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吨》教学设计
素 质
教
育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结合具算。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表示常见物体的质量。通过学生计算、观察,产生联想,形成表象的能力,建立质量观念,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借助于多媒体教学,使学生体会到质量单位的重要价值。 并通过计算、观察,产生联想,形成表象,建立质量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知道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
教学难点 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形成表象。
学法引导 1.指导学生通过计算、观察,产生联想,形成表象,建立质量观念。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联系生活实际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
教学流程 ?
教学步骤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
激
趣
导
入 1.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乒乓球约重3( )
一个苹果约重100( )
一只兔子约重 3( )
一头奶牛约重500( )
2.现在请你拿出一元钱的硬币放在自己的手上,静静地感受。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感觉?把1千克的物体放在自己的左手上,继续静静地体验一下。
3、课件显示一些比较重的物体,揭示课题:认识吨 ?填一填,说一说
?
?
?体验1克和1千克
?
看图思考 用复习旧知、创造情景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 、
合
作
探
究
新
知
1.关于“吨”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A、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通常用吨作单位。
?B、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
?C、1吨=1000千克。
2.感知1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A、激趣:1吨到底有多重,你想知道吗?
B.推算:一个三年级的学生体重大约是25千克,多少个学生的体重大约是1吨?
C.观察感知,形成表象:请40个同学站起来,这些同学的体重合起来就大约是1吨。
3、再次感受吨
(1)我们再来做一个游戏:估计体重。要求:①互相抱一抱你的好朋友;②估计一下他的体重,把你的体重告诉抱你的好朋友。③假如把全班同学的体重都看作是25千克,要40个同学合在一起才会有1吨。
(2)搬矿泉水。A、要求:每组派两个代表,一人搬,另一人数次数,把搬运的次数写在黑板上。从讲台的这一端搬到那一端,搬到你不想搬为止,其他的小朋友为他们加油,观察他们的动作与身体的变化。B、1桶矿泉水约重20千克,搬50次就是1吨。从这句话中你想到了什么?
?
学生依据课前搜集的资料来回答。
?
?
?
用自己的方法来推算,然后告诉同学们自己的算法。
观察感知,产生联想,形成表象。
抱抱好朋友
搬运矿泉水
亲身体验“吨” 展示课前的学习情况和课前搜集的资料,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
?
让学生通过推算,然后观察感知,产生联想,形成表象,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抱抱好朋友” 、“搬运矿泉水”的实践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生成“吨”的概念,在亲身体验中理解并掌握新知。
三 、
解
决
问
题 1.完成课本练习“想想做做”
2.我是小小检查员:
在黄河大桥上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限重13吨”,下面这些车能通过吗?
A、王叔叔的车装载5000千克的煤。
B、杨大哥的车装载3头大象,每头大约重5吨。
C、李师傅的车装载6吨大米和7000千克的面粉。
D、张大伯开着一辆限载4吨的卡车装载着10头牛,每头大约重500千克。
你想对超载的叔叔说什么?(告诉学生:在陕西省80%的车祸都是由于超载造成的。)假如你的亲戚中有人是司机,你今天回去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
?
结合生活实
际说说。
?
?
?
?
?
指名回答,并说明理由。
结合生活实际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意识。
?
?
?
?
?
让学生从小就懂得要爱护路桥。激发学生主人翁的情感。
?
?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单位的换算和比较大小,懂得解决问题时要联系生活实际。
?
四 、
课
堂
总
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2.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也会经常用到数学知识。 ?谈收获并把自己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让学生学会及时反思,整理所学的知识。
五 、
课
外
延
伸 1.找错并改正
星期日早上,小芳和妈妈吃了两个100千克的包子,然后去市场买菜。 市场的物品真多,她们一共买了1克芹菜,2吨莴苣,3千克鸡蛋。每个100千克的苹果8个,1000千克肉,小芳和妈妈拎着这些东西,累得满头大汗。
2、自己写一篇含有质量单位数学日记。 ?找一找、改一改
自己写一篇含有质量单位数学日记。
让学生主动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
板 书
设
计 ?
认识吨
?
质量单位 ??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 ???
1吨=1000千克
?
教 学
反
思
. 教学反思
这节课虽让学生进行较充分的体验,但毕竟是三年级的学生,“吨”离他们的生活实际太远,
有的学生对“千克”、“克”的质量的表象还不清晰,对以“吨”为单位的物体质量的估计就有些离谱。教学时让学生在估计时与“1吨”重的表象,如“2头牛、40位同学”进行比较。
总之本节课,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体验、分析、推理、估计、想象,在探索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以具体的实物建立“1吨”的表象,让学生确实感受到“1吨”是很重、很大、很多的。让吨的单位换算融在“动物体重”的估计与转换之中。能使学生在主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思维得到锻炼,情感得到体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只是小组讨论时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合理分工,注意纪律,使得小组讨论时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可实际上,有的同学积极参与,有的同学好象事不关己,在一边玩,没有做到使每一个同学都参与,每一个同学都得到发展提高,使得小组讨论流与形式。在以后的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组织学生有目的、纪律的讨论,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和与伙伴协同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