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三大改造 课件(28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06-19 20:5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问题:小说情节反映的历史背景发生在什么时期?
作家莫言在小说《生死疲劳》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住在东厢房里的另一户人家,在这段时间里的一个狂风暴雨日,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婴。这两个女孩,长名互助,幼名合作。”




学习目标:了解“三大改造”,知道中国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延迟符
统编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第5课
三大改造是指建国初期,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它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三”
指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指社会主义改造(即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改造”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农民申请加入生产合作社
问题1:国家为什么要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问题2: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他翻身解放。
人物档案
姓名:王国范
出生日期:1890年
祖籍:河北遵化市西留村乡

职业:农民,雇农出身,家境贫寒,靠给地主家做长工维持生计
1949年 笑逐颜开
全村的父老乡亲都动员起来,丈量田地,分牲畜、分农具,干劲儿十足地的在自己的土地上辛勤劳作!
土地改革,他终于能够得到梦寐以求的属于自己的土地了!
王国范遇到一件烦心事
王国范在土地改革中分到了土地,本以为能过上好日子了,但是他很快发现单靠自己干、手里的农具根本不够用,自己还没有耕牛,也没钱买种子;后来好不容易东拼西凑种了点庄稼,却没有水渠灌溉,长势一直不好;更没想到的是,秋天的一场蝗灾竟然让他颗粒无收!为了有口饭吃,他只能把地卖了,又靠借高利贷和租土地艰难度日。
材料一:1952年土地改革结束后,对山西省49个村的农民调查中发现,农民刚获得的718公顷土地被出卖;山西2486个农户中,有20户放高利贷,月利率最高达10%,1953年湖南、湖北、江西农村调查发现,靠租种他人土地生活的贫农占农村总户数18.69%。
——《中国近代现代历史讲座》教学参考书
材料二:全国大约有3亿人分得了总数约7亿亩得土地和大量生产资料,包括297万头耕畜、3954万件农具……
——摘编自《土地改革与中国的工业化》
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如何解决呢?
国家统一组织,集体合作互助。
1.对农业进行改造的原因
1953年,中共中央决定对农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号召农民联合起来,组成生产合作社,共同克服困难,中国农村开始了互助合作运动。
有了党中央的指示,乡亲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全县、全乡迅速掀起了加入合作社的高潮,王国范也积极响应号召,和23户贫农加入了本村的生产合作社,准备大干一场了!
我国的农业仍然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要求。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2.对农业进行改造的方式
图说历史:农民踊跃报名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三个阶段:
农业互助组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2)原则:自愿互利
(3)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广。
3.对农业进行改造的经过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④高潮: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交流生产经验
合作改善农具
学习科学选种
3.对农业进行改造的经过
农业合作社成员可以
兴修大型水利
思考:走合作化道路的优点是什么?
集中力量
优势互补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参加合作社农户
占全国农
民总数(%)
参加高级
生产合作社
占全国农
户总数(%)
1.18亿户
96.3
1.0742亿户
87.8
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
毛主席亲自主持编写了怎样办合作社的书,这使得农业合作化进入了高潮。到了1956年,90%以上的农户参加了合作社,并完成了从初级社到高级社的过渡,这比原来的计划早三年。
4.对农业进行改造的结果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结合我们刚才所学的知识 ,想一想用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他们呢?
王国范又遇到一件烦心事
王国范所在的农村手工业大多是一家一户的家庭手工作坊,资金少,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所以手工业者的生活很艰难。
到了1956年底,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在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我国对手工业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主要也是采取合作社的方法,把个体所有制逐步改造成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
5.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走近同仁堂
同仁堂是我国重要品牌老店,创办于1669年。
清雍正元年由皇帝钦定同仁堂供奉御药房用药,独办官药,历经八代皇帝,188年之久。
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同仁堂虽名气大,但因为战争的缘故销量并不高。
新中国成立初期,同仁堂的发展一度停滞不前。政府加大了对民族资本家的扶持,在政府扶持下,同仁堂的生产逐步发展起来,这可比同仁堂自己经营强多了。
1954年,同仁堂带头向国家递交了公私合营申请。
公私合营以后,同仁堂企业经营大大扩充。1949年到1959年的十年间,同仁堂的生产总值也从1948年的16万元增加到了1959年的1251万元。
公私合营

1.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背景
(1)资本主义工商业是新中国初期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民政府的帮助下,取得一定发展。
(2)私营工商业中也存在不利于国计民生的消极方面,一些私营工商业主为牟取暴利,严重扰乱了经济秩序。
(3)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国营经济力量的增强,公私合营经济出现并有所发展。
公私合营

2.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
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在私营企业中增加公股,国家派驻干部(公方代表)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利润分配实行 “四马分肥”,大致是国家所得税34.5%,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工人福利占15%,为企业提供保障制度的公积金占30%。
材料:中国水泥厂的资本家姚乃炽等人认真学习总路线后,明确了水泥是重工业,迟早都要公私合营,与其被动坐等,不如主动申请,但在思想感情上,则既喜且忧。他们喜的是企业实行公私合营,生产上的许多问题都可以由政府解决,不必再烦神了,忧的是合营后个人的职位、薪金、股权、股息怎样解决。”
——《搏浪前进——中国水泥厂史料专辑》
公私合营

评价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采取定息制度,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资本家的资本发给定息,年息为5%。
材料:按照当时的政策,每年给予沈莱舟(恒源祥品牌的创始人)定息5万元人民币,他每个月的工资有人民币1000多元……这是一个很大的数目,当时毛泽东主席拿国家干部一级薪水,工资也只500多元。而当时的一个大学毕业生工作后的工资为60元。
——《绒线大王恒源祥在公私合营前后》
赎买政策:
公私合营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北京西单区13个工业行业157户资本家踊跃地在申请公私合营书上签名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泽东送喜报
3.结果
1956年北京人民庆祝公私合营
公私合营

1956年1月底,全国所有大城市和50多个中等城市资本主义工商业者,都实行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天津市
重庆市
一位资本家自述: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公私合营

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
行业
改造的途径
改造前
所有制性质
改造后
所有制性质
农业
农业合作化
个体农民私有制
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手工业
手工业合作化
个体手工业者私有制
社会主义集体经济
资本主义
工商业
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
私人资本家所有
社会主义公有制
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实质)
②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三大改造工作的后期,也存在着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有农民说:“刚分到的土地屁股还没坐热呢,又被收走了……不仅把土改时分来的土地收公了,把我们自己原有的土地也充公了,牲畜和农具也都统统归公了。”
三大改造的局限性
完成:1956年底,基本完成
意义: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局限:后期存在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等缺点
中国的社会性质在近现代历史中发生了三次变化:
第1次: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中国由封建社会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次: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第3次: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把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
(2019年湖北咸宁中考题第19题)北京同仁堂创办于1669年,是中国中药名牌老店。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同仁堂在生产、销售、开发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国家对同仁堂的改造形式是( )
A.强制没收 B.互助合作
C.自主经营 D.公私合营
D
(2019年云南省中考题第13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的标志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