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走进细胞导学案(2份)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走进细胞导学案(2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06-20 14:58:09

文档简介

1.2
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说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和联系。
2.分析细胞学说建立的过程。
3.使用高倍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重点)
4.认同细胞学说的建立是一个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讨论技术进步在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自主预习】
光学显微镜是生物学中一种常用的仪器,我们初中已经尝试过使用低倍镜观察微观世界,请同学们结合下列材料探究高倍镜的使用规律:
图1 显微镜镜头示意图
图2 高倍显微镜的使用
1.观察图1信息:目镜与物镜相比没有(有、没有)螺纹:甲、乙相比,甲的放大倍数小(大、小),镜头长度长(长、短);丙、丁相比,丙的放大倍数大(大、小),镜头长度长(长、短),和载玻片的距离H1小于(大于、小于)H2。
2.试从图2操作过程总结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低倍镜下找到清晰的目标→将要观察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调节反光镜使视野明亮(大光圈、凹面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图像清晰。
3.通过上述操作试比较高倍镜与低倍镜的视野差异。
4.若在显微镜下看到一个细胞在视野的右上方,那么实际该细胞在装片的哪个方向?为什么?
答案:显微镜成的是倒像,该细胞实际应在装片的左下方。
5.有关视野中的污点位置的分析。
转动目镜,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目镜上;若不动,再移动玻片标本,若污点动,说明污点在玻片标本上;若不动,说明污点在物镜上,(也可用低倍物镜换高倍物镜,若污点消失,说明污点在物镜上;若污点还在,说明污点在目镜或玻片标本上,还需进一步确定)
注意:污点绝不会在反光镜上。
6.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视野中被相连的64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40×后,则在视野中可检测到的分生组织细胞数为4。若在视野范围中看到的是直径范围内有64个细胞连一行,物镜转换为40×后,那么在视野中还能看到这行细胞中的16个。
通过显微镜观察多种生物组织,我们知道细胞是多种多样的。下面是多种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在横线处填上相应的结构名称,然后讨论:
图1 细菌细胞模式图
图2 蓝藻细胞模式图
图3 烟草叶肉细胞模式图
图4 高等动物细胞结构图
1.由图1、2比较细菌和蓝藻的异同
比较项目
细菌
蓝藻
区别
大小
较小
较大
光合色素
一般没有
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同化方式
一般为异养
自养
常见种类
杆菌、球菌等
颤藻、念珠藻、发菜等
相同点
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都具有核糖体
2.由图3、4完成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简单比较
比较项目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细胞壁


叶绿体
绿色器官中含有

细胞核


液泡
成熟的细胞一般有
一般没有
3.由上述分析,完成下表的思考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本质
区别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大小
较小
较大
细胞壁
主要成分是糖类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细胞核
无核膜、只有环状DNA分子,无染色体,称为拟核
有核膜、有以DNA分子为主要成分的染色体
相同点
①都具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
②都有与遗传关系密切的DNA分子
通过对多种细胞的观察和研究,科学家们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最终提出了重要的细胞学说。阅读教材第10~11页内容,完成下表并思考讨论:
时间
科学家
重要发展
1543年
比利时的维萨里和法国的比夏
揭示了人体在器官和组织层次的结构
1665年
英国的虎克
发现并命名了细胞
19世纪
德国的施莱登和施旺
细胞是构成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1858年
德国的魏尔肖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细胞学说的发现过程中出现过两个叫虎克的科学家,他们的贡献分别是什么?
答案:1665年,英国的罗伯特·虎克观察木栓组织,发现并命名了“细胞”;荷兰的列文虎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了细菌、红细胞和精子等。
2.试填写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3.细胞学说中的“一切动植物”能不能修改为“一切生物”?为什么?
答案:不能。因为一切生物包括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4.细胞学说中已经得到修正的是哪一项?
答案:1858年,德国的魏尔肖将“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修正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互动探究】
下列①~④生物结构与其他三种显著不同的是哪一种?(  )
①支原体 ②蓝藻 ③细菌 ④霉菌
【课堂练习】
1.换上高倍镜后,不应出现的操作是(  )
A.调节光圈   
B.调节细准焦螺旋
C.调节反光镜
D.调节粗准焦螺旋
答案:D
2.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或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如图所示。试问其视野最暗的是(  )
答案:C
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
B.先用高倍镜观察,后用低倍镜观察
C.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是否在物镜上
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准焦螺旋调节
答案:A
4.夏季,人们由于饮食不洁易引起腹泻,其病原微生物主要是痢疾杆菌。下列关于痢疾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没有线粒体、核糖体等复杂的细胞器
B.细胞中具有拟核,核内有染色体
C.具有细胞膜和细胞壁
D.痢疾杆菌的DNA呈线型
答案:C
5.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内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建立者主要是施莱登、施旺和魏尔肖
B.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C.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D.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
答案:D
6.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属于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判断的主要依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细胞的相似之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看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具有________性。
(3)甲、乙两细胞的不同之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可知,两种细胞存在________性。
答案:(1)甲 乙 甲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乙有 (2)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 统一 (3)甲无核膜、染色体,而乙有;甲只有核糖体,而乙还有其他复杂的细胞器 差异1.1
从生物圈到细胞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生命活动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重点)
2.举例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3.认同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重点)
【自主预习】
生命有多种多样的形式,但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阅读教材并结合相关资料完成探究:
1.SARS是由一种冠状病毒引发的严重传染病,右图是SARS患者肺部X光片图,观察右图思考病毒的有关知识。
(1)从图上来看,病毒化学组成为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构成,这说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SARS病毒主要侵害了人体的呼吸道细胞、肺部细胞。肺部细胞受损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患者因呼吸功能衰竭而死亡。但是病毒一旦离开活细胞就不再表现生命现象。该分析说明像病毒这类非细胞生物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其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下面是关于草履虫生命活动的示意图。
(1)由图看出,草履虫是单细胞原生动物。纤毛执行运动功能,能进行分裂生殖,此外还具有生长、呼吸和应激性等生命活动。
(2)由上述分析说明像细菌、单细胞藻类、单细胞动物等单细胞生物,依靠单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3.阅读教材第3至4页人的一些生命活动,回答有关问题:
(1)结合教材实例2,填充下图,然后思考:
卵细胞从卵巢中排出,在输卵管中遇到精子发生受精作用。在子女与父母之间,精子和卵细胞充当了遗传物质的“桥梁”。由此可见:多细胞的高等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细胞。
(2)HIV病毒主要感染人体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造成人体的免疫能力下降,感染其他病原微生物而死。由此可见:免疫调节离不开细胞。
综上所述,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地球是富有层次的生命系统,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结合教材内容,完成下面探究。
1.请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上面各个生命系统的层次。
答案:ADFHBECG
2.由1的排列说明各层次生命系统是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如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形成一个种群,所有种群组成一个群落,而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生态系统,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和其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组成生物圈。
3.由上述分析说明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其他的生命系统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的。
4.病毒属于上述的哪个层次?
答案: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上面的任何层次。
5.如果换成草履虫,生命层次的组成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答案:如果换成草履虫,细胞本身就是个体,没有组织、器官、系统等层次。
6.综上归纳,是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具有上面的各个层次?
答案:不是。病毒不属于任何层次,植物没有系统层次。
7.有没有比细胞更小的生命层次,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也是一个系统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一个系统,但不是生命系统,因为生命系统能完成一定的生命活动,单靠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是不可能完成生命活动的。
【互动探究】
1.判断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叙述的正误。
(1)单细胞生物体依赖单个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
(2)细胞是生物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
(3)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虽然能引发传染病,但是其没有细胞结构,因此它不是生物。(  )
(4)西尼罗河病毒是一种脑炎病毒,以鸟类为主要宿主,它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机物的培养基上就可以培养,通过细胞分裂繁衍后代。(  )
(5)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
(6)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
(7)草履虫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
答案:(1)√ (2)√ (3)× (4)× (5)√ (6)× (7)√
【课堂练习】
1.各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始终离不开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
A.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等)
B.生物圈
C.细胞
D.生态系统
答案:C
2.下列能完成一切生命活动的细胞是(  )
A.变形虫
B.人的红细胞
C.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D.根毛细胞
答案:A
3.细胞是绝大多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与此说法不符的是(  )
A.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
B.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
C.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动植物细胞以及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功能相同
答案:D
4.根据如图所示的显微结构回答:
(1)绿眼虫和变形虫都是由________构成的________生物,都能完成运动、摄食、增殖等生命活动,由此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上来看,在一条小河中,所有的衣藻构成________,绿眼虫和变形虫等所有生物构成一个________,整条小河构成一个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下列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以刺槐为例):叶肉细胞→叶→刺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①以上生命系统中属于“器官”结构层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生命系统各个结构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小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看,一片刺槐林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一个细胞 单细胞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种群 群落 生态系统 (3)①叶
②叶肉细胞 ③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