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课鸦片战争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第1课鸦片战争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12 18:2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鸦片战争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第一中学 李婷婷
教学背景
教学策略
教学流程
教学反思
教学背景
(一)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中,立足“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习过程”、“生活就是历史,历史就是生活”这两个历史教育理念进行教学。
(二)课程标准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鸦片战争》是人教版初二历史第一单元第一课内容,是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的开篇章。鸦片战争对我国的影响是巨大的,它是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三)教材分析
(四)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的抽象能力和对某些历史理论的理解能力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有限,所以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已有的知识,采取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方法进行因势利导,不断启发,点拨和矫正。
过程与方法:以合作小组活动、自主探究问题为主。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整合资料、情境体验、换位思考,讨论完成问题。教师及时点拨引导升华教学内容。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生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理解: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原因及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能够说出 林则徐虎门销烟 的历史意义及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树立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维护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
教学难点:怎样理解中国开始从封建社
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教学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 中英《南京条约》
二、教学策略
教法分析:问题引导式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学法指导:指导学生阅读历史地图、史料,学会从历史材料中获取、提炼和归纳有效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2、新课探究
3、课堂小结
4、巩固练习
罂粟花
紫荆花
导入
探究任务
一、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输入鸦片?鸦片的输入有哪些危害?
二、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正确评价林则徐。
三、有人认为,如果林则徐不禁烟,那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你同意吗?
四、根据材料讨论总结中国战败的原因。
五、设计巧记《南京条约》内容的方法,结合条约内容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
一、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充分了解战争的背景,对于我们思考战争的起因和胜败的走向都会有所帮助。
要想弄清这场战争爆发的原因,就必须了解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经济)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政治)
至高无上的中国皇帝
英国颁布《权利法案》
中国专制皇权达到顶峰;英国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军事)
中国士兵
英国军舰
中国军队装备陈旧,军备废弛;英军装备先进,船坚炮利。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对外政策)
马戛尔尼来华──高高在上的 清政府
虎视眈眈的东印度公司
中国闭关自守,虚骄自大;英国出于工业革命的需要,对外扩张,加紧殖民侵略,扩大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鸦片战争前夕的中国和英国
中 国 英 国
政治
经济
军事
外交
综合
封建主义,日益腐败
先进的资本主义 国家
落后的自然经济 财政入不敷出
完成了工业革命
商品经济发达
装备陈旧,营务废弛
船坚炮利
闭关自守,愚昧无知
殖民扩张
封建统治,危机四伏
资本主义迅速崛起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贸易状况)
英国欲将大机器生产出的商品打入中国市场,当面对着新奇的洋货,很多中国家庭都会出现这样的对话:
儿子:爹爹,街上卖洋布了,可好看 了。
父亲:好看管什么用?结实才行。
儿子:那洋布又细又结实。
父亲:光结实管什么用,便宜才行。
儿子:那洋布可便宜了。
母亲:再便宜也要花钱,妈妈给你织,咱一文钱都不用花。
根据表格并结合教材,你认为19世纪初期,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两国各处于什么状况?鸦片走私在中英贸易中起了什么作用?
中英贸易、鸦片走私及危害
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英国输入中国的鸦片数量激增表)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贩烟与禁烟)
罂粟写真:美丽的
罪恶之花 
烟馆世相:颓废的国民
请君莫畏大炮子,
百炮才闻几人死。
请君莫畏火箭烧,
彻夜才烧二三里。
我所畏者鸦片烟,
杀人不计亿万千。
(鸦片)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
-----林则徐
民间歌谣:鸦片杀人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虎 门 销 烟
(1839.6.3—6.25)
虎门销烟广场
林则徐
有人说,“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的过激行为引起的,如果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就不会发动战争。”
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
中国的虎门销烟 ——直接原因
英国蓄意打开中国市场——根本原因
英国发动的侵略战争
二、鸦片战争的经过
第一阶段:1840年6月,鸦片战争开始
第二阶段:1841年初,战争的扩大
第三阶段:1842年8月,英军舰抵达南京
中英战争实力对比
英国:出兵近两万名士兵、近百艘战舰。
中国:清政府拥有近90万正规军,调动了十 几个省的军队,耗费了700万两白银。
中国战败的原因:
英国:
中国:
腐朽的封建制度不能对抗新兴的资本主义
国力强盛,船坚炮利
制度腐朽,经济落后
签订《南京条约》(1842年8月)
三、战争的结果
设计巧记《南京条约》内容的方法,结合条约内容分析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危害。
内容 影响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
割香港岛给英国
(割地)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协关税)
破坏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的输出
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的负担
使中国的领土主权不完整
赔款是2100万元
(赔款)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开口岸)
容易错处:香港岛记成香港;
2100万元记成2100万两白银
思考:
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概念?
政治上:半殖民地
封建主权国家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
保留了形式上的王朝政府
经济上:半封建化
外国殖民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封建经济
四、战争的影响
地主
农民
封建主义
人民大众
外国资本主义
中华 民族
主要矛盾的变化:
最主要
革命任务及性质的变化:
反封建
反封建
反侵略
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从战争的失败中得到什么教训?
对今天有什么借鉴意义?
五、战争启示
第1课 鸦片战争
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林则徐虎门销烟
原因:
影响:
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结果:
经过:
1840年6月—1842年
1842年《南京条约》
割地、赔款、开口岸、协关税
选择题(将答案写在课堂小测的本上)
1、 中国近代史开始于( )
A、1839年 B、1840年 C、1848年 D、1851年
2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 )
A、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殖民地国家 D、资本主义社会
3 、1840年,鸦片战争期间清朝在位的皇帝是( )
A、乾隆 B、嘉庆 C、道光 D、咸丰
4、组织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是 ( )
A、林则徐 B、魏源 C、龚自珍 D、姚莹
四、教学反思
通过以上各个环节设置一连串的问题,创设情境以及巧妙地过渡,有目的的启发诱导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去探究。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以致用、学能致用、学能创新。使学生在主动探究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