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祖国统一大业说课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祖国统一大业说课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04-12 18:3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祖国统一大业》
单元整合课
沈阳东北育才外国语学校 刁玉玲
说教材
课标要求
说明“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认识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节教学内容为人教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第十四课《海峡两岸的交往》两课内容,我采用单元教学方式对两课内容进行梳理整合,围绕实现祖国统一主线,讲述“一国两制”方针的内涵和实践、海峡两岸的交流和阻碍两岸统一的因素、展望两岸关系未来,涉及到许多时政热点,即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其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行径的好素材,又是培养学生整体意识、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在初中中国现代史教学中具有重要地位。
说教法
单元整合
启发类比
问题诱导
自主探究
说学法
指导学生课前初步整合教学内容,教学中学生在问题的驱动下,通过自主探讨、合作研究,主动构建知识,形成整体认识,进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设计主导思想:教学的“有效性”和“创造性”;
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思想;
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思考:
1、整合教学内容,形成单元整体认识,提高历史意识。
2、学生主体自主探究与教师主导作用。
3、合理利用相关时政材料烘托情境,补充教材内容,情感升华的同时形成深刻理性思考。
说教学流程
想法:
1、合理整合教材内容,补充相关史料,引导学生从单元主线的大视角来整体把握。
2、以问题串联起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带着问题主动构建知识,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自主探究过程。
3、精选教材相关内容,合理补充恰当的时政图片、音像等材料,创设探究情境。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
藏于
杭州博物馆的《剩山图》
藏于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无用师卷》
画是如此
人何以堪
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激发学生自主探究意识。
一、追问历史,即时探究,生成认识
----- 统一之策
昨天的港澳台
思考:
香港﹑澳门问题和台湾问题的本质相同吗?如果不同,区别是什么?
历史的沧桑
但悲不见九州同
澳门
香港
台湾
今天的港澳台
伟大的构想
位卑未敢忘忧国
澳门
香港
台湾
假如你是新中国的国家决策者,面对港澳台这些历史遗留问题,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借鉴以往的历史经验,你会采用什么方式来实现祖国统一?你觉得用哪种方式更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和发展?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一、统一之策--“一国两制”
一国两制
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统一主权的国家里 。
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同时在这些地区设立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有利于实现祖国的统一 。
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长期稳定和繁荣。
前提:一个中国(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主体:大陆必须是社会主义
核心(目的):祖国和平统一
一、追问历史,即时探究,生成认识
----- 统一之策
该环节的设计从教材出发,关注学生对探究过程的体验,体现了新课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探究学习的理念。
二、再现历史,学思结合,感悟历史
----- 统一之路
邓先生,用主权换治权,可以吗
夫人,抱歉,主权问题
是不能够谈判的!
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政权交接仪式。
1999年12月20日,澳门顺利回归。
葡萄牙国旗在澳门总督府前,最后一次降落
2010上海世博会香港馆
港澳的回归
2010上海世博会澳门馆
材料一 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我们的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在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
材料二 邓小平说:“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国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
16世纪中叶,葡萄牙侵占了澳门,100多年前,英国侵占了香港。为什么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能够收回香港和澳门?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启示?
学生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对话,生成历史认识,找到历史规律,分析过去、观察今天、思索未来。
二、再现历史,学思结合,感悟历史
----- 统一之路
该环节通过帮助学生架起通向历史和现实的桥梁,用所学的历史知识观察今天,预见明天,体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理念。
三、关注现实,知行统一,多元思维
-----统一之盼
《望大陆诗》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
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
天苍苍,野茫茫。
山之上,国有殇(shāng)
------于右任
三、统一之盼--展望海峡两岸关系
1、党和政府对台湾问题政策的转变
A、新中国成立后——武装解放
B、20世纪50年代——和平解放
C、改革开放以后——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三、统一之盼--展望海峡两岸关系
2. 海峡两岸关系的暖流
2011年春晚台湾歌星周杰伦与演员林志玲合作演出
资料:
(1)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第七舰队侵入了台湾海
峡,武装干涉中国内政
(2) 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
同防御条约》
(3) 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通过《与台湾关系法》
(4) 美国多次向台湾出售军事武器
(5) 日本宣称台湾不仅仅是美国问题也是日本问题
……
3. 海峡两岸关系的逆流
三、统一之盼--展望海峡两岸关系
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及海峡两岸关系现状,分析促进台湾问题和平解决的有利因素有哪些?据此预测台湾问题的前景!
4.海峡两岸关系的未来
在学生开放、热烈、激昂的分析讨论中,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发散思维的能力,而且油然而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更激发了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行径,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使历史课堂紧扣时代脉搏,在历史和现实的对话中得到思想启示、情感升华。
三、关注现实,知行统一,多元思维
-----统一之盼
该环节通过帮助学生架起了解过去、理解现在、展望未来的桥梁,使学生求索于历史与现实之间,思索过去,正视现实,展望明天,体现知行统一、多元思维、关注社会、关注情感体验的新课程理念。
学生自主小结
通过适度的熏陶、引导、升华,使学生受到更强烈的情感震撼、精神升华。
后来啊/乡愁是一座长长的桥/
你来这头/我去那头
民族的企盼
乡 愁
[台湾]余光中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台湾问题解决方案意见征集表》
方式 和平统一
武力统一
政治 保持现状
军队
法律
政党
外交
经济 维持现状
中央调控
文化 互相融合
思想统一
独特见解
说上课效果
本节课中,紧密围绕祖国统一大业主线,把实现祖国统一的感情贯穿始终,教学内容展开、问题设计、学生情感升华都紧密围绕祖国统一最高主题,层层铺设、逐层递进,情感渐进达到高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创造性,搭建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和讨论的平台,让学生自主构建新知识,延伸拓展思维,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在学思结合、情境交融中落实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