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
教学目标
1.一步认识从问题想起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从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的思维过程,能从问题想起说明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思路,正确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
2.进一步感受从问题想起的分析
、推理的方法,进一步体会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的关键是确定先算什么,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培养有条理地分析、推理的能力。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感受现实世界的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策略、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培养主动思考、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和品质。以学
习成功的感受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从问题想起分析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从问题想起分析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策略?你是怎样理解从问题想起的策略的?
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解决问题从问题想起的策略。从问题想起是根据问题找需要的条件,(板书:问题→条件)看哪个条件还不知道,确定先求什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练习解决问题从问题想起的策略。
(板书课题)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策略,能比较熟练地应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二、基本训练
1.根据问题说数量关系。找出需要的两个条件。
(1)三、四年级共有多少人?
(2)笔记本电脑比台式电脑多多少台?
(3)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干米?
(4)还剩下多少枚邮票?
让学生根据问题说出数量关系式,说明解解决问题需要哪两个条件。
说明:根据问题想数量关系,就能找到解决问题需要的条件,帮助我们发现要先求什么-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2.做练习四第1题。
学生自已读题,同桌分别说出每题的数量关系,可以先求什么。
交流:第(1)题的数量关系是怎样的,可以先求什么?为什么先求已修的米数?
?
提问:第(2)题你能看线段图说说题目的意思吗?从问题想起要怎样想,可以先求什么?
说明:小朋友都能从问题开始想起,我到先求什么,真不错!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就是根据问题想数量关系,看需要什么条件,哪个条件还不知道,确定先算行么、再算什么。(板书:从问题入手分析数量关系---找需要的条件---确定先求什么)
三、基本题练习
1.出示:
(1)学校校园里有玉兰花18?棵,桂花的棵数是玉兰花的4倍。玉兰花和桂花一共有多少棵?
(2)学校校园里有玉兰花18棵,桂花比玉兰花多54棵。玉兰花和桂花共有多少棵?
?学生独立读题。
提问: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解答
?(1)提问:你能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说说第(1)题可以怎样想吗?按这样的想法,应该怎样解答??
?
(2)引导:第(2)题可以怎样想呢??自己想一想,找出先求什么,再独立解答。
交流:你是怎样解答的??
这里先求的什么?为什么要先求桂花的棵数?
3.比较交流。
比较:比较上面两题的解答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你认为解答时哪一步是最重要的?这两题都是怎样想到可以先求桂花的棵数的?说说你的想法。
小结: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最关键的是确定先求什么。只有求出了第一步的这个新条件,才能求出问题的结果,这两题虽然第二个条件不同,但都可以从问题想起找出数量关系,找到桂花棵数这个条件还不知道,所以可以先求出桂花的棵数,再求问题的结果。这就是应用的从问题想起的策略。
[设计说明:这两题是比较典型的适用从问题想起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的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可以作为教学和练习的基本内容。把这两题组成题组进行对比练习,可以让学生在从问题想起的分析中,集中体验从问题想起策略的分析、推理过程。?练习时,安排先比较条件和问题,体会异同,有利于在思路上由此及彼、互相融通;接着让学生用从问题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可以着重感受分析过程,把握策略内核;然后引导比较,建立解题思路和方法的联系,体会解题关键在于先求出桂花的棵教,强化策略模式,促进学生掌握策略、触类旁通。]
四、变化题练习
1.做练习四第2题。
学生读题,了解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提问:这两个问题都要先求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
交流:观察这里的算式,第(1)个问题是怎样解答的?第(2)个问题呢?(检查、核查解题过程和得数)??
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是哪一步?为什么关键是求楼上多少个座位?
说明:不管是求影剧院一共多少个座位?,还是求楼下比楼上多多少个座,都要用到楼上有多少个座位这个条件,所以先求楼上有多少个座位,是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关键,这样才能求出问题的结果。
2.做练习四第5题。
?(1)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提问:这两个问题都是求还剩多少页没有看,那都要先求什么?为什么要先求已经看了多少页??(结合交流板书数量关系式)
学生独立解答。
交流:第(1)题是怎样解答的??(板书算式,得数)第(2)题怎样解答的?(板书算式、得数)??
两题的解答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为什么第一步的计算方法不同?
指出:根据解决问题的数量关系,这两题都要先求已经看的页数,第二步再求剩下的页数。已经看的页数的条件不同,所以第一步的计算方法不一样。?
(2)提问,如果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分析,
这两题分别可以怎样想呢?
?谁来分别说一说想的过程,看看这样想可以先求什么。
说明:不管用哪种策略分析,都能发现解决这两个问题,可以先求出已经看了多少页这个新条件,再求问题的结果。?
(3)启发:第(2)题还有不同解答方法吗?
想一想,同桌互相说一说。
交流:你想到的不同算法是怎样的?(板书连减两步算式和得数)??
说明:解答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可以用从问题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这样分析能方便地找出先求什么,再求什么;也可以用从条件想起的方法分析数量关系,根据条件之间的联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朋友要学会用不同策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设计说明:在着重用从问题想起的新策略分析、解答问题之后,一方面让学生再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意图是使学生体验两种策略的不同推理过程,了解不同策略都能确定先算已经看的页数,体会使用不同策略有殊途同归的价值,同时激活已经学会的策略,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提升思维水平,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另一方面还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意图是让学生体会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练习总结
总结交流。
提问:这节课重点练习了什么策略?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完成作业。
完成练习四第3、4题。
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的策略练习
问题
条件
从问题入手分析数量关系
找需要的条件
确定先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