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绳》
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学生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退位减法和100以内数不退位减法
教具:课件、小棒、计数器
学具:小棒、计数器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1.师:操场上来了3个小朋友在跳绳,他们还为我们整理了一张表格。你能读懂上面的数学信息吗?(出示课件)
生:小红跳了40下,小亮跳了28下,小东跳了32下(你的表达真完整)
2.师:你能利用这些信息提出一个相关的数学问题吗?
生:请问小红和小亮一共跳了多少下?
请问小红比小亮多跳了多少下?
师;孩子真能干,不仅能提出加法问题,还能提出减法问题,老师也用心的记录了一个问题(板书:请问小红比小亮多跳了多少下?)
师:一起来读一读吧!(学生齐读)
师:你能列出算式吗?
二、新课探究
1.师:你能不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结果?
2.师:我们估的准不准呢?请用老师为你们准备的学具做一做吧!请一个同学读一下合作要求。
端正坐姿,请同学汇报方法:
学生1:摆小棒
师:他在摆小棒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到了哪个环节?
生:将一捆小棒换成10根小棒(板书:1个十换10个一)
学生2:拨计数器
师: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生:竖式
师:其实摆小棒和拨计数器的过程我们可以用竖式记录下来。想不想试试,赶紧在练习本上动起来吧。(找学生上台板演)
学生汇报
师:刚才借1当10的过程实际上是摆小棒中的哪一步?是拨计数器中的哪一步?
学生汇报
师:老师就不明白了,这里明明是4-2,他为什么说的是3-2?
生:4被借走1还剩3
师:解决应用题最后还要有答,你说我写,我们一起来完成吧。(板书答语)
3.你能不能用竖式的方法独自解决第二个问题呢?在练习本上赶紧试一试吧!(学生上台板演)
学生汇报解决过程
三、课堂小结
师:我们在列竖式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学生总结汇报
四、巩固练习
1.师:让我们用正确的方式方法来比赛3道题吧。
学生上台板演
学生点评
2.师:4的头上打了一个点是什么意思?
生:被借走了1,还剩3
师:那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在一个题中6的头上打了一个点说明?7的头上打了一个点说明?
师:那0的头上打了一个点呢?老师这里还准备了一道题100-48,用今天我们学的知识回去计算出它的结果,明天分享给老师和同学!
七、板书设计
跳绳
请问:小红比小亮多跳多少下?
40-28=12(下)
答:小红比小亮多跳12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