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选择分析问题的思路,分析题目表示的数量关系式,进而培养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养成认真审题,自觉检验的良好习惯,发展学生连贯、有序、有层次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方法可以解决现实世界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方法的价值,产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如何从问题开始想,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根据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情景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请看。
(课前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新授
1、教学例1
(1)出示例1情境图。
师:小明和爸爸带着300元去运动服饰商店购物,仔细看图,你能带着价格来介绍上面的信息吗?
(请1-2生说)
师:从条件想起的话,你能想到什么?
(请2-3生说)
预设1:我能想到,如果买
和
,一共用去多少钱。
预设2:我能想到,如果买
和
,还剩多少钱。
师小结:你们说的都很好,这里有很多信息,如果从条件想起,会出现许多的可能。
(2)师:那如果要求剩下的钱,该怎么算?
(请2生说)
预设:剩下的钱=带来的钱-用去的钱
(师板书)
师:也就是说,剩下的钱和哪两种钱有关?
(请1生说)
师:像这样,可以表示一个关系的式子,称为数量关系;
这里表示了剩下的钱和带来的钱、用去的钱三者之间的关系。
过渡:今天,小明和爸爸到底遇到了什么问题,谁愿意来读一读(2人,谁能读的更好一点,强调最多)。
(3)出示问题:买一套运动服和一双运动鞋,最多剩下多少元?
师:那现在,帽子还要不要看?
(生齐说“不用看”,师顺势隐去帽子)
提问:要算剩下的钱,看看数量关系,说说哪个知道了,哪个不知道?
(手指着黑板上的数量关系)
(请1-2生说)
预设1:要求剩下的钱,需要知道带来多少钱、用去多少钱;这里,“带来的钱为300元”是知道的,“用去多少钱”不知道,所以应该先求用去的钱。
(板书“用去的钱”上打“?”
)
预设2:先算用去的钱,我是这样算的,买130元的运动服和85元的运动鞋一共用去多少元?
(明确2点:1:先算用去的钱;2,选哪种)
追问:为什么选择这两种(师在PPT中圈出)
生:因为要使剩下的钱最多,必须买最便宜的。
师小结:是啊,买最低价格的商品,剩下的钱就最多。(生齐读1遍)
师:现在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了吗?请在自备本上尝试计算。
学生尝试计算,指名汇报交流,教师板书。
板书:130+85=215(元)
板书并提问:这算的是什么?
300-215=85(元)
这一步的依据就是用…………
答:最多剩下85元。
生齐说,师板书
师小结:对于这一题,起初我们从条件想起,想到了许多的可能。但后来我们知道了问题,就马上能根据问题选出所需要的条件(板书:选条件),找到解题的方向(板书:找方向),然后分析数量关系(板书:定关系),看看哪个知道了,哪个不知道,确定先算什么。
过渡:接下来,就让我们照着这样的思路来看看其他问题。
2、想一想
(1)出示问题:如果买3顶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
(生齐读,读2遍)
师:现在只买帽子,什么条件不需要看了?(隐去衣服和鞋子)
提问:找回的钱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呢?
(请1-2生说)
预设1:找回的钱和付出的钱、用去的钱有关
预设2:找回的钱=付出的钱-用去的钱(课件出示)
提问:要想求找回的钱,看看数量关系,说说哪个知道了,哪个不知道?
(请1生说)(师在课件上出示“用去的钱?”)
学生自行计算,指名汇报交流,课件出示解答过程。
追问:要先算什么?
生:先算用去多少钱,
24×3=72(元)
(这一步算的是什么?)
师:为什么选择“24元的帽子”这个条件?
生:因为我们求的是“最少”找回,所以我们要买最贵的。
100—72=28(元)
(这一步的依据是…………)
答:最少找回28元。
(生齐说,师课件出示)
3、回顾反思
师:刚才的两个实际问题我们都是从问题出发去思考,(板书:从问题想起),
提问:从问题想起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什么?
根据问题选择所需要的条件,找到解题的方向,然后分析数量关系,看看哪个知道了,哪个不知道,并确定先算什么。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1
出示问题(1)桃树比梨树多多少棵?”
师:这个问题和哪两个量有关?能不能说说数量关系?
(请1-2生说)
预设:桃树比梨树多的棵树=桃树的棵树—梨树的棵树
追问: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为什么?
生1:不能解决,梨树的棵树只告诉我们有3行,
师:还要知道什么?
生:梨树每行有多少棵
出示问题(2)
师:这个问题和哪两个量有关?能不能说说数量关系?
(请1-2生说)
预设:乒乓球的个数是篮球的几倍=乒乓球的个数÷篮球个数
追问: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为什么?
生1:不能解决,篮球的个数已知,但是只告诉我们乒乓球有几袋
师:还要知道什么?
想想做做2
篮球组有22人,田径组有35人,足球组、篮球组和田径组一共有81人,足球组有多少人?
师:能不能说说数量关系式?
(请1-2生说)
预设:足球组人数+篮球组人数+田径组人数=总的人数
师:你会算吗?
生在自备本上独立计算,指明汇报交流。
(请1-2生说)
预设1:22+35=57(人)81-57=24(人)答:足球组有24人。
先算篮球组和田径组的人数
预设2:81-22-35=24(人)
用总的人数减去篮球组的人数再减去田径组的人数就是足球组的人数。
(课件出示)
3、想想做做3
认真观察图片,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请1-2生说)
预设:一个茶壶20元,一个茶杯4元,一个热水瓶35元
出示问题(1)1个茶壶和4个茶杯一共多少元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请1-2生说)
预设:要求1个茶壶和4个茶杯一共的钱,就要用1个茶壶的钱加上4个茶杯的钱,必须先算4个茶杯的钱
师:那如果要求1个热水瓶比4个茶杯多多少元,怎样计算?
(请1-2生说)
预设:要求1个热水瓶比4个茶杯多多少钱,就要用1个热水瓶的钱减去4个茶杯的钱,必须先算4个茶杯的钱
学生独立完成在自备本上,指明汇报交流。
提问:这两道题都要先算什么?
(请1-2生说)
预设:都是先算4个茶杯的钱
4、想想做做4
齐读题目,说说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请1-2生说)
预设:正方形地面共铺了169块地砖,其中四角和中央各铺9块花地砖。
师:从图中,你还能获得什么信息?
预设:有两种地砖,花地砖和白地砖。
师:如何求白地砖有多少块?
同桌之间想去讨论,指明汇报交流。
预设1:可以从问题想起,根据白地砖=总块数-花地砖,要求白地砖的块数,必须先算花地砖的块数
预设2:也可以从条件想起,花地砖铺在了四角和中央各9块,所以花地砖的块数为:9×5=45(块)
师小结:这样看来,有时我们可以从条件想起,也可以从问题想起,同学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要注意选择自己喜欢而且简单、快捷的方法。
课题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谁来谈谈你的收获?
(请2-3生说)
师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从问题想起解决问题的策略,目标更明确,根据问题选择所需要的条件,找到解题的方向,分析数量关系,看看哪个知道了,哪个不知道,并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