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当仁,不让于师》课件(31张PPT)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1.2《当仁,不让于师》课件(31张PPT)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9 19:30:31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吾爱吾师,
吾更爱真理!
当仁,
不让于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知识,进一步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了解孔门弟子对老师的态度;
3、体会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
整体感知
弟子对孔子的态度和评价:1、2、3。
孔子对弟子的态度和评价:9、10、11、12、13。
孔子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4、5、6、7、8。
为什么说是我国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
弟子眼中的孔子
子贡眼中的孔子——选文一
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子贡眼中的孔子——选文二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子贡眼中的孔子——选文一、二
根据第1、2章,思考讨论:
子贡是怎样面对叔孙武叔、陈子禽的诽谤和挑拨的?
天不生仲尼,万古常如夜。
——(南宋)朱熹
能一日与此人共存今日之世,则是吾人一日之光荣。
颜渊眼中的孔子——选文三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思考:颜渊是怎样评价孔子的?
深入探究
深入对话情景,反复朗读选文,体会学生对孔子的情感。
1、面对叔孙武叔的诋毁:
2、面对陈子禽的挑拨:
3、颜渊的喟叹:
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多见其不知量也。
言不可不甚也。
如之何可及也。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当仁,
不让于师
第二课时
前课回顾:学生眼中的孔子
学识品德高不可及、深不可测、无与伦比;
学生对老师的无限崇敬和由衷赞美之情。
孔子眼中的学生
颜回(公元前521年-公元前481年),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宁阳(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鹤山乡)人,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是孔门十哲之一、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儒家五大圣人之一,《论语》编撰者之一。
其14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孔子对颜回的称赞最多,赞其好学、仁人。公元前481年去世,葬于鲁城东防山前。唐太宗尊之为“先师”,唐玄宗尊之为“兖公”,宋真宗加封为“兖国公”,元文宗又尊为“兖国复圣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复圣”。
孔子眼中的学生——选文九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链接材料
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子谓颜回,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
赞扬了颜渊的好学——学而不已
赞扬了颜渊的悟性好——举一反三
赞扬了颜渊的境界高——随性而为
孔子眼中的学生——选文十二、十三
颜渊死。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孔子眼中的学生——选文十一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有斯疾也!斯人也有斯疾也!”
深入探究
比较孔子对待两位弟子的死亡,表现出来的感情是否都一样呢?为什么?
对颜回的死,感叹:
对伯牛的死,感叹:
噫!天丧予!天丧予!
亡之,命矣夫!
链接材料
然后人欲寻孔子之学,则当以颜子为阶梯。
孔门前辈弟子中,子路最长,颜年最幼,而同为孔子所深爱。大抵孔子在用世上,子路每为羽翼。而在传道上,则颜渊为其螟蛉。今两人俱先于孔子亡故,此诚孔子晚年最值悲伤之事。(按:螟蛉,古有义子之义。)
——钱穆《孔子传》
当仁,
不让于师
第三课时
孔子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选文四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孔子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选文五、六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选文七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孔子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选文八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链接材料
灵公夫人有南子者,使人谓孔子曰:“四方之君子,不辱,欲与寡君为兄弟者,必见寡小南。寡小君愿见。”
孔子辞谢,不得已而见之。夫人在絺(chī)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qǐ
shǒu)
。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qiú)然。孔子曰:“吾乡为弗见。见之,礼答焉。
——《史记·孔子世家》
孔子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选文八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深入探究
思考:
第4则到8则,表现了孔子的什么品质和怎样的师生关系?
孔子博古通今,德行高尚,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集大成者。深受弟子们的敬爱,但他总把自己放在跟别人平等的位置上,让学生从学识、道德和日常生活中感受他的伟大!感受夫子的关爱!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以“老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小短文。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