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第1课《白鹭》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了解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白鹭、对大自然的热爱。
重点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回顾课文内容。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郭沫若先生的散文《白鹭》,来领略它独特的美。我们一起写课题(板题),齐读课题。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回忆一下,课文围绕白鹭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二、了解结构,初步体会情感
课文开头写道: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结尾又说: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从这样的开头和结尾中,你发现了什么?
首尾照应 ,结构严谨。
(2)体会比喻的精妙,初步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作者把白鹭比作一首诗,诗有怎样的特点?这个比喻实在是精妙,也体现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三、精读细品,感受白鹭之美
自由读文,画出能体现白鹭是一首诗的句子。
反馈:
1.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适宜:合适;相宜。
理解词语,感受白鹭美得恰到好处。就像一首精巧的诗。
2.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体会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把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相比,有其独特的小巧美和寻常美。
3.那雪白的的蓑毛。那全身流线型的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自由读,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1)对比读:加上“那”,去掉“那”,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指导感情朗读。
(2)理解:“一分”,“一忽”(拓展出处)体会作者对白鹭的赞美之情。
多次朗读,熟读成诵。
小结:白鹭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那么适宜(板书)!所以作者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课文6-8自然段,每一段都描绘了一幅优美的画面。
4.赏读6-8自然段,感悟白鹭的“韵味美”。
(1)指名串读课文6-8自然段。
你能为这三幅画各起一个名字吗?(觅食、栖息、低飞)
(2)布置学生自读自悟:哪个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你呢?用心读一读,画出使你回味无穷的词句,并写下你的感受!?
(3)学生自读自悟自写,教师巡视指导。
(4)组织学生集体交流。
第一幅图--白鹭钓鱼(第6小节)
(1)指名读并谈感受,指导读。
(2)精读第一句,体会拟人手法的绝妙,文中不说白鹭“叼鱼”、“觅食”,却说它“站着钓鱼”,你是怎样理解的?指导读出白鹭的悠闲。
(3)抓住“玻璃框”,体会水的清澈,指导读出画面的清新之美。
(4)指导书写“嵌”,山字头要写得扁一点。
指导书写“匣”,注意笔顺。
(5)理解镜匣的意思,体会白鹭与水田的和谐搭配。白鹭在水田做的镜匣中欣赏自己美丽的身姿。
碧绿的水田,清清的水波,钓鱼的白鹭,多美呀!指导朗读。
(6)那么大的水田,一只两只白鹭在水田钓鱼,你感受到什么?
多么安详,多么静谧!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诗一般的韵味。是啊,白鹭觅食,如诗如画!
(7)熟读成诵。
第二幅图--白鹭栖息(第7小节)
(1)指名读并谈感受。 ? ? ? ??
展示画面“栖息图”是啊,白鹭垂钓美妙绝伦,白鹭登高栖息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感受白鹭登高栖息,与众不同的美。
(2)“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人们说它在望哨,作者是这样认为的吗?
质疑激趣,启发想象:你们说,在晴天的早晨,白鹭悠然登高,独处小树的绝顶,真的是在望哨吗?
(3)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的确,郭沫若先生这一疑问,引发了我们无限的遐想,多么耐人寻味啊!用心读一遍,读出自己的感受。
(4)给这幅图换个名字。
第三幅图--白鹭低飞(第8小节)
(1)指名读并说出读后的感受。
(2)指导朗读,读出内心的悠然和快乐。夕阳西下,晚霞满天,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无穷的乐趣!
指导感情朗读。
小结:当我们聚焦白鹭生活的画面,不得不惊叹于白鹭全身流泻的、诗一般的美!
感受白鹭的含蓄美。
难道白鹭是完美无缺的吗?
反问句改陈述句。
难怪作者发出感叹: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散文诗能给人带来美和想象,作者把白鹭比作散文诗,可见他多么喜爱白鹭压!
6.齐读第11小节。让我们和郭老一样,面对这可爱的小精灵,发出内心的赞叹吧!
四、总结升华,发现生活之美
1.出示开头和结尾,体会作者表达感情的程度。
2.请大家再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女生读开头,齐读结尾)
郭沫若先生以诗人独特的视角,艺术地再现了白鹭不同角度的美,给读者以无限美好的艺术享受。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感?
热爱白鹭,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总结:平凡的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像白鹭这样的美,如诗如歌如画,等待着我们去寻找,去发现,去挖掘,去捕捉!
五、布置作业 ,巩固课堂所学
1.背诵课文 。
2.抄写喜欢的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