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黑龙江省孙吴县第二中学
赵井桥
教材分析
说课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反思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
一、教材分析:
显性知识即教科书中所列出的两个子目:一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二是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
二者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奠定新中国外交的基石;万隆会议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成功实践。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了解万隆精神以及周恩来作为新中国杰出外交家的风范和贡献。
2、能力目标:
在了解基本史实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探究历史真相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和在国际上确立的独立自主的外交形象是基于中国的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选择,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把国家和民族利益放在首位的非凡气度。同时认识周恩来作为新中国杰出的外交家,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和世界和平发展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新中国外交和我国未来外交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固基石。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所以,我将其列为本课重点。
初二学生尚未接触国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学生需要通过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去认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形象,这对他们来说是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采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生动,师生合作探究互动交流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
四、教 学 流 程
(一) 设疑导引, 进入情境
(二) 合作探究, 学习新知
(四) 小结升华, 颗粒归仓
(五) 巩固练习, 提高能力
(三) 拓展延伸, 学以致用
《南京条约》
近代外交: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一) 设疑导引,进入情境
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
1、“另起炉灶”
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一边倒”
不承认国民政府旧的屈辱外交关系,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再考虑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1949年2—6月
( 二 ) 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
会议共同纲领》
1949年9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交系。
一、新中国外交政策:
三、积极外交:
二、外交形势:
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政治: 敌对
外交: 孤立
经济: 封锁
新中国建立初期外交形势
与中国建交国家
与美国共同封锁中国的国家
17国
日内瓦会议(1954年)
出访印度和缅甸(1954年)
(1)经过:
53年提出
54年确立
(2)内容:
(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2)互不侵犯
(3)互不干涉内政
(4)平等互利
(5)和平共处
(3)意义:
(1)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
(2)成为现代国际法的基本内容。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中印
中印缅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和平共处
平等互利
互不干涉内政
互不侵犯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成功实践
1、会议时间 地点?主题
2、参加会议的国家对中国的态度怎样?
3、谁在会上提出什么方针?有何影响?
亚非万隆会议
基础知识
亚非万隆会议(1955年)
同
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
维护民族独立,
促进世界和平.
异
社会制度不同
建设道路不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
———求同存异的方针
遭遇相同
面临问题相同:
一个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中国总理的发言应受到最大的重视。
——尼赫鲁
这个演说是对抨击中国的人一个很好的答复。 ——吴努
周恩来善于等待时机的外交才能简直是登峰造极。 ——一个美国记者
国际点评
为什么这样说?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周恩来
万隆精神
(三) 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必将实现
北京——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2010年上海世博会
(四) 小结升华,颗粒归仓
和平共处五项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求同存异”
1、
2、
3、
4、
万隆
政策
原则
方针
精神
《共同纲领》
1953年
周恩来
1955年
万隆会议
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1、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里,与多少个国家建交 ( )
A 、17 B、 16 C 、15 D、18
2、首次提出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周恩来接见( )
A、苏联代表团时 B、印度代表团时
C、南斯拉夫代表团时 D、缅甸代表团时
3、2011年是中、印、缅三国总理发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多少周年( )
A、51 B、54 C、55 D、57
4、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方针是( )
A、反对霸权主义 B、反对殖民主义
C、反对帝国主义 D、求同存异
(五) 巩固练习,提高能力
5、新中国建立初期,奉行
外交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
6、请说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1、历史课堂不应仅仅是知识展示的课堂,应是以历史知识为载体,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的课堂。
2、作为历史教师要立足于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学能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