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辛亥革命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辛亥革命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12 18:13: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长春市第五十九中学 李玉辉
【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知道武昌起义,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本课地位】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近代化探索的一个重要阶段——资产阶级政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学情介绍】
八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积累,理解分析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们好奇心强,形象、直观的图片、视频资料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的价值观处于形成时期,可塑性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了解以下知识点:孙中山成立兴中会;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性质、纲领、三民主义;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三民主义、孙中山的评价,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图文、视频资料,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引导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短剧表演、讨论、写参观感受、讲故事等,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主动建构知识。掌握透过现象找出本质的学习方法。通过迁移和拓展,用联系的观点学习历史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以辛亥革命100周年为契机,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学习辛亥革命志士勇敢不屈的斗争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不断进取的精神;认识到革命派倡导的民主革命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族利益。
【教学重点及学习方法】
1.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及其革命纲领。
通过必要的讲述,帮助学生理解同盟会建立的必要性、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条件和性质,掌握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2.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通过析读资料、讨论,理性评价辛亥革命的意义。
【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
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从成功、失败两个层面来探究辛亥革命的意义,教师强调结束封建帝制与封建制度的区别,引导学生澄清认识上的误区。
【方法和媒体的选择】
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有助于学生理解重点、难点的资料,启发、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在教学活动中主动建构知识。
【教学过程】
【导入:】
《辛亥革命》锁定十月黄金档 史诗巨制"霸气渐露“
将共同见证用电影这种最具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来展现100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革命。
——2011年6月22日《人民网》
【知识导学示意】
背景篇
同盟篇
首义篇
响应篇
共和篇
终结篇
纪念篇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大大加深了中国
半殖民地化程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现今正处在一次伟大的民族运动的前夕,只要星星之火就能在政治上造成燎原之势!
——孙中山
创立兴中会
时间:1894年
地点:檀香山
宗旨: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性质: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成立时间 名称 主要成员 领导人
1894 兴中会 华侨和会党 孙中山
1904 华兴会 留学生和学界 黄兴
宋教仁
1904 光复会 留学生和学界 蔡元培
1906 日知会 学界和新军 刘静庵
同盟会的成立
时间:1905年8月
地点:东京
组织者:孙中山、黄兴、宋教仁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总理:孙中山
性质: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作用: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
孙中山题著《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建立民国
平均地权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历史剧场:
武 昌 首 义
背景图片:
时间:1911年10月9日、10月10日
地点:清末湖北新军工程第八营
人物:革命党人:邓玉麟、杨洪胜、熊秉坤、金兆龙等
清廷军官:阮荣发、陶启胜等
旁白:(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一部分革命党人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
第一幕:起义前夜
旁白:(10月9日下午,负责联络的邓玉麟、杨洪胜到工八营,密召革命党总代表熊秉坤)
熊秉坤:二位此次前来,一定有重要情况。
邓玉麟:出事了!孙武赶制炸弹时不慎爆炸,惊动了俄国巡捕,革命党人名册、起义文告全被俄国巡捕搜走了!
杨洪胜:是的。蒋翊武总指挥知道机密泄露,决定当晚起义。
邓玉麟:命令还没送到,朝廷军警突然包围总指挥部,逮捕革命党人。总督瑞澂下令关闭四城,四处搜捕革命党人,情况危急啊!
熊秉坤:指挥部有新的命令吗?
邓玉麟:今夜12点,南湖炮队首先发难,你营听到炮响马上行动,占领楚望台军械所,以便供应起义各营所需弹药。
熊秉坤:好,夜间我一定想办法通知革命党人。
阮荣发:(工八营代理营长)听说营中有革命党300多人,今晚要起事,都给我听好了,要严加防范!各连官长挑选亲信士兵30人,分3路巡查营房。各排的出口,都给我守严点!通告下去:士兵不得擅动武器、不得高声说话、不得出室大小便。都给我小心点,出了事情,我要你们脑袋!
下属:是!
熊秉坤:都仔细听好,听到炮声,立即行动!
军官甲:我探听到起义负责人被害了,南湖炮队没有起义,朝廷正四处搜捕革命党!太让人着急了!
第二幕:起义爆发
(1911年10日上午)
熊秉坤:同志们,现在已失去统一指挥,情况十分紧急,不如咱们营首先发难吧!晚间点头道名后、二道名前,以放枪三响为号,直趋军械所会合。我在晚饭的时候通知各队代表。
军官甲、乙:行!就这么办吧。
(10日晚)
陶启胜:(值日排长,带两名护兵巡查,见金兆龙,程正瀛抱枪和衣而卧,顿生疑心。)金兆龙!你敢造反?
金兆龙:老子就造反,你又如何?
陶启胜:快夺下他的抢,逮捕他!
金兆龙:你们敢?(双方厮打,同时大喊) 伙计们,现在不动手更待何时?
(众人围上。程正瀛开枪射击,陶启胜腰部中弹,连滚带爬逃下楼去。)
阮荣发:你们要造反?朝廷灭你们九族!
程正瀛:我先灭了你!(将其击毙)
熊秉坤:(高吹哨笛集合队伍,又对空连放三枪表示发难)。我们快去楚望台,占领军械所!
旁白:(武昌起义后,短短一个多月,全国有14个省先后宣告“光复”和独立,革命风暴席卷神州大地,最后终于推倒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观剧感想:
观看短剧《武昌首义》后,你有何感想?
中 华 民 国 成 立
中华民国南京总统府旧址
袁世凯剪掉辫子表示“革命”
真革命吗?
1912年2月12日 清帝退位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窃国大盗——袁世凯
袁世凯称帝复辟的罪证
探究: 有人说:“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人民为改变自己命运而奋起革命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的先驱们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千秋!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永远值得中国人民尊敬和纪念!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华民族奋发前进的强大力量!
孙中山事迹简介
孙中山 (1866~1925)名文,字德明,号日新,改号逸仙,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遂以中山名世。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先后求学于檀香山、广州、香港,行医于澳门、广州。1894年5月,上书李鸿章,主张变法自强,遭冷遇,遂赴檀香山创建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次年,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策划广州起义,事败,流亡海外,宣传革命。1896年在伦敦被清朝驻英公使馆诱捕,脱险后曾留居英伦,研究西方政治经济理论,寻求救国真理。 次年经加拿大抵日本,结识日本朝野各界人士宫崎寅藏、犬养毅等,并在旅日华侨中宣传革命,发展兴中会组织。1900年发动惠州起义,因粮饷不济而遭失败。失败后奔走海外。同保皇派作斗争,并在旅欧学界中发展革命组织。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领导成立中国同盟会,被推为总理,制订“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创办《民报》,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同改良派围绕革命与保皇问题展开激烈论战。
同时积极在国内外发展同盟会组织,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在两广、云南等地发动一系列武装反清起义。1911年10月,欣悉武昌起义爆发,即离美赴欧进行外交活动。12月25日回到上海,被十七省代表会议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誓就职,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成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由于立宪派与其他势力对袁世凯的支持及革命党人的妥协,被迫于4月1日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同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推为理事长。曾一度出任全国铁路督办职。“实业实为救贫之药剂”1913年,因“宋教仁案”,发动“二次革命”讨袁,旋告失败。
1914年,在日本创建中华革命党,重举革命旗帜。1915年发表《讨袁宣言》,进行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斗争,后又发表《二次讨袁宣言》。1917年,为反对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南下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组成护法军政府,史称“护法运动”。被推为海陆军大元帅,誓师北伐。翌年,因受桂系军阀挟制,被迫去职,赴上海著书立说,撰述《建国方略》。
  1919年创办《星期评论》和《建设》杂志,发表《实业计划》,并将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任总理。1920年重返广东,次年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再揭护法旗帜,组织大本营,准备北伐。
1922年因陈炯明武装叛乱,中止北伐,被迫退居上海。在中国共产党和苏俄共产党、列宁的帮助下,他与时俱进,毅然决定改组国民党,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1923年再回广州,重建大元帅府。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最大的不同是:明确的提出了反帝纲领。)促成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后创办黄埔军校,指挥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同年11月,应北京政府邀请,扶病北上讨论国事,提出召开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
以谋中国的统一与建设的主张,同帝国主义和国内军阀势力作不懈斗争。因积劳病剧,1925年3月12日在北京逝世,遗体暂厝于北京西山碧云寺,1929年安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园。遗著辑为《中山全书》、《总理全集》、《孙中山全集》等刊行。
纪念孙中山先生
神游中山陵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运用所学知识或积累的知识写一段导游词。各组派代表模拟导游为大家介绍这一景点。
【小结】
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板书总结本节课主要知识点。
辛 亥 革 命
组织基础:
同盟会
指导思想:
三民主义
武昌起义
中华民国
结果:被袁窃取
意义:推翻清朝
结束帝制
民主共和
【板书设计】
【教学评价】
【教师命题】
1. “共和成,专制灭;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
【学生命题】
要求:可以小组合作命题,也可以独立完成。题型不限,可以是选择题,列举题,分析材料题和活动探究题。要求原创。
辛亥百年祭
精神世代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