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时间、位移(基础过关)-2020_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2时间、位移(基础过关)-2020_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06-20 10:0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习第一章2时间、位移(基础过关)
一、单选题
1.要描述在水平地面上爬行的蚂蚁的位置时,应选用的坐标系是(  )
A.直线坐标系
B.二维坐标系
C.三维坐标系
D.以上坐标系无法描述
2.关于时间和时刻,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013年12月2日1点30分,“嫦娥三号”发射升空,这里指的是时间
B.高速摄影机拍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曝光时间为10-6s,这里指的是时刻
C.物体在第5秒内指的是在4秒末到5秒末这1秒的时间间隔
D.中央电视台每晚新闻联播节目开播时间是19点,这里指的是时间间隔
3.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0分钟一节课,这里的40分钟指的是时刻
B.3s末表示的是时刻
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间间隔
D.“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是时刻
4.某质点向东运动8m,再向北运动6m,则它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是(  )
A.8m,10m
B.6m,14m
C.14m,10m
D.14m,2m
5.沿直线运动的汽车在30s内的平均速度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这辆汽车在内通过的路程一定是600m
B.这辆汽车在前15s内的位移是150m
C.这辆汽车在通过100m位移所需时间一定是10s
D.这辆汽车在这30s内的位移一定是300m
6.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时间轴上,时刻对应的是一条线段,时间间隔对应是一个点
B.第3s内,指的是时间间隔
C.位移是标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D.路程是矢量,既有大小没有方向
7.“打的”是人们出行的常用交通方式之一,除了等候时间、低速行驶时间等因素外,打车费用还取决于出租车行驶的:(

A.位移
B.路程
C.平均速度
D.加速度
8.在解一道由字母表述结果的计算题时,一个同学解得s=(t1+t2),用单位制的方法检查,这个结果(
)
A.可能是正确的
B.一定是错误的
C.如果采用国际单位制,结果可能正确
D.无法确定
9.文学作品中往往蕴含着一些物理知识,下列黑体字表示位移的是(  )
A.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B.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10.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运动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经过2.5s时间,甲、乙两物体相遇
B.经过5s时间,甲物体达到乙物体的出发点
C.甲、乙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接近10s时,乙物体的速度接近零
二、多选题
11.下列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矢量和标量没有严格的区别,同一个物理量可以是矢量,也可以是标量
B.矢量都是有方向的
C.有些标量的正负号表示大小
D.初中学过的电流是有方向的量,所以电流是矢量
12.某长跑运动员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出发地和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8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了30min,运动轨迹的长度为10km,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在整个过程中运动员的位移大小是8km
B.在整个过程中运动员的路程是8km
C.在整个过程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是20km/h
D.在整个过程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是16km/h
13.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沿ABC和ADC行走,如图所示,当他们在C点相遇时(AC为圆的直径)
(  )
A.平均速度相同
B.位移相同
C.路程相同
D.瞬时速度相同
14.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工作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A.时间
B.位移
C.瞬时速度
D.平均速度
15.采取下列哪些措施,有利于减少纸带因受摩擦而产生的误差(  )
A.该用6V直流电源
B.电源电压越低越好
C.用平整的纸带,不用皱折的纸带
D.纸带理顺摊平,不让它卷曲、歪斜
三、解答题
16.一个人从A点竖直向下运动了20m到达井底,在井底又沿着水平隧道向东走了30m,然后又竖直向上走了50m到达B井口。求:
(1)此人发生的位移大小是多少?方向如何?
(2)此人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试卷第2页,总2页
试卷第1页,总1页
参考答案
1.B
【解析】
因为蚂蚁的运动是在一个平面的内的各个方向运动,故应建立二维坐标系,B正确.
2.C
【详解】
A.2013年12月2日1点30分,“嫦娥三号”发射升空,这里指的是时刻,A错误;
B.高速摄影机拍摄子弹穿过苹果瞬间的照片,曝光时间为10-6s,这里指的是时间,B错误;
C.物体在第5秒内指的是在4秒末到5秒末这1秒的时间间隔,C正确;
D.中央电视台每晚新闻联播节目开播时间是19点,这里指的是时刻,D错误。
故选C。
3.B
【详解】
A.40分钟一节课,这里的40分钟指的是时间,不是时刻,故A错误;
B.3s末表示的是时刻,故B正确;
C.作息时间表上的数字均表示时刻,故C错误;
D.“宁停三分,不抢一秒”指的是时间,故D错误。
故选B。
4.C
【详解】
以初位置为坐标原点,物体的路程为
物体的位移为
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5.D
【详解】
平均速度是指在某段时间或每段位移内的速度,汽车在30s内的平均速度是10m/s,只能说明这30s内的平均速度是10m/s,这30s内的位移一定是300m,这30s以外的其他时间内平均速度不一定是15m/s,故不能以此平均速度进行有关计算。
故选D。
6.B
【详解】
A.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故A错误;
B.第3s内,指的是时间间隔,时间长度为1s,故B正确;
C.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C错误;
D.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是标量,故D错误。
故选B。
7.B
【解析】
【分析】
位移为矢量,有大小和方向;而路程是标量没有方向;打车费用还决定于出租车行驶的路程。
【详解】
打车费用还决定于出租车行驶的轨迹的长度,即决定于路程,故B正确。
8.B
【解析】公式:,由于力的单位是N,时间单位是s,质量单位是kg,故等式右边的单位,等号左边的单位是:m,即等号左右单位不同,所以等号不成立,故选B。
9.C
【详解】
A.一身转战三千里,是指一段轨迹长度,是路程,A错误;
B.坐地日行八万里,是指路程,故B错误;
C.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从开始下落的点到落地点间的直线距离,是位移,故C正确;
D.八千里路是指运动轨迹的长度,故D错误。
故选C。
10.C
【详解】
A.由图可得,经过2.5s时间,甲、乙两物体得位置坐标不同,没有相遇,A错误;
B.经过5s时间,甲物体到达了位置5m处,而乙物体的出发点是位置10m处,B错误;
C.甲、乙两物体图线的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速度,且一正一负,故两物体的速度大小始终相等,方向相反,C正确;
D.图线的倾斜程度表示速度,乙物体的倾斜程度没变,D错误。
故选C。
11.BC
【解析】
【分析】
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
【详解】
A、矢量和标量有严格的区别,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是标量,同一个物理量不是矢量,就是标量,故A错误;
B、矢量都有方向,故B正确;
C、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有些标量的正负号表示大小,故C正确;
D、电流是有方向的量,但电流运算时不遵守矢量的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所以电流不是矢量,是标量,故D错误。
【点睛】
矢量与标量的明显区别是:矢量有方向,标量没有方向,要掌握物理量的矢标性。
12.AD
【详解】
AB.位移是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故赛车手的位移为8?km,路程为10?km,
B错误A正确;
CD.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的直线距离为整个运动过程的位移大小,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平均速度
C错误D正确。
故选AD。
13.ABC
【详解】
A.两个人同时从A点出发,在C点相遇。相同时间内位移相同。所以平均速度相同。故A正确;
B.两个人同时从A点出发,在C点相遇。初、末位置相同,所以位移相同。故B正确;
C.两个人走过的路径分别是半圆弧ABC和半圆弧ADC。所以路程相同。故C正确;
D.两个人从A到C,每个位置速度方向都不同。故D错误。
故选ABC。
14.AB
【详解】
A.打点计时器是每隔0.02s打下一个点,所以数点就知道时间间隔,故A正确;
B.位移可以通过测量两点之间的距离得到,故B正确;
C.若实验时运动情况并不是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等,而是特殊的运动,则瞬时速度不能通过打出的纸带得到,故C错误;
D.平均速度的求解只需要得到两点之间的位移和通过两点的时间两个未知参量,它们分别可以通过测量和数打点的个数来获得,但求解需要计算,不能直接得到,故D错误。
故选AB。
15.CD
【详解】
A.打点计时器使用的电源交流电源,直流电源不会工作,故A错误;
B.电源电压偏低会使得打出的点迹不够清晰,故B错误;
C.用平整的纸带,不用皱折的纸带,皱折的纸带和计时器的摩擦阻力较大,故C正确;
D.纸带理顺摊平,不让它卷曲、歪斜,这样可减小误差,故D正确。
故选CD。
16.(1)m,方向东北方向;(2)100m
【详解】
(1)位移是A、B位置的直线距离,由几何关系可知,则位移的大小为
方向东北方向;
(2)此人走过的路程为人实际运动的轨迹长度,则有
s=20m+30m+50m=100m
答案第1页,总2页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