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世界地图
对比三张世界地图,你能否推断出这三张地图绘制完成的时间?
课程标准:
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因素和客观条件。
2、知道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的基本航海历程及结果。
3、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北美洲
欧 洲
非 洲
南美洲
亚 洲
印度
大 西 洋
太 平 洋
印度洋
太平洋
大洋洲
好望角
麦哲伦海峡
迪亚士
达·伽马
哥伦布
麦哲伦
菲
律
宾
材料一:
时间
人物
航线
支持者
航向
1487--1488
1492—1493
1497--1498
1519--1522
一、新航路开辟过程
西欧-好望角
西欧-美洲
西欧-好望角-印度
环球航行
迪亚士
哥伦布
达·伽马
麦哲伦
葡萄牙王室
西班牙王室
葡萄牙王室
西班牙王室
向东
向西
向东
向西
北美洲
欧 洲
非 洲
南美洲
亚 洲
印度
大 西 洋
太 平 洋
印度洋
太平洋
大洋洲
好望角
麦哲伦海峡
新航路的概念:
16世纪前后,西欧探险家经过
一系列的海上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
地区的航路,这些航路被统称为新航路。
材料一:
东亚儒家文明
南亚佛教文明
西亚北非伊斯兰教文明
欧洲基督教文明
地中海
奥斯曼土耳其
旧商路——“丝绸之路”
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
“旧商路”特点:
1、欧亚两州沟通
2、欧洲商路中心—地中海
材料二:
二、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直接原因: 商业危机—传统东西商路受阻
西欧商人清点钱币(14、15世纪)
图画中的男主人公在做什么?女主人手下的书是《圣经》,但她的目光却在看什么?说明了什么?
材料三:
材料一 15世纪末期的欧洲,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城镇迅速增多,商品经济日益发展,货币的需要量大大增加。于是,西欧的国王、贵族和商人到处追求黄金白银,形成一股贵金属热。
——王斯德《世界通史》
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1254—1342),威尼斯人,曾在中国生活17年,回国后发表《马可·波罗游记》
材料四:
二、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直接原因:商业危机—传统东西商路受阻
社会原因:西欧“寻金热”—去东方寻找黄金
材料五:
15世纪末期的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社会分工不断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货币的需要量大大加……
“新兴的资产阶级要用黄金来扩充资本”
——王斯德《世界通史》
据材料,分析引发“寻金热”的根源何在?
二、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直接原因:商业危机—传统东西商路受阻
社会原因:西欧“寻金热”—去东方寻找黄金
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材料六:
我们想到他们(土著居民)是即将得到解放的人,
为了证明我们不是他们的敌人,我们取消了武力,
而用仁爱让他们感受到必须皈依我们的圣教。
——选自《哥伦布航海日记》
据材料,分析新航路开辟的精神动力何在?
二、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直接原因:商业危机—传统东西商路受阻
社会原因:西欧“寻金热”—去东方寻找黄金
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精神动力:传播天主教
原因:
(必要性)
新航路为什么能够开辟?
思想根源: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
技术条件
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
和地理知识提高
葡萄牙、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主观)
多桅帆船
星盘
“地圆说”
材料七:
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全力支持哥伦布的远航。
材料八:
葡萄牙航海纪念碑为纪念航海家亨利王子逝世500周年而建。
二、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直接原因:商业危机—传统东西商路受阻
社会原因:西欧“寻金热”—去东方寻找黄金
经济根源: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精神动力:传播天主教
原因:
(必要性)
思想根源:人文主义提倡冒险进取精神
条件:
(可能性)
技术条件:造船和航海技术发展;
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政府支持:西葡两国王室的支持
材料九:
船员开始焦躁起来,他们不能再忍受这样长的旅程了。海军元帅(哥伦布)尽量安慰他们,提示他们这次航行会带给他们美好的前程和各种利益。
——《哥伦布航海日记》
依据材料,概括船员与哥伦布面对漫长旅程表现有何差异?
哥伦布远航的目的与船员相似,但为什么可以表现得与众不同?
为何哥伦布、麦哲伦等人成为时代宠儿,完成了伟业?
卡伯特 1497
卡蒂埃 1534
哈得逊1610
德雷克1577
德雷克1580
塔斯曼1642——1643
巴伦支
1594-1597
Newfoundland
(纽芬兰)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卡伯特 1497
卡蒂埃 1534
哈得逊1610
德雷克1577
德雷克1580
塔斯曼1642——1643
巴伦支
1594-1597
Newfoundland
(纽芬兰)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根据地图并结合教材P37内容,概括英、法、荷、俄等国在新航路开辟中的成就,完成表格。
三、其他航路的开辟
区域
时间
支持国
航海家
开辟航线、成就
北大西洋高纬度
地区
南半球探险
区域
时间
支持国
航海家
开辟航线、成就
北大西洋高纬度
地区
1497年
英国
卡伯特父子
发现纽芬兰岛
16世纪
法国
卡蒂埃
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荷兰
巴伦支
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详细的航海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
17世纪初
英国人
哈德逊
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
俄罗斯
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进行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南半球探险
1578年
英国
德雷克
到达美洲南端的一个岬角—合恩岛
1642-1643年
荷兰
塔斯曼
环航澳大利亚,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与“旧商路”相比,概括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的特点?
“旧商路”特点:
1、欧亚两州沟通
2、欧洲商路—地中海
黄金、白银、
玉米、烟草
黄金、象牙
茶叶、丝绸、
瓷器、香料
商品种类----增多
贸易范围----扩大
商路、贸易中心----转移
材料十:
世界主要的大洋和大陆之间,
通过海上航线建立了直接联系,
人类历史日益由分散走向整体。
对比三张世界地图,请推断这三张地图绘制完成的大致时间,并说明依据。
学
以
致
用
①
②
③
开辟文明交往的航线
背 景
条件
原因
经过
拓展
迪亚士
达伽马
哥伦布
麦哲伦
本课小结
南半球
北大西洋
人类历史日益走向整体
【课后探究】方法提示,拓展知识,深化认识,形成见解
1.梁启超先生的困惑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说,哥伦布以后,有无数量哥伦布,维哥达喜马(即达·迦玛)以后,有无数量达喜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你认为应该如何解答梁启超先生遗留的困惑。
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
封闭性
宣扬国威
开放性
发财致富
结论:自然经济基础上的中国远洋航行虽然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交往,但它不可能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更不可能将人类带入资本主义时代。
新时代的开端
旧时代的辉煌
贡赐贸易
资本主义海外殖民
国力不堪重负,远洋航海业衰落。
资本主义时代到来,世界市场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