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认识吨
教学目标
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
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1吨的轻重。
难点: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一块橡皮重6(
)
一个西瓜重(
)
一头大象重6(
)
指名说说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一辆装满苹果的大卡车,请学生估计这一车的苹果重3(
)。
学生有疑问。
2.揭示课题:吨的认识。
三、引导探究: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1)两袋盐重1千克,多少袋盐重10千克?多少袋盐重100千克?
1000千克相当于多少袋盐的重量?
(2)出示水桶,1桶水大约重10千克,10桶水大约重多少千克?
100桶呢?
想象100桶水的重量,分别指名说说。
(3)出示挂图提问:图上1袋大米有多重?
几袋这样的大米重1000千克?
想象1袋和10袋这样大米的重量。
(4)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重,让4个体重大约25千克的同学站在一起。算一算4个学生的体重。
再推算一下40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
请40个学生起立,
指出:这么多学生的体重加在一起大约是1000千克。
(5)说明:为了简便计算1000千克,我们把1000千克规定为1吨。
吨也可以用英文字母“t”表示。
板书:1吨=1000千克
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
(1)我们教室里的桌、椅、书本等,你认为用吨做单位合适吗?
你认为多少张桌子或者椅子合在一起大约重1吨?
学生独立思考。
(2)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3)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4)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用吨做单位的?学生举例。
(5)讲述:计量比较重或大宗物品有多重时,通常用吨做单位。
四、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想想做做”第1题。
这题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把1吨的重量和各种物体的数量建立联系,帮助学生建立1吨的观念
(2)同位交流后,汇报结果。
2.“想想做做”第2题。
(1)引导学生看图说一说多少物体的重量相当于1吨,谈谈对1吨的认识和感受。
(2)计算茄子老师提出的问题,完成后汇报交流。
(3)强调:注意单位换算的方法。
3.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4题。
5吨=(
)千克
9吨=(
)千克
3000千克=(
)吨
7000千克=(
)吨
(1)学生独立完成。
(2)填好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独立完成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交流时,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
4.“想想做做”题5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交流,想象一下各个物体的重量。
5.完成教材第22页“想想做做”第6题。
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
提问:能用什么方法来计算?
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不同解法。
五、小结评价,回归生活:
说说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感受?
板书设计
认识吨
吨
t
1吨=1000千克
思考与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