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2012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合肥市2012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6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其它版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04-12 16:08: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合肥市2012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理科综合试题
化学试题
(第I卷 选择题)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太阳能电池可采用硅材料制作,其应用有利于节能环保
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冰,水的能量高
D.锅炉中沉积的CasO4可用Na2CO3溶液浸泡后再用酸溶解去除
8.下列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H、Fe2、SO2、NO
B.无色透明的溶液中:Ba2+、H+、MnO2、Br
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H+、NO3、Na+、SO
D.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显蓝色的溶液中:K、SO2、S2-、S02
9在一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
CO2(g)+H,(g)Co(g)+H,O(g)AH=akJ/mol
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T(℃)700
83010001200
K0.6
1.01.72.6
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0
B.可测量容器总压变化来判定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C.温度为830℃时,若c(CO2)·c(H2)>c(CO)·c(H2O),此时v>D2
D.平衡时,其它条件不变,使用催化剂有利于CO2的转化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且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
操作
A.确定碳和硅两元素非金属性强弱测同温同浓度Na2CO3和Na2SO3水溶液的pH
B.除去苯中混有的苯酚
向混合液中加入浓溴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C.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
D.证明氯乙烷中含氯元素
向氯乙烷中滴几滴AgNO3溶液再滴加稀HNO
11.下列各项表述与示意图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向AC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沉淀质量变化
图②表示25℃时,用0.0lmol·L盐酸滴定20ml0.01
L-NaOH溶液,溶液的
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C图③表示向Na2CO3稀溶液中滴入稀HCl,产生气体的量随加入盐酸量的变化关系
D图④中曲线表示合成氨反应组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12.用铅蓄电池电解CuSO溶液(如右图)。已知铅蓄电池的总反应为
铅蕃电池
Pb(s)+Pbo2(s)+2H, SO4(aq)

2PbSO4(s)+2H,0(1)
若电极材料均为石墨,电解一段时间后测得b极附近溶液PH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极为负极
CuSO4溶液
B.利用该池精炼铜,a极应为粗铜
C.放电时铅蓄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PbO2(S)+4H(aq)+S04( aq)+4e=PbSO4(s)+2H, 0(1)
D.当析出6.4gCu时,池中产生气体1.12L(标准状况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