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总复习第二课时人民币、钟表、米和厘米、平面图形与分类统计的回顾整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五四分段)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总复习第二课时,人民币、钟表、米和厘米、平面图形与分类统计的回顾整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巩固有关人民币、钟表、米和厘米、图形和分类统计的知识。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回顾整理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并用这些策略和方法解决问题;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和梳理,形成初步的回顾和整理的意识; 
情感目标:在回顾和整理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复习人民币、厘米和米、钟表、平面图形、分类统计的有关知识,回顾、整理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体会生活与数学之间的密切联系。 
2.教学难点:在回顾整理的过程中,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概括、整理知识的能力。 
教学准备: 
学具准备:装有不同数量的人民币的信封,装有钟楼图和统计表的信封; 
教具准备:钟面、食品、平面图形各一个。; 
过程设计: 
课前谈话: 
同学们去过游乐园玩吗?好玩吗?你玩过哪些游戏项目?谁来跟大伙分享一下? 
栖霞滨湖公园新开设了一个游乐场,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啊?今天我们一起去参观一下吧? 
 口算练习 
5角=( )分 2米=( )厘米 ( )元=20角 
800厘米=( )米 7元=( )角 ( )分=8角 
4元5角=( )角 8角+5角=( )元( )角 
2元—7角=( )角 
二)问题情境 
1.复习一:人民币 
(1)人民币的认识 
请看大屏幕,这是碰碰车专区。在这里,你看到了什么与数学有关的信息? 
你认识哪些面值的人民币? 
你知道元和角之间的关系吗?角和分呢? 
每张票10元,你想怎样付钱?(复习人民币的换算) 
王老师只有20元怎么办?50元呢? 
(2)人民币的应用 
模拟购物活动,练习对人民币的应用。 
2.复习二:厘米和米 
呜呜呜,要去坐小火车了,瞧,小红她们在研究什么问题呢? 
你需要买票吗?(学生可能会说需要也可能说不需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用我们所学的厘米和米的知识解决了用不用买票的问题,(板书:厘米和米) 
那你知道1米有多长吗?伸出手来比一比。 
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 
老师要测量练习本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合适吗?用什么作单位比较合适? 
你知道1厘米有多长?用手比一比,想一想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长度一般用厘米作单位? 
3.复习三:钟表 
哎,小火车刚刚出发,我们需要再等一会儿,谁知道小火车是几时出发的? 
能跟大家说说你怎么知道是3时整的吗? 
那钟面上有两个针,哪个是分针,哪个是时针? 
今天中午我们是12时半出发的,你能拨出这个时间吗? 
大约1时我们到达了游乐场,谁来拨? 
我们看看周围漂亮的景物吧!你看到了什么? 
4.复习四:平面图形和分类统计 
都有哪些图形?谁下来指一指?(找出平面图形) 
这么多的平面图形我们整理一下怎么样? 
用分类统计的知识整理平面图形你想按什么标准分类?(可按颜色分类,也可按图形分类)。 
(生小组分类统计、师巡视指导) 
投影展示两份不同的作业生下来交流(总结出统计的方法:做记号和按顺序数) 
睁亮你的大眼睛再看看,还发现了什么?(研究规律)想一想下一个是什么颜色?第10个呢? 
三)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谁来分享一下? 
你们的收获真多,王老师准备了一份检测练习,有信心做好吗? 
板书设计: 一年级下册总复习第二课时 
人民币 平面图形 
1元=10角 
1角=10分 
 钟表 
分针:长 
时针:短 
 厘米和米 分类统计 
 1米=100厘米 做记号 
 按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