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短歌行》课件(29张PPT)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文档属性

名称 7《短歌行》课件(29张PPT)2020-2021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06-19 20:24: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短 歌 行
曹 操
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陈寿《三国志》
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诸葛亮
以雄武之姿,常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乎往代——李世民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许劭《魏书》
外定武功,内兴文学——荀彧
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毛泽东
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钟嵘《诗品》
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裴松之《三国志(注)》
二、文学成就
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其子曹植、曹丕合称“三曹”。其诗歌继承《诗经》以及汉乐府优秀的现实主义的传统,
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抒发建功立业的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短暂、壮志难酬的苦难,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艺术风格雄健深沉、慷慨凄凉,是“建安风骨”的开创者和倡导者。
代表作品:《短歌行》《龟虽寿》《观沧海》
建安风骨代表人物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yǔ]、应玚[yáng]、刘桢)
三、写作背景:
据考证,这首诗作于曹操晚年,赤壁之战后。当年曹操已经53岁了,年事渐高,面对战乱连年,统一中原的事业仍未完成的社会现实,因而忧愁幽思,苦闷煎熬。
但他并不灰心 ,仍以统一天下为己任,决心广泛廷揽人才,招纳贤士致力于建功立业。
另一说法:
《三国演义》第48回“宴长江曹操赋诗”中有所提及。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权势力。这年冬天十一月十五日夜。皎月当空,江面风平浪静。曹操乘船查看水寨,后置酒宴请诸将。酒至兴处,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曹操感此景而横槊赋诗,吟唱了这首千古名作——《短歌行》
《赤壁赋》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短歌行”是汉乐府曲调名。《短歌行》是曹操借乐府旧题所写的新诗。
解题
“歌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是初唐时期在汉魏六朝乐府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属于古体诗。其特点:
(1)篇幅可短可长。
(2)保留着古乐府叙事的特点,把记叙、议论、抒情融为一体,内容充实而生动。
(3)声律、韵脚比较自由,平仄不拘,可以换韵。
(4)句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七言,也有的是以七言为主,其中又穿插了三、五、九言的句子。
(5)“长歌”“短歌”都是汉乐府中的曲调名称,根据歌词音节长短进行划分。一般而言,长歌热烈奔放,短歌低吟短唱。
校正字音: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jīn
wèi
yōu
duō



shēng
yàn

朗读指导
1、二二节拍 。
2、声音洪亮,慷慨悲凉。
问题:请你找出这首诗歌中感彩最浓的字眼?

诗眼
诗眼:诗中最关键或最精彩的字、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当:面对
几何:多少
去日:逝去的日子
问题:“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用了什么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比喻
②把很多逝去的日子比作朝露
③诗人感慨时光易逝、人生短暂
朝露:比喻人生短暂。
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曹植《赠白马王彪·并序》)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
一忧:人生苦短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以何:宾语前置
相传最早造酒的人,借代:代酒
当以无义,为押韵而变通的用法,译为情绪激昂或大方不吝啬,这里取前者义。
酒的意象: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借杯中酒来消解胸中块垒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但:只是
沉思吟味
艾蒿
子衿《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子:对对方的尊称。衿:古式的衣领。
悠悠,长久的样子,形容思虑连绵不断 。
宁(nìng):岂,难道。
嗣(sì)音:保持音信。嗣:接续,继续。
佩:这里指系佩玉的绶带。
挑(tiāo,一说读tāo)兮达(tà)兮:独自走来走去的样子。挑,也作“佻”。
城阙:城门两边的观楼。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用了什么手法,
分析其表达效果。
①用典(引用)、比喻
②用姑娘思念情人比喻诗人渴望得到贤才
③也委婉地表达了希望贤才能主动投奔的期望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为何沉吟至今?君是谁?
《短歌行》实际上是一首“诗的求贤令”,却比任何政治求贤令更有号召力,因为曹操用他高妙的文学功底,使刻板的政令带上了感人的人文力量。
“但”字使用,让每一个知识分子都有理由把自己想象成那个曹操“辗转反侧”“寤寐思服”的“君”,每个看到此诗的贤才好像都听到曹操在对自己说“你很重要”。
5.“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①用典(引用)
②诗人礼遇贤才
③表达招纳贤才的热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青青子衿——渴望贤才,希望贤才主动投奔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呦呦鹿鸣——礼遇贤才,招纳贤才的热情。
二忧 贤才难得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枉驾
问候,怀念
久别重逢
通“宴”
6.“越陌度阡……心念旧恩”与前文中哪些诗句相照应?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渴望贤才,希望贤才主动投奔)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贤才屈驾来访)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礼遇贤才,招纳贤才的热情)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诗人与贤才欢饮畅谈)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照应一
照应二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满足
7.“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①比喻
②乌鹊难以择枝而栖
③喻贤才无所依托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满足
8.“山不厌高,海不厌深”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1)比喻。以山高海深比招纳人才的博大胸怀,用以虚心待贤的周公自比,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厚遇贤士,使天下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
(2)用典(化用)。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贤才。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9.“周公吐哺”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①用典
②周公“一饭三吐哺”
③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诚恳之心,用周公礼贤下士的精神自励
10.诗言志,结合诗人的忧,说说诗人的志?

志在广纳人才,建功立业,统一天下
三忧 功业未就
根源
回顾:

人生苦短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贤才难得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功业未成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一统天下
英雄的慷慨悲歌
一、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试找诗句作分析评价。
艺术手法之修辞手法
借代
比 兴
杜康:以发明酒的人名来代指酒
比:比喻。
譬如朝露
明明如月
乌鹊南飞
山不厌高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
呦呦鹿鸣…鼓瑟吹笙
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
用典
六、艺术手法之结构手法
欲扬先抑
先感慨时光易逝、人生短暂(功业未建)
——抑
后表达统一天下雄心壮志
——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