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1949
至今
1953
1978
中国现代史阶段划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苏联社会主义
中国社会主义
斯大林模式
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
私有制
公有制
计划经济
市场经济
时空背景
国际:
国内:
1958
1956
1953
1976
发展变化
三大改造
“大跃进” 人民公社
十年“文革”
1966
1955
一五计划
1957
华约成立
非洲独立年
1960
1967
欧洲共同体
60年代末日本成为资义第二经济大国
认识不同
个人因素
1、资本主义:
2、社会主义:
3、亚非拉地区:
发展与挫折
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
4、经 济: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50年代赫鲁晓夫改革
1956开始匈牙利改革
美苏冷战
归纳世界史的阶段特征及与中国史的联系?
1954
人大制度的确立
史实
时间
内容
影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大改造
工业化起步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文化大革命”
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
——检测基础知识
史实
时间
内容
影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大改造
工业化起步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文化大革命”
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
——检测基础知识
1954年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机构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史实
时间
内容
影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大改造
工业化起步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文化大革命”
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
——检测基础知识
1954年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机构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3—1956
农业改造方式: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改造方式: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改造方式:公私合营
史料求证
——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王老吉改造过程
1828年,开设第一家王老吉凉茶铺。
1840年,企业进一步发展扩大。
1928年,取得王老吉商号执照;
1929年,更名为王老吉药厂;
1953年,进行公私合营,在私营企业中增加公股并对私企股份实行赎买,采用向资本家支付“定息”的办法,将资本家拥有的私股转为国家所有;
1956年,更名为“王老吉联合制药厂”,国家控股。……
方式?
所有制变化?
创举?
史料求证
—— 三大改造
1952~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结构情况
时间
公有制经济
私营经济
1952年
20.6%
78.7%
1956年
85.6%
14.2%
1954年全国的农业合作社只有1.4万多个,1955年春天农业合作社发展到10万个,并且在中央批准建议1955年秋收前农业合作社要发展到60万个,改变了当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中规定的发展30--35万个合作社的计划。
改造过程中有何问题?
问题:存在过急、过快的问题
史料求证
—— 三大改造
史实
时间
内容
影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大改造
工业化起步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文化大革命”
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
——检测基础知识
1954年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机构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3—1956
农业改造方式: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改造方式: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改造方式: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深刻变革
不足:过急过快
史料求证
—— 工业化起步
读图,工业化的特点是什么?
集中分布在哪个区域?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
苏 联
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东北地区
史实
时间
内容
影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大改造
工业化起步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文化大革命”
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
——检测基础知识
1954年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机构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3—1956
农业改造方式: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改造方式: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改造方式: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深刻变革
不足:过急过快
1953—1957
特点:集中力量优先发展轻工业
地位:我国社义工业化的起步
初步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不足:轻工业、农业比例失调
史实
时间
内容
影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大改造
工业化起步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文化大革命”
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
——检测基础知识
1954年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机构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3—1956
农业改造方式: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改造方式: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改造方式: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深刻变革
不足:过急过快
1953—1957
特点: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地位:我国社义工业化的起步
初步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不足:轻工业、农业比例失调
1958年开始
大跃进:农业:“以粮为纲”
工业:“以钢为纲”
人民公社:“一大二公”
史料求证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党中央决定:“十年赶上英国,二十年或稍长些时间赶上美国,苦战三年,超过中共八大所提出的第二个五年计划钢产量1050—1200万吨的指标,到一九六二年达到2000万吨,后来竟超过3000万吨。”
1960年大春播种包谷,县委强调的规格质量较严。要早种、深耕、肥足,要求各地一个样(至少一个公社)。特别是强调一个“早”字,农历正月十五以后,就号召包谷要出种(老品种应该在三月清明前后下种)。……从正月下旬开始播种,直到五月端阳还没扫尾。这样,早种的冻死了,按时种的来不及田管,草比禾苗还深……
“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农业放高产“卫星”,亩产万斤粮,甚至12万斤粮食。
高指标
瞎指挥
浮夸风
吃饭不要钱,老少尽开颜;人民公社好,歌声到处飘。不分你我,不分年龄大小,同在集体食堂吃饭,农民出去办事,可以走到哪就在哪里的集体食堂就餐,而且不花分文。
共产风
史实
时间
内容
影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大改造
工业化起步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文化大革命”
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
——检测基础知识
1954年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机构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3—1956
农业改造方式: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改造方式: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改造方式: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深刻变革
不足:过急过快
1953—1957
特点: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地位:我国社义工业化的起步
初步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不足:轻工业、农业比例失调
1958年开始
大跃进:农业:“以粮为纲”
工业:“以钢为纲”
人民公社:“一大二公”
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人民的生活水平出现严重困难
史实
时间
内容
影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大改造
工业化起步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文化大革命”
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
——检测基础知识
1954年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机构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3—1956
农业改造方式: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改造方式: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改造方式: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深刻变革
不足:过急过快
1953—1957
特点: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地位:我国社义工业化的起步
初步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不足:轻工业、农业比例失调
1958年开始
大跃进:农业:“以粮为纲”
工业:“以钢为纲”
人民公社:“一大二公”
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人民的生活水平出现严重困难
1966-1976年
指挥部:中央文革小组;口号: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最大冤案:刘少奇案 ;表现: ①造反派打、砸、抢,②学校停课, 工厂停工闹革命, ③大批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左倾错误,阶级斗争为纲,成为指导思想
材料:“混进党里、政府里、军队里和各种文化界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是一批反革命的修正主义分子,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要夺取政权,由无产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专政。”
——五一六通知
史料求证
——“文化大革命”
史实
时间
内容
影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大改造
工业化起步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文化大革命”
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
——检测基础知识
1954年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机构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3—1956
农业改造方式: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改造方式: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改造方式: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深刻变革
不足:过急过快
1953—1957
特点: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地位:我国社义工业化的起步
初步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不足:轻工业、农业比例失调
1958年开始
大跃进:农业:“以粮为纲”
工业:“以钢为纲”
人民公社:“一大二公”
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人民的生活水平出现严重困难
1966-1976年
指挥部:中央文革小组;口号: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最大冤案:刘少奇案 ;表现: ①造反派打、砸、抢,②学校停课, 工厂停工闹革命, ③大批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受到严重损失,发展缓慢;教育和教学秩序被打乱,文化科技人才青黄不接。
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
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
——艰难时期的英雄人物
先进人物
王进喜
邓稼先
焦裕禄
雷锋
事迹
河南省兰考县县委书记,治理“三
害”,被誉为“党的好干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坚持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向雷锋同志学习”
石油工人,打出了大庆油田的第一
口油井,被誉为“铁人”
“两弹一星”事业做出重大贡献,被
誉为“两弹元勋”
精神
热爱祖国、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A
B
C
D
史实
时间
内容
影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三大改造
工业化起步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
“文化大革命”
历史理解和历史解释
——检测基础知识
1954年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选举机构
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953—1956
农业改造方式: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改造方式:生产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改造方式: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深刻变革
不足:过急过快
1953—1957
特点: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
地位:我国社义工业化的起步
初步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不足:轻工业、农业比例失调
1958年开始
大跃进:农业:“以粮为纲”
工业:“以钢为纲”
人民公社:“一大二公”
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
工农业生产遭到破坏,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人民的生活水平出现严重困难
1966-1976年
指挥部:中央文革小组;口号:打倒一切,全面内战 ;最大冤案:刘少奇案 ;表现: ①造反派打、砸、抢,②学校停课, 工厂停工闹革命, ③大批领导干部和知识分子遭到批判和揪斗。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国家政权遭到严重削弱,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国民经济受到严重损失,发展缓慢;教育和教学秩序被打乱,文化科技人才青黄不接。
中国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成就和失误给我们带来哪些经验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发展规律
2、经济建设立足国情,坚持实事求是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到第一位
4、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5、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严防个人崇拜和个人专制……
家国情怀
——经验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