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8张PPT)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一、学情分析
■二、教材分析
■三、设计策略
■四、教学流程
■五、教学反思
一、学情分析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是一所完全中学,学生普遍来自于农村,其学习素质十分有限。虽然经过一年的历史学习,已经储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但面对需要巩固提高的复习课,仍缺乏一定的分析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因势利导的方法,对其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在恰当的时候运用不同的活动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热情,从而达到既复习知识,又培养能力的目的。
二、教材分析
——
1、教材的地位
本课主要复习的是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到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的历史。这期间列强接连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取得了种种特权,犯下了累累罪行。为捍卫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伟大的中国人民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抗争,在抗争中探索,在探索中进步。本课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不仅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教材分析
(1)知识
与能力目标
(2)过程
与方法目标
(3)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和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以及《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4)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和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并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辛丑条约》对中国民族危机全面加深的影响
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比较历史问题能力。
2、教学目标
(1)制作表格,分类整理侵略和反抗两部分内容。通过填写表格,了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线索。
(2)分组辩论讨论中国近代现况,宏观把握历史与未来。
(3)习题巩固,加深理解与认识。
通过复习使学生认识侵略者的丑恶本质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了解中国人民为反抗侵略所作出的一系列斗争,从中体会和学习其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的硬道理,从而树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念。通过学习得出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正确结论,从而帮助学生树立爱党、爱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教材分析
3、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够有明显的历史线索感,能够讲述《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并能够对三个条约的异同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以此了解近代史上影响中国民族危机逐步加深的标志性历史事件及其历史发展的进程
处理:通过探究式学习,获取信息;运用历史图片,体验历史的瞬间,以复述、设疑等方式来加深印象,加强理解。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自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所面临着的历史任务之一就是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为此进行了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奋斗,他们的斗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自强和崛起的推动力。
解决: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恰当配合来完成。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力求建设一个讨论式、对话式的开放课堂。
三、设计策略
教法:以情境体验历史;以探究认识规律;以交流升华情感。
学法:运用大量运用历史图片,注意体验式学习,让学生通过直观感性的材料近距离地触摸历史;让学生查阅资料,利用补充材料,设计开放性试题,引入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四、教学流程
复习交流,整合信息
归纳总结,教师寄语
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
我深深爱着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 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珍视传统而又开放兼容。
四、教学流程
四、教学流程
1840年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并于1842年强迫清政府签定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割地香港岛、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厦、福、宁、上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以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四国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特别应该注意的是英法联军在北京犯下累累罪行,火烧万园之园——圆明园。而俄国则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趁火打劫,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程度。
“一仆二主”
阿古柏
英国
俄国
承认政权
签订商约
提供武器
侵占
新疆
1894年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日军攻占旅顺后在那里展开了血腥的大屠杀。后来清政府战败,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定了又一个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开始侵略中国,炮轰北京城,在城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累累罪行。1901年却强迫清政府签定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从此,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两次洗劫北京: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反抗:
①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
3、制造大屠杀: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894年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
《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
《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
《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权。
《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最西端)、苏州、杭州为商埠
《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辛丑条约》:列强取得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完全控制权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南鸦(吃)
马甲(穿)
辛八(玩)
侵略
事件 时间 主要条约 主要影响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俄侵略西北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侵略
事件 时间 主要条约 主要影响
鸦片战争 1840.6—1842.8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0—1860.10 《北京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
英、俄侵略西北 19世纪60-70年代 略 中国西北边疆面临危机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马关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辛丑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假如你是那个时代的青年面对列强的侵略会怎么做呢?
事件
代表人物 代表事件 精神体现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俄侵略西北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事件
代表人物 代表事件 精神体现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俄侵略西北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林则徐
关天培
林则徐广东积极防御抵抗
关天培虎门之战壮烈牺牲
洪秀全
李秀成
领导太平天国将士抗击英法联军洋枪队,青浦大捷
左宗棠
军民配合收复除了新疆以外的地区
邓世昌
黄海大战抗击日军
略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为了国家民族利益不怕牺牲.
反侵略的爱国主义精神.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爱国精神.
林则徐
关天培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李秀成
左宗棠
收复新疆示意图
收复新疆建设新疆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甲午中日战争
邓世昌
一八九五年,鸿章去马关。
伊李坐春帆,两人把约签。
台湾被割占,赔偿二万万。
四口全开放,工厂在口岸。
南京耻未雪,马关新仇添。
中华好儿男,斗争五十年。
一洗百年辱,神州尽开颜。
侵略
反抗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英、俄侵略西北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林则徐抗击英军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左宗棠收复新疆
邓世昌黄海大战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侵略与反抗——黑与红的对话
(旁白)如果战争是黑色,那么抵抗就是红色。
黑说:我们有八国联军在此,你们谁还敢不投降?
红说:投降?除非我们没有了灵魂。
黑说:还要灵魂?不想要命了吧?
红说:不信,咱就拼上一拼,看看谁笑到最后。
黑说:我们要让北京城变成一片废墟,
红说:有好戏看了,果然,侵略军狼狈不堪地逃回了天津。
黑说:我这只是一次小失误,看我后面的表现吧,我一定把你们全部消灭。
红说:你们知道什么是无耻?什么是惨无人道了?
黑说:我才不管什么无耻不无耻,人道不人道呢,我只知道利益,不择手段地追求利益。你看,这些奇珍异宝不是成为我的囊中之物了吗?
红说:那里面有我们民族的魂,你们是永远也占有不了的。
(旁白)黑和红就这样激烈地争吵着,侵略与反抗就这样较量着、延续着……。
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
我深深爱着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 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珍视传统而又开放兼容。
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史、屈辱史!
不对!这还是一部我们民族的抗争史、探索史!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用发展的眼光看中国
我深深爱着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 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珍视传统而又开放兼容。
未来中国的走向
未来的中国,将是一个经济发达、人民富裕的国家;将是一个充分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国家;将是一个更加开放包容、文明和谐的国家;将是一个坚持和平发展、勇于担当的国家。
青少年肩负着振兴中华的使命。你们要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树立环保意识,为国家的强盛、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五、教学反思
本课是复习课,内容较多。在教学中我发现要讲好本课必须结合学生所具备的相关知识,做到新旧结合,力争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所以,我采用图片结合语言的方式导入新课,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自然的产生了对这堂课的兴趣和好奇。课堂辩论等学生活动,既使学生在教师帮助下自主学习整合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各项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引导和补充应恰到好处,避免学生因气氛热烈,不能很好的控制情绪的事件出现。因此,为了更好完成课堂教学,在日后的教学中必须培养起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以期能够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节省课堂教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