【解析】【分析】整数加法计算法则: 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计算小数加减法时,先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然后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据此解答;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法则:先移动除数的小数点,使它变成整数,除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几位,被除数的小数点也向右移动几位(位数不够的补“0”),然后按照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据此解答;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乙数的倒数,据此解答;小数乘法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据此解答.
305
0.14
20
11a
1
0.6
1.2
四.计算题
五.综合题
25.一条公路已经修了它的 ,再修800米正好修完,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答案】 800÷(1- )
=800÷
=2000(米)
答:这条公路全长2000米。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这条公路的全长看作单位“1”,用剩下需要修的长度÷(1-已经修的占全长的分率)=这条公路的全长,据此列式解答。
五.综合题
五.综合题
26.小朋友们开展“爱护环境”小行动, “蜜蜂”小组7人,共收集了5千克废纸; “啄木鸟”小组5人,共收集了3千克废纸。哪个小组平均每人收集的废纸多?
【答案】 解:
答:蜜蜂”小组平均每人收集的废纸多。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用小组收集的废纸总质量÷小组人数=平均每人收集的废纸质量,然后通分比较分数大小即可.
五.综合题
五.综合题
27.五(1)班期中考试成绩达到优秀的学生有52人,其中男生有28人。
(1)女生达到优秀的人数占男生达到优秀的人数的几分之几?
(2)女生达到优秀的人数占全班达到优秀的人数的几分之几?
【答案】 (1)解:52-28=24(人)
24÷28=
答:女生达到优秀的人数占男生达到优秀的人数的 。
(2)解:24÷52=
答:女生达到优秀的人数占全班达到优秀的人数的 。
【解析】【分析】(1)先根据女生优秀人数=五(1)班优秀学生人数-男生优秀人数,求出这个班女生优秀人数,然后用女生优秀人数÷男生优秀人数,即可求出女生达到优秀的人数占男生达到优秀的人数的几分之几 。(2)用女生优秀人数÷五(1)班优秀学生人数,即可求出女生达到优秀的人数占全班达到优秀的人数的几分之几 。
五.综合题
五.综合题
28.王老师家装修,有75平方米的墙面需要贴墙纸,甲工人单独贴需要6小时完成,乙工人单独贴需要8小时完成。如果两人合作,几小时能贴完全部的 ?
【答案】 解:
答:3小时能贴完全部的 。
【解析】【分析】将这项任务看成单位“1”,完全部的 需要的小时数= ÷(甲每小时完成几分之几+乙每小时完成几分之几),其中甲每小时完成几分之几=1÷甲完成这项任务需要的时间,乙每小时完成几分之几=1÷乙完成这项任务需要的时间,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五.综合题
五.综合题
29.在下图中用阴影表示出 公顷。
【答案】
【解析】【分析】 , 占总面积的 , 也就是把总面积平均分成7份,阴影部分表示2份。
五.综合题
五.综合题
30.画一画,涂一涂,填一填。
(1) 的一半是________。
(2)把 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的________,也就是________。
【解析】【解答】解:(1) 的一半是 ;
(2)把 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 的 , 也就是 。
故答案为:(1) ; (2) ; ;
【分析】(1)把图形平均分成7份,先把其中的6份涂灰色,涂灰色部分的一半就是3份,也就是占总面积的 ;
(2)先涂灰色表示 , 平均分成5份,直接根据分数的意义判断每份占 的几分之几;然后判断每份占总面积的几分之几即可。
五.综合题
五.综合题
31.找出各题错误的原因,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除数没有变成它的倒数
②被除数变成了它的倒数
③计算分数乘法时,把两个因数的分子与分子、分母与分母分别相加的和作积的分子和分母了
【解析】【解答】解:(1)问题是:计算分数乘法时,把两个因数的分子与分子、分母与分母分别相加的和作积的分子和分母了;(2)问题是:除数没有变成它的倒数;(3)问题是:被除数。变成了它的倒数。
故答案为:(1)③;(2)①;(3)②。
【分析】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除以一个不为零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五.综合题
五.综合题
32.看图列算式求x值.
甲里面有几个乙?
【解析】【解答】15÷ =40(个)
故答案为:40
【分析】线段图可知,本题把甲15米看作单位“1”,求甲里面有几个乙,是包含除法类型,直接用除法计算即可解答。
五.综合题
五.综合题
33.一辆汽车行9千米耗油 千克.照这样计算,每行驶1千米,需要汽油多少千克?1千克汽油可行驶多少千米?
【答案】 解:
【解析】【分析】(1)照这样计算,就是每行驶1千米耗油量不变,已知汽车行9千米耗油千克,要求行1千米耗油 千克数,就是把 千克平均分成9份,每一份就是汽车行1千米的耗油量,是平均除法类型。
(2)由 千克可行驶9千米可知,1千克油的 可行驶9千米,即耗1千克油可行驶路程× =9千米,因此用除法即可解答。
五.综合题
五.综合题
34.应用题
①从甲地到乙地共400千米,已行了全程的 ,已行了多少千米?
②从甲地到乙地,行了全程的 ,正好是150千米.这条路全长多少千米?
【答案】 解:
【解析】【分析】 题意可知,本题把全程看作单位“1”,全程× =已经行了路程。
(1)单位“1”(从甲地到乙地全长400千米)已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可解答。
(2) 单位“1”未知,已行了150千米已知,根据除法的意义,已知两个因数的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是多少,用除法计算即可解答。
五.综合题
谢谢您的观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