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冷战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
1. 二战后,美式英语取代了英式英语的世界地位,这反映了(? ? ? ? )
A.英国是近代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
B.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
C.美国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D.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
?
2. 有关20世纪世界格局的变动与影响,回答(1)?(3)题:
(2)如图漫画生动地反映了两极格局下的较量,其为首的两大国是( )
A.英国和德国 B.美国和日本 C.苏联和美国 D.德国和法国
?
3. 下列事件中与美苏争霸有关的是(????????)
①古巴导弹危机?
②越南战争
③苏联出兵阿富汗?
④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南联盟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
4. 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当代史就是一部冷战史,把“冷战”推向高潮的事件是( )
A.“铁幕演说”的发表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北约和华约两大组织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5. 如图,漫画《马歇尔计划开张》,选自《苏联政治讽刺画选集》,描述的是,“马歇尔计划”从开始实施时起,就为西欧各国提供了专供的套索,套索上还挂着钢盔、刺刀和枪。漫画作者的本意是,认为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 ? 马歇尔计划开张
A.表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
B.是美国控制西欧各国的手段
C.导致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全面对峙
D.导致西欧各国重新陷入战争状态
?
6. 如图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标志,关于该组织说法正确的是(? ? ? ? )
A.北约组织成立标志两极格局形成
B.成立北约组织是美苏冷战的开始
C.北约组织是美国称霸世界的工具
D.成立北约的目的是为了对付华约
?
7. 近代以来,国际关系格局出现了几次大的变动。如图反映的是(? ? ? ? )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
B.“轴心国”与“反法西斯同盟”的对峙
C.“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D.欧盟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对峙
?
8. 直接导致①所示的国际秩序出现的是( )
A.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 B.罗斯福新政改革
C.二战后美苏实力大增 D.西欧日本的崛起
?
9. 美苏争霸导致古巴导弹危机,我们今天要获取这一问题的真相,最好的材料是(? ? ? ? )
A.美苏最高当事人的回忆录
B.当时的新闻报道和分析
C.当时美苏最高层会议档案
D.历史研究的最新成果
?
10. “马歇尔计划”与“经互会”的成立/“北约”与“华约”/德国的分裂与柏林墙的修建。这些史实反映了二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 ? ? )
A.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B.交流与合作是总体趋势
C.复兴与联合是首要任务
D.冷战与对抗是鲜明特征
?
11. 当前,美日拉拢一些国家极力遏制中国,这实际上是典型的冷战思维的延续.美国实施冷战政策开始于( )
A.北约组织的建立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C.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 D.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
12. 2018年2月9日平昌冬奥会开幕式上,朝鲜、韩国两国代表团各派出了一名运动员举“朝鲜半岛旗”,以 “朝鲜半岛”的名义共同入场(下图所示) 朝鲜和韩国同属一个国家,导致朝鲜半岛分裂的根本原因是 (? ? ? ? )
A.日本的侵略 B.第一次世界大战
C.第二次世界大战 D.美苏“冷战”
?
13. 两次世界大战作为极其有力和急剧的催化剂,造就了现代国际体系传统中心欧洲的权势迅速衰落,两个“侧翼大国”的权势勃然兴盛。这里的“侧翼大国”指的是( )
A.德国美国 B.英国苏联 C.苏联美国 D.英国美国
?
14. 二战后初期,丘吉尔说:“这是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援助”。但英国外交大臣艾登却说:“美国不是没有私心的。”他们讨论的最可能是( )
A.杜鲁门主义 B.华沙条约组织 C.北大西洋公约 D.马歇尔计划
?
15. “由于美苏都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也有各自的势力范围,那么,形成两个以它们为核心的互相对立的政治军事同盟就是不可避免的。”材料论述了美苏“冷战”( )
A.形成的原因 B.开始的标志 C.结束的标志 D.产生的影响
?
16. 电影往往是社会现实与舆论的一种反映。1943年,好莱坞拍摄了一些歌颂苏联的电影,比如《光荣的日子》《出使莫斯科》等。1948年后,苏联对美国的威胁成为好莱坞电影的重要主题之一,这类影片有《铁幕背后》《红色威胁》等。与这一时期电影主题转变相关的政治背景有(? ? ? ? )
①“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②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③联合国成立????????????????????????????
④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成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四十多年间,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开始于
(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
C.北约组织的建立 D.华约组织的建立
?
18. 赫鲁晓夫为了“往美国人的衣服里塞一只刺猬”,实施了一次名为“阿纳德尔”的行动。在美国人的眼皮底下,将一支军队、大量的武器弹药、空军装备、装甲设备……从一个半球运往另一个半球。此次行动引起了( )
A.美军入侵越南 B.苏军占领阿富汗
C.古巴导弹危机 D.北约的建立
?
19. 阅读如图示意图,从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结束
B.标志着欧洲冷战对峙的局面基本形成
C.标志着美苏冷战局面的正式形成
D.标志着欧洲联盟的正式建立
?
20. “冷战”是一场特殊的战争,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相对的和平.“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 )
A.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
21. 世界格局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战后,帝国主义召开了哪两次国际会议?通过两次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怎样的新的统治秩序?
(2)二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在这种格局下,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冷战”政策,这一政策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有何表现?
(3)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什么影响?当今世界格局发展呈现出怎样的趋势?
?
22. 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请列举两极格局形成和结束的标志。
?
23.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六国的欧洲无疑是不完整的。西部还有重要的空白,向东则遇到“铁幕”这一障碍,它(指铁幕)东面实际上正在形成另一个共同市场,即C.O.M.E.C.O.据此,可以推断出C.O.M.E.C.O.N.是指(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华沙条约组织
C.经济互助委员会 D.世界贸易组织
?
24. 结合如图所示两幅图片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据图一指出当时的美苏两国之间是何种关系?结成这种关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据图二指出当时的美苏两国是何种关系?从图一到图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二中的关系对当时世界有什么影响?
?
25. 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两极格局由此形成。以上表述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
26.
探究问题。
材料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欧洲大陆的政治与安全局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北约的职能转变为政治军事组织,所要面对的议题也从过去的军事威胁,扩散到全球恐怖主义、能源安全、全球变暖、疾病、网络攻击、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等多元问题上。
材料二:北约与其他国际组织国家成员数目的比较表
名称
数量(国)
三国协约(1907年)
英国、法国、俄国
三国同盟(1882年)
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
轴心国同盟(1940年)
德国、意大利、日本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
加拿大、英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丹麦、挪威、冰岛、葡萄牙、意大利
材料三: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组织或北约,是美国与西欧、北美主要发达国家为实现防卫协作而建立的一个国际军事集团组织。北约拥有大量核武器和常规部队,是西方的重要军事力量。这是二战后资本主义阵营军事上实现战略同盟的标志,是马歇尔计划在军事领域的延伸和发展,使美国得以控制欧洲的防务体系,是美国称霸世界的标志。
(1)材料一中20世纪90年代“欧洲大陆的政治与安全局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是哪些史实导致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北约成员国数目与过去的国际组织相比有何显著特点?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北约成立的原因。
?
27. 材料:
如果说二战后形成的全球化世界经济格局是一个“微信群”,那美国就是群主。随着特朗普上台、英国脱欧,西方世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目前这个“微信群”有散群的危险。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有另建一个“微信群”的意图。目前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关注和加入这个“微信群”的越来越多。
——新华网
(1)二战后在经济上出现了全球化的趋势外,在政治上形成了什么格局?中国倡导的“一带”和“一路”分别指的是什么?
(2)阅读以上材料提炼一个观点(围绕材料中心,体现主题),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
28.
探究问题。
材料一
1948年6月,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进行币制改革
苏联随即在苏占区也实行币制改革,德国在经济上开始分裂
美国等实行反封锁
苏联开始解封柏林,第一次柏林危机爆发
1949年5月23日美英法三国控制区的制宪会议通过《基本法》,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西德)成立
1945年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在苏占区成立
材料二:1946年3月,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美国富尔顿发表“铁幕演说”,正式拉开了冷战序幕。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本着冷战开始。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欧洲复兴计划”,也就是马歇尔计划。目的是用经济手段为美国控制西欧铺平了道路。1949年春,美、英、法等12国签订了北大西洋公约》,1955年华约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材料三:战后初期,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1945年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在资本主义世界占50%,黄金储备占世界总量的59%。美国不仅拥有庞大的陆海空军事力量,还拥有原子弹。
战后苏联的军事实力已经今非昔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苏联锤炼出了一支数量大、战斗力强技术装备精良的军队。1945年苏联坦克和飞机的年产量仅次于美国。作为战胜纳粹德国的主要力量,苏联的国际影响力得到很大提升。
(1)据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一导致的直接结果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在这一过程中起主宰作用的两个大国。试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成因。
?
29. 21世纪以来,美国调整外交战略,重返亚太,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将冷战思维引入亚太……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以及分别以它们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的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徐蓝《试论泠战的爆发与两极格局的形成》????材料二??“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道路。”
--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材料三??“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一的核心内容。
(2)根据材料二,你能判断出这是什么计划吗?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美国协助西欧走上“复兴道路”的真正目的。
(3)根据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苏‘冷战”’的?
?
30. 【美俄博弈???危机重重】
2014年初,美国与俄罗斯博弈乌克兰。纵观近现代史,美国和俄罗斯一直是历史舞台的主角。回眸美俄历史发展年代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寻道图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与俄国分别以何种方式解决本国危机的?
(2)【领袖风采】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杰出人物在历史的链条中做出了杰出贡献,20世纪二三十年代,罗斯福与斯大林分别领导本国人民在经济领域取得了怎样的重大成就
(3)【强强结盟】20世纪40年代,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美、苏两国共同加入了哪一国际组织?哪一事件正式宣告了美苏的同盟的终结?
(4)【集团对峙】从1947年开始美苏进入到冷战时期,1962年两国之间的危机名称叫什么?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
(5)【大国对峙】克里米亚的战略地位对俄国十分重要,目前克里米亚入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草坪就乌克兰局势发表声明,称美国将举起大棒,对俄罗斯实行制裁……当前,美俄两国斗法乌克兰,迫切需要中国表态。中国何去何从,请从中国一贯的外交立场出发,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第16课 冷战
1.C
2.C
3.D
4.C
5.B
6.C
7.C
8.C
9.C
10.D
11.B
12.D
13.C
14.D
15.A
16.A
17.A
18.C
19.B
20.D
21.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经济上实行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东西方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结束,苏美长达40年的争霸局面结束;多极化。
22.形成:华约的成立;结束:苏联解体.
23.C。
24.(1)关系:联合、合作、联盟;主要原因: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
(2)关系:美苏对抗、美苏争霸;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美国欲称霸世界.
(3)“冷战”既威胁了世界和平又维持了世界相对的和平;合作则双赢,对抗则俱败;世界各国应和平相处,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反对结盟,反对霸权主义等等.
25.错误。
理由: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的破裂,冷战开始。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
26.(1)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2)数量明显增多。
为实现防卫协作;捍卫资本主义民主阵营,防御苏联;马歇尔计划的构成部分;美国冷战政策的推动。
27.(1)格局: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两极格局结束后,出现多极化的趋势。
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2)观点:经济全球化前景堪忧。
论述:当前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英国脱欧,两国在反全球化的道路上渐行渐远,鉴于美英尤其是美国在全球经济的地位,其行为势必对更多的国家产生不良影响。例如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很多国家为应对危机,恶性竞争,贸易保护、转嫁危机,甚至不惜发动战争,给世界带来了灾难。
结论:当前经济形势更复杂,所以我认为,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并不明朗,存在很大变数。
观点: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
论述: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结果,它是不以人们的意志转移的历史趋势。1500年前后新航路开辟以来,这种趋势随着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呈加速态势,任何一个国家逆这种趋势是不会有出路的。中国曾经闭关锁国,被西方殖民者打开大门,百年来饱受屈辱。1978年全面开放,适应全球化的浪潮,勇于迎接挑战,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结论:所以我认为,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中国从跟随者将转身引领者,必将加速推动全球化进程。
28.(1)结果:美苏冷战对峙(美苏争霸)。
(2)大国:苏、美起主宰作用。
成因:①二战后初期,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②战后的苏联锤炼出一支强大的军队。军事实力增强;③苏联作为战胜纳粹德国的主要力量,国际影响力得到很大提升;④两国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对立。
29.(1)核心:美苏冷战.
(2)马歇尔计划;目的:防止革命;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任答一点)
(3)美苏争锋既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定,国际局势紧张;彼此又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美苏军备竞赛既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又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30.(1)南北战争;农奴制改革.
(2)通过新政摆脱了经济大危机;通过了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或工业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杜鲁门发表国情咨文讲话(或杜鲁门主义出台).
(4)古巴导弹危机;苏联解体.
(5)尊重克里米亚选择;不干涉他国内政;反对霸权主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