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第8课《卖火柴的小女孩》
【正文】
教学目标:
1.认识“旧、饿”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挣、几、晃、喷”等四个多音字,会写“柴、冷”等13个字,会写“火柴、围裙”等15个词语。
2.能说出小女孩5次擦燃火柴后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
3.通过朗读、品悟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4.能说出对课文印象深刻部分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
1.能说出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每次擦燃火柴时看到的幻象及表达的愿望。
2. 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能说出对课文印象深刻部分的感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预习清单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预习单: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
1.读一读。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圈一圈。边读边在文中圈出生字,并注音。
3.画一画。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4.标一标。标出自然段。找出小女孩擦燃了几次火柴。
第二课时
1.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么,表达了她怎样的愿望?完成表格。
2。这五次擦燃火柴你印象最深刻是那一部分?
点燃火柴 看到的东西 愿望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旧、饿”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几”“晃”“喷”,会写“柴、冷”等13个字,会写“火柴、围裙”等17个词语。
2.读通读顺课文。解决阅读中因年代久远或国情不同产生的疑问。理清文章脉络。
3.品读交流课文第1-4自然段中印象深刻的地方。
一、谈话导入,学习课题
1.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三单元,首先我们把课本翻到第27页,请大家一起朗读第三单元篇章页中的小诗:
乘着想象的翅膀,
游历奇妙的童话王国,
看花儿跳舞,
听星星歌唱。
童话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在这一单元中,我们将一起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安徒生爷爷的作品——卖火柴的小女孩。
生:齐读课题——卖火柴的小女孩。
3.学习课题
字理识字:柴。“”字,本意是边吃边烧火,旁边放了一捆木柴。我们可以用拆一拆的方法来记这个字,树木(圈 “木”)停止生长了(圈“止”),我们就用刀(圈“匕”)把它砍了带回家当柴火烧。这个字为上下结构,上下宽窄相当,大家写的时候注意横要长,在横中线稍稍靠下。(学生尝试书写)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字理识字
(1)借助预习单,检查课文阅读及生字预习情况。
出示预习单:
(设计意图:借助预习单让孩子自主学习文章,生字和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利于课堂交流学习。)
(2)学习典型句子,随文识字。
句1: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手里还拿着一把。这一整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个硬币。
句2:可怜的小女孩!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向前走。
重点学习:旧 裙 怜 饿
明确:四个字结构相同,宽展相似,提醒“群”衣字旁与衣物相关,衣字旁右下方“撇、点”两笔完成。提醒“怜”字不要忘记最后的“点”,学生想尝试写。
句3: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明确:“焰”、“烛”、“燃”这三个字都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它们三个都是火字旁,都与火有关。提醒“焰”字书写细节。学生尝试写。
句4: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
明确:字理识字,富:宝盖指房屋,房子里面放着酒坛子,一户人家,有多余的粮食来酿酒就是富。我们也可以想一个家庭有人有田即为富。
利用字理链接形近字:“福”“副”“幅”(有吃有喝有田地就是富,那么,酒坛放到祭台上祈祷是求“福”,用刀剖开则为“副”,巾帛宽大就成“幅”,利用形声字字理,用换部首的方法,可以让我们识记生字又快又准。)
(设计意图:利用字理识字、随文识字的方式学习生字,使孩子们更加科学理性的学习生字。)
(3)抽查检测孩子生字掌握情况。
(4)学习多音字
1.文中例句:
挣:她不敢回家,因为她没卖掉一根火柴,没挣到一个钱,爸爸一定会打她的。
几: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
晃: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
喷: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
2.举例运用:
为了挣( )脱束缚,他拼命挣( )扎。
家具城里的茶几( )太多了,大概有几( )十个,我都挑花眼了。
一阵风吹来,明晃( )晃的烛光轻轻地晃( )动了起来。
看见桌上喷( )香的奶酪,小熊的口水都快要喷( )出来了。
三、学习第一部分(1-4自然段)
1.自由读1-4自然段,思考:这个卖火柴的小女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请你把对四个自然段的理解浓缩成一个感叹句!
卖火柴的小女孩真( )!
预设:冷、饿、懂事、漂亮、贫穷、孤独、无助、缺乏疼爱、可怜……
师归纳:可怜。并思考:从文中哪个地方看出小女孩可怜呢?同桌两人交流。
2.全班交流:
生借助文中典型句子用“抓关键字词句”方式分析小女孩的“可怜”之处:
寒冷、饥饿、孤独、贫穷、无人疼爱……
(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第二个重点内容,利用“师生对读、引读、男女生对读、对比读、承接读、前后照应度、复沓读……”等朗读方式从情感上接近主人公,体会主人公命运的悲惨。通过交流深入理解文意及问章主题。)
四、教师总结,引出下节课学习重点。
这就是我们今天认识的小女孩——可怜的小女孩!
不敢回家的小女孩坐在墙角擦燃了几次火柴呢?——5次。
这五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不同的景象,这里面包含了小女孩美丽的愿望,下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童话丰富的想象。
(设计意图:最后再次总括小女孩的生存状态,整体感知主人公命运,为第二课时做准备。)
五、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寒冷
饥饿
孤独无助
无人疼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说出小女孩在五次擦燃火柴时分别看到的情形及表达的愿望。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点围绕“五次”擦燃火柴,谈对印象深刻部分的感受。
3.感受童话想象丰富的特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重点围绕“五次”擦燃火柴,谈对印象深刻部分的感受。
2.掌握通话想象丰富的特点。
教学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重点部分。
2.能说出对课文印象深刻部分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谁能根据老师的提示帮大家回顾课文?
明确: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可怜的小女孩,她:寒冷、饥饿、贫穷孤苦、无人疼爱在这个寒冷的大年夜,她擦燃了5次火柴。
2.课前我们根据预习单的提示进行了自主学习,现在请你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收获,每个小组推荐两个发言人与大家交流。
明确:
点燃火柴 看到的东西 愿望
第一次 大火炉 温暖
第二次 烤鹅 食物
第三次 圣诞树 欢乐
第四次 奶奶 疼爱
第五次 和奶奶一起飞走 幸福
师总结:当我们在遇到像这样的长编文章时就可以用这种表格式的思维导图来提取重要信息,帮助我们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预习单作为孩子的辅助,帮助更好地自主学习。用表格式的思维导图方式著文章主要信息,事半功倍。)
二、学习“五次”擦燃火柴,感受通话想象的丰富。
(1)交流第一次擦燃火柴:
预设:
1)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
2)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3)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明确:“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终于”“只有”等关键词来体会小女孩在极度寒冷的情况下看到“大火炉”是的体验。
(2)交流第二次擦燃火柴:
预设:
1)亮光落在墙上,那儿忽然变得像薄纱那么透明,她可以一直看到屋里。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
2)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
明确:想象小女孩的心理,通过朗读感受极度饥饿的小女孩看到烤鹅是的短暂幸福。
(3)交流第三次擦燃火柴:
预设:这一回,她坐在美丽的圣诞树下。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
明确:通过朗读及交流感受,抓住“去年”“还要大、还要美”“几千支”“眨眼睛”等关键词,感受圣诞树的美丽及小女孩的悲苦。
(设计意图:前三次擦燃火柴情景比较类似,放在一起学习,用多种朗读方式感受通话想象的丰富奇特,感受小女孩真实生活和想象的差距,更突出主题。)
(4)总结过渡:
预设:
1)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大火炉,啊!多么舒服!
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了的火柴梗。
2)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摇摇摆摆地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
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3)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在向她眨眼睛。
只见圣诞树上的烛光越升越高,最后成了在天空中闪烁的星星。
(设计意图:通过火柴熄灭前后的对比朗读,以及板书图片的正反对比,来感受小女孩的心情起伏,得出“一无所有的小女孩依然一无所有……”的结论,感受小女孩的可怜与悲惨。)
(4)交流第四次擦燃火柴:
1.“啊!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设计意图:用“复沓读”和“配阅读”使得孩子从情感上更加细腻的贴近小女孩,感受“奶奶”以及亲人疼爱对小女孩的重要性。)
2.师过渡:为了留住奶奶,小女孩第五次擦燃火柴,这一次没有犹豫,没有担心,直接擦燃一大把火柴。从呼唤奶奶到擦一大把火柴留住奶奶。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
预设:
1)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奶奶的出现可以看出小女孩特别想念她的奶奶。
2)我来交流。“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小女孩叫起来,说明她很着急,害怕奶奶也像前面的东西一样很快消失。
3)他刚开始擦一根火柴都很害怕,这次却毫不犹豫地擦燃了一大把火柴,可以看出她想念奶奶,特别渴望跟奶奶在一起。
3.师过渡总结童话的特点-想象及形象的丰富性。同时提醒想象是有所依据的。
(设计意图:将后两次擦燃火柴放在一起学习,升华情感,体会小女孩的渴望。)
(第二部分设计意图:这是本课第重点内容,通过交流感受以及利用“师生对读、引读、男女生对读、对比读、承接读、前后照应度、复沓读、配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理解五次擦燃火柴小女孩看到的幻象,谈自己的感受。由此突破课文重难点。)
三、学习10、11自然段(探讨小女孩的结局:幸福?可怜?)
1.预设:
1)我认为小女孩是可怜的,世界上没有天堂,她跟奶奶飞走了其实是自己的幻觉。
2)我也认为她是可怜的,因为他看到的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这一切都不是真的,都只是她的想象。
3)我认为小女孩是幸福的,即使只是幻想,她也又一次看到了美丽和蔼疼爱她的奶奶。
4)我也认为小女孩是幸福的,因为终于和最疼爱她的奶奶在一起了。她再也不用忍受寒冷饥饿的痛苦了。
5)我也有补充,小女孩跟奶奶飞走了是幸福的,不用忍受现实生活中的不幸,但是,她失去了自己的生命,什么都没有了,她再也没有机会像我们现在一样去吃好吃的,和好朋友一起快乐的玩耍了。
师总结:小女孩的悲惨、不幸、不能对生命的把握。
2.理解两个“幸福”
明确:大年夜的晚上,小女孩擦亮火柴看到的一切。
小女孩死了,她再也感受不到人间的痛苦。
(设计意图:用思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同情小女孩的同时学会珍爱生命,珍惜幸福。)
四、情感升华
1、课件出示梁晓声先生的话
2、全班齐声大读
(设计意图:借助名家之言引导学生学会珍惜,播种善良。)
五、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
无人疼爱
孤独无助
饥饿
寒冷
11 /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