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5 第2章数列-等差数前n项和 基础测试题-2020-2021学年人教A版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必修5 第2章数列-等差数前n项和 基础测试题-2020-2021学年人教A版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复习(Word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7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新课标A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19 00:5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等差数前n项和基础测试题
一、单选题
1.已知等差数列满足,则其前项和等于( )
A.2300 B.2400 C.2600 D.2500
2.在等差数列{}中,= 1,其前n项和为,若,则的值为( )
A.18 B.19 C.20 D.21
3.设是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且,则( )
A. B. C. D.
4.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则 ( )
A. B. C. D.
5.已知等差数列的前n项为,,,则的值为( )
A.2 B.0 C.3 D.4
6.一个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前项和为24,则前项和为( )
A.40 B.48 C.56 D.72
7.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是方程的两根,则( )
A.36 B.40 C.72 D.80
8.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
A.2020 B.1021 C.1010 D.1002
9.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则( )
A.3 B.5 C.6 D.10
10.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公差,若,则( )
A. B. C. D.,
11.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若S17=51,则2a10﹣a11=( )
A.2 B.3 C.4 D.6
12.《算法统宗》是中国古代数学名著,由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编著,它对我国民间普及珠算和数学知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是东方古代数学的名著.在这部著作中,许多数学问题都是以歌诀形式呈现的,“九儿问甲歌”就是其中一首:“一个公公九个儿,若问生年总不知,自长排来差三岁,共年二百又零七,借问长儿多少岁,各儿岁数要详推.”这首歌决的大意是:“一位老公公有九个儿子,九个儿子从大到小排列,相邻两人的年龄差三岁,并且儿子们的年龄之和为207岁,请问大儿子多少岁,其他几个儿子年龄如何推算.”在这个问题中,记这位公公的第个儿子的年龄为,则( )
A.17 B.29 C.23 D.35
二、填空题
13.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已知,则__.
14.已知等差数列中,为其前项和,已知,,则_______.
15..数列的前项和为,若点()在函数的反函数的图像上,则=________.
16.设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若,则________.
三、解答题
17.在等差数列中,(1)已知,求的值;
(2)已知,求的值.
18.已知数列是一个等差数列,且,.
(1)求的通项;
(2)求前项和的最大值.
19.已知是等差数列,其中,公差,
(1)求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前n项和.
20.已知等差数列,若,且,,成等比数列.
(Ⅰ)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若,设,求数列的前项和.
21.等差数列中,,.
(1)求;
(2)求通项和前项和.
22.已知等差数列满足,.
(1)求该数列的公差和通项公式;
(2)设为数列的前项和,若,求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D
【分析】
先由通项公式求出,再由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即可求出.
【详解】
由,
得,解得,
所以.
故选:D.
2.B
【分析】
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由题中条件,求出数列的公差,进而可得出结果.
【详解】
因为在等差数列{}中,= 1,其前n项和为,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若,则,
所以.
故选:B.
3.C
【分析】
由题建立关系求出公差,即可求解.
【详解】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
.
故选:C
4.A
【分析】
根据与的关系可得,再利用累乘法即可求解.
【详解】
当时,

且,即,所以.
两式作差得,
即,即,
所以,即.
则.
故选:A.
【点睛】
方法点睛: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
(1)由与的关系求解.
(2)累加法.
(3)累乘法.
(4)构造法.
5.A
【分析】
利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成等差数列,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
因为,,成等差数列,
故有,
解得.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性质:,,成等差数列,是基础题.
6.B
【分析】
记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根据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性质,得到,,也成等差数列,由此列出方程,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记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
根据题中条件,得到,,
由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性质,得到,,也成等差数列,
所以,
即,解得.
故选:B.
7.A
【分析】
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可得,再利用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和等差数列的性质可求得结果
【详解】
因为,是方程的两根,
所以,
所以,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等差数的性质的应用,考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8.C
【分析】
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以及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
由,则,
所以.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需熟记公式,属于基础题.
9.B
【分析】
根据等差数列的性质,以及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由题中条件,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因为数列为等差数列,
由,可得,,
则.
故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以及等差数列前项和的基本量运算,属于基础题型.
10.A
【分析】
根据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可得,由此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由题意可知,,所以
所以.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1.B
【分析】
由已知结合等差数列的的前和公式,可求出,再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即可求解.
【详解】
∵S17=51,∴51,a1+a17=6=2a9,解得a9=3,
则2a10﹣a11=a9=3.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及其性质,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2.B
【分析】
由已知可得为等差数列,由,求出,再结合公差,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依题意为等差数列,且,

.
故选:B.
【点睛】
本题以数学文化为背景,考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以及通项的基本量运算,属于基础题.
13.33.
【分析】
根据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和等差数列的性质即可求出.
【详解】
因为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
则,
故答案为:33.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和等差数列的性质,属于基础题.
14.5
【分析】
利用成等差数列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因为数列是等差数列,
成等差数列,
而,,

故答案为:5.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片段和的性质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5.
【解析】
解:因为
16.
【分析】
先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根据题意,得出首项和公差直接的关系,再由求和公式,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
设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因为,所以,即,
所以.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基本量的运算,熟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求和公式即可,属于基础题型.
17.(1);(2).
【分析】
(1)利用等差数列下标和的性质求出的值,然后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可求出的值;
(2)利用等差中项的性质和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计算出的值.
【详解】
(1)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可得,
解得,因此,;
(2)由等差中项的性质和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得.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求和,解题时充分利用下标和性质以及等差中项性质,可简化计算,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基础题.
18.(1);(2).
【分析】
(1)先设的公差为,根据题中条件,求出首项和公差,即可得出通项公式;
(2)根据(1)的结果,以及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直接配方,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1)设的公差为,由已知条件可得,,
解得,,
所以;
(2)由(1)可得.
所以时,取到最大值.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求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考查求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值,属于基础题型.
19.(1);(2).
【分析】
(1)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直接求出;
(2)由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可以直接求出.
【详解】
(1)是等差数列,且,,

(2).
【点睛】
本题考查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和公差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项和,属于基础题.
20.(Ⅰ)或(Ⅱ)
【分析】
(Ⅰ)由,且,,成等比数列这两个条件列出和的方程组可求解出,从而可得数列的通项;
(Ⅱ)把(Ⅰ)解得的代入中,化简得
,然后利用裂项相消法求和.
【详解】
解:(Ⅰ)∵,∴①
∵,,成等比数列,∴,∴化简得,
若,
若,②,由①②可得,,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或
(Ⅱ)由(Ⅰ)得

【点睛】
此题考查了等差数列的基本量运算,裂项相消求和法,属于基础题.
21.(1);(2),.
【分析】
(1)解方程组即得;(2)利用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
(1)由题得.
(2)由题得.
所以前项和.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的基本量的计算,考查等差数列通项的求法和前n项和的求法,意在考查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掌握水平.
22.(1);;(2)且
【分析】
(1)根据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计算,可得,然后可得结果.
(2)根据(1)的条件,可得,然后代入求解,可得结果.
【详解】
(1)由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将,代入解得,
所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2)由可得.
因为,所以,
所以或.
因为,所以的取值范围为且.
【点睛】
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以及前项和,重在对公式的记忆,属基础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