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前面已经有了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又有动手操作的基本能力,计算时,不难发现:可以先把24凑成整十数,把9分成6和3,24+6得30,30+3的33,还可以先算4+9得13,再算13+20得33.下面的两幅图,分别用小学生的话说明上述两种计算方法,用实物图(整捆和单根的小棒)分别显示动手操作的过程。在计算完成的及出啊上,小精灵请同学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探索成果。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
2.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独立探索新知识的能力,体验探索的过程,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3.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
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法
教学准备:
学讲稿、课件、小棒。
教学流程:
复习旧知:
9+4= 20+13=
3+7= 30+14=
6+18= 24+5=
2.指名快速口答,并说说24+5你是怎么想的?指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创设情景,学生提出问题。
1.用课件演示联欢会场景。
教师描述:大家都在为六一儿童节准备跳舞节目,我们的班干部为大家准备了清凉的饮料。(课件显示桌上的一箱饮料有24瓶,零散的有9瓶,一名女同学提出一个问题,一共有多少瓶?)
师:仔细观察一下这幅图,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4+9=,板书,提问24+9你是怎样算的?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自主探究。
怎样计算12-9?下面请你拿出让你准备的小棒,跟你的同桌摆一摆并说一说你是如何想的,一个同学来指挥,另外一个同学来摆,记住一定要说清楚你是怎么样把24和9合到一起去的?组织交流计算方法。
2、汇报交流
甲组代表回答:24+9可以这样计算,先把24凑成30,从9里面取出6根,凑成30根后,再用30根加上剩下的3根是33根,所以24+9=33,也可以先把9分成6和3,用24加6等于30,再用30加3等于33。因此算出了有33瓶。教师板书:24+9=33 先算:24+6=30,再算30+3=33
乙组代表回答:24+9,我们是这样的,通过摆小棒,把单根的合并,4加9是13根,满了10根打一捆,20+10=30,30+3=33,还可以先把24分成20和4,4+9=13,再用20+13=33,通过摆小棒想到了24+9的计算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板书:24+9=33 4+9=13 20+13=33
丙组代表回答:24+9,我们是这样计算的,因为9接近于10,把9看成10来算,先用24+10=34,因为多加了1,再用34-1=33.
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了24+9=33.
巩固练习。
教材65页的做一做
1、仔细读题,先圈一圈,在计算,独立做完的同学跟你的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2、用你喜欢的方法的算一算,你是怎么做的,先自己独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说给你的同桌听。
3、打开学讲稿,完成第三大题,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五、小结。
师: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