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口算乘法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 口算乘法 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06-21 21:03: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
口算乘法
学习目标
1.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算理。
2在动手操作中,经历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的形成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能够运用口算乘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特点,感受口算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学习重点
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百以内)口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口算。
学习难点
理解两位数、几百几十乘一位数的口算算理。
学科核心素养
数学抽象
逻辑推理
数学建构
直观想象
数学运算
数据分析



学习活动设计(含设计意图)
集体共研
(亮点批注/执教特案)
学情摸测
笔算:
18X4=
35X5=
正确率:
引学
5分钟
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3×4=
(2)6×3=
20×4=
10×3=
12+80=
18+30=
学生口答。
为什么算得又快又准,每组算式中发现了什么?
预设:每组的第三题就是前两题的计算结果之和。
3.今天,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一起来挑战,解决更多的新问题。(板书课题:口算乘法)
(一)出示情景图
1.引导学生观察,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
2.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设计一个数学问题,完整读题。
3.理解题意并列式。15×3
追问:为什么这样列式?预设:表示3个15是多少?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温习上学期所学的口算方法导入,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求证
20分钟
活动一:自主探究15×3=45的口算方法。
1.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预设1:摆一摆借助实物演示,得出结果。3个5块是15块,满10块擦成一摞。15块可以摞1摞,还余5块,加上前面的3摞,共4擦余5块也就是45块,得出15×3=45
预设2:用连加口算。
15×3表示3个15的和,即15+15+15=45
预设3:利用数的组成。
15可以分成10和5,用10和5分别乘3,再把所得的结果相加。计算过程如下;10X3=30
5X3=15
30+15=45
预设4:想竖式
2.算法对比
小组讨论:比较几种方法,寻找较简便的口算方法,重点叙述第三种算法(同桌互说,再指名说)
小结: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比较简便。
活动二:深入探究,发现规律。
150×3你还会算吗?自己尝试算一算。学生独立解答,小组交流算法,集体汇报。(100×3+50×3=450)
活动三:归纳算法。
1.学生集体交流
2.师生共同归纳:把多位数拆成整十、整百的数分别去乘一位数再加起来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知识迁移的效力,让学生独立计算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有顺序地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应用
10分钟
1.基础计算,巩固算法。
第41页做一做、第43页第1题
11×5=
14×4=
110×5=
140×4=
15×6=
23×4=
150×6=
230×4=
2.提高练习,熟练运用
选择:25×4的积的末尾有(
)个0,24×5的积的末尾有(
)个0

A
1
B
2
C
3
3.拓展延伸,联系生活
(1)3辆车最多可坐多少人?
(2)80人乘坐这4辆车,能坐下吗?


设计
口算乘法
15×3=
150×3=
检测5分钟
资源评价
当堂检测(
)人
正确率(
)%
作业
资源评价




反思价值点
(请在相应的选项中打√,并进行有针对性地反思)

活动实施
○难点突破

素养落实

整合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