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杜
甫
登
高
杜甫,字子美,祖籍襄阳,生于河南巩县一个“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立功立是这个家族的传统。7岁学诗,15岁扬名。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诗圣”。”杜甫的诗现存1400多首,它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杜甫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了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他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
代表作有初中学过的《望岳》《春望》
“三吏”
(《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
(《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作品集有《杜工部集》和《杜少陵集》
沉郁顿挫
沉郁:思想内容
“沉”即“深”——深刻
深广
深厚
“郁”即“积”——真实
凝重
含蓄
顿挫:艺术形式
字面上指遣词用句的停顿转折。
情感的千回百折
节奏的徐疾相间、
音调的抑扬顿挫
旋律的跌宕起落
五十六字,如海底珊瑚,瘦劲难名,沉深莫测,而精光万丈,力量万钧。通章章法、句法、字法,前无昔人,后无来学,微有说者,是杜诗,非唐诗耳。然此诗自当为古今七言律第一,不必为唐人七言律第一也。
—
明代胡应麟在《诗薇》
七律格律
一、篇幅固定。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五十六字。其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称为“颈联”,七、八句称为“尾联”。
二、押韵严格。全篇四韵或五韵,一般逢偶数句押韵,即第二、四、六、八句最后的一个字要同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常押平声,一韵到底,中间不换韵。
三、讲究平仄。七言律诗分为平起和仄起两体。
四、要求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首联和尾联可对可不对。七言律诗以首联、尾联都不对仗为常格。
1.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急风:夔州位于长江之滨,三峡之首的瞿塘峡之口,素以水急、风大著称。
风之凄急、使人感到非常冷。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心灵的。
天高,显得天底下的人很渺小,很孤单。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哀猿,猿啸哀,巫峡多猿,鸣声凄厉,人听到它的叫声觉得非常悲凉。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猿声无所谓哀与不哀,只是诗人的内心哀伤,所以猿声听起来才哀伤。
渚清沙白:深秋九月,沙洲小渚,孤零冷落。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鸟飞回
可以是一只找不到食物的鸟。因为是深秋了,食物很少了。也可以是一只找不到家的鸟。它在到处盘旋,寻找自己的巢。还可以是一只跟鸟群失散的鸟。到处盘旋,形单影只。
“飘飘何所以,天地一沙鸥”!《旅夜抒怀》
风
天
猿啸
渚
沙
鸟
急
高
哀
清
白
飞回
寒冷
渺小孤单
哀伤
冷色调
悲凉
孤单
凄凉悲怆
赏析第二联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木”与“落叶”
1.“木”其实就是我们今天的“树”的意思。因此,我们在古诗中很少看到“树叶”,却有“木叶”的词语,因为“木”原本就是树,今天说的“树叶”就是“木叶”。
例: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屈原
草木摇落露为霜——曹丕
2.到唐代,树、木才开始混用
例: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3.什么时候用“木”什么时候用“树”是有微妙区别的:
例: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利剑不在掌,结友何须多?
“落木”与“落叶”
3.“木”本身带有了冷落、枯萎的味道,适合表现寒冷萧瑟的意味;而“树”则更多地表现了枝叶茂盛的大树状态。“木”不但带了树干枯黄的颜色暗示,同时给我们以粗糙、龟裂等树干才有的触感,让人自然形成衰败、萧条的意象认识。
4.“木”有了固定的意象,古诗中使用“落木”和“落叶”的场合也不同。
袅袅兮秋风,洞庭兮木叶下——屈原
写秋天的落叶萧瑟下坠
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
更轻柔、更飘逸的叶落状态
因此,“树叶”“落叶”更适合形容春夏之时,在微风抚慰下飘飘洒洒,一落三荡的唯美绿叶飘飞状态;而“木叶”“落木”则适合秋冬之时,寒风凛冽摧残得枯枝上的败叶飒飒下坠的景象,意象联想自然就和离人、游子、清秋、悲伤这些感受结合起来。
“落木”与“落叶”
“木”即树,本身就包括了树干和树叶,所以“落木”一词在当时就是指“落叶”,只不过利用了“木”这种本身附带的诗词意象,为整首诗沉雄、悲凉、萧瑟的基调添砖加瓦。
赏析第二联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俯视
仰视
听觉
视觉
人生短暂,沉郁悲凉
时间永恒,旷远宏阔
叠词
夸张
对比
寓情于景
韶光易逝
壮志难酬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活了58岁,写这首诗时是767年,55岁,也就是去世前三年写的
长江
这亘古如斯、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便给人时间无穷之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赏析第二联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俯视
仰视
听觉
视觉
人生短暂,沉郁悲凉
时间永恒,旷远宏阔
叠词
夸张
对比
寓情于景
韶光易逝
壮志难酬
①俯仰结合。
②夸张。“无边”放大了落叶的阵势,以“不尽”拓展了长江的勃大,空旷辽远,营造了壮阔、雄浑的意境,极写了秋天肃穆萧杀。
③叠词,视听结合。“萧萧下”加快了飘落的速度,“滚滚来”渲染了激流的态势,使人不仅能联想到长江的汹涌之状,仿佛还听到了落木的窸索之声,视听结合。
④寓情于景,对比。落木飘零与长江不尽形成对比,反衬出生命的易逝与有限,从而表达出韶光易逝、人生迟暮、壮志难酬的悲怆。
宋代罗大经说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含有八重悲之情,试着给它们归类。
颈联分析
八重悲
万里,地之远也;
悲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迥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
悲秋之情
羁旅之思
暮年之叹
疾病之痛
孤独之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登台,是重阳节的一种习俗。一般是在自己的家乡,和家人一起去,祈求长寿。
此诗是作者在代宗大历二年(767)九月重阳节登高时所作。当时杜甫身居夔州,已经五十多岁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加之心情抑郁忧愤,致使诗人身患重病。重阳登高无心游赏,触景伤怀,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感慨。
八重悲
万里,地之远也;
悲秋,时之凄惨也;
作客,羁旅也;
常作客,久旅也;
百年,齿暮也;
多病,衰疾也;
台,高迥处也;
独登台,无亲朋也。
悲秋之情
羁旅之思
暮年之叹
疾病之痛
孤独之愁
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
—
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
探究:除了上面“八重悲”之外,杜甫还因何而悲?
艰难苦恨繁霜鬓
身世之悲
悲国家多难
志业未成
本诗写于公元767年,当时安史之乱虽然已经结束,但地方军阀乘机争夺地盘,唐王朝依然是动荡不安。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工部被后人上他徽号叫做“诗圣”。诗怎么样才算“圣”,标准很难确定,我们也不必轻轻附和。我以为工部最少可以当得起情圣的徽号。因为他的情感的内容,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他表情的方法又极熟练,能鞭辟到最深处,能将他全部完全反映不走样子,能象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中国文学界写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所以我叫他做情圣。
——梁启超《情圣杜甫》
体会杜甫跟李白风格的区别
思考不同风格的形成原因
体会杜甫跟李白风格的区别
李白:浪漫主义
豪放(雄奇奔放)、清新俊逸
杜甫:现实主义
沉郁顿挫
同样写长江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李白《庐山谣寄卢视御虚舟》)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同样写愁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白发骚更短,浑欲不胜簪”(《春望》)
思考不同风格的形成原因
一、思想体系
李白虽自幼接受儒家思想的教育,但对他影响最大的还是道家思想。他曾在东岩子于道家发源地之一青城山隐居学到数年。道家“宗法自然、崇尚无为”“修身养性、隐逸求仙”的思想对李白影响颇深。(浪漫飘逸)
而杜甫的一生则更多地受到儒家思想体系的影响。(忧国忧民)
二、家庭背景与生活经历
李白父亲是位商人,家境殷实。李白从小思想自由,杂学旁收。“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崇拜任侠之风“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新唐书》)第一次大漫游的时候,遇见退休的宰相许师“许相公……妻以孙女,便憩于此”(《上安州裴长史书》),成为宰相家的赘婿。(抒发个人情感,对壮美大自然的赞叹)
杜甫十年困居长安使他生活困窘,以致得官还家时竟是“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自京赴先县咏怀五百字》。“安史之乱”爆发后,携家逃难,后投奔途中却不幸被俘,依附严武又好景不长,最后孤舟漂泊,四海为家。
(对百姓悲惨遭遇的同情,对残酷社会现实的抨击)
思考不同风格的形成原因
三、性格气质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尧舜之事不足惊,自余嚣嚣直可轻”(《怀仙歌》)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饮中八仙歌》)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李白:豁达率真,洒脱豪放,自负狂傲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梦李白二首》)(交往时间并不长,但听闻李白被流放夜郎,非常牵挂)、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又呈吴郎》)
不仅表达了对老妇人的同情,更由此想到了朝廷沉重赋税压榨下的贫苦大众,以及风雨飘摇的国家命运。
杜甫:胸怀博大,悲天悯人,情感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