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小鸡的一家》教学设计
《小鸡的一家》教学设计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二年级
授课类型
唱歌课
教学内容
人民音乐出版社小学音乐上册第四课《小鸡的一家》。
教材分析
歌曲《小鸡的一家》是二年级上册第四课中的歌曲,第四课以“咯咯哒”命名,围绕音乐中描绘“鸡”的歌曲设计一系列教学活动。对低段学生来说,这一课内容亲切可爱而且贴近生活,也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积累和巩固,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小鸡的一家》是一首有角色特点、适合低年级学生演唱的歌曲,大调式,2/4拍,一段体结构。三段不同内容的歌词有趣地表现出公鸡爸爸、母鸡妈妈和小鸡宝宝各尽其职的有趣场景,给我们讲述了小鸡一家和睦相处、快乐生活的故事。
教学目标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我确定本课为一课时,具体目标如下: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小鸡的一家相亲相爱、各司其职,体会家的幸福和温暖。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听、唱、模仿的方式,愿意聆听音乐,主动探索,进而大胆自信地表现音乐。
3.知识与技能:用符合角色特点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进而表现歌曲中不同的音乐形象。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的音乐特点和其中的动物形象,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小鸡的一家》。
教学难点
唱好歌曲中的的附点节奏和休止符。
教学方法
听唱法、模唱法、对比法、启发式提问法、小组合作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动物图片、音乐精灵图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小讲:
我的动物朋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创设情境。
师:在远远的森林深处,有一片开阔的青草地,小动物们快乐的生活在这个青青草农场里,清晨,太阳公公一点一点跳出地平线,光芒撒向了农场的每一个角落里,也照亮了农场远处的一座小房子,猜猜这是谁的家?
2.根据来信内容,猜猜这是谁的家?
3.请出小鸡的一家,出示课题:小鸡的一家。
4.照镜子游戏:如果顺利通过这一游戏考验,你们将认识最重要的音乐小精灵!
观察老师拍击的节奏型,并模仿。初步感受附点节奏的特征。
3、学习新课
1.播放音乐,感受附点节奏在歌曲中的位置。
(1)第一次聆听,初步感受附点节奏在歌曲中的位置。
(2)第二次聆听,配合奥尔夫音乐凳,表现附点节奏的基本特征。
(3)第三次聆听,师生在律动中互动,感受歌曲活泼的风格。
2.说说歌曲带给你的感觉。
3.体验歌词,感受歌曲情绪。
(1)出示PPT,了解歌词内容。
(2)律动,师生合作练习歌词。
(3)关注附点节奏的特点,并在念歌词中表示出来。
(4)分析歌词理解歌曲中每个角色的特点,在朗诵歌词中表现角色特点,达到歌曲的情感需求。
4.体验旋律,感受音乐特征。
(1)聚焦附点节奏部分即音乐小精灵的旋律,出示旋律特征。
(2)通过听师范唱——师生接唱——生生演唱三个阶段,完成对旋律的感知。
5.填词进歌曲,小组合作学习,展示学习效果,小组评价。
6.体验节奏,感受节奏在歌曲中的运用。
(1)音乐小精灵出现了几次?
(2)讨论附点节奏的基本特征。
7.完整演唱歌曲。
8.再次表现歌曲歌唱情绪。
公鸡:神气、自信;母鸡:自豪、勤劳;花小鸡:活泼、可爱。
9.完整歌唱整首歌曲。
10.分角色歌唱。
四、拓展实践
1.感受小鸡的一家相亲相爱、各司其职,关心爱护家人的温暖情意。
2.分享公鸡每天早晨打鸣、母鸡下蛋咯咯叫的小知识。
五、教师小结
1.教师小结
2.学生离开教室。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