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9520010337800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
2.掌握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图、读图,进一步巩固、提高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各种课堂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地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秦岭——淮河一线的重要的地理意义。
2.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界线。
【教学难点】
1. 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形成的原因。
2. 我国四大区域分界线的划分依据。
课前准备
1. 多媒体课件;
2. 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
教学过程
一、【抛锚】设置情境,引出问题
1. 创设情境
春节假期,全国各地的旅游都火了起来。请同学们观察以下景观图片。
2. 确定问题
这些景观图片代表我国什么地方?从图片中,你们发现它们存在什么差异?
二、【探锚】探究问题,分工合作
3.自主学习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景观差异显著。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差异的呢?请同学们从气温、降水、地势的分布等方面描述我国的地理差异。
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4.协作学习
同学们从以上图片找到了我国各地差异显著的原因了吗?如果存在困难,我们可以小组协作,得到答案。
纬度因素:冬季南北温差大。由南往北,气温逐渐降低。
海陆因素:年降水量分布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地形因素:我国地形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5.合作交流
举例说明“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提示:可以从衣、食、住、行、玩等方面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展开描述
广州人与哈尔滨人的对话
广州人:我们一般午后要休息一会,晚上9点以后喜欢走上大街,很晚才回家。
哈尔滨人:我们一般午后不休息,一年中除夏季外,晚上8点以后,大街上就很少有行人了。
这种作息时间差异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气候差异:广州气候炎热,昼长夜短;哈尔滨气候寒冷,昼短夜长。广州的冬季,赏花、赛龙舟、游泳;哈尔滨的冬季,看冰雕、打雪仗、滑冰 。
在自然环境差异的基础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我国农业具有西牧东耕、南稻北麦的分布特点。我国的饮食习俗地区差异也很大。
6.问题探究
有些自然地理事物,尤其是山脉,由于其两侧的地理差异明显,往往成为划分地理差异的界限。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请同学们比较图5.3和图5.4,找到两侧的差异,并理解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归纳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的地理差异,并填写表5.1。
低于0°
高于0°
少于800毫米,多于400毫米
多于800毫米
高原、平原
高原、丘陵、平原
有
无
以旱地为主
以水田为主
小麦、玉米
水稻
2.秦岭—淮河一线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区的分界线;在温度带的划分中,相当于哪两个带的分界线。
湿润和半湿润区分界线 、热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3、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植被类型
归纳
共同的影响因素:
主要原因
为什么不同?
有什么不同?
南方
北方
河流流量
为什么不同?
有什么不同?
南方
北方
主要原因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气温不同,
以北气温低,
以南气温高。
汛期短,流量 小,有 结冰期
汛期长,流量 大,无结冰期
降水不同,
以北降水少,
以南降水多。
气候的影响
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
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的地理差异很大,为了方便认识,人们根据不同的标准,把我国划分成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如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等。
行政区域
自然区域
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
我国气候类型的划分
……
综合考虑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即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
三、【定锚】交流评价,巩固练习
8.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然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完成以下表格。
名称
位置范围
主要省区
划分依据
北方
地区
?
?
?
南方
地区
?
?
?
西北
地区
?
?
?
青藏
地区
?
?
?
四、【思锚】课后反思,改进不足
9. 效果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对中国区域地理是刚接触,还有在资料准备方面出现的不足,给本章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区域地理知识,在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上还比较陌生,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掌握不同的地理区域类型外,还应注重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的培养,最终到“学地理、活学地理、爱学地理”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