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比》考前押题卷(第二套)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在“外方内圆”的图形中,正方形的边长是a厘米,正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之比是( )
A.a2:πa2 B.a2 :πa2 C. a2:πa2 D. a2:πa2
2.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是2:1,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
A.2:1 B.1:2 C.4:1 D.1:4
3.已知=1.2,=1.2,则x和y比较( )
A.x大 B.y大 C.一样大
4.比的前项和后项( )
A.都不能为0 B.都可以为0
C.前项可以为0 D.后项可以为0
5.分数的分母与除法算式中的除数( )
A.可以是任何数 B.不能是0
6.a÷b=1.2,则b:a=( )
A.5:6 B.6:5 C.1:2
7.把4:5的前项加上16,比的后项加( );比值大小不变.
A.16 B.20 C.25 D.30
8.2:5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
A.加6 B.乘6 C.乘4
9.有三筐水果平均每筐28千克.已知三筐质量的比是4:3.5:3.三筐水果各有( )
A.第一筐:20千克,第二筐:14千克,第三筐:10千克
B.第一筐:32千克,第二筐:28千克,第三筐:24千克
C.第一筐:10千克,第二筐:16千克,第三筐:12千克
D.第一筐:23千克,第二筐:41千克,第三筐:21千克
10.下面四幅图中的比,可以用2:3表示的一共有( )个.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某班女生比男生多,那么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比是 : .
12.13:19读作 .作为一个比应该读作 .
13.0.6==12÷ = :10= %= 成.
14.给3:7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
15.王阿姨家有一块菜地,黄瓜、青椒和西红柿的面积比是5:3:4,黄瓜的种植面积比西红柿多 %.如果这块菜地的面积是48平方米,那么青椒和西红柿的种植面积共是 平方米.
三.计算题(共5小题)
16.图中OA=6cm,OB=9cm,则铁块和石块的质量之比是多少?
17.一块长方形的玻璃,面积是m2,宽是m,长与宽的比是多少?
18.根据已知条件,求a:b:c.
::=2:3:5.
19.仓库里有一批货物,运走的货物与剩下的货物的重量比是3:5,如果运走了54吨,仓库原有货物多少吨?
20.为缅怀革命先烈,清明节前期希望小学的同学一共扎白花和黄花720朵,白花与黄花的比是7:2,同学们又扎了一些白花,这时白花与黄花的比为15:3,他们一共扎了多少朵花?
四.应用题(共3小题)
21.一块正方形白布和一块正方形花布,白布和花布的边长分别是4米和5米,它们的面积比是多少?
22.从学校到博物馆,小明步行需要7分钟,小亮步行需要5分钟,小明与小亮的速度比是多少?
23.张师傅,王师傅,李师傅和孙师傅合做一批零件,张师傅做的个数与其他三人零件总数比是1:4,王师傅做的个数与其他三人零件总数比是2:3,李师傅做的个数与其余三人零件总数比是3:5,孙师傅做了90个零件.张师傅做了多少个零件?
五.操作题(共2小题)
24.画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6cm长和宽的比是3:1.
25.在如图的方格中分别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每小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1)画一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3:1.
(2)画一个周长是20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3:2.
(3)画一个面积为10平方厘米的梯形.
(4)画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无盖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
六.解答题(共2小题)
26.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6:5,那么,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27.0.6==30÷ = : = %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第四章《比》考前押题卷(第二套)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在“外方内圆”的图形中,正方形的边长是a厘米,正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之比是( )
A.a2:πa2 B.a2 :πa2 C. a2:πa2 D. a2:πa2
【分析】根据题意,这个圆的直径应该等于正方形的边长,直径已知是a,则可以求出其半径,进而利用圆的面积公式求其面积;再利用比的意义即可求解.
【解答】解:a2:π
=a2:π
=a2:πa2
答:正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之比是a2:πa2.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这个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于是问题迎刃而解.
2.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是2:1,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
A.2:1 B.1:2 C.4:1 D.1:4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成正比例,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是2:1,那么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也是2:1,再根据两个正方形面积的比等于它们边长的平方比,所以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4:1.
【解答】解:由于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是2:1
所以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2:1
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22:12=4:1
答: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4:1;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边长、周长比的关系,以及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关系.
3.已知=1.2,=1.2,则x和y比较( )
A.x大 B.y大 C.一样大
【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分别求出x、y的值,再比较大小即可.
【解答】解:因为=1.2
x=9.6
=1.2
8=1.2y
y=6.
所以x>y.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的灵活应用.
4.比的前项和后项( )
A.都不能为0 B.都可以为0
C.前项可以为0 D.后项可以为0
【分析】根据“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里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里的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母;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所以在比中,比的后项不能为0,如果是0,就失去了意义;据此判断即可.
【解答】解:由分析知:比的前项可以为0,比的后项不能为0,如果是0,就失去了意义;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比的意义,应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5.分数的分母与除法算式中的除数( )
A.可以是任何数 B.不能是0
【分析】分母也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除数,零作除数无意义,因为零和任何数相乘都得零,所以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值.
【解答】解:因为零作除数无意义,因为零和任何数相乘都得零,所以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值,
所以分数的分母与除法算式中的除数,都不能为0;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零作除数无意义.
6.a÷b=1.2,则b:a=( )
A.5:6 B.6:5 C.1:2
【分析】根据a÷b=1.2可得:a=1.2b,所以b:a=b:1.2b=1:1.2=10:12=5:6,据此即可选择.
【解答】解:根据a÷b=1.2可得:a=1.2b,
所以b:a=b:1.2b=1:1.2=10:12=5:6,
故选:A.
【点评】根据a÷b=1.2得出用b表示字母a的式子a=1.2b,再代入到b:a中化简即可解答.
7.把4:5的前项加上16,比的后项加( );比值大小不变.
A.16 B.20 C.25 D.30
【分析】根据4:5的前项增加16,可知比的前项由4变成20,相当于前项乘5,根据比的性质,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5,即后项变为5×5=25,相当于比的后项应加上25﹣5=20.
【解答】解:4:5的前项加16,由4变成20,相当于前项乘5;
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5,即后项变为5×5=25,相当于比的后项应加上25﹣5=20.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比的性质的运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才不变.
8.2:5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
A.加6 B.乘6 C.乘4
【分析】根据2:5的前项加上6,可知比的前项由2变成8,相当于前项乘4;根据比的性质,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4,据此进行选择.
【解答】解:2:5的前项加上6,可知比的前项变成2+6=8,相当于前项乘8÷2=4;
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4.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比的性质的运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才不变.
9.有三筐水果平均每筐28千克.已知三筐质量的比是4:3.5:3.三筐水果各有( )
A.第一筐:20千克,第二筐:14千克,第三筐:10千克
B.第一筐:32千克,第二筐:28千克,第三筐:24千克
C.第一筐:10千克,第二筐:16千克,第三筐:12千克
D.第一筐:23千克,第二筐:41千克,第三筐:21千克
【分析】因为三筐苹果平均每筐重28千克,所以用28×3求出三筐苹果的总重量,再根据“三筐重量的比是4:3.5:3”,得出每筐占总重量的几分之几,由此用乘法列式求出解答即可.
【解答】解:28×3×
=84×
=32(千克);
28×3×
=84×
=28(千克);
28×3×
=84×
=24(千克);
答:第一筐重32千克,第二筐重28千克,第三筐重24千克.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10.下面四幅图中的比,可以用2:3表示的一共有( )个.
A.1 B.2 C.3 D.4
【分析】(1)菱形有6个,三角形有9个,写出比化简即可;
(2)糖12克,水36克,写出比化简即可;
(3)妈妈1.6米,儿子1.2米,写出比化简即可;
(4)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求出周长,再写出比化简即可.
【解答】解:(1)6:9=2:3;
(2)12:36=1:3;
(3)1.6:1.2=4:3;
(4)(2×4):(3×4)=2:3;
所以可以用2:3表示的共有2个.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比的意义及化简比.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某班女生比男生多,那么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比是 4 : 5 .
【分析】女生比男生多,设男生人数为单位“1”,女生是男生的1+=,然后根据题意写比化简即可.
【解答】解:1:(1+)
=1:
=4:5;
答: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比是4:5.
故答案为:4,5.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转化为同一单位“1”下进行比,进而得出结论.
12.13:19读作 13比19 .作为一个比应该读作 1比3 .
【分析】横式比就按照前后的顺序读出数,先读第一个数再读比,最后读出第二个数,分数形式的比,先读分子再读比,最后读分母.
【解答】解:
13:19读作13比19.
作为一个比应该读作1比3.
故答案为:13比19;1比3.
【点评】考查了比的读法,横式比先读前项再读比号,最后读后项,分数形式的比先读分子,再读比号,最后读分母.
13.0.6==12÷ 20 = 6 :10= 60 %= 六 成.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0.6,把0.6化成分数并化简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5,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4就是12÷20;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3:5,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2就是6:10;把0.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60;根据成数的意义,60%就是六成.由此进行转化并填空.
【解答】解:0.6==12÷20=6:10=60%=六成;
故答案为:,20,6,60,六.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除式、小数、分数、百分数、比、成数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
14.给3:7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14 .
【分析】比的前项3加上6得9,从3到9扩大了3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扩大3倍,据此解答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3+6=9
3×3=9
变化后比的后项是7×3=21,
21﹣7=14,
即后项应该减去14;
故答案为:减去14.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15.王阿姨家有一块菜地,黄瓜、青椒和西红柿的面积比是5:3:4,黄瓜的种植面积比西红柿多 25 %.如果这块菜地的面积是48平方米,那么青椒和西红柿的种植面积共是 28 平方米.
【分析】根据题意,将整块菜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3+4=12份,黄瓜的面积占5份,西红柿的面积占4份,黄瓜的种植面积比西红柿多5﹣4=1份,即占1÷4=0.25=25%,
如果这块菜地的面积是48平方米,青椒和西红柿的面积共占3+4=7份,即48÷12×7=28平方米,进而解决问题.
【解答】解:黄瓜的面积占5份,西红柿的面积占4份,黄瓜的种植面积比西红柿多5﹣4=1份,
即占1÷4=0.25=25%;
48÷(5+3+4)×(3+4)
=48÷12×7
=28(平方米)
故答案为:25%,28.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求出每份菜地的面积进而解决问题.
三.计算题(共5小题)
16.图中OA=6cm,OB=9cm,则铁块和石块的质量之比是多少?
【分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即可知道它们的关系,即铁块的质量×OA的长度=石块的质量×OB的长度;根据比例的性质,把所给的等式改写成比例的形式,如果把铁块的质量当作比例的一个外项,则和它相乘的OA的长度就当作比例的另一个外项;那么石块的质量和OB的长度就得当作比例的两个内项;据此写出比例即可.
【解答】解:铁块的质量×OA的长度=石块的质量×OB
铁块的质量:石块的质量=OB:OB
=6:9
=2:3;
答:铁块和石块的质量之比是2:3.
【点评】解答该题依据的是杠杆平衡条件,等式改写成比例式,在改写时,要注意:相乘的两个数要做内项就都做内项,要做外项就都做外项.
17.一块长方形的玻璃,面积是m2,宽是m,长与宽的比是多少?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a=S÷b,求出长是多少,再写出比化简即可解答.
【解答】解:÷=(m),
m: m
=(×40):(×40)
=35:32;
答:长与宽的比是35:32.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以及比的意义、化简比的方法.
18.根据已知条件,求a:b:c.
::=2:3:5.
【分析】根据,::=2:3:5,把看作2,看作3,看作5,分别求出a、b、c的值,再求比.
【解答】解:因为::=2:3:5,
所以=2,a=,
=3,b=
=5,c=
则,a:b:c
=
=
=15:10:6
答:a:b:c等于15:10:6.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条件求出a、b、c的值,再根据比的意义解答.
19.仓库里有一批货物,运走的货物与剩下的货物的重量比是3:5,如果运走了54吨,仓库原有货物多少吨?
【分析】运走的货物与剩下的货物的重量比是3:5,把运走的看作3份,那么剩下了5份,则总份数是3+5=8份,用54除以3求出一份的质量,然后再乘8就是仓库原有货物多少吨.
【解答】解:54÷3×(3+5)
=18×8
=144(吨)
答:仓库原有货物144吨.
【点评】把比看作份数之间的关系,用先求出每一份的方法来解答比较容易.
20.为缅怀革命先烈,清明节前期希望小学的同学一共扎白花和黄花720朵,白花与黄花的比是7:2,同学们又扎了一些白花,这时白花与黄花的比为15:3,他们一共扎了多少朵花?
【分析】由“白花与黄花的比是7:2”,可得出黄花占总数的,又知白花和黄花720朵,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得黄花的朵数为720×=160(朵);同学们又扎了一些白花,这时白花与黄花的比为15:3,因为黄花的数量不变,所以160朵占后来总朵数的,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即可求出他们一共扎了多少朵花.
【解答】解:720×÷
=160×6
=960(朵)
答:他们一共扎了960朵花.
【点评】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比转化为分数,根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解决问题.
四.应用题(共3小题)
21.一块正方形白布和一块正方形花布,白布和花布的边长分别是4米和5米,它们的面积比是多少?
【分析】把数据代入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分别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再求比即可.
【解答】解:(4×4):(5×5)
=16:25
答:它们的面积比是16:2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
22.从学校到博物馆,小明步行需要7分钟,小亮步行需要5分钟,小明与小亮的速度比是多少?
【分析】把从学校到博物馆的路程看作单位“1”,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分别求出小明与小亮的速度,进而根据题意求比即可.
【解答】解:(1÷7):(1÷5)
=:
=5:7;
答:小明与小亮的速度比是5:7.
【点评】解答此题用到的知识点:(1)比的意义;(2)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23.张师傅,王师傅,李师傅和孙师傅合做一批零件,张师傅做的个数与其他三人零件总数比是1:4,王师傅做的个数与其他三人零件总数比是2:3,李师傅做的个数与其余三人零件总数比是3:5,孙师傅做了90个零件.张师傅做了多少个零件?
【分析】把这批零件总数看作单位“1”,张师傅做的个数与其他三人零件总数比是1:4,张师傅做的个数占这批零件总数的=;则王师傅做的个数占这批零件总数的=;李师傅做的个数占这批零件总数的=;孙师傅做的90个占这批零件总数的(1﹣﹣﹣),据此用除法即可计算出零件总数;再用乘法即可求出张师傅做了多少个零件.
【解答】解:90÷(1﹣﹣﹣)×
=90÷(1﹣﹣﹣)×
=90÷×
=3600×
=720(个);
答:张师傅做了720个零件.
【点评】解题关键是找出单位“1”,求出90个是在这批零件中所占的分率,用除法即可求出单位“1”的量.
五.操作题(共2小题)
24.画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6cm长和宽的比是3:1.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可计算出长与宽的和,然后再按照3:1进行计算出长方形长、宽的数值,最后再作图即可.
【解答】解:长和宽的和:16÷2=8(厘米),
长方形的长:8×=6(厘米);
长方形的宽:8﹣6=2(厘米);
作图如下: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确定长方形长、宽的值,然后再进行画图即可.
25.在如图的方格中分别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每小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1)画一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3:1.
(2)画一个周长是20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3:2.
(3)画一个面积为10平方厘米的梯形.
(4)画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无盖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
【分析】(1)长方形的面积已知,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计算出长方形长和宽的取值范围,然后再从范围内找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值,于是就可以画出这个长方形.
(2)先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用长方形的周长除以2求出长与宽的和,再根据长和宽的比是3:2.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作出图形;
(3)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a+b)h”,如可画一个上底为3厘米,下底为5厘米,高为3厘米的梯形,其面积是×(3+5)×3=12(平方厘米);
( )根据正方体的特征,即可找出与前面相对的后面,因为正方体纸盒无盖,所以这个纸盒的表面积就是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的5个面的面积之和即可.
【解答】解:(1)长方形的面积为12平方厘米,所以长方形,宽和长可能为1和12、2和6、3和4,只有当长方形的长和宽为6厘米和2厘米时,长与宽的比例才为3:1,所以在图中画出长6格,宽2格的长方形即可,如下图所示:
(2)长:20÷2×
=10×
=6(厘米);
宽:20÷2×
=10×
=4(厘米);
所以在图中画出长6格,宽4格的长方形即可,如下图所示:
(3)如可画一个上底为3厘米,下底为5厘米,高为3厘米的梯形,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梯形;所以在图中画出上底3格,下底5格,高3格的梯形即可,
(4)根据正方体的特征,如下图所示:1×1×1=5(平方厘米),
【点评】此题考查了画指定面积、周长的长方形得到长和宽,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是解题的关键.正方体的特征分析哪个面和哪个面相对,注意发挥空间想象能力.
六.解答题(共2小题)
26.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6:5,那么,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分析】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6:5,把男生人数是6份,女生人数是5份;
求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用女生份数除以男生份数即可解答;
用男生份数除以男、女生份数之和即可求出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用女生份数除以男、女生份数之和即可求出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据此解答即可.
【解答】解:5÷6=;
6÷(6+5)
=6÷11
=;
5÷(6+5)
=5÷11
=;
答: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的灵活运用,先求出各自占的分数,再利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解答.
27.0.6==30÷ 50 = 3 : 5 = 60 %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0.6,把0.6化成分数并化简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都乘3就是;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3÷5,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10是30÷50;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3:5;把0.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60%;由此进行转化并填空.
【解答】解:0.6==30÷50=3:5=60%;
故答案为:9,50,3,5,60.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小数、分数、百分数、比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40张PPT)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
《比》知识讲解及考前押题卷精讲
(第二套)
专题复习课件
知识讲解
01
第一部分:知识讲解
(一)、比的意义
1、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在两个数的比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 15 :10 = 15÷10=3/2(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
15 ∶ 10 = 3/2
前项 比号 后项 比值
3、比可以表示两个相同量的关系,即倍数关系。例:长是宽的几倍。
也可以表示两个不同量的比,得到一个新量。例: 路程÷速度=时间。
4、区分比和比值
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的形式,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比值:相当于商,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也可以是小数。
5、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第一部分:知识讲解
6、 比和除法、分数的联系:
7、比和除法、分数的区别:除法是一种运算,分数是一个数,比表示两个数的关系。
8、根据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可以理解比的后项不能为0。
9、体育比赛中出现两队的分是2:0等,这只是一种记分的形式,不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10、求比值:用前项除以后项,结果最好是写为分数(不会约分的就不约分)
例如:15∶ 10 =15÷10=15/10=3/2
比 前 项 比号“:” 后 项 比值
除 法 被除数 除号“÷” 除 数 商
分 数 分 子 分数线“—” 分 母 分数值
第一部分:知识讲解
(二)、比的基本性质
1、根据比、除法、分数的关系:
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时(0除外),分数值不变。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这样的比就是最简整数比。
3、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第一部分:知识讲解
考前押题卷精讲
(全解析)
02
第二部分:学习检测
05
01
02
03
04
选择题
填空题
计算题
应用题
综合题
05
讲解流程
一.选择题
1.在“外方内圆”的图形中,正方形的边长是a厘米,正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之比是( )
A.a2:πa2 B.a2 : πa2 C. a2: πa2 D. a2:πa2
【解答】解:
答:正方形的面积和圆的面积之比是 .
故选:C.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这个圆的直径等于正方形的边长,于是问题迎刃而解.
【分析】根据题意,这个圆的直径应该等于正方形的边长,直径已知是a,则可以求出其半径 ,进而利用圆的面积公式求其面积;再利用比的意义即可求解.
C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2.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是2:1,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 )
A.2:1 B.1:2 C.4:1 D.1:4
【解答】解:由于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是2:1
所以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2:1
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22:12=4:1
答: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4:1;
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边长、周长比的关系,以及面积与边长之间的关系.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周长与它的边长成正比例,两个正方形的周长比是2:1,那么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也是2:1,再根据两个正方形面积的比等于它们边长的平方比,所以两个正方形的面积比是4:1.
C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3.已知 =1.2, =1.2,则x和y比较( )
A.x大 B.y大 C.一样大
【解答】解:因为 =1.2
x=9.6
=1.2
8=1.2y
y=
所以x>y.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的灵活应用.
【分析】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分别求出x、y的值,再比较大小即可.
A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4.比的前项和后项( )
A.都不能为0 B.都可以为0 C.前项可以为0 D.后项可以为0
【解答】解:由分析知:比的前项可以为0,比的后项不能为0,如果是0,就失去了意义;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比的意义,应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0,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分析】根据“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里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里的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母;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在分数中,分母不能为0,所以在比中,比的后项不能为0,如果是0,就失去了意义;据此判断即可.
C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5.分数的分母与除法算式中的除数( )
A.可以是任何数 B.不能是0
【解答】解:因为零作除数无意义,因为零和任何数相乘都得零,所以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值,
所以分数的分母与除法算式中的除数,都不能为0;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零作除数无意义.
【分析】分母也相当于除法算式中的除数,零作除数无意义,因为零和任何数相乘都得零,所以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值.
B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6.a÷b=1.2,则b:a=( )
A.5:6 B.6:5 C.1:2
【解答】解:根据a÷b=1.2可得:a=1.2b,
所以b:a=b:1.2b=1:1.2=10:12=5:6,
故选:A.
【点评】根据a÷b=1.2得出用b表示字母a的式子a=1.2b,再代入到b:a中化简即可解答.
【分析】根据a÷b=1.2可得:a=1.2b,所以b:a=b:1.2b=1:1.2=10:12=5:6,据此即可选择.
A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7.把4:5的前项加上16,比的后项加( );比值大小不变.
A.16 B.20 C.25 D.30
【解答】解:4:5的前项加16,由4变成20,相当于前项乘5;
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5,即后项变为5×5=25,相当于比的后项应加上25﹣5=20.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比的性质的运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才不变.
【分析】根据4:5的前项增加16,可知比的前项由4变成20,相当于前项乘5,根据比的性质,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5,即后项变为5×5=25,相当于比的后项应加上25﹣5=20.
B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8.2:5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
A.加6 B.乘6 C.乘4
【解答】解:2:5的前项加上6,可知比的前项变成2+6=8,相当于前项乘8÷2=4;
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4.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比的性质的运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才不变.
【分析】根据2:5的前项加上6,可知比的前项由2变成8,相当于前项乘4;根据比的性质,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乘4,据此进行选择.
C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9.有三筐水果平均每筐28千克.已知三筐质量的比是4:3.5:3.三筐水果各有( )
A.第一筐:20千克,第二筐:14千克,第三筐:10千克
B.第一筐:32千克,第二筐:28千克,第三筐:24千克
C.第一筐:10千克,第二筐:16千克,第三筐:12千克
D.第一筐:23千克,第二筐:41千克,第三筐:21千克
【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
【分析】因为三筐苹果平均每筐重28千克,所以用28×3求出三筐苹果的总重量,再根据“三筐重量的比是4:3.5:3”,得出每筐占总重量的几分之几,由此用乘法列式求出解答即可.
B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解答】解:28×3×
=84×
=32(千克)
28×3×
=84×
=28(千克)
28×3×
=84×
=24(千克)
答:第一筐重32千克,第二筐重28千克,第三筐重24千克.
故选:B.
一.选择题
一.选择题
10.下面四幅图中的比,可以用2:3表示的一共有( )个.
A.1 B.2 C.3 D.4
【解答】解:(1)6:9=2:3;
(2)12:36=1:3;
(3)1.6:1.2=4:3;
(4)(2×4):(3×4)=2:3;
所以可以用2:3表示的共有2个.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比的意义及化简比.
【分析】(1)菱形有6个,三角形有9个,写出比化简即可;
(2)糖12克,水36克,写出比化简即可;
(3)妈妈1.6米,儿子1.2米,写出比化简即可;
(4)根据正方形的周长公式,求出周长,再写出比化简即可.
B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1.某班女生比男生多 ,那么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比是 : .
【解答】解:1:( )
=1:
=4:5
答: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比是4:5.
故答案为:4,5.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转化为同一单位“1”下进行比,进而得出结论.
【分析】女生比男生多,设男生人数为单位“1”,女生是男生的 ,然后根据题意写比化简即可.
4
5
二.填空题
二.填空题
12.13:19读作 . 作为一个比应该读作 .
【解答】解:
13:19读作13比19.
作为一个比应该读作1比3.
故答案为:13比19;1比3.
【点评】考查了比的读法,横式比先读前项再读比号,最后读后项,分数形式的比先读分子,再读比号,最后读分母.
【分析】横式比就按照前后的顺序读出数,先读第一个数再读比,最后读出第二个数,分数形式的比,先读分子再读比,最后读分母.
13比19
1比3
二.填空题
二.填空题
13.0.6= =12÷ = :10= %= 成.
【解答】解:0.6= =12÷20=6:10=60%=六成;
故答案为: ,20,6,60,六.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除式、小数、分数、百分数、比、成数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0.6,把0.6化成分数并化简是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5,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除数都乘4就是12÷20;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 =3:5,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后项都乘2就是6:10;把0.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60;根据成数的意义,60%就是六成.由此进行转化并填空.
3
5
20
6
60
六
二.填空题
二.填空题
14.给3:7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
【解答】解:3+6=9
3×3=9
变化后比的后项是7×3=21,
21﹣7=14,
即后项应该减去14;
故答案为:减去14.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比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分析】比的前项3加上6得9,从3到9扩大了3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扩大3倍,据此解答即可求出答案.
减去14
二.填空题
【分析】根据题意,将整块菜地的面积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5+3+4=12份,黄瓜的面积占5份,西红柿的面积占4份,黄瓜的种植面积比西红柿多5﹣4=1份,即占1÷4=0.25=25%,
如果这块菜地的面积是48平方米,青椒和西红柿的面积共占3+4=7份,即48÷12×7=28平方米,进而解决问题.
二.填空题
15.王阿姨家有一块菜地,黄瓜、青椒和西红柿的面积比是5:3:4,黄瓜的种植面积比西红柿多 %.如果这块菜地的面积是48平方米,那么青椒和西红柿的种植面积共是 平方米.
【解答】解:黄瓜的面积占5份,西红柿的面积占4份,黄瓜的种植面积比西红柿多5﹣4=1份,
即占1÷4=0.25=25%;
48÷(5+3+4)×(3+4)
=48÷12×7
=28(平方米)
故答案为:25%,28.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求出每份菜地的面积进而解决问题.
25
28
二.填空题
三.计算题
16.图中OA=6cm,OB=9cm,则铁块和石块的质量之比是多少?
【解答】解:铁块的质量×OA的长度=石块的质量×OB
铁块的质量:石块的质量=OB:OB
=6:9
=2:3
答:铁块和石块的质量之比是2:3.
【点评】解答该题依据的是杠杆平衡条件,等式改写成比例式,在改写时,要注意:相乘的两个数要做内项就都做内项,要做外项就都做外项.
【分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即可知道它们的关系,即铁块的质量×OA的长度=石块的质量×OB的长度;根据比例的性质,把所给的等式改写成比例的形式,如果把铁块的质量当作比例的一个外项,则和它相乘的OA的长度就当作比例的另一个外项;那么石块的质量和OB的长度就得当作比例的两个内项;据此写出比例即可.
三.计算题
三.计算题
17.一块长方形的玻璃,面积是 m2,宽是 m,长与宽的比是多少?
【解答】解:
答:长与宽的比是35:32.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以及比的意义、化简比的方法.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a=S÷b,求出长是多少,再写出比化简即可解答.
三.计算题
三.计算题
18.根据已知条件,求a:b:c.
【解答】解:因为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条件求出a、b、c的值,再根据比的意义解答.
【分析】根据, ,把 看作2, 看作3, 看作5,分别求出a、b、c的值,再求比.
则,a:b:c
=15:10:6
答:a:b:c等于15:10:6.
三.计算题
三.计算题
19.仓库里有一批货物,运走的货物与剩下的货物的重量比是3:5,如果运走了54吨,仓库原有货物多少吨?
【解答】解:54÷3×(3+5)
=18×8
=144(吨)
答:仓库原有货物144吨.
【点评】把比看作份数之间的关系,用先求出每一份的方法来解答比较容易.
【分析】运走的货物与剩下的货物的重量比是3:5,把运走的看作3份,那么剩下了5份,则总份数是3+5=8份,用54除以3求出一份的质量,然后再乘8就是仓库原有货物多少吨.
三.计算题
【分析】由“白花与黄花的比是7:2”,可得出黄花占总数的 ,又知白花和黄花720朵,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求得黄花的朵数为720× =160(朵);同学们又扎了一些白花,这时白花与黄花的比为15:3,因为黄花的数量不变,所以160朵占后来总朵数的 ,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即可求出他们一共扎了多少朵花.
三.计算题
20.为缅怀革命先烈,清明节前期希望小学的同学一共扎白花和黄花720朵,白花与黄花的比是7:2,同学们又扎了一些白花,这时白花与黄花的比为15:3,他们一共扎了多少朵花?
【解答】解:720×
=160×6
=960(朵)
答:他们一共扎了960朵花.
【点评】此题的关键在于把比转化为分数,根据分数乘除法的意义解决问题.
三.计算题
四.应用题
21.一块正方形白布和一块正方形花布,白布和花布的边长分别是4米和5米,它们的面积比是多少?
【解答】解:(4×4):(5×5)
=16:25
答:它们的面积比是16:25.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正方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应用.
【分析】把数据代入正方形的面积公式:s=a2,分别计算出它们的面积,再求比即可.
四.应用题
四.应用题
22.从学校到博物馆,小明步行需要7分钟,小亮步行需要5分钟,小明与小亮的速度比是多少?
【解答】解:(1÷7):(1÷5)
=5:7
答:小明与小亮的速度比是5:7.
【点评】解答此题用到的知识点:(1)比的意义;(2)路程、时间和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
【分析】把从学校到博物馆的路程看作单位“1”,根据“路程÷时间=速度”分别求出小明与小亮的速度,进而根据题意求比即可.
四.应用题
【解答】解:
答:张师傅做了720个零件.
【分析】把这批零件总数看作单位“1”,张师傅做的个数与其他三人零件总数比是1:4,张师傅做的个数占这批零件总数的 ;则王师傅做的个数占这批零件总数的 ;李师傅做的个数占这批零件总数的 ;孙师傅做的90个占这批零件总数的( ),据此用除法即可计算出零件总数;再用乘法即可求出张师傅做了多少个零件.
四.应用题
23.张师傅,王师傅,李师傅和孙师傅合做一批零件,张师傅做的个数与其他三人零件总数比是1:4,王师傅做的个数与其他三人零件总数比是2:3,李师傅做的个数与其余三人零件总数比是3:5,孙师傅做了90个零件.张师傅做了多少个零件?
【点评】解题关键是找出单位“1”,求出90个是在这批零件中所占的分率,用除法即可求出单位“1”的量.
四.应用题
五.综合题
24.画一个长方形,周长是16cm长和宽的比是3:1.
【解答】解:长和宽的和:16÷2=8(厘米),
长方形的长:8× =6(厘米);
长方形的宽:8﹣6=2(厘米);
作图如下: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确定长方形长、宽的值,然后再进行画图即可.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可计算出长与宽的和,然后再按照3:1进行计算出长方形长、宽的数值,最后再作图即可.
五.综合题
五.综合题
25.在如图的方格中分别画出符合要求的图形.(每小格的边长表示1厘米)
(1)画一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3:1.
(2)画一个周长是20厘米的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3:2.
(3)画一个面积为10平方厘米的梯形.
(4)画一个棱长为1厘米的无盖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
【点评】此题考查了画指定面积、周长的长方形得到长和宽,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是解题的关键.正方体的特征分析哪个面和哪个面相对,注意发挥空间想象能力.
五.综合题
【分析】(1)长方形的面积已知,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计算出长方形长和宽的取值范围,然后再从范围内找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值,于是就可以画出这个长方形.
(2)先根据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用长方形的周长除以2求出长与宽的和,再根据长和宽的比是3:2.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作出图形;
(3)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S= (a+b)h”,如可画一个上底为3厘米,下底为5厘米,高为3厘米的梯形,其面积是 ×(3+5)×3=12(平方厘米);
( )根据正方体的特征,即可找出与前面相对的后面,因为正方体纸盒无盖,所以这个纸盒的表面积就是棱长为5厘米的正方体的5个面的面积之和即可.
五.综合题
五.综合题
五.综合题
【解答】解:(1)长方形的面积为12平方厘米,所以长方形,宽和长可能为1和12、2和6、3和4,只有当长方形的长和宽为6厘米和2厘米时,长与宽的比例才为3:1,所以在图中画出长6格,宽2格的长方形即可,如下图所示:
(2)长:20÷2×
=10×
=6(厘米)
宽:20÷2×
=10×
=4(厘米);
所以在图中画出长6格,宽4格的长方形即可,如下图所示:
(3)如可画一个上底为3厘米,下底为5厘米,高为3厘米的梯形,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梯形;所以在图中画出上底3格,下底5格,高3格的梯形即可,
(4)根据正方体的特征,如下图所示:1×1×1=5(平方厘米),
五.综合题
五.综合题
26.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6:5,那么,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
【解答】解:5÷6= ;
6÷(6+5)
=6÷11
=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比的灵活运用,先求出各自占的分数,再利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方法解答.
【分析】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6:5,把男生人数是6份,女生人数是5份;
求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用女生份数除以男生份数即可解答;
用男生份数除以男、女生份数之和即可求出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用女生份数除以男、女生份数之和即可求出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据此解答即可.
5÷(6+5)
=5÷11
=
答: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男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女生人数是全班人数的 .
故答案为: , , .
5
6
6
11
5
11
五.综合题
27.0.6= =30÷ = : = %
五.综合题
【解答】解:0.6= =30÷50=3:5=60%;
故答案为:9,50,3,5,60.
【点评】此题主要是考查小数、分数、百分数、比之间的关系及转化,利用它们之间的关系和性质进行转化即可.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0.6,把0.6化成分数并化简是,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分母都乘3就是 ;根据分数和除法的关系, =3÷5,再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以10是30÷50;根据比与分数的关系 =3:5;把0.6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添上百分号就是60%;由此进行转化并填空.
50
9
3
5
60
五.综合题
谢谢您的观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