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 青岛版(五四)

文档属性

名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5 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 青岛版(五四)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1 14:3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探索解决递增递减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进一步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体验列举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2.经历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的过程,掌握基本数学思维方法,形成运用表格列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增长学生的聪明才智,发展学生的智力。
教学重点:在探索解决递增递减问题的过程中,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堂学习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朋友(出示课件)。生:魔术师。
师:对,魔术师想给大家变个魔术,你想看吗?(生:想)
2.魔术一:魔术师变小球
第一个盒子变1个小球,第二个盒子变2个小球,第三个盒子变3个小球,第四个盒子变几个小球?让学生猜一猜。(学生很快就猜出4个)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铺垫依次增加的数感,让学生初次感受数的递增,潜意识里建立概念。】
3.魔术二:魔术师继续变小球
第一个盒子变2个小球,后面的盒子没有小球,但增加了条件:后面的每个盒子比前面的盒子多2个小球。
让学生思考这句话的含义。同桌讨论交流。
学生汇报,就是后面的盒子比前面的盒子多出2个小球。
师进一步引导:后面的盒子比哪个盒子多2个小球?(比前一个)
4.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出后面的盒子里有几个小球。(可以画一画,写一写)
学生表示完后,上台展示。
画法:○○
○○○○
○○○○○○
○○○○○○○○
写法:2
4
6
8
比较两种表示方法,哪种更简便?很明显。写一写更简便。
教师板书:画一画
,写一写。
魔术师揭晓答案:
第二个盒子变4个小球,第三个盒子变6个小球,第四个盒子变8个小球?(学生很开心
,自己都算对了)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理解“后面的每个盒子比前一个盒子多2个的含义”,让学生从字面理解递增的意义,建立递增概念。】
5.整理数据,加上表格,感受表格列举的好处:更清楚,更明白,不重复,不遗漏。能看出每个盒子的小球有几个。
第一个盒子
2
第二个盒子
4
第三个盒子
6
第四个盒子
8
揭示课题:这样用表格列举出数据的表示方法,在数学上叫表格列举法。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板书课题)
6.魔术师的问题是:这次一共变了多少个小球?你能解决吗?
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学生尝试列式:2+4+6+8=20
找一名学生板书,并讲解算法。
小结: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更清晰,更有条理,不容易出错。
2、
拓展练习,深入教学
1.
提出问题,理解题意,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递增问题。
出示题目东东从8岁开始种第1棵树,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多种一棵,东东今年11岁了,一共种了几棵树?
师:以后每年比前一年多种一棵树什么意思?
生:意思就是8岁种了1棵树,9岁那年种了2棵,10岁那一年种了3棵,11岁种了4棵树。
师:问题是什么?
生:从8岁到11岁一共种了几棵。
【设计意图:以学生身边的植树活动为素材引入,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在情境中让学生体会递增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师: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开始。
生1:数手指
生2:画图
生3:数字表示
师:大家的方法不同,但得出的结果都是10棵。
3.引发矛盾冲突,体会表格列举法的优势。
师:如果让你求15岁时,一共种了几棵树呢?在练习本上试试看。
师:遇到什么难题?
生:数太大了,太麻烦了……
师:那你觉得用哪种方法更简单,更清楚,不容易出错呢?)
生:表格列举法。
师:对,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简单明了。表格列举法清晰快速的向我们传递大量信息,是个常用的数学方法。
(?http:?/??/?pic.?/?upload?/?2016?/?blog?/?article_photo_b?/?0223?/?14?/?1i7CfH.jpg"
\o
"点击看大图"
\t
"_blank?)
首先将每一年植树的棵数列举出来,将年龄写在前面,棵数写在后面,求一共再把列举出来的数字加起来。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再梳理、总结,引入表格列举法,让学生体会表格列举法的优越性,学会有序地思考问题。】
4.提出问题,理解题意,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递减问题。
学校组织合唱队,
年级
人数
一班
30
二班
25
三班
20
30+25+20=75(人)
合唱队一共有75人。
5.比较总结递增、递减两类问题的差别。
观察黑板上的算式,比较数列的差别,发现数字的增减变化。渗透“递增、递减”两个概念。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观察算式,找不同,让学生体会数列的变化,由于学生年龄小,理解有困难,“递增、递减”两个概念只是渗透,不需要学生掌握。】
3、
课堂总结,谈收获。
你学会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生活中还有很多问题可以用今天学习的表格列举法来解决,遇到这类问题,你可以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解决。回家后,把今天学会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听。好,下课。
【设计意图:交流分享收获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知识以及思维、方法进行梳理,做到融会贯通。及时评价,则能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学习的快乐。】
板书设计:
用“表格列举法”——解决问题
画一画:○○
○○○○
○○○○○○
○○○○○○○○
写一写:2
4
6
8
表格列举:
第一个盒子
2
第二个盒子
4
第三个盒子
6
第四个盒子
8
2+4+6+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